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卖完后,柳林又开始为来年种地准备备耕物资,他听人说化肥价格上涨了,他不太相信,自己亲自跑到农资商店去问。
柳林来到农资商店,看到店老板问:“今年化肥还是去年的价吗?”
店老板说:“因为粮食价格上涨了,水涨船高,农资价格今年也跟着涨了。”
听店老板这么说,柳林相信了,但他不服气,说:“凭啥粮食涨点价,农资价格就涨啊?”
店老板说:“粮食价格一涨,其他商品价格都跟着上涨,一直都是这样。”
柳林很生气,说:“那粮食涨价还不如不涨了,这么的,涨价还有啥用!”
店老板说:“价格不是我涨的,我进货的价格就涨了,你有怨气,我找谁说理去!”
柳林觉得人家店老板说的也在理,自己生气跟人家店老板有啥关系,于是离开农资商店,气呼呼的回到家。
豆花看到柳林生气回来,问:“出去一趟,这咋回来就变样了!”
柳林瞪了媳妇一眼,说:“这粮食价格涨了一点儿,啥都跟着涨价,这么下去种地上哪挣钱去!”
豆花疑惑地问:“啥涨价了?”
柳林叹了口气,说:“化肥、农药,凡是种地离不了的东西都涨价。”
豆花听了柳林的话也很无奈,说:“那咋办!这地该种还得种啊!不种地干啥去!”
柳林听了没说话,过了一会儿,他说:“我在回来的路上琢磨了一下,要不然,把种苞米的地拿出一垧来种红小豆,收完还可以种大萝卜,两下合一起比种苞米强多了。”
豆花听了柳林的话有点意外,说:“你以前也种过这些东西啊!再说你也没做过买卖,你种完了卖给谁去啊!”
柳林脑袋一歪,说:“活人还能让尿憋死啊!啥事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咋知道!我就不信有好东西没人要!”
豆花不再说话了,她知道,柳林的倔劲儿一上来,十头牛也拉不回来,柳林认准的事,劝也没用。
第二天,柳林就去种子商店买了一垧地的红小豆种,又买了种两垧地用的玉米种、化肥和种地时用的农药。
别人猫冬娱乐,柳林不是,他还是每天挑着柳条筐,拿着铁锨,村里村外捡粪,一冬天,他把村里村外的各种粪便收拾的干干净净,最后堆积在柳林加大门外,在柳林眼里那是一个金山,他相信有机粪肥比化肥好。
农村人的日子好过,生活也简单,冬天大多数闲在家里,柳林除了出去捡粪,没啥特别的爱好,要说爱好就是他偶尔爱喝点小酒,抽点烟,就因为他抽烟这个爱好,有时还招不吸烟的人反感。
过年前,柳林一家人都添了新衣裳,柳林的衣裳都是媳妇给买,柳林也不挑剔,媳妇给买啥就穿啥,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过了个新春佳节。
冬去春来,大地复苏。
春分过后,谷雨来临,一年的春种又开始了。
柳林的玉米大垄种植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大部分村民纷纷效仿,黑子最积极,他把家里的玉米田全部改成了大垄双行种植。
柳林除了种了两垧大垄双行玉米外,他不动声色地种了一垧红小豆。
一个月后,柳林种的红小豆苗已经长齐。
这天,柳林和媳妇在地里给红小豆间苗。由于柳林施用了农家肥,幼苗的长势喜人。
豆花一边干活一边和柳林唠叨:“你说儿子马上要考高中了,种苞米也没剩多少钱,卖牛那点钱儿子上高中,再考大学能够吗?”
柳林用毛巾擦了把脸上的汗,说:“我也知道不够,不够就得想法赚钱呀!种这个红小豆不就是想多赚点钱吗!现在看,想赚钱,不种点这玩意儿还真不行。”
豆花站起身直了直腰,说:“哎呀!种这玩意儿到是行,就是太累人了。”
柳林“哼”了一声,说:“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都得卖力气挣,投机取巧的事咱也不会啊!”
豆花又蹲下来间苗,说:“唉!跟了你,我就是受累的命。”
柳林白了媳妇一眼说:“跟我受累了,那你咋不嫁给刘秃子那样的哪!”
豆花嘴一撇说:“嫁他,我操不起那心!”
