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金默的头像

刘金默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1/07
分享
《太阳流过马星河》连载

第四十二章 山乡春光

到了夜晚河堤上的太阳能路灯亮起晃乎乎、打眼睛的灯光的时候,河堤边的乡民村孺、游人过客也跟着聚多了起来。星光月夜下,马星河河堤上,就像回归到了车水马龙的古代商业集市的喧闹市井。

稻田间的虫鸣蛙叫,萤火飞蛾也都禁不住诱惑,一茬一茬赶集似的立在稻穗间,安静的看着河堤上聚集穿梭的人们。

因为知道今天有重要的乡村集会,所以很多人早早的就赶来了河堤边,连那堤坝上也都站满了人。稻田中间那几户安置迁居的人家面前,河堤两侧预留出来招租美食摊位的简易凉棚建筑,也都早早的被乡村美食达人、手工艺人霸占,摆上了各种水果干货、卤菜熟食还有手工艺品。

李春林带着夜巡队里几个年纪稍大点的村干部,像是长龙队伍里翻动的黑色鳞片,除了前面挨家挨户的告知大家晚上龙灯巡游和民俗表演活动的事情,还一直的从村头牌坊巡查到了河堤坝尾,感觉跟个守城军一样的一丝不苟。

事实上,李春林这个守城军师也确实做了不少幕后工作,除了村里的村民联系交流群拿着活动的糖衣炮弹轰炸了一遍,村民广播碎碎念念的重复了两三遍,家里有寡居老人和行动不便的村户,也专门安排人照顾带到了现场。马塘和马鸣村的很多村民,也被他以姑婿婆姨的关系为胁迫,三叩九拜、三令五申的忽悠了过来。

梁倩也领着帮扶队的周博、张薇、徐佳琪和黄浩几个人,从帮着村民挖渠刨地、检修电器和农耕机器、学习教育、走访联系的村务工作中走出来,像村里的年轻人一样,将自己熔身在满眼星光璀璨、一地芳华的田园沃土里,活力热情、智慧担当的用青春的气息感受马桥村在发展变化中崭新感人的一面。

平日里,张薇是帮梁倩出点子最多、也最爱跟梁倩抢着活干的人,即使是今天河堤宴的准备工作,她也当仁不让村里其他的婶子嫂嫂,一五一十、简洁明了的记录着宴席上的酒水餐食、消耗用度的情况。

刚刚毕业的几位帮扶队员,在离开大学校园、从赵教授嘴里得知马桥村这个地方的时候,内心里曾经有过无数种想象,是荒芜贫困、山高路远还是美丽富饶,是民风彪悍桀骜、穷山恶水还是开化大度,许多他们在大学校园的纸张里读不出来的山乡风貌,只等到他们走进马桥村的田间地头,与村民们同甘共苦、共沐风雨的经过这一年多的发展历程之后,才越发的变得清晰具体,框架明朗。

张薇站在河坝上看着幽微灯光的河水里浮水游动的人问梁倩,说,感觉你现在好像对这个村有了感情,我记得一开始的时候说,你是要回省城去发展的!

“哈哈,有吗,我怎么不记得当时说过这些了!”

“你那时候应该是怀有拒斥的,但我发现这一年多时间你改变很多!”

“可能是你的看法改变了吧,我觉得这里的人、这里的风物都挺好,是在省城看不到的平静自然。”

“包括像今天的河堤宴,还有等会的龙灯会吗?”

“这是他们情感和精神的寄托,和感受无关。”梁倩也开始像刘金海一样思考,就像春节放烟花时,他们循着河堤边一直追着自己的倒影嬉闹,刘金海对刚完成网络直播的村晚的评价。

“真看不出来,原来你也会被别人改变!”

“谁啊,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差一点被张薇点破的梁倩,脸上倒影着河水里清凉的影子,但内心里也浮动着一层水波光亮的涟漪。

就在梁倩不知道怎么搪塞自己真实情感的时候,张薇猛的拽了下她雏菊背心水墨画连衣裙上套着的短款牛仔衣衣角。“快看,龙灯来了!”

