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马龙的头像

马龙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1/18
分享
《红色南梁》连载

第六章 红26军诞生

1932 年 12 月,陕北的寒冬宛如一头凶猛的巨兽,张开凛冽刺骨的獠牙,风呼啸而过,恰似锋利的刀子无情地割着人的面庞。然而,在陕甘边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却有一股炽热如焰、澎湃似涛的气息在疯狂翻涌,那是革命的烈火在这片厚重且饱经沧桑的黄土地上,以燎原之势熊熊燃烧,驱散着严寒,点亮着希望。

在一片开阔且地势稍高的场地上,一座临时用木板、石块搭建起来的主席台稳稳矗立,虽简陋质朴,却被如潮涌般的人群紧紧簇拥着。主席台四周,红旗烈烈舞动,像是一群激情澎湃的赤子,急切地要诉说这片土地即将被铭刻进历史长河的崭新篇章。每一面红旗,都饱浸着革命者的热血与期望,在寒风中舒展身姿,猎猎作响,似是为即将到来的盛事呐喊助威。

台下,战士们整齐划一地列队而立,身姿笔挺,如同坚毅不屈的苍松扎根在这片黄土地上。他们身上的军装,满是缝补的痕迹,粗布质地已然洗得发白,却被浆洗得干净整洁,每一道褶皱、每一块补丁,都诉说着过往战斗的艰辛与生活的困苦,也彰显着他们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战士们面庞黝黑,那是长期风餐露宿、日晒雨淋留下的印记,可一双双眼睛却仿若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满溢着期待与激动的光芒,犹如即将开启一场改变命运、改写历史的伟大征程。

人群之中,刘志丹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仿若一座巍峨耸立的山峰,自带一种令人折服的气场。他身形高大健硕,古铜色的皮肤犹如历经岁月雕琢的铜像,一道道深刻的皱纹,是无数次穿梭于山林之间、激战于烽火沙场的赫赫见证。浓眉之下,双目恰似深邃的幽潭,炯炯有神,透着果敢决绝与睿智英明,那目光犹如夜空中最锐利的鹰隼,能洞察战场上的每一丝风吹草动,识破敌人的一举一动。他的络腮胡子略显粗犷杂乱,显然许久未曾精心打理,却恰恰为他增添了几分豪迈不羁的英雄气概,恰似那梁山泊中义薄云天的好汉,满怀着为苍生谋福、为天地立心的壮志豪情。刘志丹身着一件旧棉衣,棉絮从破损之处隐隐露出,肩头随意披着块补丁摞补丁的毯子,抵御着刺骨寒风,腰间束着一条宽皮带,皮带上那把手枪,枪身虽已斑驳,却透着令人心安的威严,彰显着他作为革命将领的身份与担当。此刻,他正大步穿梭在队伍之间,每一步都沉稳有力,带起脚下轻尘,那举手投足间的气势,如同一位身经百战的统帅在检阅自己的雄师。时而,他会停下脚步,大手重重地拍在战士的肩膀上,传递着力量与信任;时而,又会凑近低声叮嘱几句,言语中满是关切与鼓励,如同长辈对待自家孩子般贴心温暖。

习仲勋静静地站在一旁,身形略显清瘦,却透着一股年轻人特有的朝气与沉稳内敛的气质。他身着和战士们同款的粗布军装,领口处的风纪扣系得严严实实,一丝不苟,头戴八角帽,帽檐微微上翘,帽徽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弱却坚定的光芒。那帽檐下,一双明亮的眼睛仿若清澈的湖水,满含笑意,透着亲和与友善。他正沿着队伍缓缓前行,仔细检查着每一位战士的仪容,那专注的神情,仿佛世界上再无其他事能分散他的注意力。看到有战士帽子戴歪了,他会快步上前,弯腰轻轻扶正,手指细致地调整着帽檐的角度;瞧见衣领不整,便会伸手仔细整理,抚平每一处褶皱,动作轻柔且认真,尽显对战士们的关怀与对军队纪律的重视。

