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运强的头像

吴运强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3/29
分享
《山不言高》连载

第九章 小人难防

林中梅风急火燎赶到时,黄毛早已纵身跳下高楼。

现场围观的群众很多,李强带着李琳等人正在勘察现场、疏散围观者。黄毛血肉模糊已无气息,刘法医及其助手正在尸体旁忙碌,看同事们假装没看见自己,听围观者指名道姓谩骂自己,林中梅的心凉到了极点,预感一场高超音速风暴正朝她席卷而来。

“李队,我来了。”

林中梅套上脚套大步跨进警戒线,派出所的干警认识她,主动掀起警戒线并给了她一个微笑。

“这里没你的事,回家等通知。”

李强的话,生硬得能打痛人,林中梅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她呆呆站着,一任晚风把头发吹乱,一任夕阳把影子拉长又扭曲。这个时候她再一次感受到了被冷落被遗弃的滋味,这滋味有点刻骨铭心,令她终身难忘。

“站着干啥,赶紧走。”

听李强猪羊般驱赶自己,看同事们飘忽的眼光,林中梅头一昂转身就走。

走出警戒线、走出人群、走出小巷,越往前走,林中梅的心越寒凉。思绪在脑海里纷飞,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现在她才感觉自己特别孤单、特别渺小,特别需要人疼爱,特别需要人理解和支持。她知道今天这场戏,幕后导演不是岸田浩就是崔月莺。她搞不明白那些有权人,凡事为什么总要维护康养城,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打压她的爱国行为。

“爱国有什么错?”

“我没有刑讯逼供。”

走进小树林,对着哗哗流淌的小溪一顿大喊后,林中梅感觉好受了许多。她爬上高石,采一束芳香的野花,在漫天晚霞中,时而凝神远望,时而抱膝深思,费了很大劲才压制住情绪,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崔月莺一定知道内情。”

静下来后,许多线索慢慢涌上心头,许多谜团也渐渐清晰。林中梅断定,黄毛的死崔月莺肯定知道内情,她为什么事先知道崔月森被放出来了,谁给她发的视频,她是不是幕后掌控者?

“黄毛为什么要跳楼?”

这个问题林中梅百思不得其解,自己走出单位大门时,一切都是好好的。我走后谁接触过黄毛等人,谁下令放他们回家,黄毛为什么选择在民居区跳楼,他是自愿,还是被胁迫?

“难道妹妹林中月也中了同样圈套?”

想起失踪许久的妹妹,林中梅的心就疼痛。她和妹妹自幼相依生活,共同经历和面对苦难,不但感情深,而且心意相通。这段时间,一闲下来,她就思念和猜想妹妹。

从警察的角度,她希望妹妹主动给自己联系,这样她就能迅速掌握线索还原事情经过。从姐姐的角度,她又希望妹妹跑得越远越好,因为像她这种被通缉的人,一旦被抓住,不管是审讯或者关押,那滋味都特难受。

不过,有一点情况,还是让林中梅感到欣慰,那就是妹妹的本事和智慧。她相信妹妹,如果简单的事,她一定不会躲藏,一定会给姐姐和哥哥联系。这么久没消息,说明她肯定遇到难题了。

“是什么题能难住一个特种兵?”

“妹妹啊,你在哪里,姐姐真的很想你!”

反复分析近来发生的事,林中梅断定始作俑者一定是康养城,因为自己数次破坏他们的阴谋,他们一定要报复。想明白问题后,林中梅心里豁然开朗,她飞身跃下高石,一边吟诗一边大步流星朝家里走:

“天地有正气,沛乎塞苍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林中梅一点畏惧情绪都没有,今天的中华大地,再不是倭寇撒野的地方,她要和康养城硬扛到底,要找出他们的犯罪证据,要让他们彻底滚出这片神圣富饶的土地。

“梅姐,快看新闻,你成网红了。”

