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文亮的头像

文亮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3/29
分享
《冰出祁连》连载

第六章 红蜘蛛蔓延成灾患

兵团岁月正式拉开了帷幕!

新来的13户人家,因世世代代在大山里生存。过着安逸、与世无争的日子。在老家时候,每家每户种的几亩地,一年到头全靠人力,畜力。

在广阔的兵团大地、准格尔盆地,连绵的是无尽的棉田,连里给这13户人家,分了不同的田,开春的时候都按连队要求种上了棉花。

韩自强分了一块沙地是靠近沙漠边缘的一片地,马连庆是靠近连队的,韩自忠也是一块靠近连队的地,陈攀登也是一片靠近莫索湾的地,总之都分到了几十亩地。

连队的大喇叭每天天刚亮就放起《红太阳30首大联唱》:“红太阳照边疆,青山绿水披霞光……”,紧接着就是连长、指导员一顿讲话。

韩自强因为字写的好,老家的时候在报纸上发表过一些文章,爱好文学、音乐做事情也比较认真,被新来的老乡们一致推选为新职工代表。

乔连长、徐指导员对这一批来的新人家都很照顾,时不时就骑着摩托车来这一排新职工驻地,拉家常、谈心暖心,鼓励他们有信心扎根兵团。

像往常一样,韩冰刚起床洗脸完毕,走出院子,见徐苍山已经起床,准备下地。韩冰看了看徐苍山道:“六叔,这么早就下地啊。”徐苍山无奈的笑了笑道:“这个破喇叭,天天一到这个时候就不停的响,我再不下地,指导员又要把摩托车骑门口来叫了。”无奈的摇了摇头,向着地的方向走去。

徐苍山刚走,突然一个摩托车的声音从路口过来,仔细一看正是指导员的摩托车,停在了陈攀登家门口,滴滴的按了下摩托车喇叭,开始破口大骂:“太阳都晒屁股了,还不下地干活。”说话间,只见指导员气的面色通红。

大家都被这叫喊声吵了出来。指导员说完便骑车扬长而去。院落里站了一群老乡。大家相视无语,呵呵一笑。

马连庆也开始骂娘:“在老家,自己种地自己管,这个地方下地干活,指导员还从家里催,他妈的,老子干不干活管他什么事?”旁边的几个老乡也在说:“哎,还有这样的规矩,真的是第一次见。”

新疆兵团前身可是参加过长征、八年抗战、解放战争的老部队,纪律严明,一切的管理模式都是准军事化管理,对于在老家散漫过的人来说,确实一时间难以适应。

正是这样的不适应和冲突,给后面一部分人的离开埋下了隐患。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就来到了夏季。

大人们依旧在农忙。夏季的炎热和蚊子成为了二大难题。午睡时候全身出汗,下棉田干活的时候总是被蚊子叮咬。

种植棉花是要入心的,一年四季都有活,春天的时候要放苗,虽说是机械化播种,但是两轮水后,棉籽发芽不一定顺着薄膜上预留的洞出苗。这个时候就需要人工一个个把他从薄膜底下放出来,不及时放出来,棉苗在塑料膜下因为缺氧会枯死,这个叫放苗。

棉花是喜水的植物,一个月至少要浇1到2次水,这个活也很熬人,有时候半夜轮着浇水,觉也不能睡就要去。有的人家是滴灌、有的人家是淹灌,有的人家喷灌。夏季的时候棉花长势很旺,一边要防止害虫偷吃棉铃,一边还要把棉花的生长带一个个的用手掐掉,俗称“打头、打顶”。最后就是秋收,摘棉花。

烈日当空,仿佛要燃烧整个大地。棉田中吹过阵阵热风,新老职工们挥挥衣袖,依旧不知疲倦的在棉田劳作。

每到中午2点,伴随着鸟儿的叫声,老职工骑着摩托车扬起阵阵尘土,这一批新来的职工,每个人骑着不同款式的破旧的自行车,往返在连队和棉田的路上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一年赶上大灾之年,“红蜘蛛”肆虐整个棉田。在兵团,危害棉花的叶螨总称棉花红蜘蛛。棉叶螨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气温在20~28℃之间时,随温度的升高,生长发育加快。

