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花荣的头像

周花荣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5/09
分享
《逐梦绿野》连载

第二十章 书记调研

时 光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又到了阳春三月。

林辉来兴海镇已经两年多了,镇干部在他的带领下,深入各村进行走访调研,与老百姓拉家常谈发展,所到之处,各地的老百姓和村干部都非常欢迎林辉。也在他的大力推广和支持下,全镇33个行政村,有15个村种植蔬菜,其中5个村种植韭苔、韭黄,4个村种植大蒜、药芹、大白菜,6个村种植土豆、西红柿、黄瓜等。通过两年的发展,兴海镇已成为周边10个省50多个大中城市的蔬菜供应基地,也成为一个“蔬菜大镇”。

三月的小雨,轻轻柔柔的,似情人的细语,芳醇甜蜜,又似浅浅的小溪,缓缓地流进心底,滋润了干涸已久的心之田地。三月的小雨,似多情的少女,温温柔柔,永远发不起脾气,又似半遮面的琵琶女,娇娇羞羞,无限的缠绵,无限的眷念。

三月的小雨,没有冬雨的冷厉,更没有秋雨的凄凉,没有夏的狂风暴雨,只有淅淅沥沥的、清清凉凉的煞是可爱的小雨,让你见到就无法忘记,而且会一见倾心。

昨天下午下班之前,县委办主任陈道明电话林辉,今天上午8点书记李官正从县政府出发,到兴海镇来调研农业农村工作。

林辉早上在政府食堂吃了早饭后,立即叫上驾驶员小王和办公室王晓军直奔去往潮港县城的县道与通往丰产村的丁字路口。林辉让小王把车子停在路边上,走下车,站在路边等候着。

一辆黑色的丰田汽车由南向北,在颠簸中摇摇晃晃地行驶在乡村的泥泞路上,驾驶员一边小心翼翼地开着,一边心里骂道:“这什么鸟路,也不修修,路洼的地方简直能埋人了!”

刚过了东西住排线,只见一辆装满韭黄的货车,半高半低地停在路中央,货车驾驶员从车上下来,走到车子前面蹲下来看看,再围着车子转了两圈,显得甚似焦急。

李官正摇下车窗,车窗外的农田里,远远望去,成片的竹片支撑的蔬菜大棚拔地而起,一眼望不到尽头。一丝细雨迎面扑来,道路两侧的韭黄从白色塑料纸封闭的大棚内飘出的芬香随风而入,沁入心扉。“我们下车去看看。”

李官正率先走在前面,分管农业的副县长谢少东紧跟其后,随后是办公室主任陈道明,驾驶员也赶紧把车子停靠在路边,小跑步跟上。

“小老弟,是不是车子陷入泥土中了?”李官正望着在原地焦急得直转的货车驾驶员。

货车驾驶员抬头看了看面前皮肤白皙的几位,也许没有听懂李官正的话,只是一味地抽着烟,眉头紧锁。

李官正估计货车驾驶员不是本地人,便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再次问道:“您是哪里人?是不是车子有故障还是陷在泥泞中走不了?”

年轻的货车驾驶员从袋子里拿出香烟递到李官正面前,李官正也毫不客气地接过来,谢少东和陈道明及驾驶员都一一将香烟点上。“我是瑞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哎,我们老板总是让我们到这里来拉货,每次这里车子拉货时,总是难走得很,对车子车轴损伤很大,不下雨还好一点,要是一旦下雨,车子十回有八回要陷到这些泥潭里面。”货车驾驶员指着北面坑坑洼洼的泥路,特别是在刚刚货车一路驶来后,整个路面都成了烂泥塘,行人根本无法下脚,不知泥塘深浅。

李官正和蔼可亲地说,“是的,是的,这个路也该修修了,要不真难以出行。”

“这样吧,你上车挂挡开,我们在后面推,看能否从这个泥塘里面开出来?”李官正对货车驾驶员说。

“你们帮我推?”货车驾驶员有点惊讶地看着眼前衣服穿得比较整齐的四位陌生人,心里有着一丝感激,“这怎么行呢?”

