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颂熙德十五年,冬季刚过,金骑便不时在望州城外探查,苏庆梧时常率兵出城驱赶。但往往是苏庆梧他们一出城驱赶,他们就跑,很难抓住。苏庆梧上奏朝廷,得到的答复就是金人没有主动出手,就只能驱赶,这让苏庆梧很是被动。
“老苏,这金人太嚣张了,我们真要听朝廷的吗?”
“若是真听朝廷的,我们恐怕得挨揍呀。”
……
苏庆梧听着众人的吵闹,最后示意他们停下听他说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官家和那些大臣又不在前线,他们知道什么?仗怎么打还是我们决定。首先就是要采购军械,尤其是那种远程弓弩,多采购一些安放在城头。老饶,这事你熟,你去黑市采购一下。”
饶圆笑道:“苏哥,你就放心吧!这事交给我。”
“这另外一件事就是要加固城防,我决定前出在望北山下建立望北关,再从其关左右两侧建左右军镇,这样便使望北关成为前哨阵地,给望州城留有足够的准备时间。这筑关修城之事就交给康成了,一定要尽快建好,最好是在这一年之内,我怕金人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
“末将得令。”
“我们筑关修城时,金人定会来骚扰,这就需要一位将军负责驱赶金人,与之周旋。此事便交给青云兄,务必不能让金人破坏了我们的计划。”
赵青云拱手道:“末将得令。”
“剩下的人则是各行其是,抓紧练兵,本将会不定时检查你们的练兵进度与成果,懈怠者罚,练得好的赏。金人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你们可得抓紧。”
众军官一同抱拳道:“末将等领命。”
入夜,苏庆梧回了望州将军府,这个府院甚是简朴,相比其它州的军政官员来说。这也是没有办法,苏庆梧在这望州虽然有点家产,但所得大部分都补贴军用了,要不然光指着朝廷那三瓜两枣,这望州边军迟早得散伙。也因此造就了苏庆梧的清廉之名,他不时跟望州诸校尉军官调笑道:“当将军当到我这样的,天下独一份了,换其他人来,估计当天就得哭着鼻子给官家写告老还乡的折子,然后卷铺盖走人。”
这一年干得可是热火朝天,第一个月苏庆梧就巡视各方,赵青云与金人哨骑相斗倒是斗了个旗鼓相当,一是因为金骑主要是探查消息为主,不愿与颂军纠缠,而二是探查消息自然是要人少,人若是多了目标就大,当然也就斗不过人多的颂军了。若是人数相同,颂军还真不一定是对手,以往是因为颂军兵员不行,马匹不行。后来苏庆梧虽然进行了调整改编,但马匹依旧是硬伤,不但马力比不过,数量也不多,望州城战马的数量只能筹够三小营,也就是骑兵只有一千五百骑。
苏庆梧问起赵青云情况时,他可气得很,骂道:“那些金贼当真是滑溜,我一追他们就跑,并无多少斩杀。”
苏庆梧安慰其不必太过气恼,他的主要任务便是防备金人破坏筑城建关的工程。
紧接着苏庆梧又去看了望北山与左右军镇的修建情况,看着那建设的进度,苏庆梧焦急不已。他找来了康成,说道:“老康,看这进度,恐怕这一年是完不成了,你得加把劲,金人可不会给我们太多的时间。”
康成也很是无奈,忙道:“将军,眼下我们就是缺人手,望州能招募的民夫我都拉来了,但人手还是不够,你要是给属下住够的人,我就是拼着年不过了,点灯熬夜也把望北关和左右军镇在这一年内建好。”
苏庆梧大喝一声好,表示:“先拨一万辅兵给康成,本将在到边关各州招募民夫,一定给你备齐人手,这年年末本将一定要看到望北关和两座军镇修起来,不然军法从事。”
“末将得令。”
在剩下的一年内,苏庆梧前后为康成修关筑城募得民夫两万余人,加上那辅兵与望州本地民夫,这修建的速度终于快了起来,在这一年内修筑完毕应当也是没有问题的。金人也发现了修关建城的情报,开始频繁派遣小股部队来捣乱,但都被赵青云领兵杀退,影响不大。
七月,饶圆购买军械回来,除了一应兵器战甲外,还得三架三弓硬弩,其威力巨大,需要多名壮汉操持。初试时士卒不会用,费了半天劲才射出,威力不错,就是准头实在太差。苏庆梧令饶圆选精锐擅射,又力量巨大之辈演练,希望关键时刻能有大用。
在秋末时,苏庆梧举行盛大的阅兵,检验各部的训练情况,看后发现确有改观,战力有不错的提升。对有功者都进行了奖赏,至于懈怠者却是没有。
大颂熙德十五年除夕夜,康成果然兑现了诺言,日夜修建,望北关与左右军镇终于完工,苏庆梧率众将验收,发现质量合格。他与众将士在望北关过了这一个年,紧接着便开始安排布防。