棉叶螨的发生与棉田环境关系密切,棉花长势越差受害越严重,耕作栽培制度复杂的田园如豆套棉,棉田四周种茄子、芝麻、豆类、瓜类等,则叶螨发生的早而重。

这一年家家户户棉田都遭受了“红蜘蛛”的危害,连队上为此请来了各种专家,研究,打农药。有一部分得到了有效的抑制,有的人家却是愈加严重。

马连庆和徐苍山家每一天都有大片的棉花坏死。

孩子们还在无忧无虑的求学,每到下课,大批同学蜂拥般跑向树林带,找自己的自行车,骑车回家。

韩冰与常文也勾肩搭背的走出了楼门。韩冰问道:“哎,今天中午回家不?”常文思考了下说:“我可以回也可以不回,我还有个叔叔在这,中午可以去他家休息。”正说话间,马伟也走了出来,韩冰凑上去说:“伟哥,今天中午回家里吃饭吧?”马伟道:“好啊,那就等上其他几个兄弟。”

三人走到了国旗杆下等。等韩勇,韩刚、马功陆续的都出来了。

马功,韩勇虽年龄小,但是骑自行车一点也不逊色。论技术,马伟应该属第一。下来就是常文。马伟当年上山下河都控制极好。

其他都是新手,马伟加速踏了下脚踏板,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说:“我们现在开始比赛,看谁最先到家,骑的最快。”众弟兄一听齐声高喊:“好。”只见一行人,迅速变队,你追我赶,唱着歌的,喊着口号的。十几分钟之内,全部到了家。日子一天天就这样重复着过去了。韩冰、马伟等众人的关系也渐渐加深。

连队的大喇叭里又传来了连长指导员那熟悉的好似催命的声音:“连队的职工,赶快下地干活。现在不好好干活,秋收完算账,没钱不要找我。”态度很是强硬。

韩冰已经习惯了这种声音,还经常和马伟等兄弟,一起模仿着指导员、连长的讲话声。

这一日吃过晚饭,徐苍山先到邓建军家闲聊:“哎,这个地方我说什么也待不下了,昨天听说7连有几家老乡跑了被连队抓回去了。”

韩冰在不经意间也听到了这个话。

太阳藏在了西边的云朵里,如往常一样,大家饭后都要出来在院子里聊天闲侃。

众老乡齐聚在院子里,每一个西北汉字脸上也写满了迷茫,徐苍山又一次道:“种了点棉花全部让红蜘蛛吃完了,连队里管这管那,这么多规矩,这地方真的不能待了。我去意已定,明日三更启程,大家切勿提前告密。”

邓建军跟着道:“说实话,这个地方管理制度确实不习惯,你要走就先走,我等在观察一段时间,倘若真不能待,那就回家。”

乡亲们来不及准备,次日一早徐苍山真的悄悄的离开了连队,偷跑着回了老家。

经过了暑假的农忙,秋天来了,要准备摘棉花了,新学期也开始了。

开学的第一天,马伟早早的穿好了他的那套西服,来到韩冰家门口:“弟弟,去学校啊。”韩冰也急忙出来,骑上自行车,两人一起奔赴三场子校。

一路上又说又笑,好不自在。行至学校门口,只见一个大红榜张贴了出来。

韩冰仔细一瞧,榜文写道:“初中年级分班名单。”马伟开始顺着名单往下念:“马伟、韩冰……”念至此处,马伟激动的拍了韩冰的肩膀一下:“弟弟,哈哈我们两人又到了一个班里啊,太有缘了。”韩冰一看也很是高兴。

