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迈入21世纪后全国人民过的第二个年。
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央也看到了西北地区边远山区的贫困现状,号召开展西部大开发,移民搬迁,脱贫攻坚。
紧接着新疆兵团就与古浪县签订了一个移民搬迁援助项目,目的就是要破除壁垒,带领这些贫困山区的人民移出大山,走向远方,脱贫攻坚,改变命运的序幕从此正式拉开序幕。
冬日的夹沟村,格外充满生机。一场冬雪,肃穆了一切。
白雪覆盖了的大地,戈壁草原荒漠高山均是一片雪白。全世界几乎同时陷入了寂静。年过去已经有一个月了,但是在农村,尤其是在大山深处的农村,基本上还是有来来往往的走亲戚的人。在农村走亲戚是一件重大的事情。
关系近的多半是家里的当家人亲自前往,或备点茶叶和白糖,条件稍好的拿点维维豆奶;关系远一点的拿一点自己家蒸的馍馍,就去了,年年如此。
夹沟村如往常一样,静静的沉浸在冬季。
韩冰已是12岁的少年,韩刚韩勇同岁虚岁10,正是少年时期。读初中的他,翻山越岭,每天跟着比他大很多的孩子跋山涉水,寒暑交替,这学期也是过半了。
是日,风雪交加,和往常一样韩冰早早起床,吃过母亲做的早饭,背起书包,叫上同班好友胡大平。一起向着远处的大山走去。母亲望着韩冰远去的背影。那廋小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距离和夜色中。一路上同学们迎着风雪说说笑笑,别有一番风趣的快步赶路。
忽听几同学在一处嚷嚷:哎,听说没,听说没。村子上人说西部大开发都开发到我们村来了,据说上面要在我们村搞试点,要把一批人搬迁去新疆。
此时也有几个人随声附和道:我也听爷爷奶奶昨天说了。听说好像要整个村子都搬上去。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都在讲各自听来的小道消息。
一听到新疆这个地名,韩冰也忍不住地往说话的同学们跟前凑。在韩冰印象中,新疆是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只是知道在祖国地图上属于最西边,那里有很多的少数民族,有一种神秘感,听说那里有很多好吃的葡萄。想到此处韩冰不由的想起了小学课本上学过的一篇文章《美丽的葡萄沟》。
书中写到新疆人热情好客,客人去了就会送上甜美的葡萄,还有漂亮的维吾尔姑娘跳民族舞蹈。韩冰心想不知道我们家去不去新疆,爸爸会不会也报名去,内心有一种莫名的冲动。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很快就到了学校。
早上的课依旧是老样子,大家几乎也不怎么学习,都是在课堂上逗逗老师,互相打闹,虚度时间。
第四节课,是全校同学最爱上的音乐课。教音乐的老头姓倪。这倪老师在学校是一个大才人。此人精通乐理,会各种乐器,小提琴演奏尤为突出,天文地理样样俱懂。只可惜凡事较真,性情中人,正直善良,不会阿谀奉承。所以在学校,领导一般就让他带一些副课。
倪老师讲课认真负责,可那个年代的学生大部分不爱学习,都喜欢和老师较劲,课堂上经常玩一些猫捉老鼠的游戏。同学们趁着他在黑板上转身写字的空档,在后面搞小动作,转过来问,全班同学都说不知道,一节课下来,气的够呛。
这节课倪老头走进了韩冰所在的初二3班,戴着一副眼镜,拿着一本泛黄的音乐书。韩冰坐在第一排,是音乐课代表。按照此前惯例,每次音乐课前必须要课代表起头唱一首歌,这节课也不列外。
只见倪老头用手动了下自己的眼镜框,示意韩冰:起个歌唱。韩冰思索着起什么歌呢?突然后面几个调皮捣蛋的大个子说:《少年包青天》的片尾曲。
当时正值《少年包青天》热播期间。片尾曲《只要有你》是当时中国流行乐坛孙楠和那英合唱的一首对唱情歌。这对于倪老头来说是很忌讳的,年轻学生要好好学习,怎么能在课堂上唱情歌呢?然而后面几个大个子也是抓住这个原因,执意让韩冰起唱这一首歌曲,故意和倪老头斗气找乐。韩冰也是胆大心怪,跟风逐浪。捏着嗓子一声:谁能告诉我有没有这样的笔,第一句歌词应声而出。
随着韩冰起头,全班同学一起跟着唱了起来。倪老头果然中招,生气的在桌子上拍书,挥手连说:不要唱了,不要唱了。然而他越说,大家的声音越大。倪老头也只好不在劝停。怒视班里的每一个同学,尤其是自己的课代表韩冰。任大家唱完此歌,一个劲的直摇头。
