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也就是王丽芹住院的第三天,春泥早早地起床了,她感到头昏昏沉沉的。她看到王丽芹还在睡着,一下子想到王丽芹今天必须要面对的残酷的现实,顿时一股压抑和恐惧朝她毫不客气地扑面而来。她轻手轻脚地走列窗户旁,掀开窗帘,果然看到她所在的这个城市,夜色已经褪去大半,晨曦即将破晓,黑暗在黎明的前夕正徒劳地挣扎。东西大街的路灯还亮着,路上行人稀少,路上几辆来往的车辆,交替着快速地疾驰。对面一家早餐店,招牌很醒目,蓝色的大字,环绕闪烁着耀眼的五颜六色的灯光。新的一天要到来了,这一天将充满生机和活力,充满无限的可能,包含痛苦和无助,想到这春泥就不免又情绪低落起来。但她是爱这座城市的,除了外出上大学的几年,她还从未离开过这里,美丽发展的鹰城给了她一切,她今后也将紧紧地永远同它在一起了,想到这里,她的心里涌出一股暖流,她对这座城市有一种强烈的、炽热的、任何城市都无可替代的感情。它给了她内心的安宁,给了她去爱的勇气,给了她生活的希望。这种爱一直在她的心底,不知何时已经生根发芽,根已丛生,错综复杂,而且将越扎越深。
春泥又轻轻地把窗帘放下,天还没亮,她不想叫醒王丽芹,她想让她多睡一会。她蹑手蹑脚地向自己住的那张床走去,但刚走到王丽芹住的床尾,病床的摇把手绊了她一下,她疼的轻叫了一声,尽管她下意识地捂住了嘴,但还是不免惊动了王丽芹,她醒来了。“春泥,天要亮了吗?”她发出有气无力的声音。“是的,天还没大亮,你可以再睡一会。”春泥充满歉意地说,是她弄醒了她。“我早醒了,只是没起来。开开灯吧,这样会好一点。”“好啊。”王丽芹伸手按开了床头的一个开关,床头灯打开了,微弱的白光,足以照亮了整个房间,灯光柔和,并不刺眼。王丽芹坐起来,她出了一口长长的气,仿佛一个年迈的老妇人的语气那般心酸又无力。在这一瞬间,春泥心中生出爱和怜悯,应该是爱,不应该有怜悯都对,她应该鼓舞王丽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毕竟生活还要继续,人生的遭遇会很快过去。她不能沉沦为生活的奴隶,也不应该自暴自弃,她应该怀抱美好生活的信心才是。想到此,春泥脸上绽放了笑脸,她故意大声招呼王丽芹,告诉她今天转瞬就会过去,明天很快到了。
“我去打点热水来,你一会洗个手和脸,这样会精神点。”
“这次真是麻烦你了,你还是如以前一样爱我。”
“说什么呢,这些有什么值得提的呢?”
