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月云的头像

月云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1/30
分享
《将军情》连载

第二章 苏庆梧初到北地,草黄马肥战辽贼

开拔之时,苏庆梧便发了三个月的军饷,手下之人都是兴致勃勃,想要去边庭立下战功,得了封赏好衣锦还乡。即使是那种有跳脚的刺头,此时也是老实得很,全被苏庆梧的武力所折服了。没办法,不服就得打死,在生与死之间,他们还是选择一起去往边关赚那前程。

一路行军,苏庆梧并不入城,若是要采买什么物资,都是叫曾阿牛带人进去买。不是他不想进城休息,实在是怕扰民,被那些县官告到京城去,他又得吃瓜落。而且那些县官也是为官多年的,经验丰富得很,他们最怕当兵的入城祸害百姓,趁机要挟他们,到时候自己又得送上好处,才能赶走他们。所以让苏庆梧他们入城,那几乎是不可能。

临近云州时,铁头快马赶来说前方有土匪劫道,正在劫掠百姓。

苏庆梧可高兴坏了,走了这么久的路,终于可以让自己手底下的兵见见血了。唯有实战才能让士兵真正的成长,苏庆梧让兵卒打开自己的将旗,上书“仁勇校尉”,旁边一个大大的“苏”字。

按理说只有将军才能沙场立旗,可是苏庆梧可不管这些,他是怎么威风怎么来,说不定这面大旗还能吓到敌人,不战而屈人之兵,那不是赚了嘛!

苏庆梧带兵赶到时,土匪已经动手和家丁护卫开战,一群女眷被吓得啊啊啊乱叫的往旁边躲。

苏庆梧见形势危急,立即下令:“盾兵上前护住箭矢,长枪兵紧随其后,彼此配合,共同杀贼。弓箭手占领有利地形,没本尉命令,不得乱放箭,以免误伤。”

众军领命上前,与土匪战在一起。毕竟是训练了一段时间的兵,与这些毫无章法的贼匪终究不一样。没多久,贼匪见到苏庆梧的将旗,以为是官府的援军,吓得拿着抢劫来的财物仓惶逃窜。

苏庆梧等的就是这个时候,一声令下,弓箭手乱箭齐发,那些土匪非死即伤。苏庆梧迅速将他们擒获,安抚百姓。

而这些百姓也说不上是百姓,算得上是官眷,这个官员叫盛宏,乃是新科进士,也是被吏部选官被派往北方赴任。

等那些土匪被打杀擒获后,被吓得惊慌失措的盛宏才整理仪容走了出来,与苏庆梧见礼。

“感谢将军救命之恩,在下盛宏,乃是新科进士,现去望河州黄源县任知县。不知将军贵姓,来日也好报答将军的救命之恩。”盛宏行礼问道。

苏庆梧连忙还礼说道:“盛相公此话言重了,在下也只是个忠勇校尉,九品的官衔,当不得将军之名,盛相公叫我庆梧即可。”

“你姓苏,不知是与忠勇伯府是何关系?”盛宏问道。

“不才,我乃是伯府的庶子,说起来我也算是你半个同年,只是我未上榜而已。”苏庆梧谦虚的说道。

盛宏连忙谦逊的恭维道:“原来是忠勇伯府苏家的子嗣,怪不得如此勇武,人也是长得相貌堂堂的。”

苏庆梧正与盛宏聊得开心,铁头却前来汇报战果。

“禀大人,一百名贼人,斩杀九十八名,俘虏两名。我方只有几个轻伤。”

苏庆梧随后问道:“可从那活着的贼人口里问出什么?”

“问出了土匪老窝。”

“你带一都弟兄拿下那贼窝,收拾好后放把火就回来。”

“是。”

这操作看得盛宏是一愣一愣的,苏庆梧抱歉道:“我们都是粗鄙武夫,惊到了盛相公。那些被贼人掳去的财物,劳烦盛相公带着家人去认领一番。”

盛宏说了声不碍事便告退,说要去看看自己的家人。

苏庆梧则是指挥兵卒打扫战场,那些所得的财物盛宏取走了大部分,只留下少部分给苏庆梧劳军,苏庆梧推辞不过,就接受了,大部分都分给了那些作战勇猛的士卒,这更是激起了他们的拥戴。

而在盛家的马车队伍里,盛宏跟一个老太太嘘寒问暖,恭敬备至,料想是盛宏的母亲。

“母亲大人你受惊了,是孩儿的罪过。”

“这不怪你,这场面我原也是见过的,那些女眷没事吧!”

