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祁成德的头像

祁成德

网站用户

小说
202110/01
分享
《红 旗 飘 扬 川 滇 黔》连载

第七章 红色区委


1

遵照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的决定和指示,要在川滇黔三省地区创立红色苏区根据地。中共川南特委为了有利于开展工作,为了完成特委和纵队的任务,研究制定了《川南工农劳苦群众目前斗争纲领》。笔者在此照原文全文录载:

川南工农劳苦群众目前斗争纲领

一、川南劳苦群众在卖国的国民党军阀刘湘及官僚团保豪绅地主(绅粮)的压迫剥削、国民党反动统治造成的天灾、军阀混战之下。只有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土地革命,推翻豪绅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工农的苏维埃政权,才能得到彻底解放、自由、土地、房屋和衣食。

二、川南工农劳苦群众受尽国民党军阀团保苛捐杂税的剥削,预征田赋,忍不住的饥寒贫困。只有共产党领导的抗捐抗税的斗争,组织抗捐同盟与武装的抗捐军,捉杀收卡委员、卡员,打倒一切税局关卡,配合工农红军消灭抽收苛捐杂税的国民党军阀团保,才能免除一切苛捐杂税的剥削,改善自己的生活。

三、当前正是春荒将到来的青黄不接。饥寒交迫的工农劳苦群众,只有拥护和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分粮运动,组织分粮委员会(和)武装分粮队,到团保、军阀、官僚的家中去破仓分粮,焚烧田契、借约,实行抗租抗帐、没收绅粮团保的耕牛、农具、种子、用具、衣物,分绅粮的地,才能免除穷苦。

四、川南的工人、雇农(长年及经常帮人的零工在内),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之下,组织赤色工会,实行增加工资,减少工作时间,改良待遇,反对东家工头的打骂,工人有组织工会、怠工、罢工的自由。

五、民团是保护豪绅地主、镇压工农革命的反动武装。工农劳苦群众应该反对民团,反对保甲制度,在共产党领导之下,组织工农的赤色游击队、游击小组、赤卫队、少年先锋队、抗捐军、分粮队,为自己的解放、土地、政权而战。

六、白军士兵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反对官长的压迫、打骂,要求发清欠饷,要求增加津贴、打牙祭、星期例假、发草鞋衣服、发负伤费、抚恤金、免费坐轮船、免费进戏院、组织士兵委员会,杀死反动官长,拖枪来加入中国工农红军。

七、川南贫苦的农民在国民党苛捐杂税、地主豪绅的地租债务剥削底下,要求彻底解决。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之下,实行没收地主军阀官僚的祠堂庙宇的财产、田地,分给少地与无地的农民,根本消灭封建剥削,才能解除赤贫与流亡的灾祸。

八、苗、彝、僮、俚、瑶等弱小民族(历)来受帝国主义、汉人中的豪绅地主、资产阶级的压迫剥削,失去土地、自由。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之下,实行民族自决,组织自己的苏维埃与红军,加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反对共同的敌人——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阀,才能争取民族解放。

九、革命的教员、学生、自由职业者,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反对国民党麻醉青年的党阀教育,争取言论、集会、结社、出版的自由,组织“红军之友社”等革命团体,积极参加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斗争,用请愿、示威、罢课等手段来援助红军,打败国民党军阀。

十、劳动妇女群众,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反对旧礼教的压迫,反对买卖婚姻,反对虐待媳妇、反对强迫包小脚、穿耳杂,要求结婚离婚自由、女工产前产后休息六星期,工资照发;劳动妇女组织“妇女解放委员会”,组织洗衣队、慰劳队,帮助红军洗衣服、做鞋子、补衣服。

十一、一切失业的贫苦民众,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参加分粮斗争,加入红军游击队,组织抗捐军、分粮队,推翻制造失业的国民党,为土地、为政权而斗争。