“老刘,今日这日子可盼来了!”习仲勋满脸兴奋,嘴角上扬,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快步走到刘志丹身边,声音因内心的激动而微微发颤,那语调中既有对过往艰难历程的感慨,更有对今日盛事的期待与欣喜。

刘志丹闻声回望着他,目光中满是欣慰与认可,那眼神仿若一位看着晚辈茁壮成长的长者。他伸出大手,重重地拍在习仲勋的肩上,爽朗的笑声瞬间驱散了些许寒意:“是啊,小习,这一路风雨兼程,荆棘满布,可咱这红军队伍,到底是靠着一腔热血、满身胆气,要在今日正儿八经壮大起来喽!往后啊,肩上的担子更重咯,不过咱可不怕,定要带着乡亲们打出个新天地来。”

战士们三五成群,交头接耳,兴奋的议论声此起彼伏,恰似春日里喧闹的蜂群,嗡嗡作响。

“咱有了红 26 军,看那些反动派还能嚣张几时!”一个虎头虎脑的小战士,脸颊被冻得通红,仿若熟透的红苹果,却全然不顾寒冷,攥着拳头,用力挥舞着,眼里闪烁着熊熊怒火,那怒火仿佛能将这寒冬都一并烧融。

“就是,往后跟着刘军长、习主席,定能打出咱穷人的新天地!”旁边高个子战士附和着,挺直了腰板,目光望向远方,满脸憧憬,似乎已然看到了那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当家做主的美好未来。

就在这时,台上的司号员身姿挺拔,昂首挺胸,举起那把黄铜军号,鼓足了腮帮子,用力吹奏起来。刹那间,嘹亮激昂的号声如同一道穿破云霄的利箭,骤然响起,激昂的音符恰似奔腾的江水,在山谷间汹涌回荡,撞在山壁上,激起层层回响。那号声,仿若冲锋的号角,带着一种令人热血沸腾、勇往直前的魔力,瞬间让全场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主席台,眼神中满是庄重与肃穆。

一位年长的指挥员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台来,身姿笔挺,军装虽旧却整洁。他站定在台前,清了清嗓子,那声音通过简易的扩音设备,传遍全场。“我现在宣读红 26 军的成立命令!”他高声说道,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铿锵有力,砸在人们的心间,激起层层涟漪。台下,战士们听闻命令,胸膛挺得更高,仿若要与苍穹试比高,手中的枪握得更紧,手指因用力而泛白,那是他们决心与力量的外在彰显。

刘志丹大步迈向主席台,步伐矫健有力,脚下的靴子踩在土地上,扬起细微的尘土,恰似骏马奔腾时扬起的飞沙。他站定在台上,身姿如松,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全场,那眼神仿若带着千钧之力,有着无尽的威严,能让敌人胆寒,更有着鼓舞人心的魔力,让战友们倍感振奋。“同志们!”他开口了,声音低沉而洪亮,带着浓浓的陕北口音,那口音中饱含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对乡亲们的眷恋与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咱从清涧起义、渭华起义一路摸爬滚打,枪林弹雨中穿梭,炮火硝烟里前行,多少好同志倒下了,他们的热血染红了这片土地,可咱的火种没灭!今天,红 26 军诞生啦!这是咱用鲜血和命换来的队伍,咱要拿它做啥?”他顿了顿,微微仰头,提高音量,那声音仿若洪钟鸣响,响彻云霄,“是要守护咱这根据地,守护乡亲们的土地、粮食,给穷人打出个没压迫、没剥削,能吃饱穿暖、当家做主的新天地!让咱的爹娘兄弟姐妹们,都能挺直腰杆过日子!”

“守护革命果实,打出新天地!”台下口号声如雷贯耳,震得枝头堆积的积雪簌簌而落,仿若一场洁白的花雨,又似是天地为这支新生的军队喝彩助威。战士们喊得脸红脖子粗,每一个人都用尽全身力气,将内心的激情、决心与信念融入这口号之中。

习仲勋紧接着上台,他步伐轻盈却透着坚定,站定后,温和的面容此刻满是坚毅之色,双手在空中有力地挥舞着,如同在勾勒一幅宏伟壮丽的蓝图。“同志们,咱红 26 军不仅是打仗的队伍,还是为百姓谋福的队伍。往后,咱们分土地、兴农桑、办学堂,样样都不能落下,要让老百姓真心觉着,咱红军是自家人,是为他们撑腰的!咱们要在这片土地上,播撒希望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长成参天大树,庇佑咱的乡亲!”