梁倩安静的站在水坝边,透红的脸上被火龙喷出的火舌盖住了整个脸模子。她看着火龙调皮的摆动着架势、戏耍身边的路人,经过的地方,猝不及防的人群都被那烫猪皮一样、冒着浓重汽油味的火团惊吓了一跳,水里游泳消暑的小孩和大人也都各自爬上了岸边,争相着来看龙灯耀武扬威的逗趣那些来不及躲闪的行人。

“你看太搞笑了,那走在龙头位置的人是金宁哥吧?!”

“好像还真是啊,金宁哥有时还真挺逗啊!”

“这应该就是每个人都深藏在内心里的童心未眠,”梁倩一边跟着给龙灯队伍耍架势鼓掌的人群鼓掌,一边转头过来椅靠在护栏栏杆上,说,“张薇,我想问你个问题!”

“什么问题,你说?”

“如果是你出生在这样一个和别的地方不一样村庄里,你会不会喜欢这个地方?”

“要说喜欢吧好像也没那么多,说不喜欢吧,又会舍不得它的好!”

“算了,让你说说来村里做帮扶工作的感受,你说的韭麦不分的,不难为你了啊!你跟着我,开始干活了!”梁倩抬手拍了拍张薇的肩膀,开始架起手机支架进行龙灯巡游和傩戏表演的活动直播。

拨开围在火龙灯周围的人群,走到火龙灯游行队伍的跟前,梁倩出现在张薇手持的手机直播间的镜头里,被火光映红脸颊的模样,像个过年时刚拿到除夕压岁钱、点着烟花的小女孩。

她不紧不慢的跟直播间的粉丝介绍着马桥村河堤宴和晚间庆祝活动的情况,讲述龙灯造型,动作变换还有历史由来,和大家分享马桥村好玩有趣,耐人寻味的地方。

因为梁倩使用的短视频账号一直都有比较多的粉丝关注,之前也有做了今天的活动宣传预告,所以从直播一开始就有比较高的粉丝关注度。她看着手机弹幕上网友发的各种评论,幽默机智的一一进行回复,问题千奇百怪。

“龙灯是不是稻草扎的”、“龙头有眼睛吗”、“后面的稻田是怎么回事,龙灯要不要去过田垄”、“主播能不能舞一段”?

看到“主播能不能舞一段”的时候,梁倩也跟着来了兴致,她走到龙灯跟前跟刘金宁讲了粉丝的要求,刘金宁也细心的跟她讲起要点。

“耍这个龙灯要勇敢的甩开手臂,腿脚也要配合起来,”刘金宁一边说着一边摆出了几个舞动龙头和压腿低身走控的姿势,“你就想象你是杜甫,我左牵黄、右擎苍,游龙肩上扛!”

梁倩被刘金宁幽默的举动逗乐,粉丝们吃了刘金宁的“咸味蟹腿”也憋不住心生欢喜,还吵吵嚷嚷的要主播表演一个“龙灯喷火”。梁倩无奈,却也只能跟粉丝回复,“喷火这档子事主播可整不了!”

刘金宁却自告奋勇,他跟梁倩说,“要不这样,我在前面表演喷火,你耍着龙灯跟着过来,这也是一样的!”

“可以可以,村长是火神,我们是龙的传人!”梁倩立即明白了刘金宁的意图,知道他想通过这种短视频直播互动的形式,更直观、更有参与感的传播龙灯这种乡村民俗活动的力量美和艺术美。

正当龙灯巡游表演的热火朝天,粉丝关注度持续提升的时候,直播间里收到了一个特殊的连线要求,梁倩仔细一看,对方是刘金海。

刘金海连线进来是想提醒梁倩多直播一些新编的傩戏表演的内容,怕她玩龙灯玩的太嗨了,把其他事情给忘了。

梁倩也是从容不惧,直接把刘金海还接入了视频,就像挖了一个坑就等着他跳。她说,“刚才我们接入了一个热心的粉丝观众,他说他们村也有火龙灯表演,还有非常好看的傩戏,看到这个火龙灯,让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村子,自己的亲人朋友还有喜欢的人。”

听到梁倩嘴里的说词,刘金宁就觉得那语气有些怪异,他一推想,料定是刘金海在背后鼓捣什么稀奇,他举着火把凑近手机屏幕一看,果真就是。

“这小子今天唱的又是哪一出?”刘金宁的话还只说出了个“这”字,就被梁倩示意不要作声,在直播间一晃而过的影子就像他手里举着的火把,模糊,真实,含蓄,但隐藏着一个农村青年热血如火的真诚和可爱。

梁倩说,“这位网友我们感同身受,刚好等下我们也会有一场傩戏表演,就像这位大哥说的家乡景,家乡情,家乡的故人和亲人,各位粉丝朋友也一定不要错过,要来小倩的直播间多多关注捧场。”

刘金海哈哈一笑,嬉皮笑脸,身后空荡荡的房间里,墙壁上挂满汉服古装女孩的照片。他说,“主播说话还真是一套一套的,不仅好听还押韵!”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主播没有这两手,就只能搁村里种田!”

