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改到第三十七篇作文时,窗外梧桐叶簌簌地响。墨迹未干的“AI写作反思“作业堆里,有个孩子用稚嫩的楷书写着:“老师,我让Deepseek替我写诗,可它总把月亮比作玉盘,总把时间写成岁月
石板路的尽头是一家包子铺,蒸笼里冒出腾腾的热气。李小白抽动着鼻子,尾巴摇成朵绒花。我掰开肉包,它便用前爪轻轻搭我的膝盖——这是被弃养过的狗才有的谨慎。热气裹着肉香漫开时,
晨读时推开窗,长江的雾气便漫进教室,在《故乡》的铅字上凝成细密水珠。武汉的春总是这般粘稠,蝉鸣混着轮渡汽笛,把少年闰土刺猹的钢叉声都泡得绵软。有个男孩指着书页边缘的洇痕惊
常有同行苦恼“大语文“难教,我却觉得不必刻意求大。就像清河涨水时,岸边芦苇自然俯仰生姿。去年带学生参观印刷博物馆,看着活字在滚轴上翻涌,小雯突然说:“这些铅字好像被施了魔
马影河的水面被阳光熨得发亮,几瓣樱花打着转儿随波逐流。岸边老柳树抽的新芽蹭着桥墩,痒得河水直往青石缝里躲。备课的活页纸被风翻得沙沙响,玉兰花的香沉甸甸压下来,倒把纸角都染
消毒水味在走廊里打旋,混着不知谁家带来的小米粥香。我蜷在塑料椅上,看樱花碎瓣卡在地砖缝里,像被揉皱的糖纸。手机震了下,家长群弹出张照片:教室窗台上的绿萝抽出新芽,水珠在叶
小侄女小练《广陵散》,她总弹不好最后一段。 她的古琴老师说:「嵇康赴死前改过谱,那声断弦不是人能弹的。」我不信邪,让她一遍遍练。某夜她弹至激越处,弦猝断,回弹划破我额头。
车钥匙插进锁孔的瞬间,仿佛触动了时间的开关,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带我回到了十年前的暮春。那时,方向盘于我而言,犹如一块烫手的铁,每次出行前,我总是要提前半小时发动引擎,将座
作为武汉的一名初三语文教师,我常在长江的潮声中备课。江鸥掠过晴川桥的剪影、户部巷蒸腾的热干面香气、黄鹤楼畔飘落的银杏叶,这些江城独有的烟火气,早已渗入我的教学血脉。语
晨雾浸湿老城区的青砖时,外婆的蓝布包已装满桂花糕。她牵着我绕过拆迁围挡,柏油路忽然变回鱼鳞般的石板,墙头垂下的凌霄花沾着露水,像一串悬停的橘色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