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金默的头像

刘金默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3/22
分享
《太阳流过马星河》连载

第四十七章 食品工厂

越野车赛后马桥村声名鹊起,“闲不住”的刘金宁似乎从这场“汽油味”十足的比赛中看出了许多名堂。晚上他躺在床上辗转难眠,他问李秀华,“现在咱们村的旅游开发搞得差不多了,你有想好下一步要怎么走吗?”

“怎么走,骑驴找马呗,长城又不是一天建成的!”

“长城?高速!”躺在床上的刘金宁忽然感觉天光乍现,来了灵感,“秀华,你还真提醒我了啊!”

“你能不能小声点。等下吵醒咱家闺女了!”

“知道知道!”刘金宁蹑手蹑脚的来到旁边的书房,打开测绘的马桥村地图,目光死死地盯着地图上两条标粗的红线,嘴里喃喃自语地说,“就你们了!”

“什么就你们了,你刚才一惊一诈的把我都搞糊涂了!”

“刚才我不是问你怎么推动我们村的旅游开发吗,我把最重要的一个事给忘了!”

“你是说高速开通的事情吗?”

“对呀,近水楼台先得月,咱们往高速上去给村里的旅游立个牌子,那宣传的效果不是嘎嘣香吗?”刘金宁往李秀华穿着丝绸短裤的腰下面摸了过去!

“说你的想法,别动手动脚!”李秀华有点犯困,身体上明显的有些不情愿。

“我叫这个高速引客计划,现在那些大地方不是都兴往高速、城市建筑墙上贴个大广告吗,我们就这么干!”

“但好像说这些地方做广告宣传费用贵,而且不容易拿到位置!”

“事在人为了,不试下怎么知道!”

“反正都是听你的,我有什么想法也都只是参考!你定了就好,有什么我协助你就好!”

“那明天我们就去找高速公司拿下这个广告位!”

“我困了,先睡了!”从越野赛开始以来,李秀华感觉最近明显有些身体吃不消。

“不行啦,还要你帮个忙!”刘金宁把李秀华扶到书桌的下的座椅上,拿起他刚才在纸上画的海报模板的草稿。

“明天就要吗?”

“辛苦老婆大人了!”刘金宁转身去冲了杯热咖啡拿了过来。

“算你还懂人事!明天你等着!”

第二天清晨的露水还没散尽,刘金宁就开上车往村口赶,后座上的李秀华一边仔细比对着打印海报上的内容,一手护着怀里卷成筒的宣传海报。海报边角被晨风吹得哗啦响,活像只扑棱翅膀的野山鸡。

“哎哟你慢点儿!“李秀华起身从后座上爬起来戳了下他的后背,“这海报可是咱熬了个大通宵画出来的,别给风刮跑了。“

“知道知道,你把车窗摇起来就好了嘛。“刘金宁嘴上应着,脚下油门却踩得更起劲了。路过村口祠堂前面的刘来喜的店门口时,刘金宁想起要买包烟,吃早面的来喜媳妇问:“刘大村长,这都当明星村长了,这么着急忙慌的去哪啊?“

“去谈个生意!“刘金宁一个健步上车,发动引擎嗖嗖的加油门就走了,李秀华差点撞到座椅上,直翻白眼,这老倔驴,自打上回省台记者夸他“接地气“,就死活不肯换辆好点的车子。

高速管理公司的大厅冷气开得足。刘金宁抹了把汗,抻了抻西装下摆,这衣裳还是几年前结婚时买的,因为一直压箱底没怎么穿,扣子绷得直咧嘴。前台小姐涂着红指甲,眼皮都不抬:“两位是来谈项目吗?预约了吗?“

“美女,我们是金桥镇马桥村的......“

“马桥村的啊,明星村啊?“红指甲啪地扔出登记簿,“麻烦登记下了,我们王经理在开会。“

李秀华赶紧把海报展开半截:“您看是这么个事,我们想…“

“确实不好意思二位,你俩是想来投高速广告位的吧,公司规定需要提前预约!“红指甲明显感觉有些为难。

刘金宁脖子上感觉一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昨天一时兴奋完全忘了谈广告合作要提前预约这回事。正想争取一下说点好话,电梯门“叮“地开了。大腹便便的王经理夹着公文包出来,李秀华一个箭步冲过去:“王总留步!“

“您是?”王经理把公文包往腋下收了收,欲言又止。

“噢,我们是金桥镇马桥村的,我们想找你们要那个高速上的广告位,帮我们做个旅游宣传!”