“这么说,主播种田也是一把好手了?”

“不会种田,但放过牛,牛犄角会怼人的那种!”梁倩嘴角上扬,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眼睛也笑得眯成一条线。

刘金海知道梁倩又在拿上次村晚踩点,两人视频连线时的搞笑遭遇说事,找不到其他不良动机的刘金海主动放弃了线上的口水之争,偃旗息鼓的开始盯着屏幕默不作声。

梁倩从龙灯竹篾扎制的龙头里面探出身来,把它交给了刘金宁,转而走到河堤上正在搭台上表演傩戏故事的人群中,跟大家讲起这场新编傩戏的着装道具和情节内容。

刘金海守着电脑屏前微弱的荧光,看着眼前河堤上的满眼灯火,听着梁倩在直播间里讲述着傩戏故事的情节内容,编排的过程,戏里面丰富的道具元素和幻丽奇彩的情节,心也跟着沉醉起来。

回想着这段时间和梁倩的接触,有如“人间三两风填了十万八千梦”,他觉得梁倩就像梦里的一部分,和他共同的跳进了那深深浅浅的起伏戏码里。他问梁倩,你到我们村来有什么感受吗?梁倩反驳,你什么你们村,这也是我的村啊,你不肯回来那你就是外人!刘金海就笑,桌上那盏物理磁悬浮的摆件台灯把他上笑容的轮廓都模刻了出来,他说,我刚才看你和看戏都像做了场梦一样,人生是一场戏,走进去就出不来。梁倩说,那我等你回来,我们一起来做这样的梦。刘金海说,那你等着。脸上像是冬天泡脚时憋足的那番红晕的神采。

春夏时节的马桥村,山水清朗,田埂地头上的芽尖和山上的茶尖一样,都探头探脑的打量着这个世界的奥妙。和以往不同,因为穿过马桥村山岭地界的高速公路已经架好桥铺好沥青路面,所以跑上山去摘茶尖的人就多了起来,他们觉得一边摘茶尖一边看高速路上的人干活,似乎比自家谷地里玉米杆长出苞谷、抽出穗还开心。

所以一到空气清润的小晴天气,爬上山腰、像青菜梆子上的蚜虫一样的人群,就挂满了刘家院子,李家院子还有汤家院子后面山林的新鲜灌木丛里。嫌走路费脚力的女人,还有爬山使不上劲的老人,都会要求自家男人、回家过周末的子女,像跑田径赛一般,开着三轮车、私家车驶过弯弯绕绕的水泥道,再穿林越地的经过铺了碎沙石的林耕道,便是大家都惹眼相看、长了不少野茶树的山林地。

村里人都喜欢聊茶,但好像并不怎么爱喝茶。上年纪的老人都还保留着一口魂飘万里的水烟习惯,返乡的年轻人喜欢各种水果小麦发酵酿造的质感有色液体,中年人也专爱烧酒二锅头,茶叶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醒酒的附属品,爱摘茶的半边天女性也只是爱摘茶制茶却不爱喝茶,更主要的,摘的那些清明前茶都是待客所用,在农家里都是像稀罕物一样被收藏起来。

人们看着巍峨雄浑的“过山龙”从房前屋后经过,心里面有说不尽的自豪感,千百年来,他们都是一路脚上沾泥,衣上带露的看着自己熟悉的地方在数不尽的星辰日月,风霜雪雨中一点一点的变换了色彩,更改了容颜,吹起暖润人心的新风。但这样惊心动魄、翻天覆地的工程建设,确实是历史上从未有过,哪怕以前在外面参加过大工程建设、走过南闯过北的经验里手,也都觉得就在这从自己祖辈开始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山林地里发生的一切有些不够真实。

但更让他们觉得不真实的是,在这片山林地里建风电场的项目竟然让刘金宁和张志强给申请下来了。除了采茶,他们更期待将来一边在风电车下的茶园里拍照,一边远观着高速公路上行行往往的汽车。

刘金宁领着李秀华爬上那片山头看风景的时候,李秀华就问刘金宁,是不是咱们李家院子搞的比你们刘家院子好了?