接到李琳的电话,林中梅赶快打开手机。

手机视频里,黄毛跳楼前的面目很狰狞,口里林中梅刑讯逼供的喊声很凄切。这条视频短短几分钟点击量就达几十万,评论区里骂声一片,网友们群情激愤,一致要求严惩林中梅。

除了视频还有一则新闻,新闻标题是《警花刑讯逼供闹出人命》。发布者避重就轻,只字不提黄毛等人的恶行,专挑林中梅的毛病,既说她无事生非,鸡蛋里挑骨头,又说她办案方法粗暴简单,除了刑讯逼供再无特长。

“哈哈,该来的终于来了。”

尽管表面若无其事,林中梅心里还是波涛翻滚。今天的事,虽把她推到了风口浪尖,但同时也把花县推上了热搜。接下来,上级领导们可能都有麻烦了,他们被媒体包围,被批评,事后能饶过我吗?

“天也,我捅大漏子了。”

彷徨时,张毅的电话来了。张毅很生气,他叫林中梅马上到他办公室。林中梅不敢怠慢,骑上摩托一路风驰电掣,十分钟不到就赶了过来。局长办公室里,张毅一脸愁云,几个副局长耷拉着头只顾抽烟,只有李强左顾右盼一脸轻松状态。

“大家说说如何平息这场风波吧。”

张毅两手一摊,说了句开场白,就把眼光投向几个副局长。

王峰副局长摇摇头说,这事难办,事实在那里摆着,我们百口难辩,与其越描越黑,不如什么都不做让这潭水自己清亮。

江野副局长说,现在领导们的压力很大,我们必须有所为,不然媒体不会轻易罢休。姚红副局长摁灭烟头,看一眼张毅又看一眼林中梅,然后阴阳怪气说:

“这事釜底抽薪不难,但要委屈林中梅。”

姚红的意思很明确,他说现在大家的矛头都指向林中梅,我们只有表明不护犊子的态度,严肃处理当事人,才能力挽狂澜给领导解围。“怎么处理?”

张毅看着姚红,一脸期待。

姚红说两个办法,一是林中梅公开承认错误,如果她能迅速平息风波,我们就给个一般处分,否则脱下警服……

“这不公平,我没错凭什么道歉?”

林中梅当场反对,她说我一切按规定行事,走的时候一切正常,谁下令放崔月森一伙人,他们出门前谁接触过黄毛,沿途监控你们调阅没有,黄毛的尸检结果是啥?请你们如实告诉我。

“你惹这么大的祸难道还有理?”

张毅拍案而起,他说这段时间花县的负面新闻够多了,这次我们这里出了漏子,上面肯定要追责任,不处理人这个关口大家都过不去。

“大家看看手机吧,又有新闻了。”

众人说话时,李强一直玩手机,玩着玩着他忽然哑然而笑,建议大家不要争吵先看新闻。

新闻视频里,黄毛一伙身穿倭国军服的混混,正在当街调戏、殴打过往行人。这一下评论区可闹热了,网友们迅速调转矛头,一致谴责黄毛等人的汉奸行为,都说他恶贯满盈自寻死路。不一会儿,有的网友扒出了黄毛的真实姓名,把他欺行霸市,毒打邻居,欺凌弱者,甚至辱骂祖国、甘当卖国贼的行为和言论统统曝光。

除了视频,还有一则以往的人物通讯。内容是林中梅智勇双全,独立破获几起大案要案的文字稿。稿件的署名不仅是省报资深记者,而且发在头条。这一下,评论区又炸了锅,网友们一改先前的态度,纷纷向林中梅道歉,既支持她一如既往办案,又鼓励她严惩汉奸卖国贼。

“这下你满意了吧?”

张毅长叹一口气伸个懒腰起身就走,姚红坐着不动,他说局座,会还没开完呢,林中梅如何处理?

