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春雨的头像

张春雨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6/01
分享
《安澜》连载

第五十六章 1989年(五)

大乔今天去了娘家,刘幸儿扎着围裙用铁铲捅吊炉里的火。“吊炉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刘幸儿听到声音,一回头,愣住了。

张队长骑在摩托车上两脚撑地,故作害怕状:“你,你先放下铁铲子再说!”

刘幸儿这才发现自己正举着铁铲,她压低声音摆摆手:“你来干啥?快走吧!”

张队长支好摩托车走过来,掏出钱:“还没算完帐呢,我还得亲自给你送来!”刘幸儿一阵不好意思,低声说了声谢谢。

张队长围着吊炉左看看右瞅瞅:“继续送早饭吧,站里的人馋你做的咸菜了!”说完进了代销点,刘幸儿神情紧张地跟了进去。张队长看见坐在木板车上的王爱军,心里不是滋味。王爱军划着木板车,仰着脸一板一眼地解答张队长的询问,两人一问一答,甚是友好。临走张队长买了一捆电缆线,给站里每人订了一条新毛巾、肥皂、牙膏、牙刷,王爱军和喜嫂子恋恋不舍地把这尊财神爷送出老远。

西瓜市场的牌子改成了“宛平镇西瓜蔬菜批发市场”,带着刺儿的黄瓜,红嘟嘟的西红柿,紫亮亮的茄子,翠生生的韭菜,水灵灵的菠菜,从这里出发被运往各地,丰富了冬天的颜色,生动了老百姓的餐桌!

批发市场的生意红红火火地进行着,刘继仁倒下了。

街上的人们惊呆了,在他们的印象中,刘继仁是铁人一般的存在,永远不会倒下。虽说他手腕强硬了些,但是的确给老百姓做了好事,街道规划、盖学校、物资交流会、批发市场、窑厂等让街上的人们都受了益。

人们自发地去看望他,一波又一波的人,但是他谁也不见。刘继仁的脸和身上黑黄黑黄的,肚子鼓得老高,从医院回来,他就知道时日不多了,语重心长地嘱咐两个儿子:“庄乡们有问的,就说俺先走一步了,到那边去打点打点,让大家去的时候有个熟人!”喘了一阵,他把两个儿子的手拉过来:“俺走了,你们要打起精神过日子,千万别蔫了,人活着气势很重要。你两个一定要团结,兄弟拧成一股绳别人才不敢欺负!照顾好你娘,她一辈子不操心不受累,俺走了她就没了主心骨。不管她行事多么不周全,一定看顾她,别让她掉在地上!”两个儿子含着泪记住这些肺腑之言。

街上的王星大夫来给刘继仁的肚子抽水,自从刘大夫走后,王大姑的儿子王星成了街上的首席大夫。从肚子抽出些黄水,刘继仁的肚子不那么鼓,喘气也平稳了。

喜嫂子已经两宿睡不着觉,整夜不停地纺线。这辆纺车从她进这个家门就跟着她,每当心里快承受不住的时候,只有“嘤嘤嗡嗡”的纺线声能让她平复下来。

屋里没有掌灯,就着外面朦胧的月光,喜嫂子右手摇车,左手拿棉花条,匀净的棉线从拇指和食指中间的棉条里抽出来,又细又长,连绵不断。她已沉浸在“嘤嘤嗡嗡”的轻音乐里,忘却了世俗的一切,仿佛入了仙境一般。

“巧儿!”喜嫂子愣了一下,摇了摇头,唉!又出现幻觉了。

“巧儿!”又一声,喜嫂子一回头,看见又黑又瘦的刘继仁倚在门口,是啊,这个世上除了他,还有谁知道自己叫巧儿呢?喜嫂子猛地起身,眼泪汪汪地走向刘继仁:“你咋这么快就走了呢?这是来和俺道别的吧!”

刘继仁蹒跚地走到太师椅旁,一踉跄就歪坐在椅子上,这段路程耗尽了他全部的力气,浑身的汗淋淋漓漓,他努力地端坐好:“俺还没走!”

喜嫂子瘫坐在刘继仁的脚下,抱着他的腿,使劲儿憋着哭声,还是止不住地抽搭。

“巧儿,别哭,谁都得走这一步,早晚的事!”

“你走了,俺可咋过啊?”

“孩子们都大了,咋也能过下去!”

“俺这心里,心里难受啊!”

自从生病没掉一滴泪的刘继仁,此时的泪水已是止不住了,呜呜咽咽哆哆嗦嗦地说:“俺在李掌柜家扛活的时候,你才十来岁,转眼也是五六十岁的人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喜嫂子抬起泪眼:“这辈子,俺最恨当初你没带俺下关东,十八岁那年,俺让你带俺走,你却说不能做不仁不义的事……”

刘继仁抹了一把泪:“一步错,步步错,下辈子俺不会再错了!”

“你在那边儿一定等着俺,再腻歪几年俺也就过去了!”

“好……”刘继仁哽咽着嗓子。

“你走的时候俺就不去送你了,俺把给你做好的衣服在村东头的大柳树下烧给你,以后逢年过节俺就在那棵树下给你送钱,你可想着来拿啊!”

“好……原打算过两年帮国梁盖个二层楼,置份家业……”

“国梁的事你就甭牵挂了,人各有命,等士森大了就好了!”

“好……这辈子还有一件事我没办好……你弟弟……黄河两岸凡是六指的俺都打听个遍了,年龄上没有一个对上号的……看来早去那边了。”

“俺心里有数,他们早去那边团聚了,就剩俺一个熬了这些年!”

“到时候……你甭哭……反正早晚还会再见的……”刘继仁说完泪水汗水一起流,呼哧呼哧地大喘气。

李国梁用倒骑驴把刘继仁送回家,一路上刘继仁用尽气力嘱咐道:“天下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好好活着比啥都重要,日子都是熬出头的,士森是个好孩子,孩子大了就好了……”李国梁用袖子抹着眼泪,吸溜着鼻子,一个劲儿“嗯嗯嗯”,说不出话来。

李国梁敲开门,刘继仁的两个儿子看到他,顿时变了脸色,兄弟俩把几乎昏迷的刘继仁架回了屋,李国梁跟着进了院里。刘继仁的大儿子咬着牙低声说:“小子,别找不自在,识相的,赶紧滚……”李国梁手足无措地嗫喏了几声就回去了,刘继仁闭上眼流了最后几滴泪,就再也没睁开。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