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邱健的头像

邱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5/11
分享
《振兴·长歌》连载

第九十章 沉思· “位” 与 “为”

在艾日克贝西村,有两条灌溉水渠。一条水渠流经1小队,归属于吾库萨克镇的管辖;另一条则穿过6小队,虽属于站敏乡,但日常的清理与维护工作,却落在艾日克贝西村上。

这两条水渠,是村庄的血脉,滋养着一片片绿意盎然的农田,也见证了岁月的流转与变迁。然而,当你真正走近它们,看到的景象却令人心生忧虑。水渠里垃圾堆积如山,各种生活垃圾杂乱地漂浮着,散发着一股令人作呕的气味。沙石在水渠底部肆意堆积,像是一道道难以跨越的沟壑。而去年那场轰轰烈烈的大搞建设,更是给水渠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掉到水渠里的水泥墩子,像一个个沉默的巨人,横亘在水流的通道上;沥青块则如同一块块丑陋的伤疤,死死地黏附在水渠的内壁上。平日里,这里没有通水灌溉,干涸的渠底暴露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荒凉与孤寂,看上去脏兮兮的,与周围的田园风光格格不入。再加上南疆那肆虐的风沙,狂风裹挟着沙土,一次次地扑向水渠,使得水渠里总是土尘弥漫,一片狼藉。

去年 9 月,陈书记让工作队安排村干部组织村民清理水渠。这本是一项造福全村的好事,却在现实中遭遇了重重阻碍。连续 4 个月的时间里,村干部们像是陷入了一种无力的漩涡,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清理行动。工作队心急如焚,无奈之下,陈书记又让工作队去乡里安排乡长派挖掘机来清理。工作队满怀期待地奔波着,然而结果却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所有的希望,挖掘机始终没有出现,一切都如泡影般破灭。

时光悄然流转,开年后的一天,乡里通知村里组织人清理水渠。此时,刚好陈书记休假。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别样的情绪,心想这次我们工作队就不再掺和了,看看村干部们究竟会如何组织这项工作。

第二天清晨,阳光刚刚洒在村子的屋顶上,我便看到村干部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穿梭在村子的各个角落,挨家挨户地动员村民。不一会儿,60 个村民便齐聚在水渠旁。他们手中拿着各式各样的工具,铁锹、坎土曼、扫帚,脸上洋溢着一种质朴而又坚定的神情。村干部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分工,有的负责清理垃圾,有的负责搬运沙石,有的则负责处理那些水泥墩子和沥青块。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只见一位年轻的村民,双手紧紧握住铁锹,用力地将铁锹插入沙石之中,然后猛地一撬,一大块沙石便被他铲了起来。他的脸上满是汗水,顺着脸颊不停地流淌,滴落在干涸的土地上,瞬间消失不见。一位大妈则拿着扫帚,仔细地清扫着水渠边的垃圾,她的眼神专注而又认真,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还有几位壮实的小伙子,他们齐心协力地抬起一块水泥墩子,脚步虽然有些沉重,但却坚定地朝着堆放处走去。他们的口号声在空旷的田野上回荡,那声音充满了力量,仿佛要冲破这许久以来的困境。

不到一天的时间,奇迹发生了。原本垃圾堆积、沙石遍布的水渠,变得焕然一新。清澈的渠底露了出来,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温润的光芒。看着这般情景,我的心里突然一凉,一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原来乡干部、村干部不是不能干,他们有着如此强大的组织能力和行动力,只是在我们工作队安排的工作面前,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束缚住了手脚,变得不能干了。到最后,我们工作队安排的工作,往往都是我们工作队自己干。

这一幕,让我想起去年 9 月在阿亚格曼干村培训时,县委组织部的同志在课上说的那些话。有的村子存在工作队和村干部争权夺利的情况,驻村工作要坚持到位不越位,包联不包干。当时听到这些话,并没有太多深刻的感触,而如今,在这水渠边,这些话却如同一把把钥匙,打开了我心中那扇困惑已久的大门。

思绪飘飞间,我又突然想起去年休假回祖父老宅时,看到石具铁砧上的那个字 —— 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这句话在此时显得如此意味深长。我们在驻村工作中,是否真的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呢?那种高高在上,双手一叉腰安排乡干部、村干部干这干那的工作作风,真的是正确的吗?我们是否在不经意间,跨越了那道本不该跨越的界限,让原本应该积极主动的他们,变得被动和消极呢?

春天的脚步已经悄然临近,这片土地即将迎来新的生机与希望。这些乡干部、村干部,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已久,他们见证了岁月的变迁,熬走了一任又一任的工作队长,熬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工作队员,最终也会熬走我们。他们就像这片土地上坚韧的胡杨,无论经历多少风雨,都始终坚守在这里。而我们,作为驻村工作队,更应该深刻地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态度。我们要像春雨一样,默默地滋润这片土地,却不喧宾夺主;我们要像微风一样,轻轻地推动工作的进展,却不越俎代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融入这片土地,与乡干部、村干部一起,共同为这片土地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艾日克贝西村的明天,如同春天盛开的花朵一般,绚烂而美好。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