夫妻俩一边干活,一边斗嘴,多少也是化解了些干活的劳累。
在北方农村,每个村子都有讲不完的故事,恩爱情仇,男欢女爱,家室人丁,形形色色。豆花就听村人说,申不直的媳妇跟刘秃子有很多不能言说的男女私情,他们可能也是怕有人议论,即便是一同在路上走,遇到了别人都会立即分开远离,但越是这样,就越是让人感觉,他们有不能言说的故事。
天气渐热,雨水充足,红小豆秧苗长的很快。大部分秧苗,已经开出金黄色的豆花,不管是近看,还是远观,那成片的金黄色豆花格外惹人喜爱。
这天,柳林约了王二来给红小豆趟二遍地培土,农机作业比人工快很多,不到一上午时间,活就干完了。柳林也没给费用,王二干完活,直接就开着四轮车悬挂着铧犁走了。
在当地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就是春耕、秋收,使用农机的服务费用,都是记账年底卖粮后,一块儿结算。该多少钱就多少钱,从来没有赖账。
八月份,到了红小豆收获的季节。
柳林和媳妇一大早就来到红小豆地,他们要赶在露水落下之前,结束收割,不然太阳出来露水下去,豆荚就会爆裂,给收获造成损失。两口子收割到太阳升起后,才收了不到半垧地,不得不结束收割,柳林找了台车,把割下带着红小豆的秧拉回家摊开在塑料布上晾晒。
到下午,柳林和媳妇拿起准备好的木棒,开始敲打豆秧,经过晾晒的豆荚被木棒敲打后,红色的豆子,随着噼噼啪啪的爆裂声,纷纷从豆荚里蹦出来,敲打一阵后,他们把豆秧清理到一边,鲜亮的红小豆散在塑料布上,豆花拿来准备好的袋子,把袋口挣开,柳林用簸箕把红小豆收起风扇几下后,倒进袋子里。
柳林夫妇,每天早早起床到地里收割红小豆,一连忙活了三天,才把一垧地的红小豆收割完。
这天,柳林和媳妇忙完,吃过晚饭,两口子早早就上炕准备睡觉。
豆花累得上炕都费劲,柳林卷了个土烟,坐在那点着吸了一口。
“这几天,累死我了!”豆花说。
“我估算了一下,差不多能打两千五六百斤”柳林说。
“只要能赚点钱,累点也值了”豆花说。
“嗯,去掉成本,这一茬红小豆就能赚个万八千的”柳林说。
“你快点抽,要不就把烟掐了,给我揉揉腰”豆花迫不及待的说。
“我这腰也疼,我给你揉完了,你给我也揉揉”柳林说完,把烟掐了。
盛夏的北方,夜间凉爽。
农村人睡觉早,每天八九点钟就睡了,村庄寂静祥和,偶尔传来几声土狗的吠叫,夜空中只有星星不时地眨眨眼睛。
许老板得知柳林的红小豆要出手,便主动找上门来求购,但是给的价格柳林不接受,于是悻悻而去。
柳林去市里找了一家杂粮店,跟店主张老板谈好了预购价,张老板答应看货后最终定价。张老板和柳林约定好第二天上门看货收购。
第二天,张老板如约来到柳林家,正在看货,许老板来了。
“哎呀!张老板,好久不见了,你今天这是来?”许老板奸笑着招呼,话说一半打住了。
“许老板!您也在这住啊?我今儿个来收柳林的红小豆”张老板说。
“噢!这么巧啊!张老板咱们借步说话”许老板说着,把张老板拉出门外。
“张老板啊!是这么回事,他家的红小豆我在你来之前,我就和柳林谈好了收购价,这个柳林,因为跟我有点不对付,没等我来收,他又找你家去了,这不是货卖两家吗!”许老板说。
“是这样,我知道,生意场上也有个先来后到,那还是你收吧!我就不收了”张老板说完转身就要进屋,被许老板拉住。
“你就当不知道这回事,别跟柳林挑明了”许老板说。
“好吧!那我就回去了”张老板说。
张老板说完就转身回屋,许老板冷笑一下,转身走了。
张老板回到屋里跟柳林说:“不好意思,我家里有点事,你家的红小豆我就先不收了。”
柳林有点不知所措,意外地看着张老板问:“咋回事啊?我们说好的,你咋说不收就不收了?”
张老板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对不住了,我临时有点事,告辞了。”
张老板说完就走了,柳林有点懵,他怀疑是许老板从中作梗,但是又没有证据。
柳林没做过生意,除了许老板,跟做杂粮生意的人不认识,他一时找不到买红小豆的下家,几天后又来找张老板。
“张老板,我们说好的收我家的红小豆,你咋一下子说不收就不收了?”柳林问。
“你家的红小豆我不收了,你去找别人家吧”张老板说。
“我给你再让点价行不行?”柳林问。
“你家的红小豆多少钱,我也不要了”张老板说。
柳林很无奈,闷闷不乐地回到家。
看到柳林犯愁的样子,豆花就问:“咋的了?那个张老板还是不要啊?”
柳林一屁股坐在凳子上说:“我去问了,人家就是不要了。”
豆花不解地问:“为啥啊?不是说好了吗!”
柳林没精打采地说:“我也问了,人家没说为啥。”
豆花自言自语地说:“这就奇了怪了。”
柳林卷了根烟,说:“不行就便宜点卖给许老板吧!”
豆花生气地说:“我看就他捣的鬼,凭啥便宜卖给他?”
柳林拿出打火机,打着火,点着烟吸了一口,说:“那咋办?不卖给他卖给谁?”
柳林无奈,又主动找许老板,降低价格把红小豆卖给了许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