“铁头与曾阿牛各领一营兵士驻守左右军镇,赵青云领兵驻守望北关,防范金人寇边。其余众将各依军令,驻扎待命。”
“末将等领命。”
铁头与曾阿牛所领之兵虽是小营,只有五百余众,但苏庆梧给他们配备了一千辅兵,共有一千五百兵卒,但实际上他们的战力相同,待遇也相同,只是名称不同,这也是因为朝廷的缘故,不得已而为之。朝廷为防地方做大,限制地方兵额,望州地处边关,兵额才多一些,要是在中原腹地,各州都未必足三千兵。可望州若是依朝廷限定的那点兵力,根本就守不住,为此苏庆梧才想出了辅兵这一招。虽然跟朝廷要粮时不能拿到正规战兵的一半,但加上望州的收成还是勉强能养得起的。
也就是有一千五百余战卒的守卫,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力量镇守左右军镇的。当左右军镇遇敌时能撑到望北关和望州城的增援,假如左右军镇失守时,望北关危急时,望州城能够及时增援,这样层层抵御抗击之下,能够有效的守卫望州。当望北关也失守,金人兵临望州城下时,苏庆梧等人只能上奏求援了。
大颂熙德十六年夏末,还未入秋,金人便南侵,出动大军十万攻打望北关。苏庆梧并没有一开始就上奏求援,只是进行正常的战事汇报。
金人领兵的是他们的二太子完颜宗,据说此人骁勇善战,在灭辽大战中大放异彩,没想到这一次攻颂却是他领兵。
在这攻颂的金人大军中,还有苏庆梧等人熟悉的身影,那就是独眼蛇刘达。此时的他已经剃去汉人发型,留成了豹钱鼠尾,以示彻底臣服金国,他也借此融入到了金国。
这一次他们果然率先攻打左右军镇,在铁头和曾阿牛抵挡不住后,就由望北关赵青云派兵增援。而金人绕过左右军镇攻打望北关时,却是遭到了三方围攻,派出的军队最后全军覆没。大战一个月,金人损失不小,却并未前进一步,气得完颜宗暴跳如雷,最后还是刘达出了个主意。
“二殿下,末将以为我们兵力充足,何不全面进攻,这样他们首尾不得兼顾,就能很快拿下。”
随行的军师完颜狐思考了一番后也是说道:“刘达将军说的法子不错,可以为之,但我认为可以再加上一条,我们不是俘获了不少辽人和颂人嘛!攻城的时候让他们走在前面。”
刘达虽然已经变得心狠手辣,也不得不忌惮这完颜狐,比自己还要狠毒。
大颂望北关,大颂百姓走在最前面,其次是辽国百姓,最后是金兵,他们就以此攻关。用百姓挡箭,前方百姓溃逃,或停止不前,就会被后方手持弯刀的金兵砍杀,逼着他们往前走。
赵青云看着这情景眼眶欲裂,大骂金人畜牲,但看着金人越来越近,他只能下令放箭。
有士兵不忍残杀百姓,赵青云怒道:“身后就是望州城,那里有十数万百姓,我们这失守了他们就得遭殃,给本将放箭,苍天要惩罚,本将给你们担着,快给本将放。”
士兵们闭着眼睛,怒吼着放箭,有许多兵卒边放箭边骂金人。
“狗日的金鞑子,不是人,老子射死你。”
“去你娘的金鞑子,老子跟你们没完。”
……
骂到最后,士兵们眼眶通红,嗓子也骂哑了,金兵也退了,但是他们却依旧站立在城墙上,死死盯着远方的金人,似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赵青云也是如此,胸口起伏不定,显然是动怒了,这是他第一次动手杀了百姓,他心绪有波动也正常。大颂文官最讲仁义道德,若是被那些言官发现,定会像疯狗一般弹劾他,到时候别说功劳,没有过错便不错了。
此时他看着城下许多百姓的尸体,内心悔恨不已,想着自己从军便是为保百姓安宁,现在自己却亲自下令杀民,他再一次流下了泪水。他只能以“一将功成万骨枯”为理由安慰自己,但这最后还是成为了他的梦魇,时常使他午夜惊醒。
这一幕也在左右军镇发生了,虽然铁头和曾阿牛最后也违背自己的内心下令放箭,但他们兵少墙低,左右军镇先后失守了,铁头和曾阿牛各带残兵撤回了望北关。接到赵青云所发军报的苏庆梧,第一时间便点齐兵马增援望北关。
来到望北关,看见关外残状,在看见赵青云他们一个个耷拉着头,便知道他们内心倍受煎熬,苏庆梧也不知该如何安慰,金人此计甚是歹毒。既能减少金兵损失,又能打击颂军兵将的士气。
“将军,是我没守住右军镇,你罚我吧!”
“将军,俺也是……”
看着因为丢失军镇而自责不已的铁头和曾阿牛,他也不好苛责什么,他安慰道:“金兵驱赶百姓当炮灰,左右军镇的驻守兵马又少,他们能坚持这么久已经不错了。”
随即又安慰起几人道:“金人心思歹毒,我们不可受其影响,这射杀百姓也是无奈之举,本将会据实上奏,看朝廷如何安排吧!”