刘金宁说,不就是上马桥比下马桥靠高速近一点嘛,它要从咱村里的田堂中间跨过去,咱还不能让呢!

李秀华说,那是好事呀,占山总比占地强,不然村路又得生出多少是非事。

“不过嘛,等建了风电发电场,你们山头这块就和金星水库、溶洞景观还有牧场连成一体了,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所以你有没有什么新的规划?”

“新的规划?建好风电场不就是新的规划吗?”

“还有呢,这些点对点的地方不是应该给它串联起来吗?”

“噢,对对对,我都跟李书记还有三叔他们商量了,我们要组织一支旅游车队。”刘金宁望着远处的高速公路兴奋的说。

“你想到这事了怎么不告诉我?”

“唔,这都是王叔出的主意,他说这种山水庄园式的乡村旅游景点,必须要用道路和车辆串联起来。”

“就像那些大的地产公司一样,用那种旅游观光车?”

“对呀,咱们村现在电能充沛,电动观光车跑起来时尚大气,还环保绿色。”刘金宁拿出手机划拉了几下,给李秀华看了看他在网上搜索的几款比较喜欢的款式。

“那贵不贵?”

“不贵,现在买还有政策补贴呢!”

“那你准备买多少辆?”

“十来辆吧,感觉这段时间来咱村里玩的人挺多的。”

“其实我也发现了,从咱们院子这头到你们那头的村道都常常堵车。”

“所以这也是解决村里旅游交通的一个重要方法。”

“那还得修个停车场。”

“对,从舒家院子那一侧路进来的车辆,可以直接抵进河堤边的生态园,从高速这一侧进来的游客,就从李家院子乘坐观光车进来,按照两条线路到村里游玩,也不会造成村里的交通拥堵。”

“那停车场准备什么时候建?”

“先把电瓶车买回来,我已经找了几家供应商,停车场的事,春林那边应该也开始着手搞了。”

“哈哈,没想到是我低估你俩了!”

“听你这话,你是自己找到阵营了?什么叫低估我俩了?搞乡村旅游建设这事,手里总得有两把刷子吧!”

“行行,你那够地够天够空气的胳膊肘子是够几分劲力好吧!”

“怎么,觉得我这旅游观光车的主意会黄?”

“不是,这个我支持你,但你总得做出些什么样子,一些效果呀。”

“你就等着看着吧,这绝对也会成为咱们村的一个亮点。”

微风拂过山峦,树叶间摇动着清亮的绿色,山林间朗润的土地上蕨菜使劲的抽着嫩芽,野花野草偎依着高大的树木花枝乱颤,远处的高速路面像河流一样映出明晃晃的光亮,曲曲折折的石板小径上上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学生,带头的是村小的老师舒丽红,她是舒家院子的人,但嫁到了刘家院子、丈夫在金桥镇政府工作,还有帮扶队的队员张薇,在低低矮矮的队伍里十分打眼。

见刘金宁和李秀华刚好也在山上采茶,舒丽红开心的停下来站在一处开阔的地方跟两人打招呼,“刘村长,李主任,你们也在这山上采茶呢。”

刘金宁低头瞄着茶叶树的长势,又蹲下身扒拉了几下地面潮润的泥土,一时间并没有对舒丽红的热情作出反映。李秀华却看着整个村小倾巢而出的壮观场面乐不可支,她盯着统一着装红色校服的学生队伍,从排头一直数到排尾,七八十人的样子,根本数不到头。听着老师的声音,李秀华说,“是啊,咱爸妈说上山来采些野茶,所以陪他们上来了。”

“最近大家都爱来这山头上春游,这不我也带着学生们上山来,采采蕨菜,蘑菇,看看新鲜的植物。”

“这挺好啊,村小的孩子也得有爱护山林的意识啊!”

“可不是嘛,好像上几回镇上的几所学校也都来这边春采了!”