“噢,这样啊,那相关的政策和要求你们都了解吗?”

“了解的了解的!”李秀华应的非常谦谨慎热情。

“那好,先拿你们的设计海报和方案去我办公室聊聊。”

“可以可以。谢谢您了!”李秀华的声音很甜美,笑着的酒窝很好看。

虽然对马桥村和刘金宁小有耳闻,但王经理的官腔打得比高速隧道还长,从“上级指示“说到“流程规范“,临了还盯着海报上的土鸡土特产品的照片皱眉:“这鸡怎么歪脖子?“

“这是看家护院的战斗鸡!“刘金宁嗓门陡然高了八度,“您瞧这冠子红的......“一句话把王经理听得脸上的肉都紧绷了起来。

“刘金宁!“李秀华在桌子底下狠掐他大腿低声提醒,然后又望向王经理,说,“王总,要不咱们带些土鸡蛋给您尝尝,还有村里的其他特产?“

“这个真的没有必要,有机会我会亲自去你们村走走,不过你说的广告位的事,确实还需要经过公司再协调商量。”王经理依然话不着点。

商谈无果空手而归,回村的路上,刘金宁一边懊恼自己大意失荆州,一边把车子油门踩到直冒烟。后座的李秀华突然噗嗤笑了:“你刚说战斗鸡的时候,那王经理的嘴角直抽抽。“

“抽抽管屁用!“刘金宁猛按车喇叭,惊飞路边一群麻雀,“明儿我就找张主任!不看僧面还不看佛面了!“

转机来得猝不及防。三天后,张宛瑜开着她的小POLO冲进村委会院子,喇叭按得震天响:“批了批了!高速公司孙总是我大学同学!我也是软磨硬泡才捞了个人情,帮你们争取到这个广告位的机会!“

一同回村的还有刘新庆,他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举着手里的海报探头喊:“小叔,这可还有我的一份功劳啊!“

“你什么功劳啊?”刘金宁有些不乐意。

“新庆用他新买的无人机给你们重新拍了航拍图和视频,我们在你们设计原图的基础上重新改了海报,这才通过招标了!”

“唉,这真是撞上鬼打墙了,我俩竟然在这么重要的事情上犯了同样的错误,还好宛瑜你见多识广及时发现了海报的问题!”

“哪里哪里,举手之劳!”张宛瑜觉得自己和马桥村很有机缘,也很喜欢这里的人,这里的山水风物,所以在马桥村的旅游创建工作上她也是不遗余力鼎力相助。

一番曲折的经历下来,高速广告的事情终于尘埃落定,但好事多磨,不曾想临到安装高速户外广告的那天却下起了暴雨。到时间一刻也不容耽搁,高速户外广告的费用可是按天算的,他不想浪费这样的时间金钱,只想尽早把这个村里宣传的户外广告安装上去,因为不管晴天雨天,高速上总会走汽车,走汽车就会有人经过,有人经过就能看得到这个广告,就能够拉来游客。

在这一套不服就干的劲头下,刘金宁领着村里的几个后生和广告安装公司的安装师傅,趁着雨不大的间隙就往高炮广告架上爬。但人算不如天算,巨大的广告喷绘才刚拉上去,雨点子就砸得铁架子叮当响。眼看暗黑的层云当中正酝酿着一场强大的电闪雷鸣,李秀华在底下举着喇叭喊:“刘金宁!你不要命了,赶紧给我下来!“

“就你啰嗦!“刘金宁抹了把脸,突然僵在半空:“秀华!海报上'马桥'的'马'字少了一点!“

雨幕里不明所以的众人顿时炸开锅。李春林的胶鞋在高架桥路面的雨水里打滑,差点摔了个狗吃屎,手里攥着的拉着海报喷绘的绳子也差点滑掉,他也非常担心刘金宁这样蛮干会出些什么情况,所以在被绳子带动的一瞬间,又赶紧和大家把绳子拉紧了,以保证高架上的刘金宁不被挂了雨水增加重量的海报绊住。

“你真是死脑筋啊,这有那么重要吗,这个字是草体,那四个点是连着写了!”

“哈哈,是这样啊,我在这上面看不清,原来我成了那个小不点了!”

