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已过,芒种在即,洋芋白花刚谢,就要开挖。籽粒饱满的油菜豆荚已渐灰黄,正在收割。小麦已从青色渐变金黄,树丛的杜鹃,一声接一声地喊着“桂桂阳,麦子黄”。
仙姑这支神兵最为担心的是黔军前来报复,可过了几天都没有动静,就在方圆百里主要场镇和重要关口轮流派出暗探,在县城是如此,在马蹄河与荆角渡口山上,也是这样。这些暗探主要由张洪飞这种十多岁的小孩担任,要求暗中探查四周动静,特别是有武装人员向角口开来时,必须急报。
他们想,这些武装如果意图侵犯神兵,不管是从什么地方来,他们一知消息,一阵锣响,或唱山歌,将武器放在田间地头的神兵就集合了。比如,这黔军如果来角口,至少得出动几百人,这几百人要全部渡过马蹄河,得一两个时辰,到时他们早已在下宅坝两山树林中埋伏停当。
于是,神坛安排神兵该薅苞谷的薅苞谷,该插秧的插秧,该割麦的割麦,该挖洋芋的挖洋芋,该拍油菜籽的拍油菜籽……抓紧不要误了农活。
田野间,四处可以看到神兵赤着上身与家人或东家在田地忙碌的身影。收割了的田地,马上就被灌水翻犁,插上秧苗。夜幕降临,呱呱的蛙鸣,从水沟、青草噪聒过来,在秧田间此起彼伏。转瞬间,角口就有了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味道。
傍晚,主要神将在神坛集中议事。正在大家感觉平安无事时,张洪飞从泉口场跑回,衣服提在手上,从头到脚流着汗水。气喘吁吁地报告说:“有一支队伍,看上去不像官军,也不像保警队,他们不抢老百姓的东西,肯定不会是土匪。”
“你坐下,擦擦汗,喝口水,慢慢说。”三荷递过来一块灰褐色的布帕和一碗水。
张洪飞擦完汗,接过水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穿上衣服,用衣袖抹了一下嘴唇说:“他们穿着颜色不同的补疤衣,灰色衣服多些,打着绑腿,多数光脚穿着草鞋,除几个只在腰间皮带上挎着和仙姑一样的手枪外,其余背着长枪或大刀和干粮袋,还有手榴弹,已经到泉口场来了。”
蔡大地问:“他们戴的是什么帽子?”
“帽子?”张洪飞答,“他们多数光着头,有的包着黑布帕,也有戴灰色帽子的,好多人的帽沿都是耷拉着。这些人一个个脸色青白,像饿了好久一样,真像叫花子军。哦,那灰色帽子上都有颗五角星,红布缝的。”
蔡大地对仙姑说:“可能是红军。”
“对,我想起来了,有人说这些人是红军。”张洪飞不好意思地抠着后脑勺回答。
说又问张洪飞,“他们有多少人?”
“百多人。”
杨国虎说:“只有百来人,我们去把他们的枪提(抢)了。”
蔡大地看了杨国虎一眼,说:“根据装束判断可能是红军,如果真是红军,这枪不能提。”他分析道,“这可能只是先头部队,四周还有他们的人,再说他们都是训练有素的,打不过。他们也是支穷人的队伍,是支仁义之师,不该打。如果他们不是来占着我们的地方不走,不必打。人家给我们通过风报过信有恩,不能打。”他目光转向张洪飞,“你在什么地方看到他们的?”
“先是在那个石头长得像马的地方,听说他们昨晚住在田氏庄园的。”
“那是泉口的石马保,”夏进秋接话说,“隋朝时设置的庸州遗址就在那里,那石马就在官路边,石马前面还有一个马崽石,形态更逼真……”
蔡大地瞟了一眼夏进秋,对张洪飞说:“你说。他们在那里做什么?”夏进秋将张开的嘴闭上。
“他们用石灰水在石头上写字。”
“写的什么?”
“我认不全。”张洪飞说完脸红了起来。
蔡大地问完就想起洪飞只读过半年私塾,看着他微微一笑,算是致歉。
“还有其他没有?”
“其他好像没有。他们在泉口街上写完标语,又分头到四周寨上写标语去了。你们不是说一天一报吗?我就连忙赶回来了,今天半夜去的人你们派认得字的去,回来就知道了。”
蔡大地又问:“他们背短枪的人长什么样?”
“我隔得远,又不敢长时间看人家的脸,记不太清楚了。”张洪飞抠着指甲说。
蔡大地稍一沉吟对仙姑说:“安排今天半夜出发的人就不用去了,我和夏老师走一趟。”他转头看着夏进秋说。
夏进秋指着自己的鼻梁问:“我?”然后指着着蔡大地,“你?就我们俩?”
“又不是喊你去打仗,你担心什么?你不是认字认得多吗?我不明白的好问你。我们去看看他们的走向和目的,如果过路可以,想来侵占我们这地盘,就想法先把他们的枪提了,至少得撵走。”
“大地哥,那你们小心些。”三荷说。
一轮满月,天未黑尽就从下宅坝东边那道山梁升起来,挂在碧空,将山野照得如同白昼。蔡大地和夏进秋两人上路时,鸡已叫二遍。他们步履匆匆,一路向北,想尽快走完这八十来里山路,在齐场前赶到泉口街上。
一路上,两人轻言细语地说些家长里短,不觉来到梅林寺山脚。夏进秋回首看了一眼星月下朦胧的田野,问蔡大地读过华岳的绝句《田家》没有,蔡大地回答读过。
“这首诗写得很有生活味,很有情趣,经得起咀嚼。天还没亮,门还未出,田还未下,就搞得这么紧张,如果天一亮,门一出,田一下,不知他们会忙成什么样子。”夏进秋说,“我们俩不时看晓星,却不是忙春耕,而是忙打仗。”
蔡大地“嗯”了一声,没有作答,两人开始喘着气爬山。爬上梅林寺,进入了相对平缓的地段。夜风从凉爽变得有些冷飕飕的,时近时远,拖着呱呱长音的鸟鸣,让人有些毛骨悚然。走在前面的夏进秋,为了排遣寂寞,也为自己壮胆,不管蔡大地愿不愿意听,主动介绍起梅林寺来。
梅林寺坐落在左边鹰嘴崖与右边的石林山之间的山坳,山险林密。谁曾想到,荒山野岭间,生长出一位英雄人物,这位英雄名叫胡胜海,在这里竖起反清的黄号军大旗,提出反对劳役和苛捐杂税的口号,组织农民起义,开始对清廷长达12年之久的斗争……
夏进秋见蔡大地没有回应,转头一看,见他低头走路,似有满腹心事一般。他停下来问:“你在想什么?”
蔡大地猛抬头,险些撞在他身上,也停下来,说了声“快走”。两人又迈开脚步,沿着石块零乱铺设的小路爬山,两人都停止了说话。
两人气喘吁吁上完坡,转入山头林间相对平缓的小路,斜斜向上,蔡大地才对夏进秋说:“梅林寺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三面山坡都陡,树木稠密,小路狭窄,适合打防御战。”
夏进秋“哦”了一声,他不知道什么叫防御战,但他知道了蔡大地之前没有听他摆胡胜海南征北战英勇杀敌最后壮烈牺牲故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