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邱健的头像

邱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4/24
分享
《振兴·长歌》连载

第八十四章 破碎·幻梦

临近春节,疏附县的一则消息,如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打破了村庄的宁静。“艾日克贝西村,你可听好了,这次春晚分会场要放在你们村,过几天央视记者要到你们村先拍视频,人民日报记者要来你们村采访,25 号全喀什地区所有的文工团要到你们村搭建舞台建会场,你们可要按照最高规格来办这次工作。要不县委书记可要收拾你们村。” 这消息,像一阵旋风,迅速传遍了整个村庄。

在基层,类似这种曲小腔大哄人干活的消息,平常比比皆是。“动不动就是中央巡视组要来了,中央暗访组要来了,你们要小心了,要不就要收拾你们了。” 村民们听多了,谁也都不在意了,谁也不把这种消息当回事了。可这次,一说要上春晚,那意义可就不一样了。春晚,那是全国人民的年夜盛宴,是无数人心中的舞台。想到自己的村庄有可能登上这个万众瞩目的舞台,村民们的心中,还是涌起了一丝期待。

陈书记得知消息后,立马把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全部召集起来开会。他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声音也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这次央视记者和人民日报记者,要来我们村,我们要最高最高规格,把活动经费全部拿出来,我们要把全村收拾得漂漂亮亮的,要多排一些节目上春晚。还有,搭建一条巴扎街,到时候记者来了,让村民都出来,到巴扎街上摆摊,让人家看看我们这过年热热闹闹的。”

于是,一场热火朝天的准备工作开始了。村庄里,处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工作队员们挨家挨户地走访,动员村民们参与节目排练;村干部们则忙着规划巴扎街的布局,组织人员搭建舞台。村民们也积极响应,虽然他们大多没有什么表演经验,但为了能在春晚上展现自己的风采,都鼓足了干劲。

孩子们在空旷的场地上,认真地排练着舞蹈。他们的动作或许还不够娴熟,表情或许还不够丰富,但那一张张充满童真的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老人们也不甘示弱,聚在一起,练习着传统的民间艺术。他们的歌声,虽已不再嘹亮,但那浓浓的乡土气息,却让人感受到了岁月的沉淀。

女人们则忙着打扫卫生,整理房屋。她们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擦拭得一尘不染,窗户擦得明亮如镜,仿佛要把所有的美好都展示给即将到来的客人。男人们则在村头的空地上,搭建起了高高的舞台。他们齐心协力,扛着沉重的木材,拉着长长的电线,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的脸上,却始终挂着笑容。

日子一天天过去,村庄也在大家的努力下,变得焕然一新。街道两旁,挂满了红红的灯笼,贴上了喜庆的春联;巴扎街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仿佛一个热闹的集市。一切都准备就绪,只等央视记者和人民日报记者的到来。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就在要来拍视频的那天,狂风大起,2025 年的第一次沙尘暴来了。天地一片土黄,天空中,成片的乌鸦犹如纸片般,在狂风中飘摇。那狂风,仿佛是一头愤怒的野兽,嘶吼着,咆哮着,要把整个世界都吞噬。

陈书记接到电话,要村里去县里接记者。他带着几个工作队员,匆匆赶到了县里。当他们看到所谓的央视记者和人民日报记者时,陈书记的脸色一沉,心里一嘀咕:“县里这次又把我给耍了。” 原来,来的只是县融媒体的记者。

碍于要拍视频,陈书记压住了心里的火。他强颜欢笑,带着记者们回到了村里。此时的村庄,已被沙尘暴肆虐得一片狼藉。狂沙大作,吹得村里的灯笼、春联东倒西歪。村民们在狂沙中的巴扎街上瑟瑟发抖,不到五分钟,所有人都已经灰头土脸。

拍摄工作在艰难地进行着。记者们在狂风中,努力地调整着镜头,试图捕捉到一些美好的画面。但那漫天的黄沙,却像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阻挡着他们的视线。村民们也在坚持着,他们穿着单薄的表演服装,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依然强打精神,完成着每一个动作。

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一则电话打过来:“央视记者、人民日报记者不来了,我们县融媒给他们拍视频发给他们就可以了,25 号晚会取消。” 听到这个消息,塔书记嚷嚷着:“他们不来这可怎么办呢?我们把今年文艺活动经费全部花光了呀,还请了外边表演队,买了好多表演服装。”

陈书记终于压不住心里的火:“真把我们当傻子。” 他的声音在狂风中回荡,充满了愤怒和无奈。这一刻,他心中的希望彻底破灭,只剩下无尽的疲惫和失望。

村民们也默默地散去,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失落和迷茫。他们为了这次春晚,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却换来这样一个结局。那些漂亮的灯笼,喜庆的春联,此刻在狂风中摇曳,仿佛也在为这场闹剧而哭泣。

沙尘暴渐渐平息,村庄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这场春晚之梦,却成为了村民们心中一道难以抹去的伤痕。他们不知道,这样的事情还会不会再次发生,他们只希望,未来的日子里,能多一些真实,少一些虚假;多一些温暖,少一些冷漠。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