“只是受了一些惊吓,几个女使受了点轻伤,丢的财物也都被那苏校尉给送了过来。”

“这苏校尉看着倒是个守信不贪财的人,那些财物送一些给他,与他商量一下能否一起同行,反正都是北上,这样我们也能安全一些。”

“是,母亲大人。”

没多久,铁头回来了,人都没什么事,还拿了一箱财宝和几个女子回来。那几个女子料想也是被贼人掳去贼窝的,清白已经不在了。苏庆梧让她们离家近的,或是投奔亲戚的给干粮和银两,但还是有两个没了地方去。这可难为了苏庆梧,他要行军打仗,总不能带着女子吧!

这时盛宏走了过来,他解围道:“庆梧兄弟,要不这两个女孩我先给你养着,等你什么时候安家了在什么时候送还给你,你看如何?”

苏庆梧连忙道:“还是盛大哥好,替我解了燃眉之急,这两个女孩就跟着你家当个粗活女子就成,给我留着多可惜,说不定我哪日就战死沙场了。”

“庆梧兄弟慎言,这可不吉利。”盛宏却说道。

苏庆梧哈哈一笑缓和氛围,盛宏问起了苏庆梧的去处,苏庆梧说他也要去望州。盛宏便邀请苏庆梧带兵与他一同同行,苏庆梧高兴,路上也好有个伴,便答应下来,表示路上由他负责盛家的安全。

这一路上,苏庆梧与盛宏有说有笑,也认识了盛家的主母王大娘子以及两个妾室,盛家的两个儿子轩哥儿,贤哥儿,还有一个女儿叫盛华儿。当然还有他家的老太太,昔日的勇毅侯府的嫡女张老太太,这可是个闻名的人物。

这盛家昔日也是官宦人家,他家祖上也曾做到正二品的参知政事,只是后来落寞了。这盛宏如今中了举,也被外放做官,估计还是有机会恢复祖上的荣光,只是这边关的官不好当,也不知怎么的,就给外放到这来了。

这一路上走走停停,他们一行可是看够了这北塞风光,大漠戈壁风沙,落日孤雁南飞,盛宏还吟诗一首。但却被他那大娘子的嗓门给打断了。

“呸呸呸,什么好风光,看了这么多天,不是喝西北风就是吃沙子的。”

苏庆梧听闻此言哈哈大笑,盛宏也跟着陪笑,随后便说道:“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

没多久,他们来到了云州府城。入了府城,盛宏与两人便分道扬镳,因为他们一个要去府衙拜见上官,一个要去军营报到。

入城北大营,苏庆梧并没有见到将军,只是见到了一个姓徐的正六品翊麾副尉,被他打发到了关外一个叫大石堡的地方屯兵。

苏庆梧塞了几块散碎银子给这个上官,问他到:“下官初来乍到,手底下的营兵都还没补齐,还请大人指条明路,哪里能有好的兵员。”

这张校尉不动声色的把银子收好,心里面夸赞这苏庆梧懂事,但又觉得他傻,这一般的军官都会喝兵血,营里面的兵就没满过。他倒好,上赶子把兵补齐,不过他也没多管,人家愿意花银子养也是他的事,反正他可不会跟银子过不去。

“云州府大牢内有不少犯事的贼配军,你自个去挑吧!”