“各人回家思考。”

看局长怒火正旺,几位副局长紧跟着走了。

林中梅最后离开,她没预料到事情反转得这样快,猜想这种绝地反击、后发制人的高招,肯定是恩师宋韵的杰作,于是对恩师的崇敬和感激又加重了好几分。

接下来的几天里,网络上关于花县的负面新闻持续发酵。

起先,网友们严厉谴责崔月森一伙混混的汉奸行为,强烈要求严惩他们的同时,必须深挖幕后元凶。后来众人又把矛头对准康养城,有的网友举报岸田浩,说他是潜伏的倭国间谍;有的网友说花县崔家是汉奸,为了自身目的和前途,不惜出卖人格和国家利益;有的网友还把倭国浪人当街耍横打人的视频公诸于众。

于是严查汉奸间谍的呼声,以及注销、拆除康养城的请愿,如汹涌的海潮一浪高过一浪。

这样一来,崔月莺就坐不住了。

崔月莺的烦恼,首先来自儿子林剑的反叛。林剑读五年级,学习成绩很好,他非常崇拜岳飞、戚继光、郑成功以及诸多英雄。他不但反对妈妈穿倭服,而且一个劲吵着要回老宅住。由于提议没被父母采纳,一气之下,林剑把岸田浩送给他的奥特曼玩具砸得稀烂,把母亲的高档倭服全部泼上墨水扔进垃圾桶。

第二个烦恼是大舅子崔月森,这家伙恶习不改,刚放出来就醉驾,撞倒五六位行人不算,还持刀捅伤了前来论理的人。如不是局里有人庇护,如不是老爷子再三强调要宽容,她真想让他吃牢饭。

第三个原因来自网络压力,这几天她不敢看手机不敢开电脑,除了向助理钟倩了解新闻内容和动向,其余时间就关在屋子里发呆。她是读过书的人,知道当汉奸的下场,更知道老爷子和岸田浩许多见不得人的事。如果这些事被网友一一扒出,不但崔家要玩完,而且康养城也将灰飞烟灭。

“钟倩,马上来我办公室。”

思索了很久,崔月莺决定召集岸田浩等人开个会,以前都是听岸田浩指挥,现在她要行使一下董事长的权力了。

“董事长,我来了。”

钟倩一身唐装不亢不卑,她进屋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董事长的杯子续水,然后躬身站着等候命令。

“网上的帖子是谁发的,谁泄密,查出来了吗?”

钟倩打开文件夹,抽出一张纸递给崔月莺后退两步说,这几个帖子的IP地址全是虚拟的,我追踪了几天才发现全部来自境外。总之到现在为止,没发现香雪城攻击我们的证据,也没发现康养城隐藏的内奸。

“马上通知岸田先生、小泽等人召开董事会。”

“好的,董事长。”

“这个会你也要参加,做好记录。”

“谢董事长!”

人到齐以后,崔月莺轻咳两声首先说话。她说这两天林中泉的压力很大,上级领导一天几个电话讯问,如再不平息网络舆论,我们大家都没好果子吃。

崔月莺很激动,她说岸田先生断尾自救的策略起先凑效,牺牲黄毛整垮林中梅,本来胜券在握谁知半路杀出程咬金。现在我们已经被逼到了悬崖边缘,如何绝地反击,各位都把高招使出来吧。

“八格,我去杀了林中梅。”

小泽雄左脚打着石膏,他挥舞着拐杖,神情很是激愤。看其他几人低头不语,岸田浩轻松一笑开始发言:

“董事长莫急,天垮不下来。”

岸田浩的言论很猖狂,他说平息舆论很简单,只要在其他城市策划、指挥一场群体抗法事件,成功转移网友的攻击目标,花县之危顷刻可解。

看大家惊诧,岸田浩一挥袍袖,很自得地说,这个围魏救赵的计划,昨天已经启动,好消息应该在路上了。

接下来,岸田浩的话滔滔不绝。他鼓励众人,不要被几篇帖子吓倒,他说现在的网友全是一群没有头脑的腔肠动物,我们的人在指挥部,他们闹得再凶,只要官方不发话,不行动,一切还在我们的掌控中。

“那今年中元节,我们的夏日祭还搞不搞?”