“都什么情况了还开这么没趣的玩笑,你赶紧下来!等下打雷电了,都把你劈熟了!”

“那刚好啊,我可以为你哥的烤乳猪代个言!”

“别贫嘴了赶紧下来,等风雨过去了再安装,不急这一时!”

“行行,春林,你们把拉我的绳子往下放,我扶着这个扶手往下走了!”

“金宁哥,你看着点,我开始往下放了!”

“好!”刚刚被日照暴晒过的广告高架上,雨水蒸腾出许多热气,让刘金宁感觉全身都在桑拿浴。他一步一步往下爬下来的身影让大家都湿了眼眶。

虽然打了高速公路上的广告,但开始的时候效果并不明显,因为这个广告从高速上下来的游客并不多,基本都还是之前从全溪市和县城周边乡镇来玩的游客。

忽然一天,刘金宁蹲在马星河上那座比较原始的马桥路边、那株老槐树下,数着过往的大巴车时,忽然一辆吉普车上下来几个操着北方口音的中年人,问他马桥村怎么走,刘金宁知道,这应该就是看到高速高架上马桥村旅游广告下来的游客。

刘金宁指了指不远处湿地生态园边上、停了不少旅游大巴车的荷花池位置,说,“你过去那一撮停着许多车的游客中心那里就是了!”

等吉普车上的中年人驾车从马桥旁边的新桥上疾驰而去,刘金宁惬意地将手指头掰到第五轮,李秀华端着搪瓷碗装着饭菜过来:“别数了,你家炕头都让游客占了。“她看着这个被临时拉来顶包做向导的村长忍不住忽然想笑。

暮色四合时,晒谷场燃起篝火。跳竹竿舞的城里姑娘笑得东倒西歪,烤全羊的香气混着米酒味儿飘出二里地。刘金宁偷偷把西装扣子解开,转头看见李秀华正教游客编草编艺术品,火光在她鬓角的秀发上跳华尔兹。

“想啥呢?“张宛瑜递过来一串烤蘑菇,“孙总刚打电话,说想搞服务区特产专柜。“

刘金宁眯眼望着星空下闪烁的高速路牌,那上面的“马桥村”几个字在车灯里忽明忽暗。他灌了口米酒,喉结上下滚动:“秀华说得对,得给游客留个念想,是要搞个服务区特产专柜了。“雨后初晴,晨雾裹着山茱萸的苦香漫过河滩,沿着马星河的河堤一路朔流而上,满堤沿河的荷花绽放出夏天清香甜美的味道,就像初秋清晨的云雾笼罩着田野,散漫的感觉一层叠着一层。

在李春林的养猪场因为环保投诉搬迁到马龙山刘新庆的牧羊场场地之后,在刘金宁的牵头推动下,就成立了马桥村“生态养殖基地”,除了汤良兵和刘富阳的水产养殖基地,村里那些个养牛的、养土山鸡的也都在刘金宁穿针引线的绣花功夫下,全都加入了合作社,形成了山林稻田水系立体的生态养殖模式。

因为马桥村乡村旅游知名度的提升,加上村里驻村帮扶队、部分企业家的推荐,刘金海在广州传媒公司工作积累的生鲜商超的关系人脉,马桥村新鲜生态的肉禽产品很快就得到广州和全溪市部分生鲜超市的青睐,获得了不少业务订单。

养殖场的肉禽产品试水生鲜超市获得成功之后,刘金宁便趁热打铁地扩大合作社养殖规模,刘新庆的牧羊场也增大了接近一倍的面积,森林度假木屋投入运营以后,整个马龙山开始有了天山草原般的自在宁静。

牛羊混养,山林草场里面,黄牛,黑羊白羊就像棋盘上的格子和棋子,看着就让人觉得身处世外,在与天对子,飘飘然贴近了大地和晴空白云的心脏。山鸡满地走,置身其中,也似乎有种金鸡独立的错觉,像极了世外桃源的英雄主义。

养殖户和工人可以吃住在合作社修建的办公宿舍楼里,这样方便饲养和照看养殖,游人跑过来木屋度假,可以一边悠闲吃着烧烤、玩丛林竞技游戏、做有氧运动,一边心旷神怡地通过步道漫步到牧场,摘花撵草,喂牛喂羊。