同学们如打了胜仗一样的哈哈大笑,或许是在教学资源贫瘠的山区,这也是获得快乐的另一种方式吧。韩冰会意的给后面的大个子们使了个眼色,大个子们却不顾老头在场,直言:韩冰好样的。韩冰自然也很高兴,因为后面这些人在正值青春年少的韩冰心中都是大哥级人物。他们敢不写作业,敢和老师作对,敢钻地道,敢逃课反正一切是学校禁止的事情他们都敢做。这对于像韩冰和胡大平这样的乖孩子来说,有一种来自与自身乖巧性格相反的崇拜。
闹完了,笑够了。教室一下子恢复了安静。倪老头戴了戴眼镜开始讲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一首新歌。说完这句话大家都很期待,这次教什么新歌啊?上几节课教的是一首军旅革命歌曲,在那个年代由著名军旅歌唱家董文华演唱的一首《血染的风采》。
倪老不说话转过身,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划的写下了歌名、歌词——《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作者—孟庭苇。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一朵雨做的云
云的心里全都是雨
滴滴全都是你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一朵雨做的云
云在风里伤透了心
不知又将吹向那儿去
吹啊吹吹落花满地
找不到一丝丝怜惜
飘啊飘飘过千万里
苦苦守候你的归期
每当天空又下起了雨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每当心中又想起了你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同学们一看歌词,这不还是情歌么?这个倪老头真是自己扇自己的脸。但是对于萌动初开的少年们,却是很喜欢这个歌,于是大家也不在捣乱了,尤其是后面的那些大个子们,及其认真的做的一本正经的拿出那个年代特有的歌词本,开始抄歌词。
话分两头,夹沟村依然是格外的寂静如往。而这寂静中似乎酝酿着不寂静。在前一晚韩自强和二哥韩自忠一起赶赴村委会报了移民搬迁的名,只是孩子们还都不知道。
村委会驻地就在韩家巷道,村里的村委韩书记正是韩冰的四爷爷。夜晚村民们踩着雪吱吱的响,三个两个的去村委会开“移民搬迁动员大会”。
在去村委会的路上韩自强对二哥自忠说:听说这次去新疆大家都持观望态度,敢报名去的人不多啊。
韩自忠道:是啊,说好说坏的人都有,而且路途太远,去了要是待不住,再回来可就把家拖坏了。
韩自强道:先去听听大家怎么说,不过我们这地方,如果不走出去祖祖辈辈也就是这样子,靠天吃饭孩子们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出息啊。为了孩子们我们出去闯闯吧。
韩自忠很干脆的说:那就走,也没什么,要走一起去,别人不去我们两弟兄走,为了孩子们的将来。边说边走,兄弟两就来到了村委会。
只见韩书记披着一件陈旧的军大衣坐在中间的椅子上,旁边是村主任俞万里,一些村子上德高望重的老人,村委会的办公室里密密麻麻的站的全是人,大家嘴上都叼着卷烟,房子里烟熏火燎。
见人进的差不多了,韩书记咳嗽了两声,抽了一口手上的卷烟,亮起嗓子道:大家静一静,我们今天开个会。
说着顺便拿起桌子上的一张纸递给旁边的俞万里主任,并讲:下面请俞主任宣读一下县里下来的文件,主要就是关于移民搬迁的具体安排。
俞主任接过文件,通篇看了一下开始读了起来。几分钟时间,文件精神传达到了。
大致的内容就是采取自愿原则,报名去兵团落户,兵团那边给大家都入职工,给了地,分了房,孩子们也可以在兵团子女学校顺利入学,总体下来条件不错。
大家开始议论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持观望态度。
“那地方,人待不成。全是戈壁,风沙,没有水。去了肯定还得回来,有可能回都回不来。”李二毛说道。接着几个村子上以前去新疆摘过棉花的人也附和着说:二毛说的对,去不成,那地方要人命哩。受苦天天有人盯着,军事化管理,累的很。
现场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人报名。
韩书记看了看在场的人,又从俞主任手里拿过文件,挑一些兵团给搬迁农民的优待政策,开始宣读。
李二毛等人一听,不耐烦了,拿出了平时的泼皮无赖样,呛了韩书记一声:行了行了,书记大人,别说了,政策既然这么好,你家咋没人报名呢?