十二、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为工农民众的自由利益而斗争。先进的工人、贫苦农民、坚决英勇的教员学生应加入共产党及共产党领导下的共产青年团,加强川南革命的领导,为川南的苏维埃而斗争

这个纲领,是依据当时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通过调查,结合当时川滇黔边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纲领的制定实施,在中共川南特委和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的工作开展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纲领提出的主张,得到了当时川滇黔边区各族人民,尤其是工农劳苦群众的普遍响应拥护和支持。

中共川南特委还制定了《游击区域红军家属暂行优待条例》。条例是在一九三五年四月颁布的,共八条,从实施优待的组织机构、实施优待的对象、实施优待的工作方法等方面,着力解决了在国民党统治下的游击区内的红军家属面临的一些困难。

2

梅桐溪蜿蜒曲折地在山谷间穿行。它时而碧波荡漾温言软语,时而奔腾咆哮吼声震天,时而滚岩迭瀑汹涌澎湃怒容满面。它辛勤地洗刷溪边溪中的石块,让石块形神各异,百态千姿。它精心滋养溪谷山麓的树林竹林,让竹木葱郁翡翠家族兴旺。它热情浇灌田地山坡的庄稼花草,让它们茁壮艳丽而生命力旺盛。它一路散步一路歌唱,制造出一些浪花泡沫漩水涡流,让它们有声有色无拘无束多姿多彩生动活泼美妙动人,引得那些长短大小不一的鱼们虾们蟹们鳖们乐不可支,一条条一只只一个个地得意忘形活蹦乱跳在溪谷中唱歌跳舞般激情奔放热闹非常。它呕心沥血地培育出两岸梅花。梅花开放的时候,两岸似霞似火如荼如雪,气势磅礴地演绎成绚丽繁华的梅花世界。梅峒溪的得名,也许就来自于这一溪两岸的缤纷馥郁的梅花吧?

中共川南特委宣传部长余泽鸿的家在梅峒。

余泽鸿小时候,时常到梅峒溪边玩耍。上树去摘摘野果,到坡上采采野花,在溪沟中抓鱼摸虾搬爬海(螃蟹)玩个痛快。热了就在溪沟里洗澡,渴了就在溪中掬捧水喝……梅峒溪水养育了他,养成他开朗热情、见义勇为、顽强不屈的性格。他从小立志要追求真理,愿为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终身不悔。

余泽鸿是四川青年中最早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青年之一。一九二二年,余泽鸿在泸县认识了在川南师范任教的恽代英同志。恽代英是受中国共产党派遣,到四川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的共产党员,教师的职业是他进行革命活动的掩护。在恽代英的培养教育和帮助之下,余泽鸿参加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恽代英在川南建立的第一个团支部的成员,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四川早期的共产党员和革命骨干。余泽鸿后来受党派遣,到武汉参加了党领导的军队工作,随同武昌国民政府警卫团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后来又上了井冈山。余泽鸿在革命战争中成长起来,当上了红军干部团上干队的政委。余泽鸿随中央红军来到贵州,在扎西会议之后,留下来,参加组建中共川南特委和红军游击纵队,担任宣传部长。余泽鸿在徐策牺牲之后,接替徐策,担任了特委书记和红军游击纵队的政委。

余泽鸿的父亲余国安,大哥余仲康是余泽鸿参加革命的积极支持者。余仲康和父亲都热心革命,信仰坚定而始终不渝。红军游击纵队来到梅峒溪的时候,邓楷受特委和红军游击纵队的委派,留下来组建梅峒区委,就得到了余国安、余仲康的帮助。

有了当地革命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邓楷在梅峒的革命工作进展很快,成绩也很突出。邓楷在梅峒建立了农会、游击小组和妇女小组,配合红军游击纵队打垮了恶霸李云武的保安中队。经过特委的批准,邓楷组建了梅峒游击队,邓楷兼任游击队政委,余仲康任游击队长。梅峒游击队常年在梅峒及邻近地区活动,为红军游击纵队提供军事情报和帮助。梅峒成为特委和红军游击纵队比较安全的活动区域之一。

