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金默的头像

刘金默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1/03
分享
《太阳流过马星河》连载

第三十九章 河堤完工

电脑安装师傅收拾完工具扔进面包车后备箱的时候,村部操场上的几盏太阳能路灯已经团团的被许多飞蛾围住,碎碎点点的斑驳影子掉落在水泥地上悄无声息,安装在广场一侧花坛里的灭蚊灯,幽幽的闪着蓝光,“噼里啪啦”的声音里上演着“飞蛾扑火”的乡野壮烈。

刘金宁送走了两位电脑调试师傅,村部的会议厅里就剩下他独自一个人。他将原来存放在U盘里、刘金海的公司团队制作的村落宣传片拷贝到连接巨大显示屏的电脑上,慢慢的打开视频图标,然后坐在面对显示屏的座位的中央,那如巨鸟俯瞰的村庄院落和稻田河流就惊人震撼的呈现在眼前。

他的目光跟随着镜头里游移的画面聚焦在一个区域,往日里熟稔于心的村间道路、行走过千遍万次的院落屋舍、田间地头万分熟悉的树木构筑,感觉像是电影场景里的全新演绎,有种新奇陌生、全然不同的视觉感受。

刘金宁坐在关掉灯光的会议厅座位席上的暗影里,“国”字形方正、轮廓分明,泛着微微油光的土黄色脸上,忽明忽暗的映现着显示屏画面的光影。

刘金宁感觉自己像小时候一样在小伙伴的簇拥下,走入了深刻进脑海的情景。山川如素纸,农人为笔墨,片片的青绿色一抹抹的点染。他们奔跑在童年阳晖倾斜的人生旷野里,穿着刚刚裁剪好的灰短裤粉色群和白衬衣边走边唱,慢慢的就生出了翅膀,飞上了水润青蓝的天际。他们和鸟儿并肩,和清风做伴,和丽云煦日同光共影。

正沉浸在巨幅画面视角的远山近林、农人庄园和流水细花的时候,李舒鹏开着车折返了回来。见刘金宁欣赏村庄里的风景如此的如痴如醉,李舒鹏说,怎么,你是在视频里找你家田还是丢了牛和羊,要看的这么仔细认真的?李舒鹏浮动着几块腱子肉的脸,在显示屏跳动的LED光影里像描上了五颜六色的色彩,丰富的表情喜形于色。

“噢,是李书记啊,看你说的,我这不是回味下村里这些年的发展变化吗?大道当行,咱们得把村民村情了解到每一片禾叶尖上、每一寸山河土地上。”

“唉,是我拙识了啊,平日里只跟大家学思想,学党性,学知识,这分分厘厘的稻茬田倒是关注的少了,这些年还真是辛苦你跟秀华了。”

“哪里哪里。没有书记的指导,我们都成不了事情。”

刘金宁说话的时间,窗外的夜晚已在淡淡的月色中醒过来,月牙湾湾点缀,蛙声齐鸣,像是田垄里神奇的交响乐。李舒鹏打开了会议室里的日光灯,在几盏吊灯照耀下,在刘金宁旁边的椅凳上坐了下来。

“金宁老弟,怎么听着你的言语,好像有些欲盖弥彰呢,是不是你有什么话想说?”

“确实是有一些想法,虽然我们村现在的基础设施修建的越来越好,乡村旅游也越来越火爆,但我总感觉还有些不踏实,好像弹簧上了弦但没转动起来。”

李舒鹏缓缓开口,说,“近来,我们的村庄确实面临了一些问题,譬如基础建设虽然做了,但没有亮点特色,乡村传统文化利用和发展了,但种了瓜但得了豆,没达到预期的效果。你觉得下一步我们应当如何推进这个工作?”

刘金宁扭头看了一眼电子屏幕,略作思考后说:“首先我觉得我们原来的村道需要扩容优化,停车场设施和服务保障系统也应该建立起来,可以给游客更好的游览体验,乡村的电力设施虽然越来越完善,但也需要进行升级。”

“你说得对。”李舒鹏点点头,“但这些只是基础。我们还需要考虑利用现代的科技技术,数智产品,和古村落、传统农耕展示这些有机结合起来,全面丰富应用的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把手里拿的出手的铁耙子变成抢眼的金铲子。”

刘金宁回味了一下,看了看会议室墙上挂的宣传标识标牌,接着说:“是的,因此我们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一个文化保护基金,用以支持传统艺术和手工艺的发展,甚至可以定期举办文化活动来传播乡村文化。”

