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宇带着妻儿,踏上了求医之路。 从安市往南走了几百公里,就进入了秦岭山脉。现在,即使是在山区,也有通畅的高速公路可走。两旁飞速倒退的景色,让李勤宇感到一丝不真实。他在心里嘀咕着:真有医生能治好儿子的病吗?
仅一天时间,一家人就已经接近表弟提供的地点了。
下了高速公路,一家人在二级公路上又走了小半天,一座安静的小镇终于出现在前方。进镇子的时候,李勤宇留意了一下镇门口的大石头,上面写着两字:乾镇。
李勤宇顾不得找旅馆,就急切地在镇里寻找传说中的医馆,可是走了一圈都没有发现。原本想着能治绝症的医生,只要到了附近就应该人声鼎沸,可整个小镇却出奇地平静。无奈,李勤宇借着上杂货店买水的机会,向老板询问起来。
“医生?你说的是镇南的圣医吧……”老板话还没说完,李勤宇丢下钱就跑了。
出了镇子,李勤宇一家往南走了差不多一公里多,路边出现了一座破旧的砖瓦房。房子四周围着一圈破破烂烂的栅栏,院子里有一群人正在静悄悄地排着队。
“应该就是这里吧?”李勤宇围着房子看了半天,没有发现招牌,心里嘀咕着。
他走到队伍的最后,礼貌地向一位老人打听:“请问您是来看病的吗?”
“是啊!”老人温和地说“你是第一次来?”
“是的,是的,听说这里的医生很厉害,所以来看看。”李勤宇兴奋起来。
“哦,那你要好好排队,先到那里领票吧。”老人微笑地指点李勤宇。
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李勤宇看到院子门口趴着一只白色的大狗。那狗有点像德国牧羊犬,但要长得更粗壮一些,额头上有两个褐色的圆形斑点,眼睛是棕色的。它昂着头,像尊雕像似地趴在那里,不吐舌头,也不叫。在它前面有一个罐子,里面放着一堆纸票。
李勤宇有点怕狗,站在离大狗前一米多远的地方,犹豫着怎么才能拿到票又不惹怒它。这时,突然有人问他:“请问,是在这里排队看病吗?”
问话的是王伦,他把母亲安置在镇里的招待所里,自己过来找医馆。
“是啊,要在这里取票,然后去排队。”李勤宇觉得自己一个大男人居然如此怕狗,实在有些尴尬。
“那快领啊!”王伦有些着急了,抢先一步,从罐子里掏出两张票。罐子就放在大狗的嘴边,可它丝毫不搭理王伦,看王伦取完票,便把头搭在前爪上,舒服地闭上了眼睛。
“诺,你的票,排队吧。”王伦把票递给了李勤宇。
看病的人很多,队伍缓慢地向前移动。趁着这段时间,李勤宇向前面的老人打听起医生的情况。
老人对这位医生满口称赞:他过去有风湿病,家里比较困难,没钱去医院看,手指都变形了,后来膝盖都无法弯曲了,最后都在这里治好的。最近不知吃了什么,肠胃又不太好……
听着老人絮絮叨叨的话,李勤宇心情复杂,他希望真的能在这里治好儿子的病,又担心是空欢喜一场。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躁,他回头和王伦聊了起来。王伦倒是对这个医生很有信心:“我兄弟介绍的,没问题!”
这时候,文文又有些不太舒服了。李勤宇很着急,坐立不安,探头向前面看去。
“千万别着急!千万别插队啊!不然圣医是不会帮你看的。”老人好心叮嘱道。
“圣医?可我儿子的病真有点急!”李勤宇着急地说。
“没事的,到这里的无辜者,圣医是不会让他死的。”老人一脸慈祥。
“是啊,都到了,别着急,我妈还是癌症晚期呢。”王伦安慰着李勤宇,又像是安慰自己。
随着队伍慢慢前移,李勤宇看到了那破旧的房子里,摆着一排排药柜,一股特有的中药味缓缓地从里面飘了出来。一张大桌子上,一只懒洋洋的胖猫正躺在上面睡觉。一个看上去不过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正慵懒地坐在桌子后面的大椅上,一只手搭在病人的手腕处,慢悠悠地询问着病情。好不容易问诊完了,又慢腾腾地起身去给病人抓药。
每个看完病的人都欣喜不已,李勤宇却皱紧了眉头。他转过身来,用眼神示意王伦速度太慢了。王伦耸耸肩表示没有办法,俩人只好继续排队。
奇怪的是,这天在王伦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来排队了。漫长的等待后,终于轮到前面的老人就诊。等老人看完病,只见那年轻人轻声在老人耳边嘀咕了几句,便开始收拾东西。
老人转过身来对俩人说:“今早圣医就看到这里,你们两个下午再来吧!”
“我们等了一个早上了,怎么……”没等李勤宇说完,老人就急忙捂住了他的嘴。
“别着急嘛!现在已经到吃午饭的时间,先去把饭吃了。再说你已经取过号了,下午过来第一个就能看。”老人解释道。
李勤宇冷静下来,想起儿子一早上没吃东西,的确应该去吃饭了。王伦也苦笑一下,转身回去了。
李勤宇出门的时候,发现那只大狗已经不见了,连它跟前的罐子也不在了。
“那狗挺有意思的。”李勤宇跟老人笑了笑。
“那狗可有灵性了,每次能有多少人取票都知道,票取得差不多它就叼着罐子走了。”老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