当了四年菜贩子的柳林,这年决定,把自家一半的承包田改种蔬菜,在他卖菜的时候,有很多顾客反应,吃不到蔬菜过去的老味道,于是,柳林要自己种植地产不用化肥,使用农家肥的蔬菜。但是,他到处也买不到地产蔬菜的种子,所有种子商店卖的蔬菜籽,基本都是日本、韩国等国外经过基因修改的蔬菜籽,不但没有自繁能力,而且卖的价格很高,不仅如此,买国外的蔬菜籽还必须要用他们产的专用肥和农药,柳林很无奈,也很气愤,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过去当地种植的各种蔬菜籽都哪去了!啥时候,蔬菜种子都被外国人给换了!
由于种子商店卖的蔬菜种子没有本地以前种的,而且价格很高,但是柳林也不得不买,不买就没有蔬菜种子可种,柳林对此心不甘,情不愿。没办法,他只好选了几个店老板推荐的“优质品种”。
不出去卖菜,柳林就出去捡粪,他认为,种地啥也没有农家粪肥好。
北方春来晚,冰雪融化后,柳林弄了个育秧棚室,他把买来的西红柿、茄子等蔬菜种子提前在棚室进行育苗。从此,柳林每天都要进几次育秧棚,测温、看棚室湿度,非常精心。他还偶尔去别的菜农家去取经学习。
一次,他听说外国人培育的西红柿秧苗能剪枝扦插,他很高兴,这样,不但可以增加西红柿的种植面积,还大大节约了种植成本。
他按着别人传授的方法,选择靠植株下部的健壮枝条剪下,做扦条。因为靠下部的分枝容易生根,他观察了一下,发现有的植株下面的枝条,在母株上就生了小须根,他认定,做扦插生根肯定快,成活率也会很高。他选好枝条后,剪下来,然后把插条上的叶片剪掉,只留最顶端一到两个片叶片。他剪好后,把剪下的枝条放在阴凉处风干,两小时后,他把处理好的插条,一个个栽到简易的塑料花盆里,填上准备好的土。然后开始给扦条浇水,一直忙到太阳落山,柳林才从棚室里出来。
四月,北方的大地开始萌发新绿,黄色的迎春花挂满枝条,杏花、梨花绽放,枝头挑着春色,引来蝴蝶纷飞。
柳林和村民们开始春耕作业,黑色的土地上开始出现一片繁忙的景象。黑子也把一部分玉米地兼做了倭瓜,相互不影响生长,可以增加收益。
和往年一样,村民相互帮工,柳林因为种一垧半地的蔬菜,增加了播种的难度和用工量,所有的秧苗都要移栽到地里,无法机械作业,只能人工栽植,好在柳林两口子在村里的人缘好,很多村民来帮忙,一连六七天时间,才把秧苗栽植完。
柳林从来不上南方蔬菜卖,春夏之交,地产蔬菜都没有上市,超市和蔬菜市场上卖的都是从南方运过来的蔬菜,如今物流便利,生活在城市的人一年都有蔬菜供应,但是农村就不一样了,大多数人家只能吃上一年储存的土豆、白菜、萝卜和腌制的酸菜。所以,这个季节被北方人称为苦春。很多菜农在家里有菜窖,不光是自己吃,还要把储存的白菜、萝卜外卖,大部分农户自己并不去卖菜,而是一次性或批量卖给菜贩子。
柳林这天,从一家菜农的菜窖上了一车白菜,他开车拉到市里的市场。城市里很多人喜欢吃当地的蔬菜,这种储存的菜与南方蔬菜不一样,绿叶很少,一看就知道,储存的蔬菜遭损很大,价格上不占优势,利润也不大,柳林的一车白菜卖掉,也仅仅赚了一百多块钱。
用柳林的话说,总比呆着强,多少都是收入。
七月,大地的西红柿即将成熟,柳林不再去市场卖菜了,他在西红柿的地头搭了个窝棚,白天晚上他都在西红柿地里看着,防止被偷盗。豆花天天一日三餐给柳林送到地里,有时她在家吃完了去送,有时她做好了拿到地里和柳林一起吃。
这天,豆花做好了饭菜来到地里,柳林正在窝棚里睡觉,他在地头的窝棚里睡觉很警惕,尤其是夜间,他睡觉时很警觉,一旦听到声响,他立即爬起来拿上镰刀出去查看。所以,柳林在窝棚里睡觉从来不脱衣服。他听到有人来,一翻身坐起来。
豆花走进窝棚,说:“没睡一会儿啊?”
