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艳刚才的焦虑一下子被惊没了,她站在道地中,走又不是,不走又不是,碰到这种事情,很晦气,她想一走了之,可是又想搞明白。
很显然,在周阿品家里如果有一个男人的话,这男人绝对不是周阿品,那是谁呢?又会是谁呢?林艳想不出来。
她矛盾着,很想进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否真有男人?是否自己听错了,或许是银花的自言自语呢?
“银花,我真-是舍-不得-你呀!”林艳又隐隐约约地听到了一个断断续续的、很低沉的、好像喘着粗气的男人的声音,她侧耳倾听,但听不出这是谁的声音。
林艳的思想斗争了起来,要不要直接闯进去,抓了这一对狗男女?可是自己这样闯进去,这对狗男女不难为情,自己也难为情死了。想到这里,她决定还是叫周自立来。
然而,等她和周自立来到周阿品家的时候,没有了任何的动静,他们进到了里面也没有发现银花,没有发现任何的人。
周自立有点狐疑地看向了林艳,林艳有点不好意思了,心想,这狗男女的动作好快呀。
“自立,刚才确实有人的。”
“先不管它了,我们去忙别的吧。”
“好!”林艳和周自立分开后,又去了九架屋,进了九架屋,竟然看到了银花正在天井里和大家一起忙活着。
林艳不由得有点怀疑起自己来了:难道刚才在周阿品家的道地里,是自己产生的幻觉吗?
横山水库的建设,随着冬季的过去,春天的到来,暂时告一段落了,忙碌的春耕生产又开始了。
通过横山水库的建设经验,周小宽感觉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在这之中,六横山出现了联队和联社的现象,要不要再把这种现象扩大化,组成更大的集体组织呢?
周小宽心里蠢蠢欲动。
一九五八的三、四月份,周小宽在县里开会的时候,县里的书记向他们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到了七月一日,《红旗》杂志发表了《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的文章,第一次提出了“人民公社”的名字。毛泽东主席并明确地发出了:“还是办人民公社好……”的指示精神。
毛泽东主席的谈话在报纸上发表以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办人民公社的热潮,到了八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在中央精神的指导下,东靖县委县政府首先在蚂蚁岛成立了全国渔区第一个人民公社,并组织全县的区公所、乡社干部到蚂蚁岛进行参观取经,周小宽参观以后非常兴奋,这跟自己之前的想法不谋而合,原来自己只有一种模模糊糊的想法,具体怎么做心中无底,现在看了、听了蚂蚁岛人民公社的具体做法,心中一下子豁然开朗。
从蚂蚁岛一回来,周小宽和区公所的一班人就马不停蹄地进行了各人民公社的组建,到了一九五八年的十一月份,六横山普遍成立了人民公社,共成立了九个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实行的是政社合一的制度,以政社合一的制度行使乡镇政权的职权。
人民公社下辖生产大队,成立了大队管理委员会,设大队长、副大队长、会计、保管员、出纳员、民兵队长、治保主任和妇代会主任等,生产大队又下辖生产队、生产小队,设立队务委员会,设队长、副队长、妇女副队长、会计和保管员等。
横山村成了横山大队,原所在的乡成了横山公社。
人民公社这种“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劳动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更加助长了大干快上,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风气,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建设总路线的指引下,全国上下开始了“大跃进”的年代。
在全国上下跑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氛围中,六横山人民群众的工作劳动热情空前高涨,也就在这个时候,又到了冬天的农闲时节,横山水库的建设工作又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六横山除了横山大队进行水库的建造以外,几乎所有的生产大队都进行了或大或小的水库建造。
就在周小宽忙忙碌碌的时候,有一天周要立跑到了周小宽区公所的办公室。
“要立,你找我有什么事?公事还是私事?赶紧说。”周小宽正在纸上写着什么,抬头看了一眼周要立后,低头说。
“阿爹,有一件要紧的私事,我要对你说。”
“私事的话,你到家里说吧,你看我不是正忙着吗?”
“家里,家里,你有几天在家里呀!我早就想和你说了,可是总找不到机会,没办法,我才跑到这里来的。”周要立不由得发起了牢骚。
周小宽听周要立这么一说,不由得笑了笑,也是呀,这小子说得对,自己回家的时间确实少了,不,不是少了,最近几乎没回家呀。
想到这里,周小宽放下了笔,看着周要立:
“要立呀,你有什么事,跟阿爹说吧。
“阿爹,我要结婚!”
“你要结婚?”周小宽感到奇怪了,不由得声音大了起来,心想,好小子,给他介绍对象,叫他结婚,他不想结,现在怎么突然提出要结婚了?
“你有对象了?”周小宽接着问。
“是的。”
“谁?”
“赵玉娥。”
“是不是李奶香的女儿?”
“是的。”
周小宽想:赵友根的家是反动家庭,李奶香也不是好东西,这样的家庭和我们的家庭格格不入,如果和这样的家庭结为儿女亲家,对要立,对自己整个的家以后都会有影响的。
“要立,你可以考虑其他的姑娘吗?”
“阿爹,我非她不娶!而且我想尽快和她结婚!”周要立想到赵玉娥最近的状况,就心疼。
自从人民公社办大食堂以后,生活都集体化了,赵友根一家也吃大食堂了,本来兴冲冲而去,结果只能吃点残羹冷饭,轮到赵玉娥的就更少了,那些个老百姓看见他们一家就没有一个好脸色。
最近又和赵玉娥见了几次面,眼看着她越来越消瘦,脸色越来越黄的,周要立心里非常地难受。
周小宽看着周要立这么坚定的神情,缓缓地说:
“我和你阿姆商量商量吧。”
“好的,阿爹,你一定要抽时间快点和阿姆商量一下。”周要立说完转身就走了。
“好的。”周小宽看着周要立的背影,托起了头,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