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月云的头像

月云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1/30
分享
《将军情》连载

第一章 苏家有子名庆梧,年少从军赴边庭

大颂熙德五年四月初一,京都放榜之日,几家欢喜几家愁,中榜者欢呼雀跃,许多富家子弟榜下捉婿,中榜者不是被拉走,就是笑着躲避,甚是狼狈。而落榜者,心灰意冷,默默无闻无闻的离开,或者被人冷嘲热讽。

苏家的苏庆梧就是这种情况,他是当代忠勇伯侯府苏承全的子嗣,只是他却只是妾室,而且早已经亡故了。

他叹息不已,从他十岁开始,年年科举年年落榜,至今已经有六次了。

他想起母亲临终时的期盼,临终时的话语时时萦绕在耳旁。每至午夜梦回,他总能想起那日的情景。

母亲周氏抓住他的手,“梧哥儿,母亲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良家子,家里也有疼爱我的父兄,可是后来父兄去边疆做生意死在金贼的手里。家道中落,遭人欺辱,为了养活弟弟,嫁给了你爹做妾室。那时候就想得一个诰命,光宗耀祖,可是你父亲让我一次次失望。我已经不在奢求,只希望你能平平安安的,娶妻生子,儿孙满堂,娘在地下看着也高兴啊!”

苏庆梧想到这个,就自觉对不起自己的娘亲,连娘亲自己的临终遗愿都没能完成。

跟随的小厮铁头感觉到了自己的公子情绪不高,连忙安慰道:“公子莫恼,来年我们再考,定是能够高中的。”

苏庆梧只是微微一笑,说道:“没事的,我已经习惯了,大不了来年再考一次,总不能年年运气都这么背。”

回到忠勇伯府,他没有走正门,但还是被看门的小厮看见,好一番奚落。

“看他那狼狈样,就这样也能中举。”

“就是,我听闻那些中举的老爷都是天上的文曲星降世,可是没听见哪家的文曲星是妾室生的。”

说完就是一阵嬉笑,苏庆梧听到后双拳紧握,铁头更是想要去教训一下那两个说闲话的看门家丁。

苏庆梧拉住了铁头,说了句“我们走。”便回他在忠勇伯府的住处——藏兵阁。不是他不愿找这几个下人的麻烦,而是整个忠勇伯府的下人都是当家主母黄大娘子的天下,若是又惹到了他,又要找他的晦气。不是罚他的那点可怜的月例,就是使其它绊子,斗来斗去都是自己吃亏,现在的他只能伏低做小,学会隐忍。

此处是苏家历代子弟从军为将,役于王事,战死沙场后储藏他们铠甲兵器的地方。这苏家原也是军功起家的,这忠勇伯的封号也是因为军功得的。可是这几年却没有出个什么厉害的将军,顶多就是几个旁系子弟没出路去从军。苏家嫡子更是不可能从军,都热衷于科举,毕竟大颂是个重文轻武的王朝,七品的县官敢骂四品的武将,这就是现实的写照。

苏庆梧自八岁丧母后,便一直住在这里,身边只有两个小厮,一个是铁头,还有一个是阿牛。他在这里夙夜攻读,闲暇时习练武艺,可惜他读书认真,但每每科举都是名落孙山,武艺倒是还有所成就,万人敌达不到,这千人敌倒还是勉强。

苏庆梧前脚刚到藏兵阁,后脚阿牛就禀报说:“黄大娘子身边的女使便来说大娘子待会要来藏兵阁,让他们做好迎接的准备。”

苏庆梧冷哼道:“这黄大娘子还来这,他不是最嫌弃这里阴森恐怖,很是晦气嘛!现在亲自来这,估计无非是想奚落我罢了。”

苏庆梧也没有准备,就这样等着她的到来,至于准备,藏兵阁的情况她自己清楚,没必要打起脸充胖子,要不然她以为剥削得还不够,又出一些幺蛾子。

没多久,黄大娘子就带着一堆婆子女使,大喊大叫的进来了。

“哎呀,这藏兵阁怎的如此冷清,张娘子,你回去多拨一些女使下人来这藏兵阁,这庆哥儿也是主君的子嗣,可不能冷落了。”

那张娘子连连答应,苏庆梧看着他们的表演,心里面冷漠不已,面上却要感激她们的关心。

“谢阿娘关心,梧儿这里什么也不缺。”苏庆梧笑着回道。

黄大娘子笑着道:“梧哥儿还是这么懂事,这次科考怎么样?是否高中。”

苏庆梧这次没有回她,心想:“这老妖婆早就知道了,此时询问,定是在嘲讽挖苦她。”

黄大娘子看他沉默不语,便故作悲伤的摇头道:“梧哥儿无妨,这科举不是一帆风顺的,不是谁都像你柏哥一样一次就能高中的,下回继续努力即可。”

苏庆梧恭敬的说道:“阿娘说得是,梧儿下次定当努力备考,为我中勇伯府争光。”

就这样闲聊一阵,黄大娘子留下一百两银子,勉励一番就走了。

苏庆梧看着离去的黄大娘子,他心里一点也不愿叫黄大娘子叫阿娘,实在是因为礼法的原因,妾室所生的子嗣不能叫生养他的妾室为阿娘,只能叫小娘,而得叫当家主母为阿娘。但苏庆梧心里只有一个“阿娘”,那就是周氏。

回到房屋,看着那封好的一百两银子,他实在是想不到这黄大娘子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直到他爹苏承全来到藏兵阁他才知晓黄大娘子的用意。

而在凤栖阁,黄大娘子身边的孔嬷嬷疑惑不解的问道:“大娘子,这一百两是不是多了点?”