3

两河口的几边山丘环立。左边一座青峰之下,有一壁山壁,山壁下有一个石岩腔,紧靠岩腔搭建了一间屋子。屋子的墙,里面一壁就是岩腔山壁,外面几壁是用粘泥土夯筑而成。屋顶上盖的树皮,盖成一块瓦样式。屋子的门向南开。门外几棵松树、 杉树、柏树、栗树,把屋子掩盖了。从岩顶上甩下来一根棕绳,一头扔进一个大木桶里。岩顶上的山泉水,顺着棕绳流进木桶里,供给主人饮用。

中共两河口区委的成立会议在屋子里举行。

屋子的主人王大奎,人称王木匠,在屋子外边干木工活,实际是为里面的区委会议站岗放哨。

区委的会议已经有了结果。根据特委的指示和批复,中共两河口区委由以下人员组成:

区委书记霍绍文。原在中央红军总部破坏部工作。他三十岁左右,中等个头,说话还带有湖南口音,那双眼睛却似乎总是在告诉人们:他是一个机敏智慧而成熟能干的人。

组织委员朱华清,协助区委书记管理军事。朱华清原在叙永特区游击队工作,红军游击纵队成立后,受命离开红军游击纵队,第一个来到两河口地方开展工作。朱华清为两河口区委的建立奠定了群众基础。

宣传委员周守如,兼管民运工作。周守如原是中央红军在遵义成立的遵义县革命委员会的成员,曾被派到叙永特区游击队工作,这次被特委派遣,到两河口区委工作。

杨炳成任两河口区委情报员兼交通员,负责交通站兼联络站的工作。杨炳成要负责搜集情报,提供给红军游击纵队及有关方面。

王大奎任区委交通员,专门负责两河口区委与特委、红军游击纵队之间的联络工作。

当时,两河口区委的联络点是牌坊口樊家店子,离两河口很近。特委设立的联络点有两处,一处是在分水岭街上,另一处是在扎西街上。

对于如何开展工作,在这一次的区委会议上,作出了如下决定:

1、由周守如负责,说服金鹅池小学教员刘思远,把刘思远家里的几支枪弄出来,将来交给区委领导的赤卫队使用。

2、由朱华清负责,通过开明绅士何光奎,说服两河口镇上的民团中队长尤小牛反戈。反戈过来的团丁,作为区委领导的赤卫队的基本力量。

3、霍绍文筹划组建两河口区赤卫队。策划说服项元彬、牟国云、王国云三支绿林武装,让这三支绿林武装加入红军游击纵队。

霍绍文说:“以上是我们两河口区委会议形成的决议,也就是我们区委成立后要完成的任务。任务重,完成起来有困难,但一定要完成,大家有信心没有。”

朱华清、周守如、杨炳成齐声说:“有!”

霍绍文说:“大家都有信心,很好。但是,光有信心不够,还得把如何才能完成任务这一点考虑清楚。要估计到在完成任务当中可能遇到的阻力和出现的困难。要预先设想出消除阻力和克服困难的一些办法,免得自己临时乱了阵脚,没了主张让别人看轻完不成任务。要知道,我们这是去要人家携带枪支过来为我所用,在行动之前就必须把事情的方方面面都考虑清楚,在行动之时才能胸有成竹运用自如。我们还要有忍辱负重的心理准备。要作好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的思想准备。刘思远和尤小牛,我们以前曾做了一些工作,但工作的力度不够,这次一定要努力争取成功。目前,刘思远和尤小牛都是态度暧昧思想犹疑不定,因此,我们去游说他们的时候,千万要小心,不要搞得前功尽弃甚至适得其反!”

朱华清说:“霍书记说得好,我们一定记住,争取成功。我觉得刘思远和尤小牛这两处都问题不大。我担心的是霍书记你那边,做三位绿林好汉的招抚工作,怕是棘手,工作不好做哩!”