新制成的军旗在风中徐徐展开,那鲜艳的红,恰似燃烧在天边的晚霞,红得夺目,红得耀眼,仿若凝聚着所有革命者的热血与激情;金色的镰刀斧头闪耀夺目,在阳光的映照下,反射出璀璨的光芒,似是在宣告这支军队的使命与初心——为广大工农群众谋福祉,打破旧世界的枷锁。刘志丹、习仲勋神情庄重肃穆,郑重地接过军旗,双手高高擎起,那动作缓慢而有力,仿佛托起的是整个革命的未来与希望。军旗猎猎舞动,映照着战士们满是豪情的脸庞,每张脸上都写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对理想的坚守。

“出发,为了革命!”刘志丹一声令下,声如雷霆,手臂用力一挥,指向远方。队伍立刻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如同一股钢铁洪流,向着远方进发,脚下的黄土地被踏出沉闷的声响,那是他们踏碎旧世界枷锁的有力宣告。激昂的军歌随之响起,歌声嘹亮,歌词饱含壮志豪情,与整齐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在这片饱经沧桑的黄土地上,奏响一曲壮丽的革命交响,传向四方,预示着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征程已然开启。

此后,红 26 军仿若一条灵动且勇猛的蛟龙,穿梭在陕甘的沟沟壑壑之间。他们所到之处,土豪劣绅闻风丧胆,往日作威作福的庄园被攻破,粮仓被打开,粮食、财物被分给饥寒交迫的百姓。战士们手持钢枪,与敌人在山林、在河谷、在村落展开殊死搏斗,每一次战斗,硝烟弥漫中,那飘扬的军旗始终屹立不倒,宛如一座不朽的灯塔,引领着方向;战士们无畏的身影冲锋在前,恰似一道道钢铁防线,守护着这片土地。他们成了百姓心中的希望之光,在黑暗岁月里,照亮着前行的道路,守护着这片红色的革命摇篮,续写着英勇无畏、可歌可泣的传奇篇章。

在攻打一处反动地主的堡垒时,敌人凭借着高墙深壕、坚固工事负隅顽抗,枪林弹雨如泼水般向红军袭来。红 26 军的战士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以战友的尸体为掩体,匍匐前进,一点点靠近敌人。刘志丹亲自在前线指挥,目光如电,洞察着敌人的火力点,果断下令调整进攻策略。战士们搭起人梯,奋勇攀爬城墙,即便有人中弹跌落,后面的战友立刻补上,前赴后继。习仲勋则带着另一队战士,从侧翼迂回,巧妙避开敌人主力,突袭其后院,打乱敌人部署。经过数小时激战,堡垒终被攻破,红旗插上城头,百姓欢呼雀跃,箪食壶浆以迎红军,那一刻,红 26 军的威名更盛,革命的火种也在百姓心中燃烧得愈发炽热。

又一次,面对敌人的大规模围剿,红 26 军陷入重围,弹药匮乏,粮食将尽。但战士们没有丝毫畏惧,他们化整为零,利用熟悉的地形,在山林间与敌人玩起了“捉迷藏”。白天,隐蔽在山洞、灌木丛中,忍受着饥饿与寒冷;夜晚,摸黑出击,偷袭敌人营地,夺取物资。刘志丹带着一小队精锐,多次深入敌腹,打探情报,巧妙布局,引得敌人自相残杀。习仲勋则在后方组织群众,为战士们筹备干粮、草鞋,照顾伤员,军民一心,共度难关。历经月余周旋,敌人围剿被破,红 26 军再次壮大,继续驰骋在陕甘大地,为革命事业披荆斩棘,书写着属于他们的辉煌史诗,成为这片土地上不朽的传奇力量,为后来的革命胜利筑牢根基,铺就坚实道路。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