“没错。”李舒鹏兴奋的点点头,“除了物质建设外,还需要进行一些宣传和培训工作。要让村民明白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对乡村建设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培训课程,让村民了解如何保护环境、如何合理利用资源。”

刘金宁点头赞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村民的素质,还能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

“对。”李舒鹏总结道,“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村庄,还要让这个村庄充满活力和生机。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一起为我们的乡村建设出谋划策。”

窗外月光熹微,靛蓝色的天空里星星点点,玉带蜿蜒的马星河星光摇晃,水坝的瀑声倾泻如雷,远远穿过荧蛾低飞的成片稻田,打在了村部会议室那两扇全部大敞开的门上。两人相视一笑,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村庄建设得更加美好。

初升的太阳温柔地撒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刘金宁早早的就穿了身健身休闲的衣服一路小跑来到了江绍兵工程公司的施工队驻队,今天是马星河河堤旅游设施和安全保护设施以及监控设备正式开始安装的日子。

刘金宁没打招呼就走进了江绍兵那间只有一张桌子,一张床,一套茶几,一台笔记本电脑和挂着施工图、摆着工程资料的办公室,眼睛一眼看空了都没发现江绍兵其人,随后便跑出简易房区域跑到了河堤上。发现江绍兵正在指挥着工程师傅安装沿河河堤的摄像头。

“江工,看这里,这些监控摄像头安装位置怎么样?”一个年轻的技术员指着一排刚固定好的摄像头问。

江绍兵俯身查看,说,“嗯,位置不错,能覆盖到主要景点和危险区域。记得调试好,确保画面清晰。”

而在不远处,另一组工人正在搭建木制步道,旁边的告示牌上写着“请保护公共设施”。

见刘金宁过来,江绍兵笑脸相迎,说,不好意思,原来跟你约定的时间提前了,发现马桥村的早晨空气就是好,舍不得浪费这早上的大把氧气,所以就预先带工人们过来安装这些防护设施了。

走近龙口里那处水坝河岸,按照李秀华设想的亲水平台打造的需要,工人们正在细心的铺筑一块块仿木材料的绛红色合成塑胶板。

刘金宁指着前面的场地说,江总,走,我们往那处去看看。江绍兵欣然点点头。

一位技术师傅模样的工人指挥旁边衣服松垮、烫着橘红色港式侧背头的年轻师傅正一个铆钉一个眼的安装河堤岸边的护栏,师傅说,“记得每个柱子间距不要超过两米,安全第一。”

年轻工人说:“张师傅,这批护栏质量真不错,看着就结实。”

张师傅没看到已经到了身后的江绍兵,嘴里叼着烟心不在焉的说:“结不结实你管它做什么,干好自己的活就行了。”

“唉,师傅,你说这江堤的活,他们村里得花多少钱啊?”

“不知道,至少得上百个W吧,鬼知道又有多少钱进了村领导的腰包!”

“不会吧,那这村干部一定是个狠人!”

话刚说完,年轻工人就看着师傅后面的包工头不敢吱声,低头敲了几个板钉之后,挤眉弄眼的示意师傅不要做声,可是师傅并没有心领神会,依旧喃喃自语的说,怎么抽风得癔症了,敲个螺丝钉都这么扭扭捏捏的?赶紧把尺子给我一下!说着张师傅仰着头向旁边的钢尺位置指了指,叼在嘴里快要燃尽的双喜烟烟灰掉了一地!

年轻工人迅速的将钢尺递了过去,声音压的低低的说,不是,老大,你后面有人!

“你管我后面有人还是有神仙,别让自己遭人白眼或者遭人埋汰就行!咱们干这技术活的,靠的是手艺、用的是体力、凭的是本事,又不吃人家半碗米饭的,只要活干好了,任他妖魔鬼怪都要绕道走!”

听完张师傅自言自语似的自我安慰,江绍兵终于忍不住出了声,说,“噢,是吗,老张,连我来也得绕道走吗?”

张师傅幡然醒悟刚才徒弟的一次次暗示提醒,因为听到江绍兵的声音而感到局促紧张,等他转身抬起头来跟江绍兵四目对视的时候,他那刚才气定神闲的表情即刻便隐蓄起来,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说,江总,没,不知道您过来了,就跟小徒弟开玩笑呢,您别介意!

“哈哈,我还不了解你老张吗?只是今天咱们的后台老板来了,你这干着活儿又是求神又是问佛的不是惹到人家不高兴了嘛!”

