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玉絮漫空翩,
雪舞红裳映碧天。
纷沓弦歌盈翠幕,
飞琼贺岁意绵连。
时至腊月,大雪纷纷扬扬,似要将这天地间的一切都裹进它的素白怀抱。军民联合慰问团一路跋涉,终于抵达了大漠深处的一座孤寂连队。这里,是祖国西北边陲要塞,狂风呼啸着席卷而过,冰冷的雪花被风裹挟,肆意飞舞,给整个军营披上一层冷峻的银装。
李小雪,作为慰问团中最亮眼的一颗星,身着一袭如火般明艳的舞裙,莲步轻移间,仿若一朵凌霜傲雪、热烈绽放的红梅,在这冰天雪地的映衬下,美得惊心动魄。她此次精心筹备的节目,是那曲深情悠扬的《我和草原有个约会》,歌伴舞的形式,承载着她满满的心意,被列为压轴大戏,只待登场那一刻,惊艳四座。
慰问演出在众人的期盼中拉开帷幕。舞台上,演员们各展神通,相声妙语连珠,逗得官兵们捧腹大笑;小品绘声绘色,演绎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引得大家阵阵共鸣;独唱高亢激昂,似要穿透这寒冷的苍穹;舞蹈婀娜多姿,动感的节奏驱散了些许寒意。每一个节目谢幕,台下都会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那是官兵们最真挚的赞美与热情。
后台,李小雪静静地坐着,看似镇定,实则内心犹如小鹿乱撞。她的手心沁出细密的汗珠,微微颤抖,呼吸也不自觉地急促起来。但她深知,这片舞台于她而言,是挥洒汗水、绽放光芒的圣地,她定要倾尽所有,不负期待。
终于,轮到她登场。李小雪深吸一口气,挺直脊梁,款步走上舞台。刹那间,音乐如潺潺流水倾泻而出,她启朱唇,歌声仿若山间清澈的甘泉,叮叮咚咚,婉转悦耳,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脚下,舞步翩跹,红色舞裙似燃烧的云霞,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宛如一朵在狂风暴雪中倔强绽放的绝美花朵。一时间,整个礼堂仿若被施了魔法,官兵们沉浸其中,目不转睛,全场鸦雀无声,唯有她空灵的歌声悠悠回荡。
“我和草原有个约会,
在那遥远的地方,
蓝天白云下,
有我心中的梦想……”
一曲终了,舞步渐歇,李小雪盈盈而立,面带微笑,向台下深深鞠躬致谢。台下仿若沉睡许久后苏醒,瞬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掌声与欢呼声,那是对她表演的最高褒奖。就在这时,一位中等身材、皮肤黝黑、浓眉大眼的年轻干部大步流星走上舞台。他的脚步略显仓促,黝黑的面庞泛起红晕,腼腆羞涩之意溢于言表。走到李小雪面前,他紧张得双手都不知该往何处放,结结巴巴开口道:“李……李同志,您这表演,实在是太……太震撼人心了!这束花,略表心意,希望您能喜欢。”言罢,他慌乱地将手中那束娇艳欲滴的红玫瑰塞到李小雪手里,仿若身后有猛兽追赶,转身快步离去。
李小雪微微一怔,旋即展颜轻笑。她垂眸望向手中的花束,花瓣上挂着晶莹剔透的水珠,在璀璨灯光映照下,熠熠生辉,仿若藏着无数细碎的星光。抬眸,望向那年轻干部匆匆远去的背影,她心底悄然泛起丝丝暖意。
演出圆满结束,众人齐聚,准备合影留念。李小雪手持鲜花,亭亭玉立在人群之中。美目流转,她在人群里急切搜寻,终是捕捉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只见送花的年轻干部——胡卫军,站在队伍边缘,身形略显局促,手脚都似无处安放。偶尔,他的目光会像受惊的小鹿般,偷偷瞟向李小雪这边,待触及她的目光,又赶忙慌乱移开,耳尖都染上了淡淡的绯色。
李小雪莲步轻移,走到他身前,嘴角噙着温柔笑意,轻声说道:“谢谢你送的花,我很喜欢。”
胡卫军像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温柔击中,脸瞬间涨得通红,说话都不利索了:“不……不用谢,您今儿这表演,那可真是绝了,俺打心底里佩服。”
李小雪笑意更浓,美目凝视着他,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俺叫胡……胡卫军,是连队副连长。”他低垂着头,声如蚊蚋,双手不安地揪着衣角,手指因用力而泛白。
“胡副连长,很高兴认识你。”李小雪落落大方地伸出手,胡卫军先是一愣,仿若如梦初醒,忙不迭伸出厚实粗糙的大手,紧紧握住,脸上绽出憨厚质朴的笑容,那笑容仿若春日暖阳,驱散了些许大漠的苦寒。
自那日后,李小雪与胡卫军之间,仿若有一根无形却坚韧的丝线悄然牵起,两人的联系渐渐频繁起来。起初,囿于距离,他们只能凭借书信往来,倾诉衷肠。胡卫军的每一封信都洋洋洒洒,字迹刚劲有力又工整规矩,内容质朴平实,毫无华丽辞藻堆砌,却字字句句饱含真心。他在信中绘声绘色地描述大漠壮丽雄浑的风光,讲述连队里战友们的日常点滴,分享那些或艰辛、或有趣的戍边故事,还有他心底对未来朦胧却炽热的憧憬。李小雪则回信分享自己在一场场演出中的奇闻轶事,舞台背后的汗水与泪水,那些不为人知的艰辛与坚持。