“我真想大哭一场。”
“哭有什么用呢?但你想哭就哭出来吧。”
王丽芹又流泪了,这次流泪不仅仅是因为她目前的无助处境,还夹杂着纯真友谊的情感,她这样说。于是两个好朋友又相互拥抱在一起,都流下了复杂的眼泪。
春泥打了小半盆热水,她把脸盆放在两张病床中间的空地上,王丽芹蹲下来,洗了脸。“这样好多了。”春泥说。她把王丽芹拉到窗户旁,透过玻璃,她们一起看渐渐热闹的城市。“一切多不真实啊。”王丽芹说,“我还是很难受,你说,能怎么办呢?”从前她们在一起时总喜欢回忆上学时的快乐,王丽芹还把自己结婚后才遇到的,婚前从没有想过的令她羞涩的事情统统的告诉春泥,春泥听到了一位怀着爱情憧憬的步入朝思暮想婚姻的所有女人共同的声音,王丽芹梦想着她的婚姻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最独特的,她的丈夫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真正的男子汉,他对她发过的誓言他能不折不扣的完成,她终生都不会忘记他对她的承诺。她要给他生一个可爱的孩子,他说过她喜欢孩子,也可能是两个,尽管她听人说过生孩子很痛苦,但为了她的男人,她早已下定决心,所有这些都是她心甘情愿的,她愿与他一起奋斗,他不富裕,但她相信有她的陪伴,他们会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那时王丽芹总以激动的口吻脱口而出无数天真的话,春泥打趣她说:“一定是你打过草稿背诵过的吧!”否则王丽芹怎会如此沉醉、如此忘我呢,“才不是呢!”王丽芹矢口否认。
如今,她们俩个站在这扇窗户旁,幸福的画面仿佛只属于过去。春泥提议说不如放一首音乐吧,王丽芹同意了。音乐中传来的是对爱情的渴望和歌颂,爱情这个人类永远的旋律,但王丽芹听出的却是悲惨的如泣如诉的曲调和情感表达。这时,春泥接到张海民的电话,问她何时能到家。差一点忘记今天是接豆豆放学的时间。育才小学是一所私立小学,每两周接送一次,每四周才过一个大星期。这所私立小学以它多年的教学严谨、学风优良、注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而在这座城市小有名气,春泥已经发现儿子入学以来,无形中多了份勇敢、担当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一点让春泥认为当初选择这所学校是对的。当时,春泥像很多家长一样,从多方面打听学校和老师,她倾听同事和朋友的意见,各种意见她都喜欢听,尤其喜欢听哥哥柳春生和嫂子吴岱的意见。哥哥在孩子教育上有一套他自己独特的观点,当他们兄妹坐在一起聊天时,他们总会把话题扯到哥哥热爱的教育上,他总是忧心忡忡地说:“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过一会,他又更加愁容满面地说,“唉,教育的最终使命是什么呢?”就好像他不把教育这个难题弄个水落石出,他就虚度了他一生似的,他给了自己太多的压力和重负,这可能与他们小时候贫困的家庭情况有关,给他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关。哥哥是家中的长子长孙,父亲和祖父都对他寄予重望。“男儿当自强,好男儿志在四方。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我们家就靠你了,你定会是我们家的骄傲......”哥哥就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在全家人的殷殷期望中刻苦努力,从不敢有丝毫懈怠,可以说他取得的好成绩给他的手不释卷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他并不是天赋异禀,终于他不负众望,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嫂子虽谦虚地说她没什么好的教育方法,但侄女柳昕的优秀有目共睹。这么多年了,嫂子吴岱果真如她自己说的那样,她在家中好像总是可有可无,她对哥哥言听计从,这让哥哥认为她是一个没有任何想法的女人,但春泥从不这样认为,而是发自内心喜欢她,对她充满了一种爱意。吴岱说:“育才小学的严谨是出了名的,对还没有自制力的小学生有好处,小孩子应该从小立下雄心壮志,怀有拼搏向上的精神。”最终,吴岱的一番话让春泥下定了决心,决定让豆豆到育才小学读书。春泥告诉张海民,今天下午应该能回去,万一如果回不去了,让他自己去接豆豆放学。他们没多说其它的,就挂断了电话。