“没有关系,你上车发动吧,我们一起加油!”李官正坚定地说。

货车驾驶员拼命地踩着油门,李官正四人站在货车的后面,用肩膀拼命地扛推着。只听见李官正高声喊道:“一二三,加油!一二三,加油!”

可是大家推了半天,车子后轮却越陷越深。这时从道路的东边田地里,走来了四个老百姓,扛着铁锹和铁耙过来。

李官正赶紧上去打招呼,四个老百姓分别从旁边取来泥土和枯草及青草填在轮子的下面。

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货车终于从泥塘里缓缓而上,货车驾驶员将车子停在坚硬的泥路上,下车后,再次将香烟拿出来分发。

只见李官正四人穿得皮鞋上都是泥巴,特别是李官正那黑色的中山装左肩上全部是泥巴和泥水,豆大的汗水顺着两颊往下滴,他将两手相互搓了下,然后接过香烟,“小伙子,真的对不住了,让你们外乡人到我们这里,不能服务好,连个出行路都没有!”

“您见外了,我们也习惯了,就是怕下雨天而已,不过今天也正好碰到你们,要不然,我就准备去喊这边的村民,这里的人蛮好的,从来不索取报酬,都很热情地帮忙!”

“哦,那就好,那就好!”李官正赞许地看着货车驾驶员,“前面路要好些,我刚刚过来,路基还是比较结实。对了,您这个现在拉到市场也要到晚上吧!”

“是的,我们今天要拉回去,赶在明天凌晨2点后,贩子来拿货!”货车驾驶员说。

望着装满韭黄的大货车渐行渐远,李官正的脸上显得严肃起来,他转过身对陈道明说,“林辉现在在哪里?”

“李书记,我们约定他是8点从县政府出发,但是我们今天提前半小时出发了,我估计他应该现在到了县道口那边了!”陈道明赶紧报告。

“让他现在过来!”李官正说道。

林辉接到陈道明的电话时,大吃了一惊,他还提前一刻钟就到了道口,按理这个时候也该到了,原来李书记是提前半个小时,他赶紧上车,往李官正这边赶来。

这边,李官正与刚刚前来支援的四位老百姓聊得火热。

“大爷,你就住在这附近吧!”李官正热情地抓住一脸颧骨高突、满脸黝黑的大爷。

大爷虽然是农村人,土生土长,但是看到李官正一行四人开着小轿车,又是穿得比较得体,心里就在嘀咕着:“这是不是上面的大干部过来了?”

大爷嘿嘿地露出被香烟熏得黄黄的牙齿,指着南面一排房子中间刚刚才新盖的二层3三上四下的红瓦水泥墙的楼房自豪地说:“我家就住在那里。”

李官正顺着大爷指的方向,“不错,新楼房,刚刚才盖的吧!”

“是呀,盖好了过年的。”大爷满意地说。

“现在盖个房子要多少钱?”李官正继续问道。

“现在盖个房子大概需要3万元左右,”另一个中年男人说,“我家也是去年盖的,还有要看各个人家,有的人家房子用钢筋浇筑,那个成本要多些,有的钢筋浇筑了但是材料用得少,反正我家还可以。”

“我家房子也开工了,哎,就是太忙,家里没有人,韭黄又要收割。”拿着铁锹的男人说。

“盖房子需要这么多钱,你们怎么挣的?”李官正疑惑地看着他们,他心里也在盘算着,现在政府机关的人一年也就五六千元工资,还要生活开支,最终基本上没有结余的,可是这些勤劳的老百姓却能拿出几万元盖房子,这确实是了不起,也确实想让李官正知道他们到底怎么挣钱?

“我们家里去年长韭苔,然后再种植韭黄,一共卖了一万四千多元,去除成本,还净挣了一万元呢!”拿着铁耙的矮个子中年男子说。

“一万元?”李官正看着眼前矮个子的中年男人,有点不相信,“能挣这么多?”

“一万元还多?”矮个子男人指着站在李官正旁边的大爷说,“忠元叔他家田多,去年应该净挣一万六千以上吧!”

李官正更是吃惊地看着大爷,大爷笑嘻嘻地说,“别乱说,哪有呀,反正万元以上肯定是没有问题!”

