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文亮的头像

文亮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4/03
分享
《冰出祁连》连载

第九章 乔连长整治新职工

春去秋来,新职工们住的屋子是连队给新职工分的暂居之所。简陋的无法再简陋。五间砖和土块砌的房子连一排,没有院墙,一家一间房子,一间房子也就20多平米,卧室、厨房都挤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很是不方便。连队领导考虑到,这几户人家均是来自同一个地方,所以安排在了一起。在这排房子的前面,有一块菜地。通常是大人们去干活,娃娃们在家学习,做饭,韩冰是娃娃头。

这一日周末清晨,天还未亮透,韩冰就听到母亲在他的耳边嘱咐:“我和你爸今天要早早去棉田去干活,去王东家采棉花挣钱。”韩冰迷迷糊糊,一只手揉着眼睛,慵懒的回答道:“哦,知道了。”

韩母继续说道:“你和弟弟先睡会,炉子盖子上给你们炖好了山药(甘肃方言指土豆)菜,晚点起床后,和弟弟热上吃。“土笼”(甘肃方言指蒸馍馍用的蒸笼)里有昨晚上蒸下的花花子(甘肃方言指花卷。有各种香料和发面做成,色香味全。是甘肃人的一种主要面食。)”你们溜(蒸、热的意思)上吃,在家里好好写作业。不要胡跑。”说着韩母在夜色中就出门了。

迷迷糊糊中,韩冰支支吾吾的答应了几声:“嗯,知道了。”接着闭上眼睛继续睡。

太阳越爬越高,就像俗语说的太阳都照屁股了,韩冰、韩勇兄弟两还一直在睡,尤其是韩勇,还有不断的打鼾声。正当二人熟睡之际。

院子里传来了建春和韩刚聊天的声音:“刚哥,今天起的早啊”建春笑着道。韩刚回答道:“你也早啊,哈哈”。建春说着边走向了院子前面的菜园子里,顺手揪了一个小西红柿,塞进了嘴里,还唧唧的吸出了声。

对着韩刚说“冰哥和勇哥怎么还不起床啊,太阳都晒屁股了,走走走,去把他两叫醒。”

“冰哥,冰哥”建春伴着急促的声音,脸贴在韩冰家的窗户上,那一脸原始地道的高原红脸蛋,显得无比可爱。韩冰猛地睁开了眼,看了一下窗户。

建春又说:“冰哥,起床了,中午了,韩婶他们快来了”。韩勇也一下子从呼噜声中惊醒。开始穿衣服、裤子。

两兄弟用凉水摸了几把脸,舀了一勺子水,直接端着瓢出门漱口。随后吃完了韩母早上热的菜,收拾就续,也来到了院子前的菜园。

春天的时候,韩父他们几个叔叔、伯伯,给这块荒地浇上了水,然后把里面的杂草除了,打起了一道道的土埂子。是为了种菜用。这块地紧挨着一条小渠,这是全连队职工给棉田浇水的一条支渠。渠的两边长满了芦苇,杂草。为防止鸡、鸭子、羊、狗等吃菜园的菜,他们把四周用红柳条、白杨枝编作成的栅栏围了起来。

精心收拾的菜园,到秋天真的迎来了丰收。菜园里西红柿、茄子、辣子、西葫芦、黄瓜、豆角等各种蔬菜应有尽有。

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弟兄四人,在菜园里漫步。建春凑到了韩冰身边对其窃窃私语:“冰哥,我听武威的那个王尕蛋说,前几天,几个武威娃子在连队的旧机车厂,发现了好多废铁,他们都去捡了好多,卖给收垃圾的人了。

最多的人买了100多块钱呢!要不我们也去那里看看吧。”韩冰边听边皱着眉头,心想也是,如果废铁多,捡点买些钱,也算是自己这么大以来,挣的第一笔钱啊。

于是韩冰招呼其他的三位兄弟,跳过了对面的大渠,径直奔向了不远处的旧机车厂。

机车厂是兵团职工停修大型农用机械的地方,四连的这个机车厂始建于90年代初,一个四合院式的平房,里面停了两辆破旧的55机车(犁地、打棉花杆子所用),几人翻过了不高不低用土块坯子作成的墙,随手就在院落里捡到了破旧的塑料袋子,开始满地找废铁。

在一个机车的底下,大大小小的废弃的各部位的零件。四个人当下很是开心。其实他们知道,这些东西多捡一些,就多一些重量,多一些重量就多一分钱。韩冰等捡完了院落里的废铜烂铁,还有零星散落的矿泉水瓶子。

这些瓶子有的都被晒白了。四周张望,几个人像饿狼觅食一样,在院子最里面的房子,透过沾满灰土的玻璃窗,他看到了里面还有一堆烂铁,还有几处矿泉水瓶子。

在那个没有经济来源的年代,他们深知,这些不是废品是可以换成钱的“宝物”。“建春,我们把玻璃窗户这几根钢筋弄开,刚好你的身板可以钻进去,一会儿,你进去把里面那堆废铁,从窗户给我递过来,买了钱我们平分,我们在外面把风!”建春很是高兴:“没问题,冰哥,一起砸”说话间,韩刚、韩勇便一石头砸碎了玻璃窗户。