又过了一会的功夫,王丽芹的主治医生推门进来,交待王丽芹空腹把3片药吃了,并说2小时后才可以吃饭。吃药后注意观察,如果出现腹痛和出血的情况及时告诉她。王丽芹点点头,她端起水杯,一仰头把药吞了下去,她这次没有一丝犹豫,反倒有一种孤注一掷的神情。“她吃的什么药?”春泥下意识地问了一句。“米索前列醇。”医生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后面就是王丽芹强烈腹痛的场景,由于太过痛苦,春泥无法形容出来,但春泥记得王丽芹最后排出了一滩血肉模糊的东西。她带着哭腔让春泥看上一眼,她说她很害怕,春泥胆怯地说她也不敢看。一个护士进来扶着王丽芹进了检查室,留下春泥站在那里一时不知所措。一会儿另一个护士用蓝色的布包着排泄物对春泥说:“这孩子已初步成形了啊,看着像个男孩,只是太小了。”“你问她怎么处理,你们如果不要了,医院就统一焚烧处理了。”春泥听清了前面护士的话,但她后来从来没告诉过王丽芹一个字,她害怕王丽芹受不了那个打击。显然医疗技术和上天都给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当然这个玩笑开的过于残忍。当王丽芹做完检查,春泥扶着王丽芹返回病房时,她看到王丽芹的丈夫牛得源在,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来的。从亲戚方面来论,春泥理应喊他表哥,但此刻春泥一个字都不想跟他说。他脸色阳冷,但他还是挤出了笑容给春泥打了招呼,很明显这是他强装出来的,说实话他应该也很难过。既然丈夫在妻子身边,春泥给王丽芹交待了几句话就要走。王丽芹既舍不得,但又没有理由再挽留春泥,所有人都会认为她最亲近的,最值得依靠的,最能保护她的丈夫已经在她身边了,她还能要求什么呢。春泥急匆匆走出病房,她像逃跑一样离开那间令人压抑的病房,她找到电梯,坐着电梯下楼了。
我用了大量的篇幅描述了王丽芹的际遇,春泥的见证和叙述让我的内心无比的忧伤,我甚至几度落泪,相信不少读者也感同身受。有的情节未免太细,是因为我认为女性就如同苍穹中美丽的繁星一样,闪耀了整个星河,照亮了黑暗无边的夜。她们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的作用无与伦比。如果让我们说一说,我们每个人都能脱口而出很多身边伟大的女性,她们有爱,有温暖,有智慧并坚毅不屈,她们灵魂的内在美更是如百合和玫瑰一样散发着馨香,令人难忘。
女人们理该享受幸福的、快乐的、充满爱的一生,奈何不少女性命途多舛,受尽了很多的磨难。有些磨难天生注定,我们不免深表同情,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爱和怜悯的心。而有些磨难则是人为造成的,冲突和战争固然无情,但也别小看陋习常规,更别小觑傲慢和偏见。有些是女人伤害女人,而有些伤害则是英俊伟岸、充满智慧和力量的男人造成的。人生的道路总是坎坷,有多少希望就有多少失望,但我们却始终怀抱着希望、永不言弃。女人不能离开男人,就如同鱼不能离开水。男人也无法离开女人,高山依傍着川流不息的河水才充满无限的生机活力。追根究底我们都来源于伟大的女性,她们那么柔弱,那么美丽,但内心却强大无比,蕴含无穷无尽的力量,所以她们天赐有一种力量就是孕育和创造。但高楼大厦不能平地而起,它们巍峨耸立是因为它们矗立在坚如磐石的地基。挺拔直立的参天大树只有扎根于深厚的泥土地才能根深叶茂。天对地,云对雨,山花对海树,女人和男人,这两个人类最耀眼的星啊!女人和男人本就紧密相连才有了无数充满爱的精灵。
女人和男人应携手一起共同创造幸福的生活。不要让女人生活在美轮美奂的面纱下,面纱只能遮住她们的娇容。露出她们美好的脸,让清风和明媚的阳光抚摸她们的脸庞,拂去她们的忧伤,让世界重新绽放灿烂光辉。
外面的世界自然而和谐,春泥情不自禁地长出了一口气。她走到车子棚,找到自己那辆黑色电动车,车已经破旧了,车座和轮胎已经更换过,车身更是肉眼可见的破旧不堪,散发出老态龙钟的气味。但春泥仍然舍不得换,那是她和丈夫结婚后攒钱买下的第一件值钱的礼物,那是他们齐心协力奋斗的硕果,其实他们后来当然添置了不少家用品,但这辆电动车对春泥来说弥足珍贵,或许是它的意义非凡吧。谁能忽视自己的精神感受呢,精神世界有时在主导着她的现实生活。
电动车刚买回来的那天,张海民带着她满城地转悠,看油莱花开、摘草莓、去了天梯河,只是回来的路上,出了一点小插曲,电动车竟没电了,他们只好推着一路走到家,他们都很累,但他们无怨无悔,谁都没有抱怨一句话。那天的情景历历在目,多么美好啊!