这套山林生态养殖的组合下来,让刘金宁几人都十分兴奋。原来分散的养殖场地在集中以后有了更好的循环体系,养殖场的牲畜粪便通过堆肥发酵以后,可以直接应用到山下坡谷地的玉米种植,而且也节省了不少人工和成本。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刘金宁组织合作社的养殖户成员开了个业务会,准备再从外面引进一批黑山羊羊崽,再把肉制品初加工的基地建起来。

"我有个更大胆的想法!"刘金宁把搪瓷缸子往会议桌上一墩,枸杞水溅到了刘新庆新买的限量款运动智能手表上。

村委会会议室突然安静,墙上的"先进村集体"锦旗被穿堂风吹得晃了晃。刘新庆掏出手帕擦手表,又把从中间拉开的运动夹克从外向内扯了扯,拉长的脸向刘金宁望了望:"小叔,这可是我要去县城相亲的行头!"

"相什么亲!"刘金宁一巴掌拍在泛黄的规划图上,"咱们养殖合作社都成立这么久了,现在要搞就搞个大的!"他手指划过几个目瞪口呆的养殖户,"你,李春林,把猪圈再好好捯饬一下;刘新庆,你的山羊再往东坡那边扩一扩;汤良兵的水产很快就到开渔的季节,要想想怎么把品质和产量再提一提;还有黄牛、山鸡,尤其是山鸡,你看高速上的那个广告牌子上,我都代言了,质量要把关,产量一定要跟上。"

"但是,"汤良兵欲言又止的脸上,兴奋的表情里夹杂着些猪肝色一样略显黯淡的表情。

“但是什么?有困难大家一起承担!”

“今年鱼池扩产以后,我们那些甲鱼荷花鱼的产量翻了好几倍,除了城区市区的那些餐馆渠道和生鲜超市供应,再扩产恐怕会明显滞销。”

“原来你担心这个?不过我说的不是这个事情。除了扩产,我们还准备要建食品加工基地,我们不止要卖初级产品,还要通过肉菜加工增加价值收益。”

“可是这山上没有更多的地再建食品加工厂了啊,而且加工厂靠近这养殖区,环境卫生也过不了关啊!”有养殖户提出不同的问题。

“大米加工厂南头,村民广场北头,那里不是还有些乡村改建需要拆掉的砖坯房吗?”

“你是说把食品加工厂建在那里?可是村民广场南边还有古村、民宿和乡土文化展馆,会不会影响旅游形象。”

“不会。屠宰场要求低一些就建在养殖基地,也是绿色环保的,加工厂连成一块,做好防尘和卫生防护,方便统一运输和销售管理,问题不大。”

“还有一个问题。”李春林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事情。

“什么问题?”

“这些年做山鸡养殖,经历过几次鸡瘟,现在又是猪啊牛啊羊鸡什么的放到一个地方养,再扩大规模的话,发生瘟疫恐怕会导致交叉感染......"养山鸡的养殖户明显有些担忧。

"你这就杞人忧天了!现在生物科技这么发达,一般发个鸡瘟猪瘟的有打了疫苗,也不怕发生大的病变,这些都不成问题啊。"刘金宁从裤兜里拿出手机,找出里面几张现代化山鸡养殖场的照片,说,“扩大规模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人家再提升下这个技术。”

“我这猪场就不用再换什么自动投喂的机器了吧,不仅贵还不实用。”

“没说让你再更新设备。是山鸡养殖场这边,要有比较好的幼鸡孵化条件。”

“金宁村长,明白,我这养鸡场刚搬过来,很多东西还要跟大家多学学,一定跟上,一定跟上。”山鸡养殖户说话时笑得很开心,却也显得很谦卑。

“说让大家加强养殖技术吧,也不是最关键的,你们看啊,让大家把饲养聚拢起来,昨天猪吃了羊饲料,羊啃了鱼饲料,鱼抢了鸡饲料”,他故意停顿,看着山羊养殖户,“主要还是我们村里这些养殖产业集中了,形成了这种循环互帮的效果。”

“这个确实是,加入到合作社,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这山鸡养殖的质量和品质也都提高了不少。”

“对啊,你看就咱马龙山的这块山地,村里的养殖业聚拢起来,就是好几百万的经济规模啊。”

"就知道算钱!"李春林把工装外套甩在椅背上,露出印着"养猪致富"的文化衫,"可你也不知道我这养猪场有多受罪,建场子搬场子是我,建了这个办公楼和宿舍楼大家都往我这挤!"