几个人抬着建春的屁股,将他送进了那间黑房子。建春年方10十岁,身轻如燕,一扑腾跳了下去。韩冰一面看着窗户里面,一面招呼韩勇、韩刚去放哨。

不过5分钟时间,建春将屋子地下大大小小的废铁片和一些机车上的零件,全装进了一个塑料袋。像一个胜利者缴获了战利品一样,建春双手高举着袋子,脸上沾满了泥土,左边脸蛋上是泥土,右边脸蛋上是机车身上的黄油,他咧着嘴笑着对韩冰说:“哥,东西全部装完了。”

韩冰向他招手道:“快快快,出来”说话间,建春就如同进去时候那样,毫不费劲的从屋子里面钻了出来。四个人脚步匆忙的赶回了房子,一路上几个人东张西望,怕被人看到。虽然是废品,其实他们心里也不知道这些废品究竟是属于公家还是属于某个人家。

几个孩子,在羡慕别人有富有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将那些废旧品,用不正当的方式,拿了回来。

回到家中,几个人因为“劳作”了大半天,急忙喝了几口水,刚准备给父母做午饭,渠对面的马路上传来了收废铁,收破塑料瓶的叫卖声。正好他们刚捡来的废铁,韩冰叫上几个弟弟,提着他们捡到的废铁,跃过小渠,直奔货郎而去。

“算3公斤吧”建春和货郎讨价还价道,那收废铁的货郎一口地道的河南腔“中”,成交了。建春卖了20元,韩刚26元,韩冰、韩勇总共43元。拿着这些钱愉快的回到了家中。

虽然拿到了钱,但是他们心中很忐忑。

中午韩父回家对韩冰道:“今天早上学习了吗,作业写了吗”“看了,看了,我还辅导弟弟做作业了”韩父很欣慰,心想:“我们去地里干活,辛辛苦苦,汗流浃背的,只盼孩子们以后能有出息,不要再学我们一样,修地球。

今天回来,两个孩子都做好了饭,一早上都在学习,心定了。”韩妈妈也和孩子们有说有笑,一家人愉快的吃完了中午饭。

四连农忙的午后,连队的大喇叭总会先放一阵《红太阳大联唱》歌唱毛主席红歌,然后连长、指导员轮番讲话。“连队的职工,注意,今天中午我着重讲一件事”乔连长厚实的声音。

这乔连长不是别人,正是韩冰那日暗生情愫的同班同学乔莎之父。韩冰一听乔连长的声音,一咕噜从床上翻了起来,快步走至院长,竖着耳朵,认真的听。

“今天通知一件事,连队的废车厂的螺丝,铆钉等废铁,被偷卖了。”韩冰一听心跳个不停。

转身看,建春,韩刚,韩勇也一脸茫然的走了出来。

“哥,现在怎么办”建春急促向韩冰发问。

“再等等,不要慌,听听他说什么”

“我们的职工这些日子都去农忙了,白天连队上都是老人和孩子,我们连队人民解放军进驻后,从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究竟是谁拿走的,请速速自觉由家长陪同来连队办公室主动认错”。

“这下丢死人了,我平时在学校各项成绩都名列前茅,上学期刚拿完一个三好学生奖,这事情搞得”韩冰心想。几个人顿时茫然的大眼瞪小眼。一时也没有了主意。

正在此时,韩父、陈攀登等老乡都被吵醒了,大家都一起走出了院子。

“是不是那几个拾花工小伙子偷卖的”陈叔道。建春望了下父亲的眼,都不敢正视“可能吧”,慌慌张张说完,就往不远处走去。

韩冰心里压力很大,此事全是他带领几个弟弟干出来的。一个13岁的孩子,人生第一次遇见这么不光彩的事情,这如何是好。

韩冰心里很怕韩父生气打他和弟弟,但是他是老大,此时若不说,心想此事连长肯定可以查出,到那时韩父颜面扫地,气急败坏,发火更重。

想到此处韩冰跑到韩父面前,双膝跪地:“父亲,我错了,连长现在喇叭里说的这件事情,正是我早上带三个弟弟干的,请父亲消气,我愿受一切惩罚。”韩父一听此事,一开始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看着长跪面前的韩冰,气不打一出来,上来就是一脚:“我们辛辛苦苦从甘肃带你等来新疆,是让你们学偷,学抢吗?那一次要学习用品,没有第一时间买?非要去和条件好的孩子攀比吗?”顿时,韩刚之父,建春之父,也将他们各自带进屋教育。

听着父亲的教育,韩冰潸然泪下,韩勇也跟着被扇了几个耳光。韩冰心想:“确实对不起父母的培养,偷东西这种丢人的事情,第一次在全连队公开,惹祸惹大了,让父母以后在连队怎么抬头做人?”韩父气急败坏的拉着韩冰的衣服,往连队大院走去。

韩刚、韩勇、建春紧随其后,每个人都是父亲陪送。途径连队门口小商店,在小商店门口,下象棋,闲谝传子的一堆人,一看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带儿子们去接受表扬吗”一个刺耳的职工张尕虎故意对韩父道。“恩,接受表扬们,娃娃们把战功立哈了。”韩父没好气的回答。韩冰羞愧的把头恨不得塞到地缝。

众人皆走向了连队大院,好事者在大院门口围观了很多。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