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经过多年在生意场上的磨练摔打,已经成了一个成熟的生意人,在农副产品经营的生意场上,已经成为老手,他父亲把粮油店的经营完全交给了他,柱子把粮店的经营范围不断拓展,从农副产品和粮油经营,拓展到劳务输出和货物运输代理,他雇了一个会开车的人专门给买粮油的村民送货上门。他自己买了一台轿车,从此有了老板的身价。
柱子在各村都安排了业务联系人,联系人联系的每一笔买卖,他都给提成。刘秃子就是柱子在丽洲村的业务联系人。这样,在丽洲镇,农副产品营销和粮油经销,基本上被柱子给垄断了。
这年,申不直用自己承包田,种植了两垧葵花籽,葵花籽在生长期叫向日葵,在开化的季节,金黄色的花盘比其它任何的花都大,在大面积种植时,花季地里一片金黄,非常招人喜爱。
柱子打起了申不直家向日葵的主意。
这天,他特意来到申不直家。
“李叔,我看你家种的向日葵不错,我正好有一个收葵花籽的大客户,到时候我帮你联系”柱子说。
“是啊!这东西不愁卖”申不直蛮有信心地说。
“李叔,别说丽洲镇了,就是周边附近的农副产品都是从我这走,大客商也都跟我有合作,除了我这,你还能买到哪去!再说了,我还能亏了你吗!”柱子说。
申不直扎巴扎巴眼睛,说:“那是!行,到时候你就帮我联系卖吧!”
柱子乐了,说:“这就对了!李叔的葵花籽我可预订了!另外,过几天,有城里人来看你地里的向日葵,你还得给个方便,等到卖葵花籽的时候,我让你多卖点钱。”
申不直听柱子说有人看向日葵,有点不知何故,但是他觉得对自己也没啥影响,于是说:“那没事。”
柱子很高兴,说:“那咱们可就说定了!”
申不直说:“行”
七月份,正是夏季,靠近松花江的丽洲镇,环境优美,清爽怡人。
柱子联系了省城的一家旅游公司,搞起了乡村游,他找了几家家里环境条件好的农户,负责游客吃住,游客游览松花江附近的怡心湖和申不直家地里的向日葵。
这天,游客来到申不直的向日葵地,看到成片的向日葵,女游客们欣喜若狂,纷纷走进向日葵地里,做出各种稀奇百怪的姿势拍照留念。申不直有些不放心,他来到向日葵地,看到城里女人,对熟视的向日葵这么喜欢,有点不可理解。他突然看到有游客掰向日葵,急忙上前制止,但是人多他管不过来,正在开化的向日葵还是被游客掰了几个,申不直很生气,去找柱子。
“你跟我说有人来看向日葵,怎么还有人掰我的向日葵啊!”申不直生气地质问道。
“哎!不就是掰了你几个向日葵吗!有啥大不了的”柱子不耐烦地说。
“掰几个那也是损失,上秋能出几斤葵花籽哪!”申不直说。
“咳!行了行了!”柱子说着从兜里随手掏出一沓钱从里面抽出二十给了申不直,申不直嫌少,又伸出手,柱子又抽出十块钱给了申不直,申不直拿到钱揣进兜里走了。
柱子认识的人多,人脉广,村里很多人求他办事,什么孩子上学,落户口等等,柱子都帮忙给办,也不收费用。
柱子虽然主业经营农副产品和粮油,但是,他只要有赚钱的机会就不会放过。
九月后,申不直种的葵花籽开始成熟,种植的葵花,基本上都是在成熟还没干之前就得收割,一旦干后,葵花籽就会掉落,造成损失。
这天,申不直和媳妇拿镰刀到地里收割葵花,刘秃子正好过路申不直家的葵花地,看到申不直两口子在收割葵花,就走过来,他看了一眼申不直媳妇,两人对视了一下没说话,刘秃子跟申不直招呼道:“三兄弟!收葵花了,用不用帮忙啊?”
申不直看是刘秃子,有点不自在,看都没看刘秃子一眼,说:“我能干过来,不用你帮忙。”
刘秃子自讨没趣,碰了一鼻子灰,走了。
申不直的葵花籽收获后,经过晾晒到了该出手的时候,柱子先是找了一个朋友去找申不直联系收购葵花籽,故意压低价格跟申不直谈,因为价格低,申不直不同意卖。之后,申不直又让那个人去找申不直,给加了一点价,申不直还是不接受。
几天过去,再也没有人找申不直收葵花籽,申不直有点按耐不住了,给柱子打电话,柱子很客气,但是,给的价格跟之前找他的那个人给的价格一样,最后,柱子答应先看看葵花籽,然后再说。
这天,柱子来到申不直家,先看了一下葵花籽,没说话。
申不直开始求柱子,说:“大侄子,你能不能再给加点价啊?”