“哈哈,你是这里的山大王嘛,能者多劳!”不大的村委会议室里大家一阵哄堂大笑。

刘金宁突然从文件袋抖出张照片,四五个脑袋同时凑过来。画面里刘金海发给他的大城市超市的冷鲜柜上,贴着"澳洲进口"标签的羊肉片红得刺眼。

“知道城里人现在吃肉有多讲究吗?”刘金宁手指戳着照片,“人家澳洲羊坐飞机来的都能卖138一斤,咱们本地黑山羊凭啥只能蹲集市?”

“好在现在我们也开拓了大城市的冷鲜专柜,在广州也有了自己的市场。”

“所以我们要搞深加工!”刘金宁变戏法似的摸出个玻璃罐,泡着红辣辣的油汁液体,"这是陈达聪媳妇做的辣酱,配上刘富阳的山鸡,往大城市的专柜一送,绝对的热销。"

“我明白了,这个加工厂不只是像我们这样的加工生肉,还要加工熟肉制品,可以直接进入超市零售。”

“对,就是这个意思。”

正讨论着,李秀华忽然带着梁倩和另外几位帮扶队员闯了进来。和刘金宁有些嘻嘻哈哈的会议风格不同,李秀华进会议室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开窗通风,把会议室里漂浮着的油焦烟味道散尽。然后会议室安装的电子屏幕上投出"马桥村现代养殖合作社肉制品深加工基地可行性分析"的字样。看着李秀华和梁倩忙上忙下,刘金宁解开深灰色冲锋衣的纽扣,目光扫过围坐在一起的几位养殖户,表情显得有些尴尬。

“秀华,你这是做什么?”

“建工厂、创产业,不是像你这样屁股一座、脑袋一拍就把事情给做了的!”

“那要怎样,难不成还要专门搞个研究?”

“就是要做前期的市场调研!300多万!不是你往马星河里倒沙子!”李秀华一边说着一边从梁倩手里拿过一份分析报告,递给了几位合作社的养殖户成员,“建肉制品加工厂不是买几台德国灌肠机这么简单。我们要从成本,能耗,原材料挑选还有市场需求进行综合的分析考量!最重要的要做市场结构和数据分析。”

“秀华会计,”汤良兵拿着分析报告微微起身,屁股稍稍向后挪了挪,“我听金宁老弟说合作社成立以来净利润率只有8.7%是吗,我们再搞这个市场调研会不会既花时间又花钱?!”

梁倩盯着汤良兵不置可否的表情突然笑出声:“良兵哥,你这还天不下雨地头旱的思想呢,做市场调研,就是在为建食品工厂和肉制品销售铺桥搭路啊!”

“梁倩说的对,不做调研,不懂行情,不懂水深,老马过河也可能摔跟头。”刘金宁努力想要摆正汤良兵的想法。

“但我们这些个货郎担,只习惯了去人家饭馆超市前面叫个卖,搞市场调研这个事我们不里手啊!”

“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这些梁倩他们帮扶队在行。”刘金宁示意汤良兵不要继续往下说,他注意到这位在村里搞了十几年养鱼生意经的水产人后颈泛起潮红。

“说说困难。”李秀华突然转向说完话突然沉默的刘金宁。这位从大学毕业后就回村带着全村人一路大胆革新,创造许多乡村奇迹的热心村长,此刻正在调研分析材料的文件上勾画着什么。

“没有。不就做个市场调研吗,这个时间和精力我们还承受得住!”刘金宁抬起头,脸上映照着电子屏幕上PPT投射的字幕光,“按照你给的这个调研方案,我们至少要选三个大的城市做市场调研,广州可以作为首选。”

“这些调研的城市样本没有问题,到时我会让梁倩协助你们!”

刘金宁还在拉着几位养殖户商量着怎样建厂、怎样开展调研,李秀华已经起身走向透进稻花香甜的玻璃窗。远处马星河两岸,荷花开的正盛,鱼儿游得正欢,而此刻,她似乎分明看见接连的几辆冷链车、装运着多种肉制品的货运车,正从村委楼前的路上经过,穿过数据云层,穿过时代裂谷,最终化作年轻人外卖盒里温热的香气、嘴里惬意的零食。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