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渐凉了下来,百合卖水的事业也戛然而止,当然包括缘分档案库的推广,她又想到了开托管班,这个似乎好赚钱,只要房子足够大,两个孩子多了朋友,两全其美的事情,可是谦益坚决反对,家里两个孩子已经够乱的了,还嫌不够吗?那么多孩子,家具完全要改变,卫生打扫,辅导学习,你应付得过来吗?你那小身板,就别折腾了吧!还没有来得及开始的项目就夭折在摇篮中。
小杰和茉莉一天天在长大,在他们成长的点滴里,百合的心渐渐安定下来,似乎不再像以前那么渴望赚钱,因为她发现孩子们已经注意到家里的经济状况,偷偷降低了消费欲望。比如小杰,同学们在攀比着穿什么牌子的衣服鞋子,他很淡定,每次去买衣服时,特别强调要穿着舒适的,茉莉也是,对玩具没有那么执着了。因为妈妈教了她做手工,她学会了很多小手工制作,一块小的橡皮泥,同样能够捏出特别美的人物、动物、花草树木,一张小小的纸片,也可以折出纸船、纸飞机,还有数不清的琳琅满目。
爸爸回家时,两个孩子会抢着去拿要换的拖鞋,还有装模作样地去拿烟倒水。这些举动,都不是百合教的,不知道他们怎么会无师自通,她真的很奇怪。
教育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以前的百合对孩子们有着清晰的规划,比如小杰的培训,茉莉的培养,都需要时间来格式化处理,这种强势的安排,让孩子们很不满意,他们问她为什么要这样,难道不学习妈妈就会不喜欢自己了吗?百合苦口婆心地告诉他们:只要增强核心竞争力,才会进名校,有好的工作,然后衣食无忧。不要像妈妈一样天天呆在家里一事无成。
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有一天小杰说:“妈妈,我不想培训了。”
“为什么?”
“我觉得学多了也没用,我可以自学,手机和电脑里面都有,现在的知识不稀缺。”
天哪,小杰居然说出大人的见解来:“妈妈,咱们家里不是很宽裕,没必要花冤枉钱!”
茉莉也亦步亦趋:“妈妈,我也不想培训了,我看同学的妈妈,有好多人读了好多好多书,也和你一样在家带孩子。带孩子就是没出息吗?”
“如果不是你带着我们,爸爸能够好好上班吗?”小杰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
两个孩子似乎已经商量好了,共同商量着怎么样摆脱被鸡娃的命运,然后能够喘一口气,呼吸到绝对的新鲜空气。这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前期百合想赚钱的想法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孩子,他们似乎是百合的父母,告诉百合怎么做,不要背负那么大的压力,只要爸爸好好赚钱,妈妈管好家,家里充满欢声笑语,有松弛感就好了。而不是每天剑拔弩张的恶语相向,或者急功近利地增加价值增加能力,让彼此都变得无比焦虑,然后一点点走向心的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