柱子有点为难地说:“哎呀!现在的葵花籽市场价格不好,这样吧!我不能让你亏了,我在之前的价格上在给你加一成,这可就高于市场价了,你看怎么样?”
申不直听了还挺高兴,说:“行,那就这个价吧!”
柱子说:“好!那咱们就说好了,我明天就来收。”
申不直说:“行。”
其实,柱子给申不直的葵花籽收购价就是市场价,申不直不知道。
自从柱子辍学后,很少见到小莲,但他心理却一直惦记着小莲,有事没事,他就往小莲家附近转转,希望能偶遇到小莲。
这天周六,柱子又开车来到小莲家附近转悠,往小莲家看,他一眼看到小莲从家里出来,他非常欣喜,停住车,用眼睛盯着小莲,看到小莲走出来,他启动车佯装路过,把车开到小莲身边停下,打开车门下车招呼道:“小莲啊!你啥时候回来的?”
小莲看到柱子感觉有点意外,说:“柱子!是你啊!都买轿车了,混的不错啊!”
柱子用手撩了一下名牌休闲夹克衫,说:“还行吧!不过不能跟你比啊!你是大学毕生,在省城里有工作。”
小莲笑了笑说:“现在人有没有作为,不是光靠学历,你这不是也干的挺好吗!”
柱子笑了笑,说:“我这些年生意还可以,赚了点钱,现在市场经济,拼的是实力,我还得继续壮大自己实力。”
小莲说:“听说你还搞了个乡村旅游。”
柱子说:“哦!这个你也听说了,嗯,搞得还算成功,赚点外快,有机会,这样的乡村游,我还会接着做。你去哪?我送你。”
小莲说:“不用了,谢谢你!我就是出来走走。”
柱子说:“我们也是老同学了!不用客气!”
小莲说:“你有事就忙吧!我随便走走。”
柱子说:“那好。”
小莲转身离去,柱子站在那里一直目送着小莲走远,才上车离开。
申不直对刘秃子的反感源于申不直的媳妇,村里人的传言,申不直早就有耳闻,但是他为了家,没公开挑明。
申不直有两个孩子,老大是姑娘,老二是儿子,申不直总感觉儿子不像自己,他一直怀疑自己媳妇与刘秃子有不正当关系,但是他又没抓到,不敢把这事挑明了。他听人说医院能做亲生鉴定,于是,偷偷带着儿子去做了亲子鉴定,结果儿子真不是他的。申不直知道这个结果后,很难受,他不敢声张,也不敢让孩子知道,他一个人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
当天晚上,他把给儿子做亲子鉴定的事跟媳妇说了,她媳妇一听惊慌失措,申不直说:“你也不用怕,我也不打你,你就跟我说实话,儿子是不是刘秃子的?”
申不直媳妇哭了,承认自己跟刘秃子有过不正当关系,启示“以后绝不再跟刘秃子有来往,和刘秃子断绝关系”申不直知道,儿子肯定是刘秃子的。
第二天,申不直找到刘秃子,跟刘秃子说了孩子的事,刘秃子不承认,申不直怒不可遏地说:“你他妈给我戴了绿帽子,还不敢承认!”
申不直一把抓住刘秃子的衣领子就给了刘秃子一巴掌,刘秃子被打的有点懵,感觉脸上火辣辣的,他用手摸了一下脸,说:“你咋知道那孩子是我的?”
申不直说:“我老婆已经承认了,她就跟你睡过,不是你的是谁的!”
刘秃子低下头不话说了,沉默了一会儿,刘秃子有点害怕了,他也有老婆孩子,他知道,这事要是挑明了,两个家庭就都完了,他问申不直“你说咋办?”
申不直说:“你给我五万抚养费,孩子你不能认,这事就当没有。”
刘秃子有点急,说:“五万!我拿不出,我上哪弄五万去!”
申不直想了想,说:“那就三万,不能再降了,要是告诉孩子,以后孩子的所有费用都得你出,要是不告诉孩子,以后孩子需要用钱,你我各出一半儿。”
刘秃子想了一下,说:“行,不过,以后孩子用钱,让我出一半儿就得让孩子认我做干爹,要不然,我不出!”
申不直说:“行,我答应,但是以后你绝不能再和我媳妇有任何私下来往,你要是让我知道,我饶不了你!”
刘秃子答应了申不直的要求,承诺以后不再跟申不直媳妇有来往。其实,刘秃子知道申不直的儿子是他的,心理暗自高兴,他只有一个姑娘,有了儿子他很庆幸,这事他们谁也没张扬,所以,村里几乎没有别人知道他们俩的君子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