崔月莺听了岸田浩的话,心里一轻松便问起来夏日祭活动的事。她知道岸田的本事,有他在天真的跨不下来。

“一切按原计划进行。”

岸田浩的回答斩钉截铁。整个董事会完全成了他的独角戏,他说,夏日祭活动要搞得声势浩大,要让倭国的风俗彻底替代这里的传统。此外在空山寺给岸田树等人立碑的事要抓紧,这事崔月莺亲手负责。先前香雪城给我们惹了麻烦,接下来,该我们报复还击了。

“怎样还击,先生有高招吗?”

看崔月莺一脸期待,岸田浩竖起左手食指做个禁声动作,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他说天机不可泄露,大家可以领会和意会。

两天后,网上有关花县康养城的舆论,果然慢慢消停,人们的关注点,大都转移到了东山烧烤店当街打人事件上。

一周来,林中梅都很闲,好几次去上班,李队都叫她休息。休息就休息吧,正好利用这难得的机会给老师学琴棋书画。

这是仲春雨后的一个早晨,小路上铺满落花,空气中散发着各种植物的芬芳,远山青翠清新,香雪城门口的花海美得令人心悸。

林中梅哼着歌一路秀着身材走进来时,宋韵正在给一群考古研究者介绍香溪书院。

香溪从香雪城横穿而过,溪上有一座石拱桥,这座桥叫明远桥建于明末清初,桥上不仅有石狮镇守,而且整个桥身都有雕刻,从上到下,从头到尾都洋溢着古朴庄严的艺术光芒。

桥下水面如镜,石桥的拱形倒影,如一位得道高人,长时间静卧在柳荫深处。几百年来,这位高人鸟唤不醒,风吹不散,只有渔翁摇着小舟前来,它才略略变换一下身形,然后迅速恢复原来的潇洒姿态继续酣睡。

香溪书院紧挨明远桥一共三进,前进是戏台,中进是学堂,后进才是住宅。

宅院的建材多是桢楠、铁力木,几乎每根柱子,每道横梁都有雕刻。今天,宋韵的心情很好,心情一好,气质风度就出来了。他指着书院的门罩大声说:

千金门罩四两屋,其他地方的门罩,大多是砖雕和石雕,像这种全实木门罩,且全身布满雕刻装饰的,在花县,乃至江南的徽派建筑中都是极少见的。

宋韵很激动,他指着木雕上的倒挂狮、木灯笼,独自感慨一番,然后才给大家讲哪副雕刻是郭子仪上寿,哪副是太白醉酒,哪副是诸葛亮出山,直到学者们点头会意并发出赞叹声,他才带头迈步入大门。

进了门,宋韵再次感叹,他围着石柱花瓶转两圈,仰头望着房梁上鱼跃龙门、八仙过海等雕刻,一时间眼里渗出泪花。

介绍完戏台的左右包厢、天井和藻井,宋韵大发感慨。他指着中进院落自豪地说,这个院落虽是学堂,但不是一般的蒙童馆,它是给考取秀才以上的书生专门准备的,其格局采用八抬大轿的形式,分别把左右厢房隔出了八个读书厅。每个读书厅的雕刻都有特殊寓意,比如这幅寒雪梅花图,就是勉励学子必须下苦功读书,方能出人头地报效国家之意,再如这幅孟母三迁图,其寓意也是择邻而处,择友而交,奋发向上。百多年来,这个院落走出去的进士、举人,知府、知县一共六十多人。

“哇,太令人震撼了,真是不虚此行。”