柳林揉揉眼睛,说:“刚眯了一会儿。”
豆花关心地问:“晚上冷不冷啊?”
柳林一歪脑袋,说:“还行,不冷,就是蚊子多,我这胳膊被蚊子叮了好几个包!”
豆花说:“家里有风油精,晚上我给你拿来。”
豆花说着把带来的饭菜,从兜里拿出来,柳林看豆花准备了两个人的饭菜就问:“你也没吃哪?”
豆花说:“我一个人在家吃也没意思,还不如拿到这来我们一起吃。”
柳林拿起筷子夹菜送进嘴里,边吃边说:“老婆做的饭菜就是好吃。”
豆花说:“你是吃顺口了!唉!这些年为了供儿子上学,你也没少吃苦,还好,儿子马上要大学毕业了。”
柳林说:“我就希望他能脱离农村,在城里安家,城里生活多好,不用像咱们这样,一天起早贪晚的下地干活,守着这点地活着。”
豆花说:“儿子啥想法你知道啊?”
柳林说:“我虽然不知道,但是我是为孩子着想。”
柳林和豆花在窝棚里刚吃完饭,吴书记来了。
“老六啊!我刚才看到好多柿子已经开始拉线了。”吴书记兴奋地说。
“书记来了!这不是马上要上市了吗!我天天得看着了。”柳林说。
吴书记看了看窝棚,说:“赚点钱也真是不易啊!”
柳林说:“咱是农民,就是吃这碗饭的,想赚钱就得吃辛苦!不干这个干啥去啊!”
柳林走到地里,寻着快熟透的柿子,他摘了几个拿给吴书记,说:“你尝尝,咱这柿子肯定比别人家的好吃!”
吴书记接过一个擦了擦,吃了一口,说:“嗯,味道是不错!好吃!”
豆花跟柳林说:“给吴书记多摘几个,拿回家尝尝。”
吴书记摆手赶紧阻止说:“我是顺道来看看,我尝尝就行了,我还有事,你们有啥需要我帮忙的就告诉我,你们忙,我走了。”
柳林和豆花看着吴书记离去,豆花说:“吴书记真是个好人。”
第二天,刘秃子逛到柳林的柿子地,伸长脖子往地里看,他走到柳林的窝棚前,说:“六哥真行啊!你看这柿子,都快熟了。”
柳林实际上早就看他来了,开始没搭理他,走到跟前,说:“你今天怎么这么闲啊?”
刘秃子说:“没事,来你家地里看看,听说你家的柿子快要上市了,你这住在窝棚里是怕人偷吧?”
柳林说:“这玩意儿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不看着能行吗!”
刘秃子说:“有人惦记吗?反正我不惦记!”
柳林拿了个塑料袋,走到柿子地里摘了几个柿子出来,递给刘秃子说:“来了,总得吃几个,拿回去尝尝,肯定好吃!”
刘秃子忙推却说:“别的,这多不好意思!”
柳林说:“没事,尝尝省着惦记。”
刘秃子有点尴尬地接过,说:“看六哥说的,我可没惦记,只是顺便来看看六哥。”
柳林说:“拿着吧!我跟你开玩笑,自己家的拿回去尝尝!”
刘秃子谢过后,拎着一袋西红柿走了。
几天后,柳林家的西红柿开始批量上市,一大早,柳林就拉了一车西红柿来到菜市场,选好了一个位置,柳林扯开嗓子喊:“地产的大地柿子上市了!好吃快来买啊!”
柳林一招呼,很快围了一群人,柳林说:“不买也没关系,你们先尝尝这柿子好不好吃。”
柳林拿了几个柿子递给围观的人,几个人吃完后,连声说:“好吃。”
柳林的一车西红柿,很快被人抢购一空。
一周多,柳林的一垧地西红柿就卖差不多了。剩下的末梢个小的西红柿,柳林自己不卖了,一次性处理给了菜贩子。
接着,柳林又卖他地里种的茄子,因为地产蔬菜很受市民喜欢,所以,没多长时间也卖完了。一垧半地的蔬菜,去掉成本,柳林赚了八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