“对,是有这么回事,但要注意别让孩子们误食了蘑菇啊!”

“这个秀华你就放心吧,孩子们都听话,山上的蘑菇我比我男人都熟!”

听着舒丽红的比划,李秀华“咯咯”的笑出声来,刘金宁听着两人山棘果子一样酸溜溜的对话,这才从茶树丛里冒出头来,说,“山上的蘑菇和咱马桥村的男人可不一样,马桥村的男人随你睡,但山上的蘑菇吃错了就没办法悔改了!”

听刘金宁当着自己的面和别的女人讲起荤色笑话,李秀华一时又羞又躁,她将自己穿着坚硬橡胶鞋的鞋帮子狠狠踩到了刘金宁的脚尖上,一直踩进了湿润的泥土里。

刘金宁被突如其来的疼痛弄得面部胀红扭曲,但他强忍住没有出声,面色尴尬、佯装镇定的看着李秀华和舒丽红,说,“我就说了个大实话而已,男人和蘑菇本来就不一样,干嘛要这样对我?”

“没事,金宁老弟,嫂子是过来人,不在乎男人不男人蘑菇不蘑菇的那些事情,只要孩子们开心就好!”

“瞧见没,人家丽红嫂子多大度,换作是我,十个你金宁都不够我灭的。”

“行了,我错了行了吗,换作是别人,我还不敢这样说话,倒是你这样一惊一乍的!”

“不行,你得跟丽红嫂子意思一下,她不计较不表示你没错!”

“你们女人就是小题大做、少见多怪!”刘金宁看着舒丽红带着学生队伍渐渐走远,忍不住轻轻嘀咕了一声,但还是照着李秀华的意思朝着舒丽红和张薇走远的背影喊了句,“丽红嫂子,刚才开的玩笑别放心上啊!”

舒丽红循声扭过头来看着坡下的两人,甜润的嗓音沉了下来,“没事,大兄弟,我家男人也常开这样的玩笑!”

“那行,你带孩子们在山上也得注意安全啊。”

“知道,金宁老弟,老师们都看着呢!”

回过神来的刘金宁这才拿手使劲在松适的运动衣服上揩了揩,一双硕大的手就摸到了李秀华白皙的脸上,李秀华躲闪不及,脸上留下了浅浅的泥土黄。

“你刚才手上摸了什么了?”

“我就看了看茶地里泥土的肥力够不够,哈哈。”刘金宁看到李秀华并没意识到自己脸上被涂了泥痕,假装若无其事的言语,低头又看了看篮筐里快装满的茶叶,说,“华啊,你看今天差不多了吧,咱们回去吧!”

“那行吧,等下一起帮爸妈做这炒芽茶。”

“得令!”平常里转得像个陀螺的刘金宁,今天却开心的像个孩子。他“噌噌”的顺着石板路,像只横着走的大猩猩一样窜到了山下的林道边,手脚麻利的发动了汽车,阳光透过林道的叶间缝隙,把整个车子都照得明亮如新,温暖酥人。

走到山下来到路边,李秀华就开始在刘家父母面前,数落刘金宁刚才在野茶山地里揩油村小教师舒丽红的事情。

刘金宁不乐意,人在车上,心却没在车上,嘴里还哼哼唧唧的咀嚼着刚从山头上薅下来扔进嘴里的芽茶尖,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见刘金宁还是这副德行,李秀华刚才还没压下去的闷气一下子就又上来了。她把车门猛地往里一摔,强烈的震动感几乎震得几人满脑子的耳鸣。看着媳妇儿又躁起来了,刘金宁大概知道这会儿的女人最得哄。他说,好了,还在为刚才的事情生气呢,等会儿回去做个新鲜茶香肉给你吃。

“什么茶香肉,我怎么不知道。”

“哎呀,这你就不懂了吧,茶香肉就是用茶叶做的红烧肉。”

李秀华一阵纳闷,这是什么玩意,她又看了看刘父刘母,问他们知不知道什么茶香肉,两人也都摇摇头。

刘金宁也不卖关子了,津津乐道的说,我跟王叔学的,就是红烧肉的浙式吃法,关键是这茶叶新鲜,做法嘛还得看身手。

“那行,等下看你能鼓捣出什么新鲜菜食来!”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