周守如说:“我们可以借鉴梅峒区委的经验呀。他们的办法,我觉得行,适用。”

前不久,梅峒区委成功说服长宁县保安大队副袁虹桥反正。特委认为这是对付敌人的破坏工作的成功事例,曾予以肯定和通报表扬。

霍绍文说:“梅峒区委的成功经验确实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我想,袁虹桥是国民党的保安大队副,受的是反动教育,中毒较深;项元彬等三人是绿林好汉,多讲究江湖义气这一套。说服绿林好汉,该会比说服国民党的保安大队副要容易一些吧。当然,在行动之前,把在行动中可能产生的阻力和困难估计到,并设想出应付的办法,这是必须的,大意不得的!”

4

项元彬是云南人,生长在大雪山脚下。项家有两坡瘦土几亩薄田,自家耕种自食也勉强解决温饱。项元彬出生之后,父亲项忠良曾请一名路过借宿的姓钱的八字先生为儿子算了一张八字。也许钱八字为了讨好主人哄骗几个钱,硬说是项家的田园风水好,项元彬的八字好将来一定要当大官,硬是向项忠良多要了二两银子,然后才脚底抹油溜之大吉。项忠良听钱八字说儿子将来要当官光宗耀祖,心里乐呵呵的。有一段日子,项忠良总是欢天喜地的,说话走路都是乐不可支的样子。项元彬的母亲说,老头子简直是疯了,自家姓啥子都不晓得了。项忠良不管妻子如何说,仍然每天都乐颠颠的,喝蜜糖水般舒服了好长一段日子,挖土种田都有使不完的力气。

项元彬十来岁的时候,大雪山一带发生了蝗灾。蝗虫漫天飞舞,把漫山遍野的庄稼、野菜都吃得干干净净。项元彬的父母因生活无着先后弃世。项元彬居无定所、食不果腹、四处流浪。飘流来飘流去的落入乞丐群中。那些乞丐要欺侮他,殊不知项元彬是天生蛮力且凶狠好斗不肯服输令人害怕。众乞丐见打不过他,反过来就讨好他服他的哨哨唯令是从了。项元彬的膂力天赋和凶狠不服输的性格,被丐帮滇东分舵的都舵主赏识。都舵主先教项元彬使枪弄棒拳术与打斗技能,后又教项元彬管理丐帮的方法。都舵主希望项元彬将来接手管理丐帮,提升滇东分舵在丐帮中的地位。

项元彬牢记着从父母嘴里听来的钱八字说过的话。他想:似这样长期在乞丐群中厮混,能当什么官?充其量一个乞丐头目罢了。他决计外出,浪迹天涯,寻找适合自己将来发展的安身之所。

项元彬路过桃花山寨。寨主飞天蜈蚣宇文充率众下山拦截抢夺,与项元彬狭路相逢。一个要拦路抢劫,一个要夺路走人,双方语言冲撞互不相让就动手开打。项元彬凭仗自己的功夫,力毙宇文充。喽啰们见项元彬功夫了得,就跪地求饶,恳求项元彬留下来,拥立他为桃花山寨主。项元彬想:我走到天涯海角,也总得要有个安身立命之地。现今是乱世,有枪便是草头王。这桃花山风景优美宜于居住,手下有一班人马也是发迹的本钱。也许这也是天意,就权且住下等待机会吧!

