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秋的季节,天越升越高 ,云也越升越高。高粱穗泛着淡淡的红,在不停地向着大地鞠躬。一条羊场小道从青纱帐里穿过,小道上有一少年飞也似地奔跑。他边跑边看太阳,此时已近中午,太阳当头照着。少年感到有点儿头晕,才想起自己一直没有吃饭,他向四周观察了一下,就爬到地瓜里扒了两块地瓜,用上衣擦了擦土吃了下去,站起身继续跑步前进。
这是一九三六年的秋季,在青纱帐里飞奔的少年就是洪烛。他现在是洪家庄的儿童团长了。如此拼命奔跑着是要去离洪家庄二十里地远的另一个村庄—杨村。
杨村,坐落在土山的半山腰上,全村十几户人家。
在村子西北方向的一个普通的农家院里,一位身穿土布印花上衣蓝色裤子的大嫂,正在从井里往上提水。小院的大门敞开着,红烛便闯了进去。提水的大嫂抬头看见进来一个小孩,招呼也不打就往里闯,急忙绕过来拦住。“这位小兄弟你找谁?”大嫂和颜悦色地问。
“大嫂你好,你是这家的主人吗?我找这家的主人。”
“不是,我是这家的邻居,过来打水。”
“这家的主人呢?”
“今天上午还看见这里有人进进出出的,下午没看见有人出来。你去屋里看看吧。”大嫂边说边挑起刚刚从井里提上来的两桶水出了大门。洪烛迟疑了一下,就往前面的北屋走去。推开北屋的两扇门,才发现这不是一间房子,是这个院子的二门。从南门进来再从北门出去就可以进到后院。
洪烛推开北门进了后院。这后院面积很小,房子也不多,只有一间正北屋和一条通往这个屋的小道。整个院落都被葡萄架遮盖着,葡萄架上爬满了葡萄藤。
洪烛一阵欢喜,跑了多半天,又累又饿,现在终于完成任务可以吃上饭了。他站在院子里,按照农会主席二叔交给自己的暗号拍了三下巴掌,然后又“咕咕,咕咕,咕咕”的学了三声鸟叫,两眼紧盯着屋门,屋门紧闭着,没有人开门。洪烛又重复了一遍暗号,两扇门仍然紧闭着没有开。
洪烛顺着小道走到屋门近前,才发现门是上了锁的。洪烛心里“咯噔”一下紧张起来。他来时二叔再三嘱咐过,这是一封非常重要的信,一定要亲手交给杨村地下工作站的负责人—李红莲。如果李红莲不在家,就等一会儿,如果等不来就把身上带的这封信放在原来的交换地址:葡萄架西北角上那根木头架子的树洞里。天黑之前必须往回赶。
洪烛环顾了一眼四周,安安静静的,没有一点儿乱的痕迹。他想也许这联络站上的人出去办事了,或许一会儿就回来了。他退回前院,站在台阶上看了看,太阳离西山还有一竿子高,天还不算晚。洪烛用他十二岁的脑袋瓜分析思考着,决定留下来等一等。
洪烛肚子饿的“咕咕”直叫,他想寻点儿吃的。葡萄已经被采摘了,偶尔看到几个漏网的小葡萄,也不充饥。他进到二道门房间里四周搜寻,看见有做饭用的锅灶,洪烛喜出望外。掀开锅盖,里面却是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伴随着失望,用手往灶堂里掏了一下,锅灰还是温的。手触碰到了一个软绵绵的物品,好像是地瓜哎!洪烛高兴了,他赶紧用手紧扒几下,从灶堂里竟然扒出来两块烤熟了的大地瓜,狼吞虎咽的吞了下去。打个饱嗝, 用手抚摸着肚子来到前院看看太阳,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压在了西山头上。
洪烛站到院子里的石碾上向远处瞭望,竟然看不到周围有人。他只好回后院,把那封信放在了西北方向的那个支柱的树洞里,很不情愿地走上返回的路。
洪烛是洪家庄的农会主席洪本柱的侄子。本来这送信的事都是二叔本人亲自送,今日因为婶婶突然心口痛离不开家,才看了看正在烧水的洪烛,让洪烛有了一次锻炼的机会。他走在回村的路上,心里总挂念着那情报是否能够被接收人收到。回到家就急急地跑到二叔家,回报了送信的经过。