“谢大人提点,恭送大人。”苏庆梧见那校尉离去,就马不停蹄的去往大牢选配军。

在贿赂了看牢的牢头,苏庆梧成功挑到了两百个身强体壮的配军,登完记便带着出城与铁头和阿牛他们会合。

出来后苏庆梧就询问曾阿牛物资采买与大营发的兵饷军粮,甚至是军械都收齐了没。

曾阿牛回道:“大人,这彩卖倒是完成了,只是大营发的这些量少了一半不说,有许多还是不能用的,武器只能装备百来人,这军粮都是陈年旧米,军饷也只有一半。唯一齐的也就只有战袍,但是冬装里面只有一半是棉花,剩下的都是枯草。”

苏庆梧知道这些当官的尿性,表示无妨,粮饷他来补齐,总归不会饿着兄弟们。至于这军械铠甲,先紧着先来的弟兄们,或者用一下我们剿匪时剿获的,相信以后会有的。

就这样,苏庆梧统兵去往大石堡,闲暇的时候就是练兵。

而盛宏见好上官后,也是去往黄源县走马上任。他心里知道北地苦寒,但也没想到这么贫苦,整个县城只有不到五百户,若是再加上城外的百姓,勉强也就一万人出头,这让盛宏心里落差极大。

还得是盛老太太,用古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好一番训斥,才让盛宏静下心来,好好的治理黄源县。

这北地多干旱,降雨少,为了灌溉农田,基本都是靠人力浇水。有一次苏庆梧来拜访盛宏,见他困难,亲自带兵帮着一起灌溉农田,这可是让盛宏高兴坏了。

“盛兄,你放心,有我在,定让你在这一任的任期考核拿到个中等以上,到时候你就好升迁,离开此地了。”

盛宏含蓄的笑道:“哪有这么容易呀!至少也是有两任评的都是在中等以上才能调离边关,还早着呢!”

转眼间,便到了秋季丰收的时候,但这也是盛宏紧张的时候。因为每到秋季草黄马肥时,北方的辽人和金人最喜欢这个时候入关打秋谷,也就是入关劫掠。因为这些辽人和金人都是游牧部族,犹擅骑射,来去如风。大颂又多是步兵,根本就不是对手。

这回秋收苏庆梧就没带兵帮忙,而是驻守在大石堡防备外敌。这堡内以前也是有一都百人的守备,但是却只有二十来个人,不用说肯定是这小都头喝兵血了。

后来苏庆梧一问才得知,原来还真不是这马都头吃空饷,原来是上一任都头留的缺。

这饶都头叫饶圆,人如其名,长得圆圆胖胖的,家里面是一个财主,就是望州本地人。他那地主老子给他花钱买了个都头的官,这不大石堡这里有空缺嘛!就到这来上任了。

这人也不是太坏,就是有点抠,苏庆梧没来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给手下的兵卒几乎是一天三顿饭,顿顿喝清粥。士兵闹起来,他的理由就是:“这能怪我吗?还不是城里的那些大老爷克扣军饷粮草,这一层层盘剥之下,还能剩多少,能喝清粥就不错了。要是上面贪得无厌,盘剥得恨了,咱们都得喝西北风,吃沙子去。”

苏庆梧觉得他说得对,整个大颂国边关几乎都这样,大形势之下,他能不贪就不错了,也没太过怪罪于他。苏庆梧也就把他留下来,跟着曾阿牛一起管后勤。

苏庆梧看着远处烟尘滚滚,只是异族骑兵入境。刚要带兵拦下,却被饶圆拦住。

“苏校尉,你可能还不知道情况,我们这五百多号人,出去可拦不住这百来号骑兵,弄不好还会全部搭上去。”饶圆急忙道。

苏庆梧问道:“那你说怎么办?莫非是放这些敌军进去祸害百姓。”

“大人莫急,这些蛮人只是劫掠一些财货,抢够了自会离开。”

听着饶圆说的混账话,他怒不可遏,骂道:“放屁,凭你这话,本尉就能给你定个畏敌怯战,将你军法从事。”

饶圆这才害怕起来,连忙求饶。苏庆梧没在理他,命令所有弓箭手举弓,待敌骑靠近,万箭齐发,立马就有十几名辽人落马。那些辽人只能撤退,但一靠近就是弓箭伺候,他们不得前进,只能绕路。