“没事没事,都是自家农民兄弟,他们有这股干劲,表达下心里的不痛快也是情有可原!我很欣赏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精神!”

“刘村长是个大度的人,你们这些乱嚼舌根头的把戏,连我都看不过去了!他不跟你们计较就好好收着吧,好好干活了!”

“是是,江总说的对,我们就认真干活了,你们忙!”

江绍兵说,这个张师傅啊,是跟着我一路干工地干起来的,人勤快,但就是话多不经事!

刘金宁说,江总谦虚了,能跟江总一起打拼起来的人,说明各项能力都不弱,是可靠可用之才,至于心直口快,这是工程人的通病,我都理解!

“哈哈哈,村长理解就好,我们再往前走走,看看其他的设施安装!”

说完,江绍兵就带着刘金宁往江堤边一处旅游设施标识标牌安装的场地上走,看到前面的师傅们正在有条不紊的分工合作,有的还唱着怡情的小调,就像一支充满动感的劳动号子,大家都全力以赴的默默为这即将对外开放的旅游景区而努力。

不远处,在宁静的夏日河畔、清荷池边,几对年轻的男女花枝招展的嘻笑行走,边走边拍照,与眼前的良田美景、清丽河川、鲜甜绿荷光影交织,如诗如画。

在马星河河堤即将完工的那几天里,刘金宁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骑上李秀华从镇上电动车专卖店里买回来的电动车到河堤边溜上一圈。他刚想往河堤边走,就看到背着草药机扔进三轮车的父亲,不停的收捡着车上的锄头工具。他一脚跨上电动车拧动车钥匙,问,爸,你准备出去啊?

刘运国看着已经透出一些热量力度、亮勋勋照着村庄田野的初升太阳,说,“刚从堰谷地的苞米莎帐里回来,除了些草,你这是要出去?”看着刘金宁一身青蓝色的篮球服,刘运国还以为他约了镇上的干部打篮球。

“没啊,我这去河堤边走走。”

“哎,对了,过几天苞米地里要施叶肥,我已经联系了村里植保队的无人机,你抽空过去帮帮忙!”

“到时再说吧,应该没其他事!”

“你就这样跟你爸说话啊,看这地里地外的活都你爸一个人忙,你这一天天的走的屁股不关风,村里的事再重要,也总不能看着你爸一个人操持吧!”

不忍弃农耕,不忍见地荒。看着父亲日渐佝偻的身影,刘金宁忽然被母亲的话一阵敲打。他赶紧关掉电瓶车电源,快步走过去拎起农药机子,往后面走去,边走边说,“那行,爸,我也去飞飞植保无人机。”

“其实也用不着什么功夫,村里连片的玉米地都是联合起来施叶肥的,你去看看也是为了提升你的工作!”

忽然明白父亲让自己去玉米地里施叶肥的用心良苦,刘金宁发觉自己最近的农村工作严重失衡,一心只扑在乡村旅游建设的他,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过问村里粮食生产的情况,而刘运国让他去施肥,一是提醒他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另外也是借着这个机会,父子俩好好交流一下。

放置洒药机和锄头农具的杂物间里,还保留了父亲购置的铁牛机、柴油机还有木板拼接、安装弓齿滚筒的打稻机,油锯以及自己做房屋装修的许多工具。在马桥村的农户家里,基本上每家每户家里面都备置了这些工具,只不过有了联合翻耕机、插秧机和收割机之后,这些工具差不多都闲置了,但是田角旮旯、谷地边坡一些大机器“摆弄不来”的地方,仍然还需要人工和小型的单机汽油机器进行耕种。

刘运国放下手里的锄头,指着库房角落一处的铁牛说,你上中学那年的初春,你被这个铁疙瘩轧伤过还记得吗?

“记得,当然记得。”刘金宁捡起库房窗户边的一条破布拍了拍身前一根方木凳上的灰尘坐了下来,安静的脸上显现出青春明亮的微笑,“那时不是跟着你去耕水坝边上的那口田嘛,田里好多黄鳝,我就拎了个桶,你在前面犁田,我跟在后面捡鳝鱼,结果当时有条黄鳝从水里窜前面去了,我就跑去铁牛前面捡,结果就被犁耙的叶片压伤了腿!”

“是啊,当时我看着不知有多心疼,你脚背上的血直往外冒,我赶紧从田埂边找了些止血的地锦草和车前草,拿毛巾包裹了就背着你去了村卫生室,好在伤的不重,后面很快就好了!”