他继续往下照名单,只见也有红喜的名字出来,韩冰再也不能抑制内心的激动之情。

但是一看是1班,初一(1)班,一些本地的同学就跟韩冰说了:“哎,此番一去1班,有你们好受的啊,班主任张老师是有名的日本巴掌,不听话就会挨巴掌。

韩冰心想:“进了1班,就要好好学习,就要处处争得第一,就要不能挨巴掌。他很兴奋,他感觉到了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奋斗,一起能在一个班级求学的乐趣,觉得一下子什么都是美好的,就连见到她刚来小学那个蔑视他的语文课代表乔莎也是美好的。

晚上回到家韩妈妈告诉韩冰:“你马连庆叔叔们明天就要离开这个地方了,还没和你伟哥他们说,今晚老乡们要给他们送别。”韩冰听到这个话的时候,心里先是咯噔一下,心想:妈妈是不是听错了,我们刚来没有一年他们就要走?

马连庆是韩冰的远方姑父,他也是拖家带口上来的,50多岁的人,有一个16岁的女儿马红、马伟、马功。他家里的棉田都被红蜘蛛吃了,因为一些事情大女儿也是闹着要回老家。

一想到这么快就分开,韩冰心里有点悲伤。和马伟从小到现在友谊已经有10多年了,这刚经历完那次老家的离别,奈何又要经历呢?就在这个时候,马伟也听到了这个消息。

天黑了,乡亲们齐聚马连庆家。先是韩自强拿起酒杯道:“姐夫,既然你去意已决,我们也唯有祝福,不管怎么折腾我们都是为了孩子们好的前程,这杯酒算我敬你,也算为你壮行。”说着,一口气喝下了这杯酒。

陈攀登、韩自忠也端起了一杯酒:来,老马干杯,去了给夹沟人实实在在说啊。

于是众乡亲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祝福。

马伟内心难过万分,说实话也不理解为什么父亲说走就走了,他其实还是想好好坚持,在新疆奋斗。心想:“为何离别总是这么匆匆,还没有完全体验够这边疆的生活,为什么就要离开?

他把韩冰叫出来,一路上手搭在韩冰的肩膀上:弟,我也不知道家里为何走的如此匆匆,既然决定了也不是我能改变的,我明天就走了,我身上还有5元钱,我们买一瓶啤酒喝吧。

韩冰听着这个话,已经哽咽了。本来就是一个性情中人。一路上两人没有多说话。买了两瓶啤酒,来到了隔壁韩冰的家。

大家都围着马伟坐下。马伟俨然一副大哥风范,把酒匀着倒开,每人端起酒杯,碰了下杯。

韩冰开口说:伟哥,你明日和功弟就要离开,此一别我兄弟不知何时还能再见,今日我也不知说什么了,我代表韩氏三兄弟,敬你二位兄弟,希望以后我们5个能有一个好的未来,不管在那,都不要忘记这段日子,伟哥干。

说着话,就一口干完了。大家的眼睛里都含着泪花,不忍分离,却又不知该说什么。

只听道隔壁陈攀登主任那铿锵的男高音再次想起:

天山脚下是我美丽的故乡

当我离开它的时候

就象那哈密瓜断了瓜秧

白杨树下住着我心上的姑娘

当我与她分别后

就象那都达尔闲挂在墙上

瓜秧断了哈密瓜依然香甜

琴师回来都达尔还会再响

当我永别了战友的时候

好象那雪崩飞滚万丈

啊——亲爱的战友

我再不能看到你雄伟的身影和和蔼的脸庞

啊——亲爱的战友

你也再不能听我弹琴听我歌唱

一曲《怀念战友》唱完,乡亲们眼里都含泪祝福,含泪离别。韩冰心里也知道,马伟要走了,以后在学校的日子,要靠自己和兄弟们一起闯了,再也没有大哥了。他再一次抱住这个从小呵护他到现在的哥哥,失声痛哭。

歌声,泪花一切都在黑夜中淹没。为了避免早上离别的痛苦,马伟那晚给韩冰灌了很多的酒。

次日清晨,韩冰酒还没醒,马伟就随全家乘车远去。

马伟走后韩冰等众兄弟伤感数日。在紧张愉快的学习生活中,也渐渐的习惯了这种状态。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