黄大娘子不以为意的说道:“一百两让他替枫儿的命,不便宜了,难不成你觉得枫儿的命不值这么多钱?”

“奴婢不敢,枫哥儿如此金贵,就是万贯家财也是不能换的,只是觉得给那小贱种一百两实在是太多了,想少给点。”孔嬷嬷连忙跪下说道。

等孔嬷嬷跪得腿发酸了,黄大娘子才扶起她说道:“你是随我嫁到这忠勇伯府的老人,也是我的知心人,最为得力,但我现在得提醒一下你,切莫在欺压梧哥儿,惹事生非,若是他不愿意替枫哥儿上战场,那我只能再你的儿孙辈里面多挑几个保护枫哥儿,谁让我身边最信任的就只有你呢!”

这让孔嬷嬷汗水直流,连道不敢,他是真的害怕将自己的儿孙送上战场。听说北边的辽人、金人、西夏人勇猛善战,战场上凶险万分,这几年苏家的旁系子弟可有不少战死沙场的。

其实苏家子嗣众多,光是苏承全妾室所生的子嗣都有十几个,也不一定非要苏庆梧去替。但谁让他这么有才华,她的那个在翰林院负责阅卷的考官堂哥可是快压不住了。为了不让这庶子压过他的两个儿子,他不得不让苏庆梧当替死鬼。

入夜,苏庆梧正在挑灯夜读,没成想苏承全此时却来看他。其身边的家丁正想喊一声,却被苏承全拦下。

苏承全轻轻的走到苏庆梧的身边,将身上的棉袍披在苏庆梧的身上。说道:“夜里凉,别冷着了。”

苏庆梧急忙起身,喊了声:“爹。”

苏承全坐在椅子上,夸他读书刻苦,夙夜攻读,将来定会有所成就。

苏庆梧连道:“不敢,只是笨鸟先飞,他也想为苏家光宗耀祖,让父亲脸上有光。”

这番话倒是让苏承全不好意思开口,但苏庆梧早就看出了苏承全有事,这几年他都不曾来过一回,现在来肯定是有什么不好的事。

苏庆梧问道:“我观父亲神色有常,不知是有何烦忧之事,孩儿愿意为父亲分忧。”

听苏庆梧这么一说,苏承全也就直接说了出来。

“哎,梧儿,你也知道,我大颂边关不稳,这几年一直有子弟去边关投军,但都是些旁系子弟,这回官家说了,我们忠勇伯府也要派一个伯爵的子嗣上战场,但你看,除了你体格健硕,年龄也合适外,你的那些兄弟不是年龄太小,就是身体太弱,或者有望于科考。而你已经考了六次都未中,为父虽相信勤能补拙,但族中之人恐怕不会答应,再支持你科考了。”

苏庆梧此时全都明白了,怪不得黄大娘子,还有父亲,这些人从不来这藏兵阁的人为什么都来了,感情是让他去苏家的其他子嗣替死,这让他心里恼怒不已,心里一时很难接受。

苏承全还继续说道:“梧儿,你看能不能替一下你那些兄长弟弟们,你放心,你是我忠勇伯府的人,只是在战场上走一圈,不会有危险的。回来后族里肯定会全力支持你科考的,你放心。”

苏庆梧只是说了句:“这事有点大,父亲容孩儿想一想,明日给你答复。”

苏承全看了一下苏庆梧此时的状况,其震惊不已,一时没有缓过来。他抚慰了一番说道:“好,你且先想一想,明日想好了便来书房找我。”

这一夜,苏庆梧彻夜未眠,他心里虽然对忠勇伯府没有什么感情。但在这里待了多年,没想到转瞬间就将自己抛弃,心里还是很难过的。但他知道,这从军赴边关,自己是跑不脱了,但这该得的利益,他也是要争取的。况且这去边关也不是永无出头之日,这军功封爵也不是没有的事,说不定自己真能在边庭一刀一枪,搏出个封妻荫子,甚至还能给阿娘追封诰命。

想好了后,天微亮,苏庆梧便去往书房去找苏承全。但是因为来得早,苏承全并未起床,过了许久,苏承全才赶到书房。

“父亲,孩儿想好了,既然孩儿在科举上难有建树,不如去沙场上去搏一个功名,一样能为我忠勇伯府光耀门楣。”

苏庆梧的一番话,可是让苏承全高兴,连连道好,说苏庆梧有志气。这一是觉得这儿子能一直想着苏家,觉得很懂事,二是自己的其他儿子也不用上战场搏命了。

只是苏庆梧突然话语一转,让苏承全的笑脸僵硬了下来。

“这个父亲,孩儿愿意上战场,但总不能让我空着手上战场吧!”