“到卫生室包扎以前,我还以为自己的脚完全废了,哭的死去活来!”

“是啊,那天你哭的跟个小女孩似的,我还跟你说男子汉要坚强,不能因为一点伤痛就认怂!”

“不是,爸,那时确实禁不住痛,而且还想着要回学校打篮球比赛!”

“休息了有两三个月吧,后来你说脚恢复的很好,除了脚背上留了个很大的缝针疤,打篮球完全不受影响,还得了学校的篮球运动奖。”

“是啊,不过在家的那段日子确实都辛苦你了,屋里进进出出、上床下榻都要你背着走!”

“好像也没背过几回吧,感觉你长大了背起来就不那么得劲!等你伤势好些了,就都让你自个拄着木棍走了!”刘运国“哈哈”的笑着,脸上仍然一副比较严峻的微笑模样。

“那时李春林他们还叫了我好久宁跛子呢,倒是秀华经常跑家里来看我!”

“你看,所以这就是姻缘嘛!那时给你看神婆说不认河坝边的柏树做亲娘就会破相,没想到竟然真的应验了。”

“爸,那是巧合而已!”

“什么巧合而已?”李秀华推着婴儿座椅车上的女儿走进到工具房,听到父子俩聊得起劲忍不住搭上话来。

“说你俩天造地设的一对呢,刚才聊起金宁小时候被铁牛轧伤腿的事情,他说记得你经常来家里看他!”

“要不是当时因为我哥常骂你宁跛子,两人还打了一架,为了安慰你,你爸给我爸说了这事,让我来安慰你,还真没这回事!”李秀华有些忍俊不禁。

“爸,不会真这么回事吧?”刘金宁显得非常尴尬、满脸疑惑。

“哈哈哈。是有这么回事,所以我说你俩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刘运国刚才还积着一丝浅浅愁绪的脸上,这会儿完全敞扬开来,笑容浮满面颊。李秀华怨嗔的脸上泛动着羞涩的神情。

“对了,刚才看你急着要出门的样子,是有什么事吗?”刘运国问。

“也没什么,就是想去河堤上转转,现在河堤快要完工了,我得盯紧点,免得有哪些工程安全质量上的问题!”

“对,这个得抓抓紧,大一点的工程项目都得请监理公司,咱们村的河堤主要算自筹工程项目,所以质量是实是虚,还要我们自己把握。”李秀华提醒说。

“秀华你说的对,那我现在过河堤上去看看。”说完,刘金宁就重新拨动钥匙,骑着电动车“刷刷”的蹭了下院子里面的大理石地板出了院门。

晨光中,马桥村像喝醉酒的中年人的脸,在薄雾和红晕晕的太阳光里生长出许多动静。刘金宁骑着电动车穿行在花蝶相惜相趣的村庄,沿着熟悉的水泥路往河堤的方向驶去。经过村里路面上连设的几道减速带的时候,刘金宁没控制住车速,车子颠起了四五公分的高度,震得刘金宁屁股发麻、差点直骂娘。

道路两旁,几只若无其事的狗子随了刘金宁一路,一直狂奔着撒欢,见刘金宁走远这才恋恋不舍的停下来回头走。刘金宁心中默喜,禁不住念叨:“真是几只傻狗!”。

放眼望去,阳光时不时的被几块不算厚的云层遮盖,像仙女出浴时裹住的香巾,雾袂飘飘,然又充满力量的卷席出来,倾洒在田间地头,给绿意盎然的田野、金碧辉煌的村子染了一层“狗头金”的辉光。那稻田、天空、云层、那晨阳以及满世界撒欢的狗子们,把刚刚醒来的村子,收拾得像女婿家里要迎丈母娘一样干净舒服。

在靠近河坝子最近的几户人家面前,刘金宁被正坐在几棵榆钱树和桢楠树底下、摆着桌子吃早饭的江绍兵拦住了去路。刘金宁好奇的问,你怎么跑村民家来吃早饭了呢?

江绍兵呵呵一笑,说,你看这工程不是马上完工了吗,我们那项目部的食堂我安排给撤了,所以只好来村民家吃了!

“江总,这事怎么不早跟我说声,去我家不都行!”

“那怎么行呢,你看这工地上不是还有十几号弟兄,要是都乌泱泱跑你家去吃饭,也不成样嘛!”

“哈哈,江总设身处地啊,都是农民兄弟,没那么多讲究!”