她骑上车,出了门,沿着这条东西大街往家走。沿途的一切,这时候好像都不复存在似的,她难免又想到了王丽芹,就这样春泥一路急不可待地回到了她住的小区。小区是老式的,墙体是蓝色的砖瓦,墙体外部有的墙砖已经开始脱落,墙外缠绕了很多电线、电话线和网线,线与线之间就那样杂乱无章地交织着。小区的西面是唯一一处娱乐的地方,有几台简单的健身器材。有一台扭腰器,能锻炼腰部和腹部,春泥看到张阿姨带着她的孙女在玩,小女孩竟有自己的玩法,她够不着高的扶手只好坐在那个圆盘上,脚蹬在地上,一圈一圈的转,自己玩的倒挺开心。跷跷板上面,两个七八岁的小学生一人坐一头开心地上上下下。还有张休闲长凳,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人坐在那,她面无表情,眼睛半闭半睁,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因为没有人给她讲话,所以她经常打瞌睡。听张阿姨说过她自己一个人居住,儿女们会不定时来看望她。“春泥,你昨天是不是没没没在家啊?没看到到到你。”张阿姨嗓门大,老远都能听见。“是的,张阿姨,我昨天有事。”“我说的出来几趟都没遇遇到到你。”“我上楼了啊。”“赶紧回去回去吧,年轻轻人就是忙。”张阿姨是个热心肠,春泥看到她,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亲切感。春泥把电车挨着储藏室停下来,那个地方还放着好几辆电动车。小区还没有完善的车子棚,小区的人们也是见缝插针,哪里有地方就把车停在哪里,还有自行车也是随便停放,这里的人们都习以为常了,春泥也习惯了这样看似无序实则一下子就能找到自己家电动车的方式。她抬头看到二楼的一户人家,从窗户上扯了一条长长的充电线,顺着这根线到一楼,有一辆电动车正在充电。小区也没有专门的充电设施,有的在自家的储藏室充电,有的拉根电线从楼下吊下来,有的骑车到单位充电等等,总之各人有各人的门路,等充好电了,等骑电动车的时候,如何充电已经不重要了,也许只有等到过了三四天,或五六天,下次电车没电的时候,他们才苦恼地想到又要充电了。
春泥停好了电动车,开始走往一单元的门口,从结婚到现在,她和丈夫一直租住在这里,她对这里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里见证了他们无数个湿馨的、浪漫的、有时忧伤的瞬间,但她是快乐的、充满希望的、被爱包围着的。生活难免有些不尽人意,但我们应该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生活,应该怀抱着希望,生而为人,总是要尽力不留下遗憾。进入单元楼,她开始爬楼梯,这个小区没有电梯,还好全当锻炼身体减重了,尽管别人都认为自己不胖不瘦的,但春泥自己还是想要更瘦一点。她确实胖了,尽管生过儿子后她快速减了重,但怀儿子那时的体重真是不堪同首啊!当时一心想让孩子吸收好一点生出来能够胖胖的,她就强迫自己多吃点,尽管是那种吃了吐、吐了吃的一种状况,她依旧满怀希望、满怀激动,孕吐的苦恼从没有打败她一点的希望。女人对她爱的男人总是倾尽所有,愿给她的男人孕育爱的结晶,等将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希望埋在他的身边。她竟联想到了死亡,“呸呸呸”,心里赶紧说了这几个字,这是她和小伙伴们儿童时期经常玩的游戏。在游戏中,如果谁说错话违反游戏规则了,赶紧说“呸呸呸”这几个字,他们就会像没发生任何事一样。说完那几个字后,春泥感到身心轻松了,一闪而过的死亡两个字在脑海中瞬间烟消云散了。她开始数楼梯,一共13个台阶,她不知道数过多少遍,她闭上眼睛都能一个不错地走到他们的家门口。她掏出钥匙,进入了属于她的小天地,彻底放松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