“你家媳妇说的,你们家总共卖了差不多两万元。”矮个子男人还是盯住不放,非要大爷承认似的,“忠元叔,你们挣多了也好,我家准备明年盖楼房,你到时支持我一把!”

“那没有关系!”大爷爽快地应道。

这时,林辉的车子从路南边风驰电掣般地驶过来,距离李官正还有二十米的地方,车子“嘎”的一声停下来。

林辉从车上一下来,就快步往这边跑。

四位老百姓见到是林辉,他们都扔下李官正他们,齐刷刷地迎上去。“林书记好!”“林书记您来了!”同时都伸出手来握住林辉的手,“林书记,您真是个好人,您真是为我们老百姓着想的好书记。”

林辉还没有来得及向自己的老领导和谢副县长打招呼,就被四位老百姓把他与李官正之间隔着。林辉一般回应着老百姓,一边腾出一只手指着李官正和谢少东对大家说,“各位,我向您们介绍下,这是我们潮港县县委书记李官正,我的老领导,这位是我们潮港县分管农业的谢县长。”

“县委书记?副县长?”四个人当场愣在那里,喉咙里像卡了东西似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面面相觑。

还是大爷老练一点,他怔了怔,立即换成一副诚恳的笑脸,“真是有眼不识泰山,我们唠叨了半天,感情是与我们县委书记在聊天,还真是第一回,我这老头子也算荣幸呀,荣幸呀!”

李官正仍然满面笑容地从衣服里拿出一包刚刚开过的香烟,给四位村民发完烟后,再给谢少东和林辉他们发,他抽了一口烟,对大爷说,“大爷,您说得太见外了,我也是老百姓的儿子,我父亲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今天能与你们并肩作战,也是我的荣幸!”

大爷没有领悟过来,拿着铁锹的男子抢嘴道:“林书记,我们刚刚与李书记他们一起在这里推车子的!”

“推车子?”林辉这才注意到李书记左肩上的泥巴和泥水,他立即明白了,心里面诚惶诚恐。“李书记,我向您检讨,这是我工作不到位,还请书记批评!”

“李书记,我们林书记是好人,是好干部呀,要不是他,我家怎么可能盖上楼房呀,您不要怪他呀!”大爷帮林辉求情道。

“李书记,要不是林书记,我家里的房子也盖不起来!”

“是呀,我家房子盖了,儿子也娶了媳妇,都是托林书记的福呀!”

“好了,各位,放心,你们林书记的所作所为,我们县委是知道的,今天要感谢你们的帮忙,你们也去忙吧!”李官正握手与四位老百姓道别,然后在林辉的带领下,来到邓永才家。

邓永才正忙着指挥装卸工将袋子包装好的土豆往车上装。“慢点,小心点,不能用力,轻一点放,不要把外面的皮弄破了。”邓永才嘴里不停地嚷着。见到林辉一行过来,赶紧跑过来,同时从袋子里拿出香烟一个一个地发。

林辉认真地对邓永才说,“老邓,我们县委书记李书记和分管农业的谢县长来看您了,这位是我们县委办主任陈道明主任。”

邓永才激动得颤抖地握住书记和县长的手,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老邓,你把这段时间的收购情况向书记和县长报告一下!”

邓永才在林辉吩咐后,围绕近期韭黄、土豆、大蒜的市场价格以及他这个点收购的情况一一向李官正进行汇报。

李官正听后,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赞赏地问道:“我们现在兴海镇,像老邓这样的农民经纪人,现在有多少?”

林辉思索了一下回答道:“目前,我们镇像邓永才这样的收购点,大小有20多家。”

“价格上面统一吗?这些蔬菜流通渠道一样吗?”李官正饶有兴趣地问道。

“我们这边有些收购点相互之间还沟通,相互了解各地的行情,然后与我们收购的老板进行对接,以便及时调整价格。不过在收购上,还是有点差异,有的……”邓永才想说,可能感觉到这个场合不好说,就没有说下去。

李官正知道邓永才似乎有话想说,就鼓励道:“老邓,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

邓永才在林辉的记忆中,是个比较爽快的人,今天怎么说话时说一句留一句呢?难不成真有什么难言之隐?林辉也信任地对邓永才说:“老邓,怎么说话也学会藏着掖着的啦?这可不是你的风格呀?有什么就说,今天李书记在这里,你还担心什么?”