“末将等遵命。”
接下来的日子,众人集中力量防守望北关,金人每日都会驱赶百姓在前,趁机攻打关隘。苏庆梧看着这个情况,知晓这望北关也是守不住多久了,他只能尽力拖延时间,给望州城多留喘息时间。他真希望能拖到快入冬的时候,这样金兵就能撤军了。苏庆梧知晓金人必定会兵围望州城,他只得提前发了求援令,希望朝廷能尽快发兵增援。但他实在不敢寄希望于朝廷,上次辽军兵围望州,朝廷迟迟不发援兵,导致刘老将军战死沙场。
大颂熙德十六年十月底,望北关破,苏庆梧率领颂军且战且退,撤入望州城。金人见快要入冬,若不攻入望州城,便会无功而返,发了疯似的攻打望州城。苏庆梧求援的军报奏折如雪花般的送入京都,但最后都是了无音讯,这援兵没有了。
苏庆梧没有办法,只能赌一把运气,将三架三弓硬弩搬到城楼上,他要在万军丛中射杀金人主帅完颜宗。这三弓硬弩作为秘密武器,他并没有使用,就想来个一箭定乾坤,可是直到十一月下旬,金军统帅完颜宗压根离战场隔得老远。
就在苏庆梧都已经快放弃时,完颜宗竟然亲自带兵攻城。原来完颜宗见望州城久攻不下,心里焦急不已,眼看又要入冬,朝廷又下令催班师回朝。他实在不甘心,又兼手痒,想要亲自带兵冲一次,不管成也不成,他都会死心了。
完颜狐等人自是不愿他像兵卒一样冲锋陷阵,他劝解道:“哪有主帅冲锋陷阵的,你是主帅,若是有个三长两短,三军将士怎么办?你想过没有?”
完颜宗怒道:“完颜狐,既然你认我是主帅,那就应该依帅令而行,这仗打得窝囊,我咽不下这口气。再说了,我以前不也经常冲锋陷阵嘛!我的战功都是靠冲锋陷阵得来的,我大金勇士从不惧战阵,尔等休要阻我沙场建功。”
完颜狐叫苦不迭,他的这位族兄的确勇武,但犯起浑来却没有几个人拦得住,而他并不属于那几人中的一个,他现在只能默默祈祷他这位身经百战的族兄能安然无恙。可惜事与愿违,意外还是发生了。
这一日清晨,完颜宗披挂整齐,骑着宝马在金军大军阵前耀武扬威,他拔出宝刀,大喝道:“大金的勇士们,随本帅冲阵。”
随即一骑争先,后方兵卒见主帅身先士卒,士气大振,大声呐喊着冲锋。
苏庆梧在城墙上远远的就看出了不同寻常之处,忙叫来操作三弓硬弩的兵卒瞄准完颜宗。
“看见那穿全身铁甲的金将没,都沉住气了,瞄准了等本将军令在射。”
完颜宗带着大军离望州城墙越来越近,三架三弓硬弩都已经瞄准了他,只等他在靠近一些就射杀。
一千五百步。
一千四百步。
……
六百步。
苏庆梧在一旁数着,紧张得不行,突然饶圆忙提醒道:“苏哥快射吧!金兵冲得太近进了死角,弓弩就失去作用了。”
苏庆梧吓得一个激灵,大声道:“怎么不早说。”
他拔出宝剑,大声喊道:“第一弩准备,瞄准,放。”
三根巨大的弩箭射出,却没射中,偏左了,威力倒是不错,跟串糖葫芦似的,射杀了不少金兵。
苏庆梧又命令道:“第二弩瞄准,准备,放。”
结果又射歪了,这回倒是偏右了。苏庆梧怒骂道:“都他娘是瞎子,什么准头,让老子来。”
他来到第三弩的旁边,亲自瞄准,他也紧张得心跳加速,不停的咽着唾沫。不过他强自镇定下来,仔细瞄准,因为他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他瞄准好后,亲手按下机扩,那弩箭嗖的一声飞出,他都听见了破风之声。三根弩箭,两根弩箭从完颜宗的两边飞过,而中间一根正中完颜宗。他被弩箭的冲击之下射飞十几米远,自己被钉在大地上,虽然身体面朝天,但他感觉双眼见不到光亮,只觉得双眼发黑,眼皮沉重不已。
他喃喃道:“我应该躲的?我怎么没躲过?”
随后便没了气息,这一变故,让颂金两军都给惊呆了,过了几息,还是苏庆梧反应过来,他高声欢呼道:“金军大帅完颜宗阵亡了,金军大帅完颜宗阵亡了。”
颂军将士也欢呼雀跃起来,跟着高喊:“金军大帅完颜宗阵亡了。”
城下的金兵也听到了这个信息,转着头去看主帅,结果他们看见了永生难忘的一幕,他们的元帅完颜宗被弩箭钉在了大地上。他们惊恐了,害怕了。
苏庆梧看形势于己有利,大喝道:“全军出击,随我抢夺完颜宗的首级。”
颂军气势汹汹,金军两股战战,一战之下金军溃逃出望北关,望北关与左右军镇都被收复。
苏庆梧鸣金收兵,清点伤亡,连夜书写捷报,连带着完颜宗的首级让康成亲自带回京都报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