等那些辽人走远了,苏庆梧才敢派人将那些辽人的武器铠甲收了过来,得了二十几副皮甲和辽人首级,可是让饶圆羡慕不已,凭着这些军功,都够他升好几级了。

但他此时只有羡慕的事,这些都只能归苏庆梧,他不按军法打杀自己已经算是好的了。

不过这些辽人从大石堡进不去,但是总能从其它地方进去。那些地方的守将根本不敢阻拦,只能收缩兵力在城堡内自保了。只是可怜了望州北四县的百姓,被劫掠了不少。

这辽人一劫掠就劫掠了七天,等颂军大军开来,他们已经抢够了。押着金银珠宝,女人奴隶往回撤,那队伍中夹杂着车辆与百姓,连绵十几里地。

站在大石堡城楼上的苏庆梧可是看得仔细,气得牙痒痒。他大吼一声:“集合。”

想要带着营兵拦下这些辽人,解救百姓。饶圆怕死,连忙急道:“我的大人,你就听我一次吧!这辽人你也看到了,少说也有上千人,还都是骑兵,要是打起来我们真不是对手啊!”

“你爱去不去,但若是不去的话这次战功就没你的份,而且我还告发你临阵贪生怕死之事,到时候你不但官位难保,到时候小命更是没了。”

一听苏庆梧的威胁,饶圆便面容苦涩,只能屈从,谁让自己的把柄落在人家手上。这伏击辽寇未必死,但秋后算账,这忠勇伯府的公子要是真的告发他,那是一告一个死。还不如和辽寇死战,身死后还能有个好名声,阵亡抚恤金还能给我那老爹养我那几房小妾和孩子。

苏庆梧身穿铁甲,骑着战马便率部到必经之路上布置迎战敌军。饶圆也穿上了盔甲,就是苏庆梧有点感叹世上还有这么大的盔甲,能让他穿得上。看着那盔甲穿得胀鼓鼓的,就知道那盔甲是遭了多大的罪。

他也骑上战马,可是那战马跑了几步就走不动了,任凭他怎么鞭打都没用。

“快走啊!你这畜牲,亏大爷我对你这么好。”

结果那战马实在是遭不住了,口吐白沫,顺势趴在了地上。饶圆没准备给摔在地上,啃了一嘴的沙子。在场的许多军士都看见了,有忍不住的笑出了声,还有的在憋笑。

饶圆觉得丢了面子,拔刀想要砍了那战马,曾阿牛调侃道:“饶都头,好几十两的战马,杀了就只能给弟兄们打牙祭了。”

饶圆一听顿时不愿意了,只能抽了那马几鞭子,让手下兵卒抬了个简易的轿子,就这样抬着他行军。苏庆梧看着他,顿觉得当兵能过得这么滋润也是没谁了。

辽人多为骑兵,铁头等探马探得他们只有五里时,大军停下列阵迎敌。而饶圆也从后面跑了过来,问是不是辽贼快到了。

苏庆梧点头,这可把饶圆给吓慌了。苏庆梧道:“你可是一都的都头,可不能乱了阵脚。”

他也觉得是,强压下心头的害怕,苏庆梧原本也没打算重用他,只是让他来凑凑人数,壮壮声势而已。

苏庆梧道:“你也别慌,你梧哥带兵给你打前站,你领兵压住阵脚就行。”

饶圆忙不迭当的叫了一声梧哥,说道:“梧哥,你放心,我一定守好后卫,不让梧哥分心。”

就赶忙跑到后面,看着他那逃跑时的样子,活像一头野猪。这让在一旁的曾阿牛道:“大人,这家伙贪生怕死的,看起来靠不住啊!”

苏庆梧回道:“本来就没打算能让他干多大的事,只要不给我添乱就行。命令弟兄们布置防线,将拒马枪和铁叶链都安上,摆在前面作为屏障,阻挡辽军冲阵。”

“是,兄弟们起来把拒马枪和铁叶链安上。”曾阿牛催促道。

拒马枪长达七尺,每个车头都插得有,骑兵来冲阵,第一排会被串糖葫芦。

为了防止辽军骑兵不要命冲阵,相邻的盾车间还锁上铁链,称之为锁车链。锁车链下面有大铆钉,可以打进土地中,防止整条阵线被骑兵冲着走,冲变形。

这些都是大颂军中对付北方骑兵时多年的经验,这还是苏庆梧在兵书上看的,现在终于用上了,也不知道效果如何。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