邓永才刚才说了半句留半句,其实他是怕说出来后,被人传出去,都说他邓永才在领导面前告状。现在李书记和林书记都要他说,他也就豁出去了,准备开口说话。

这时一个穿着花格子的中年妇女,从旁边走过来,“你们让老邓说,这不是为难他,我来告诉你们吧。我们现在这周边,大小收购点也有20多个,但是有的人素质很差,在外面放风抬价,诋毁其他人。昨天,我邻居东家的韭黄都拉到西边去了,我本来也想拉过去的,但是我说好了给老邓,我要说话算数,不管人家什么价格,我就是给老邓家。”

邓永才心里有苦说不出,他是林辉来兴海镇推广种植蔬菜的第一个农民经纪人,当初与林辉他们一起跑市场走客户,艰辛地打开了蔬菜销售市场,随后也带动了一批农民经纪人进入这个行业,刚开始,这些人都比较尊重他,渐渐地都各自另起炉灶,并且相互之间诋毁,恶性竞争、恶性杀价,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李书记,我们兰妹说得没错。现在收购韭黄的时候,有几个人家,他们打听到我们价格后,就立即涨价,并且在外面拉我这边的农户,导致我这边的老客户都跑到那里去了。昨天,本来答应好瑞丰市场那边,保证送两车过去,直到今天早上才送了一车刚走。”

李官正听了后,显得甚为慎重地说:“这个事情还真要好好地管理管理,不能蔓延下去,要不这样下去,迟早是两败俱伤,最终吃亏的是我们老百姓。林书记,你要好好地思考思考,拿个解决方案出来。”

李官正话锋一转又向邓永才询问道:“你这边韭黄是多少钱一斤?今年我们老百姓达到什么收入?”

“韭黄的价格,是不固定的,今年韭黄是每斤1元3毛5,春节前后卖到1元8毛一斤。”邓永才用右手将风吹到眼角的头发往后梳了一下,“收成好的人家,每亩能收割3200斤左右的韭黄。”

“3000多斤?”李官正重复了一遍,在头脑里稍一盘旋,“那一亩田平均也在4000元以上吧!”

“是的,这个是保底的。收成好的达到5500~6000元左右。”邓永才说。李官正不停地点头,林辉也能体会到老书记对此还是比较满意的。

县委办公室主任陈道明对林辉说:“林书记,您再带我们到田间和其他收购点看看。”

于是,林辉在前面带路,没有开车子,带着李书记一行先后到种植韭黄、大蒜和土豆的一些种植户和收购点调研了一圈,李官正每到一处,脸上都露出会心的笑容,至少他对林辉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

最后大家来到邓永才家,外面已经11点半了,林辉提出到镇上吃饭,邓永才却极力挽留着。这时李官正对邓永才说:“邓老兄,今天我们就在你这里吃饭,但是有一个要求,就是一切从简。”

邓永才像孩子似的高兴地说道:“谢谢书记赏光,今天就是家常菜,都是我们自家种植的菜。”

“这个好,这个好,我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今天就看嫂夫人的手艺,来个蔬菜大荟聚!”李官正开心地接过邓永才递过来的香烟,林辉迅速给老领导点上香烟。

李官正伸出空闲的左手往林辉肩膀上一搭,一边往邓永才里屋走,一边与林辉说,“小林,我与你谈点事情。”

看来李官正没有把林辉当做外人,仍然把他当作三年前在他身边的林辉看,还是习惯性地喊他“小林”。其他人见李书记要找林辉单独谈话,也就没有跟着往屋内走,在外面一边抽着烟,一边相互聊着,转悠着。

李官正与林辉来到堂屋,见没有其他人,立即把脸拉下来,一副严肃的样子,林辉心里也“咯噔”一下,心里在胡乱猜想,老领导来时还是比较开心的,一路上调研到现在都是满脸笑容,难不成刚刚有什么事情做得不好,让老领导不开心,要不怎么他的表情说变就变呢?