学者们见书院如此神秘,全都不约而同发出赞叹声。

像上次一样,林中梅混在人群中,耐心听介绍。

今天,她不急,完全是一副明心见性的超拔相。听着听着,手机忽然震动,一看来电者是李琳,她赶紧跑到没人的地方。

李琳告诉她,牛浪的身份已查清,父亲是倭国人,母亲是本地人。牛浪以前是崔月森的手下,多次穿着倭国军服上街招摇。林中梅问尸检情况,李琳说,只有一处刀伤,而且一刀毙命,血液里没检出异常成分。

李琳的电话刚完,侄儿林剑的电话又来了。林剑说姑姑,我要回老宅和你一起住。林中梅问你妈妈同意吗?林剑说她不同意我也要回去,我看不惯她的打扮,我不想看见倭国人,林中梅还想问话,林剑说了声放学后来接我,就挂了电话。

学者们走后,林中梅跟着宋韵一路赏花观景,最后来到听香阁。

进屋后,宋韵拿起林中梅昨天临摹的画说,你临摹沈周的这幅《溪山高隐图》,用墨运笔和皴法与原作差距都很大。

林中梅不解,她不但觉得自己的画没问题,而且进步很大。

宋韵拿起画作耐心说,你好好看看看原作,这幅传世作品笔法精炼,布局气韵贯通,布景高远幽深,这就是沈周山水画的特点。老先生的特点,首先是平和中正,其次是笔笔清晰,再次是结构严谨质感细腻。

细心品读完原作,林中梅才知自己果真夜郎自大:

“老师,请你不吝赐教。”

宋韵自斟自饮一杯酒,慢条斯理说:

现在你的问题出在结构线和皴法上,结构线要有起伏变化,要苍劲有力,要用顶锋。皴线先淡后浓,层层叠加多用铺锋,这才是披麻皴的特点。

“老师,这幅《溪山高隐图》是沈周的真迹吗?”

林中梅手抚泛黄的画轴,有点不相信这东西有五百多年历史。

宋韵笑而不语,许久才感叹地说,这是你师娘花大价钱从国外买回来的。她是文物鉴定大家,我与她比都自叹不如,你还怀疑她的本事?你看这绢,典型的明代材质,再看这幅画的构图、线条、皴法、题款,不是大家很难做到一气呵成气韵流畅的。

“谢谢老师,我再临一遍吧。”

宋韵诙谐地说,你看又沉不住气了,先花时间把原作读懂再临。乘此良辰美景,你去弹一曲琴吧。

“好的,老师。”

林中梅走到古琴旁,先凝神运气,然后双手抚琴开始弹奏《云水禅心》,琴音刚起就被宋韵挥手止住了。宋韵说,你这是古筝曲,不适合古琴。林中梅嫣然一笑,马上改弹《平沙落雁》。叮咚的琴声时而高昂时而低沉,时而如铁马金戈,间或又像山间清泉。曲终之后余音绕梁,一时间清雅幽静的听香阁,仙风飘忽仙气迷离。

“指法不错,有几个音节还得反复练习。”

宋韵说古琴和古筝是有差异和级别的,古人说,琴音不清,改弹古筝。要弹好古琴,先要学会听水、听雨、听泉、听涛声、听瀑布,只有听出蛙鸣虫吼、龙吟虎啸、万籁之声,你才可以抚琴,否则就只能弹筝。

“老师,我好像进入了万籁此俱寂,唯闻古琴音的境界。”

“看来你真的入静了。”

师徒二人正在天音中愉悦徜徉时,周庄的电话忽然来了:

“先生,快来餐饮部,出事了。”

原来刚才那帮考古专家用餐后,突然集体抽搐呕吐,幸亏周庄机灵第一时间打了120急救电话。宋韵和林中梅赶到现场时,周庄正忙着护送专家们上救护车。林中梅很冷静,她令餐饮部的人原地不动,保护现场,随即叫周庄报警。一切忙完和宋韵再次回到听香阁时,两人均大吃一惊:

镇阁之宝,沈周真迹《溪山高隐图》不翼而飞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