韩书记听了这句话,也是看了他一眼不说话。原来这韩李两家在斗私批修的年代,就有恩怨。韩大爷在那个年代是整个大队的书记,李二毛的大伯是大队主任。本来是两个人搭班子,但在特殊的年代,人人自危,互相检举揭发,就酿成了两个家族的世仇。
人群中韩自强、韩自忠两人听到李二毛这样说,显然不愿意,因为韩书记是他们的亲叔叔。韩自强指着李二毛说道:二毛你不去,不要乱说风凉话。既然政府大规模的动员,肯定是对大家有好处的,不要给老乡们打退堂鼓。
韩自忠听到李二毛故意拆叔叔的台,更是气不打一出来。还口道:李二毛你说的那么形象,是不是你自己去过新疆?
李二毛随口就反击: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话语中充满了火药味,众人也是分成两派,争争嚷嚷,韩书记、俞万里主任一看此情,急忙劝阻。又耐心细致的讲解了一下政策,分析了夹沟村长期居住下去,孩子们没有出路,从长远来看,应该响应党的政策,走出去。
讨论持续了很久,报名表就在胡文书的手上,迟迟没有人报名,韩自强和自忠两兄弟,虽说在路上商量好的要一起去,可是看到这个场景,村子上竟然没有一个人报名,两个人心里也怯怯地。
办公室一下子陷入了沉默,忽然韩自强走到胡文书身边道:算我一个,我报名。
韩自忠看三弟报名了,也跟着上去报了名。连韩书记也没有预料到自己两个亲侄子会报名如此坚决,紧接着马连庆、邓八一、徐国庆也都跟着报了名。说来也巧,马连庆的大儿子马伟与韩冰是同班同学,都在干城中学上初中。
同一时刻,下夹沟村委会也召开了这样一次“移民搬迁动员大会”。与上夹沟情况一样,报名讨论现场,大家没人愿意报名。在众人争论不休的情况下,下夹沟刚当选的村委会主任陈攀登主任报了名。
村民们一看都傻眼了,放着村主任不干,大老远跑新疆,再说这陈攀登家里条件尚可,实在是想不通。
其实陈攀登很早就想出去闯一条路,快40岁的陈攀登家中2个孩子,一男一女,男的是建春、女的叫雪春。两个孩子都在上小学,很是可爱。
可是陈攀登每每闭上眼,想到孩子们日后的出路就感到无助的焦虑。
多年前,他和韩自强、自忠二兄弟就在肃北煤矿和白银一起打工。出门在外,同村的人自然是互相照应,早年就结下了深厚情谊。和韩家两兄弟一样的想法,都为了孩子们着想,便毅然决然的报了名。
看着陈攀登报了名,他的堂叔陈万堂也报了名。
最终名单确定就是韩自强、韩自忠、马连庆、徐苍山、邓建军、陈攀登、陈玉庆这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