也就几秒钟的时间,屋内沉默得落叶有声。李官正干咳了一下:“小林呀,你最近工作上有没有什么困难?”

林辉被李官正这一问,感到莫名其妙,他不知道领导问这个是什么意思,最近工作好好的,也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老领导问这些呢?“报告书记,最近工作上还好,没有什么困难!”

“没有困难?”李官正盯着林辉片刻,像针刺着林辉,“没有就好,没有就好!”

李官正将香烟在八仙桌边上弹了弹,“那我怎么听说,你在工作期间,我行我素,听不见班子成员的意见?”

林辉听后,当场愣住,他能感觉到,一定是有人告状到李书记那边。他也能感觉到,这是付贵东告的状。兴海镇工作以来,付贵东处处与他对抗,从试点种植到全面推广,这一路,艰难险阻,为了能够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他有时不得不果断决定,有时候难免会得罪一些人,但是付贵东除了暗地里与他斗,有时明里就是反对他的意见和决定,搞得最后不欢而散。尽管如此,林辉为了推进工作,还是不顾付贵东的反对,坚决执行。“报告书记,我要检讨,您说的这个问题,我身上确实存在,我……”

李官正抬起手阻止林辉说下去,“好了,我知道了,你也不要说了,我还是了解你的。今天我来这里,看到我们老百姓都勤劳致富了,我这心里呀是特别开心。我们身为父母官,就是要为老百姓谋幸福,要带领老百姓致富起来。有句话说得好‘不管是黑猫和白猫,只要会抓老鼠就是好猫’,至少我看到你在这里还是努力了,还是懂头脑子的。当然,在推进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碍,但是我还是希望你要统一好意见,团结好班子,让人心服口服,更重要的是,别人都认为你曾经跟在我后面,千万不能以这个当作挡箭牌。我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你,一个靠自己能力走出自己的路来。”

李官正意犹未尽地吸了口烟,林辉心里很清楚,老领导对他的期望和理解。“老领导,请放心,我以后一定会注意自身的形象,团结好班子成员,遇事多商量,争取各方面的意见统一。”

李官正拍拍林辉的肩膀,突然“哈哈哈”大笑起来,“你小子,我还不放心你?要不我怎么会让你来兴海?只要你不责怪我把你送到这个地方来就好了。”

“也许,当初我有点迷茫,但是经过这几年的锻炼,我觉得我更适合于在这里,我对这里更有感情,特别是看到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楼房盖起来了,生活富裕起来了,我心里呀别提有多高兴呢!”林辉发自内心地说。

中午,邓永才家里,热热闹闹,摆了满满一大圆桌的菜:韭菜炒鸡蛋、韭菜炒卜页、韭黄炒肉片、韭黄炒文蛤、土豆烧肉、青椒土豆丝、大蒜炒蘑菇、大蒜炒苋菜、大蒜炒猪肝,还有花生米、香肠、咸鱼、咸肉等,摆了满满一大桌,邓永才从柜子里拿出珍藏了五年以上一直舍不得喝得茅台酒,从李官正开始,一个一个地倒满。邓永才的老婆,端着菜从厨房里笑眯眯地走过来,将红烧的小公鸡放在邓永才面前,双手在围裙上搓了搓,“永才,你不要只顾着自己,叫书记他们喝酒呀!”

“好嘞,老婆大人您放心,今天书记能赏脸,算是我邓永才家的荣幸,今天一定要喝个痛快!”说完,便一饮而下。

李官正二话不说,端起酒杯喝了个精光,其他人见书记把酒喝了,也都将端起的酒杯喝光。

“喝,喝,一定要喝。”林辉心一横,端起酒杯,一仰脖子,“咕噜咕噜”喝了个底朝天。

接着,邓永才从李官正开始将酒杯全部倒满。林辉也记不得自己喝了多少杯,怎么回到镇上,反正李官正离开的时候,那句话一直在他耳边久久回荡:“老百姓的饭不是白吃的,要心里装着老百姓,要多为他们解难题,帮助他们发展,要做到无愧于老百姓,无愧于党,无愧于自己,就行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