此时的项元彬二十来岁,长得身长力大膀阔腰圆。他从此落户桃花山寨,经营了十多年。

5

在中共两河口区委的活动范围之内,有三支绿林武装:桃花山寨的项元彬,有30多条枪。犀牛潭寨的牟国云,有20多条枪。石夹口寨的王国云,有10多条枪。三个山寨的位置,从桃花山寨算起,往东20里是犀牛潭寨,往西30里是石夹口寨。项元彬为了桃花山寨不受牟国云和王国云联手两头夹攻,就先与牟、王二人约定,井水不犯河水,各守山寨有事相帮共保平安。两年后又邀约牟国云、王国云拜把结盟,过后不久又提出了合寨的建议。

三个寨主的年龄,都是30多岁。项元彬大两岁,枪也最多,自然作了老大。牟国云与王国云同年,长王国云两个月,就做了老二,王国云是老三。这次序也与三个人自身拥有的实力相匹配。牟国云和王国云都尊重项大哥,但对合寨提议,都找理由婉言拒绝了。

牟国云说:“我们三个寨子,大哥的桃花山寨在中间,我的犀牛潭寨在东边,三弟的石夹口寨在西边,大致都在一条线上。倘有官兵来剿捕,我的犀牛潭寨和三弟的石夹口寨就成为桃花山寨的屏障,桃花山寨又成了我们两个寨子的中心和退避之所。因此,小弟认为,目前这样的布局,于我们三个山寨的生存有利,合拢来反而不好。三弟,你认为呢?”

王国云说:“二哥说得对,分散往比合拢来好。分散住,遇事有个照应,多两个避难场所,有个跑头、躲头,免得被官府一网打尽。合拢来的话,说不定哪一天就被官府一锅端了哩!因此,我看就依二哥所说,不合为好。”

项元彬见牟国云和王国云都不同意合寨,知道是两个人都不想让人管束都想自在为王。他也不说破。他说:“既然是两位兄弟都认为像目前这样分开住好,那就原封不动,各自费心,管理好自己的山寨吧。不过,愚兄要是想两位贤弟了,摆酒宴请你们喝酒谈心,贤弟们要来。你们想大哥了,摆酒席请我,愚兄一定去。两位贤弟有什么事摆不平,需要我出手相助。愚兄不会袖手旁观。愚兄遇到什么困难事了,需要二位相助,贤弟你们也不能见死不救。患难相扶,同生共死嘛。两位贤弟,你们说是不是喃?”

牟国云说:“是,是,是。我们三兄弟义结金兰,情同手足,誓同生死嘛。我们一定谨听号令,唯大哥的马首是瞻!”

王国云说:“就是就是。二哥说得对,大哥有令召唤,我们即刻到来,大哥说到哪,我们就到哪。一定是唯令是从,肝胆相照!”

项元彬说:“如此就好,委屈贤弟了。来来,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三碗过后再说。”

三个人端起酒碗,一干而尽。三碗过后,项元彬说:“今日便有一事,要与贤弟们商量。”

牟国云忙问:“大哥,什么事?”

王国云也问:“是啊,大哥,啥子事?”

项元彬说:“共产党的两河口区委派人来联络,要我们参加他们组织的游击队。”

牟国云说:“大哥,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王国云说:“是呵,大哥,你想怎样回答他们,如何处理这件事嘛?”

项元彬说:“我想先听听贤弟们有何高见?”

牟国云说:“他们给我们什么好处?”

王国云说:“他们答应我们什么条件?”

项元彬说:“好处倒说不上,答应的条件倒有一个,我们的人不编散,弟兄还是在一起,能天天见面,早晚相聚!”

牟国云说:“大哥,你答应他们了?”

王国云说:“是呵,大哥,你答应了没有?”

项元彬说:“我这不是正同贤弟们商量吗?”

牟国云想了想,说:“我还是哪句话,听大哥的。大哥的决定一定不会错!”

王国云说:“是呵,听大哥的没错。”

项元彬端起酒碗,说:“既然贤弟们这样相信我。那就再容我考虑考虑,迟天考虑清楚了,再告诉两位贤弟。来来来,两位贤弟,梁山好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吃饱喝足了才能尽兴。贤弟们,干!”

牟国云说:“不尽兴不是好汉。大哥,三弟,干!”

王国云说:“不仗义不是英雄。大哥、二哥,干!”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