“那还是不行,我们这兄弟多,去你家里肯定叨扰村长夫人和令堂令尊了。我们还是到村民家吃,吃得踏实。村民们也喜欢我们到这吃。”

听着外面刘金宁和江绍兵的对话,刚才还在洗刷碗筷的舒友和系着围裙走了出来,说,“金宁村长来了啊,江总爱吃我做的菜,而且这些天他们都按天给我付钱,这都是帮衬我了呢!

”舒友和五十出头,跟乡厨舒振发是俩兄弟,之前有一起在外面大城市的饭店里做过大厨。

因为当时修建村道拆迁了房子,就和其他几户被拆迁的人,将房子统一修到了村庄向田垄中间延伸的地方。十几户人家在刘家院子和舒家院子之间的田垄里,在几个院落南北交错、跨桥而过的三四条村组道路之间,顺着一条拐过几条弯的水泥路,像一个孤岛一样,在村庄和绿色田野围成的海洋里,成为整个马桥村村庄稻田最核心的院落景观。

听舒友和这样一说,刘金宁心里既高兴也放心,他看着刘舒友和说,“这样就好,你得了利益,也方便了江总他们,饭菜品质质量一定要管够!”

“这个村长放心,江总给咱们村修好了河堤,肯定亏待不了他们!”

“舒兄弟客气了客气了,”江绍兵一边啃着手里的白面馒头、喝着碗里的稀饭、扬着手里的筷子满足的说。

刘金宁看着江绍兵悠然自若的边吃边聊,“锅里有米、碗里不愁”的样子,嬉皮笑脸的说,“吃完了没,江总,吃完了咱再上河堤边去看看,查漏补缺一下!免得后面出问题!”刘金宁望着远处被绿色的稻田遮掩住,在开始变得明烈的阳光下若隐若现的灰白色河堤开心的说。

“哎呀,金宁老弟,你一百个放心,后面要是有什么质量问题,你一个电话我随叫随到!”

“哈哈,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不过我们还是要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啊,不要去做事后诸葛!”

“那行,等我吃完这口,我们再去河堤边转一圈!”说完,江绍兵将手里剩下的一截馒头往嘴里一塞,拍拍手就起身坐上了身边的那辆电动车上面。

两人骑着电动车一前一后的穿梭在稻田和荷花鱼池边的赭红色地砖路面上,沿着河堤溯游而上,对许多处河堤护堤、护坡、堤面排水、护栏、河坝、泳场和一些公共设施都进行了检查,最后又落脚到施工队工程板房拆解移除和田地恢复的问题。

江绍兵说,我早已经安排好了板房拆除的问题,这里再跟你汇报一下,除了我们工人原来用的公厕的位置,预留做成河堤边的旅游公厕,排污管道沉淀连接到荷花鱼池,和荷花鱼池构成环保生态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其他的仓房、材料堆场和办公场地的地方,都会给村民们恢复成原来的水稻田。

刘金宁认可的点点头,接着说,还有江总啊,这些土方、碎石一定记得倒到我给你说的,我们村和马鸣村之间沿河稻田指定的区域,马上我们要修一条两村之间、稻田互连的观光通道!

还是金宁老弟想的周到,这真是一举两得啊!江绍兵对刘金宁全面的工程施工思维很是佩服。

“没你说的那么神,我这也是久病成良医,想着村里的这些事情了,就给它安排妥当了。”

“那河堤完工的庆祝仪式你准备怎么搞?”再给刘金宁送出一波诚挚的点赞后,江绍兵继续追问。

“这是我们村里的头等大事啊,必须大张旗鼓的搞!我们要作出经验、作出表率的啊!”

“行行,我们还等着吃这一场撤伙酒,风风光光的退场的呢!”

“哈哈,对对,这不只是我们村里的风光,也是你们工程设计施工公司的风光!”

“那今天算是最后一次带工查验了,后天我让助理把联合查验的资料准备好,后天我们一起安排人做最后一次查验验收,这个河堤项目就算是正式完工了!”

“提前祝贺江总!”刘金宁伸出手紧紧握住了江绍兵。

江绍兵也伸出双手,欣喜万分的说,“同喜同贺!村运兴旺,流水绵延,福泽千秋!”江绍兵一番功成圆满的恭维,让刘金宁深感牵绊自己十几载乡村建设图景梦想实现的如释重负,同时也给他创绘村落四时充美、幸福美好的未来治村理想留下了空白,成为驱动他施展更长远乡村发展抱负的翼动力量。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