苏承全听出了他的意思,连道:“不能够不能够,你拟订一个单子,把需要的物资都罗列上去。”

苏庆梧早就准备好了,赶忙从怀里掏出单子,苏承全刚喝了一口茶,可看着单子上要的东西,刚喝的茶一口喷了出来。

“你要这么东西,签了死契的家丁要五百,铁甲五百套,长枪两百柄,盾牌一百面,腰刀三百把,弓两百张,箭两万支,战马五十匹,还要白银一万两。”

他看好了内容,缓了缓神才说道:“就你要的这些,就是兵部也批不了啊!还有那五百家丁护卫,全府上下把女使加上也才够你这数,我这利用权限,顶多就只能给你一半。”

苏庆梧开出这么多的单据,就是好漫天要价,最后能多得点好处。苏庆梧故作为难的说道:“父亲大人说得是,家里困难,孩儿要一半即可,至于那家丁护卫,我只要我院里的铁头和阿牛就行了,其他家丁护卫就留在家里看家护院就行了。但府里得给我支一些银钱,我也好招兵买马不是。”

苏承全最后还是捏着鼻子认了,谁让要让苏庆梧上战场呢!在怎么说也是自己儿子,若是将此事传出去,还不得说他苏承全厚此薄彼,让儿子上战场送命,落得个刻薄寡恩的名声。

就这样,苏庆梧在府里账房那得了三千两银子,他找来铁头和阿牛,让他们去牙行买奴隶,特意嘱咐不要怕花钱,买那些长得壮硕的,身家还算清白的,最好买死契的。卖完了以后就带到京都外的庄子里。

等吩咐完,苏庆梧又去库房领物资,可看了那些物资,他的心沉了下来。武器都很普通,只能勉强用,就比如铠甲,木甲、棉甲、皮甲都有,只有他自己有一副铁甲,至于盾牌只有木盾,其它的兵器也有了锈迹。还有战马,除了他自己所乘的战马还算健硕外,另有两匹老战马,剩下的都是一些挽马,能拉东西,上战场却是不行。不过那一万两倒是没有克扣,足额发放的。

就这样,苏庆梧带着他的这些三瓜两枣的家底出了京都,来到庄外,他要看看铁头两人招的兵卒怎么样?在制定下一步计划。

桃花庄,这是苏庆梧这几年省吃俭用留下的家底,每年也有个一两百两的收入。要不然靠着府里那时常拖欠克扣的月钱,苏庆梧能被活活饿死。这回他要上战场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命回来,他打算把这个桃花庄典卖,也好给自己多一些资金,兴许以后就用得上了。

而此时的桃花庄,正是苏庆梧的屯兵之所。因为苏庆梧要的是精壮的汉子,又要签死契,所以这就贵了点,每个人要了十两银子,三百人刚好把苏庆梧的三千两银子全部花光。

不过在苏庆梧看了这些人后,他就觉得花得值,这些汉子只要花点心力,稍加训练,上了战场见点血,那就是精锐了。只是此时这些人有点无精打采的,对自己的命运很是没有底。

苏庆梧让铁头和阿牛两人将这群人叫了起来,这些人稀稀拉拉的来到台前。不过都未说话,只知道眼前的少年郎估计就是自己今后的东家了。

“我叫苏庆梧,以后呢就是你们的东家了,我买你们干什么呢?我不想骗你们,很快我便会去往边关征战,手里面没兵,所以才买了你们。你们愿意和我去的,我欢迎,不愿意的我也理解,毕竟小命只有一条。现在有愿意走的没,有的话可以站出来。”

结果半天无人敢动,更无人出声。他们都是奴仆,还签的死契,没有契约,出去就是逃奴,被抓到就是个死,去官府也是一样。这苏庆梧说放他们走也就是说说,没人会当真。

“好,你们不说话,就当你们是愿意去疆场搏命了,都是有血性的汉子。你们放心,你们若在战场上表现好,我定会给你们脱了奴籍,你们甚至还能当上将军,娶个婆娘回家。而且你们随我从军也有军饷,你们的军饷我一分也不会拿的,都留给你们,若有哪位兄弟不幸战死了,我还会有抚恤的。”

此言一出,台下的汉子才算有点活力,眼中有点光彩。他们也算是明白了,给人当奴仆,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人头地,这去边关杀敌可是有军功的,他们或许还能真的混出头。

随即苏庆梧便将他们分队,一百长枪兵、一百盾兵手、一百弓兵,由于没有专人指导训练,只有苏庆梧依照兵书上的练兵之法,开始了将近两个月的训练。

到出征之日,官家派太监宣读圣旨,对他们这些能够主动前往边关的勋爵子弟大加褒扬。而苏庆梧也因为忠勇伯府主君儿子的身份,得了个仁勇校尉的官衔,能够统领一营五百人的步军,其他的多是得了陪戎校尉的官衔。

忠勇伯府为了营造家族和睦,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的画面,还举家出来相送,苏庆梧只能不冷不淡的打个招呼,就带着自家的三百步卒开拔奔赴边关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