然而,这段联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大漠深处,通信条件简陋恶劣,仿若有一只无形的手,肆意阻挠着他们的信件传递。胡卫军的信,常常要在漫长的邮路上辗转漂泊许久,才能艰难抵达李小雪手中。有时,李小雪满心期待寄出的信,仿若石沉大海,消失得无影无踪,徒留她在这端满心失落,黯然神伤。而胡卫军身为军人,肩负重任,时常会因紧急任务奔赴一线,数月音信全无。李小雪曾在无数个寂静深夜,对着窗外高悬的冷月,满心疑虑,甚至黯然揣测,他是否已将自己忘却。
直到某一日,李小雪收到一封厚厚的信。拆封之际,她的手都微微颤抖。信中,胡卫军言辞恳切,详细诉说了自己这段时间任务的繁重艰辛,字里行间满是无奈与愧疚。随信还附上几张他在大漠中的照片,照片里,胡卫军身姿挺拔如松,屹立在风沙肆虐之中,脸上挂着坚毅刚强的笑容,背后是无垠辽阔的戈壁滩,远处连绵起伏的雪山在日光下闪耀着圣洁光芒。李小雪轻抚照片,眼眶渐湿,心底的疑虑仿若春日残雪,消融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汹涌澎湃的感动。
随着时光缓缓流淌,两人在书信中的交流愈发深入灵魂。胡卫军敞开心扉,谈及自己的家庭,那片贫瘠却温暖的故土,还有年少时的懵懂成长。李小雪也倾诉着舞台之下的压力如山,那些如影随形的迷茫与困惑。他们分享着生活中最琐碎的日常,一颗糖果的甜蜜、一次训练的疲惫、一场演出的小失误,仿若对方已然成为自己生命拼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块。
只是,现实仿若一道深邃鸿沟,无情地横亘在两人之间。李小雪身处县城少年宫,她是舞台上光芒万丈的精灵,穿梭于各地绚丽舞台;胡卫军扎根荒芜大漠,是戍守边疆的钢铁卫士,肩负着家国安宁的重任。两人的生活轨迹,仿若两条异面直线,看似相近,却难以交汇。
一次,李小雪随团赴西北某城演出,此地与胡卫军所在连队,仅仅相隔数百公里。思念如潮水般汹涌,她鼓起勇气,在信中告知胡卫军,自己想去探望他。然而,回信却如一盆冷水,浇灭了她心头的热火。胡卫军言辞委婉,写道:“大漠条件艰苦卓绝,这一路风沙漫天,路途遥远崎岖,俺实在不忍见您受苦。再者,连队近期任务压顶,俺怕抽不出时间招待您,怕委屈了您。”
李小雪读完信,心底仿若打翻了五味瓶,百般滋味涌上心头。她理解胡卫军的苦衷与考量,可失落之感仍如藤蔓,悄然缠上心头。她不禁在心底反复叩问,自己与他,究竟能否跨越这重重阻碍,携手同行,又或是,这一切终究只是书信往来间的一场绮梦,虚幻而缥缈。
即便如此,两人的联系从未断绝。胡卫军会在闲暇之余,搜罗大漠的稀罕特产,精心挑选,将风干后甜香四溢的果脯、饱含匠心的手工工艺品寄给李小雪。李小雪则会在信里附上自己演出的绝美照片,甚至用磁带录下自己甜美的歌声,跨越千山万水,寄给远方的他。这份情谊,在一封封信笺、一件件礼物的传递中,持续升温,只是,他们都默契地没有捅破那层薄如蝉翼,却又重若千钧的窗户纸。
一年光阴,转瞬即逝。李小雪再度随慰问团踏入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大漠。这一回,她的心境全然不同往昔,满心满眼皆是期待,迫不及待地想要与胡卫军重逢,亲口倾诉这一年来心底的思念与深情。
演出落下帷幕,胡卫军再次稳步走上舞台。此刻的他,相较于上次,多了几分从容淡定,可那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有眼中难掩的紧张,仍泄露了他心底的波澜。他一步步走到李小雪面前,深吸一口气,仿若要汲取这天地间的勇气,开口道:“李同志,俺……俺有话藏在心里许久,今日想对您说。”
李小雪眼含笑意,轻轻点头:“你但说无妨,我在听。”
胡卫军挺直脊梁,目光灼灼,鼓起勇气说道:“这一年来,您的信就像大漠里的清泉,时刻滋润着俺的心。俺心里清楚,俺不过是个粗人,配不上您这般天仙似的人物。可俺还是想掏心窝子跟您讲,俺……俺稀罕您。要是您愿意,俺想牵着您的手,走过往后的岁岁年年。”
李小雪闻言,眼眶瞬间湿润,泪花在眸中闪烁。她微微低头,贝齿轻咬下唇,沉默片刻,轻声说道:“胡卫军,你这番心意,我着实感动。只是咱们之间,隔着山水迢迢,还有诸多现实难题亟待解决。我不愿轻易许下承诺,更不想因我而让你在任务时分心。咱们不妨维持现状,继续这般相知相惜,等时机成熟,再定未来,可好?”
胡卫军微微一怔,旋即重重点头,眼中满是理解与包容:“我懂您的顾虑。不管往后咋样,我都尊重你的决定。”
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里,有遗憾,有期待,更多的是彼此靠近的心。虽未明确关系,可他们都知晓,在这茫茫天地间,有一颗心与自己同频共振,未来的路,即便荆棘丛生,也有了前行的勇气。
《蝶恋花·红舞缘》
漠野琼花红袂窕,
逸步翩跹,仙曲冲云表。
翠幕欢情光影绕,
香英一束丹心照。
尺素频传思未老,
句句情真,暖彻寒霄晓。
霜雪难侵盟誓牢,
红鞋踏处同归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