二叔说:“没事,应该是你到杨庄的时候过了正午时间,联络站的人感到不安全躲出去了。”洪烛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忽然感到非常累,就告别二叔后回家蒙头大睡。
2
吃罢中午饭,中共在东原地区第五区的地下交通员李红莲走出屋门,来到葡萄架西北方向的那根木桩前站定,手伸进树洞里拿密件,却发现里面什么也没有。又仔仔细细地摸索了一遍,依然没发现。她的心紧缩了一下,疑云顿升:“今天的密信为何没有按时到达呢?”她抬头看看天,太阳已经正午了。难道送信的洪会长发生了什么意外?这个联络站刚刚成立,不能有一点儿疏忽。带着满腹的疑虑,她决定先撤出这个联络站,晚上再回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她回到屋里梳洗打扮,化妆成农妇正准备出门,看到有一个小孩朝着自己这个院落飞奔而来。她的脑子极速运转:这小孩是干什么的?他后面有没有人跟踪,可以不可以破例不按组织上的规定直接询问?立刻,她就想起了地下工作者的纪律条例,打消了询问的念头。拿起水桶和井绳去了前院井台上打水,回答了闯进院子里的洪烛几句问话,挑起水就出了庭院。
3
太阳慢慢地下到西山的那一边,天就黑了。
李红莲走在回杨村的路上。刚才党支部会议上书记的嘱托一遍又一遍在耳边回想:“红莲,你回杨村取回情报后,把那边的东西收拾一下,明天一早就回到城里来。根据当前的形势,从城里接待外来的同志更方便一些。什么任务要等你来到后才能告诉你。”
李红莲想:会是什么任务呢?这杨村联络站才建起来刚刚一个月就不用了,挺可惜的。再说了自己在这杨村长大,地形熟悉,来去自如,早就习惯了。真进了城自己能习惯吗?她抬起头往联络站(也就是她家)的方向看了看,里面竟然有亮光。
会是谁呢?自从父母去世、姐姐出嫁、丈夫姜尚峰外出没了音讯之后,这里一直就是她一个人居住着。这黑天半夜的,谁会来这里呢?走到大门外,看到这光亮是从二门里厨房方向发出来的,她小心翼翼地贴到北墙根往里看。
姐?是自己的双胞胎姐姐李红英。
她一步就跨进了门。听见了动静的李红英扭过头来,见是妹妹,竟激动地流出了眼泪:“红莲,这黑更半夜的你也没在家,干什么去了?”
“姐,你不也是黑更半夜地就跑到这里来了?”说着放下手中的竹篮,从里面拿出来一个薄单饼,递到姐姐手中。
李红英狼吞虎咽地吞下饼,不好意思地朝妹妹笑了笑。李红莲心中纳闷,姐姐这是怎么了?就试探着问:“姐姐家里老人和姐夫都还挺好的吧?”
李红英没有马上回答,低头摆弄着自己的衣襟,好大一会儿才说:“不好。自从你姐夫当兵走了以后,婆婆就整天看我不顺眼,骂我留不住男人心。”
“姐夫当兵去了!当的什么兵?”
“不知道是什么兵,是跟着他姑父走的。临走时说他姑父是部队上的大官,跟着他干准有出息,混好了再回来接我,总比在家里看后娘的脸色要好。我听他说得在理儿,我婆婆不是他亲娘,总是变着法找俺俩的茬,很难有出头之日,真不如让他出去闯闯,就同意了他的要求。”
李红莲静静地听着,并把给姐姐倒好的水递了过去。李红英接过水咕咚咕咚得一口气喝下,接着说:“谁知自从你姐夫走后,婆婆对我还不如家里的狗。规定我每天上午必须要割二百斤青草,不然就不能吃中午饭,只要吃饭就用皮带抽我。”说着说着,李红英哭泣起来,并撩起衣襟擦泪。
李红莲这才注意到,姐姐的手背和胳膊上真的有鞭打留下的红印。再撩起后背来看,一道道血红的鞭痕,让李红莲感到了心痛。她一把把姐姐揽入怀中,眼泪“噗噗噗噗”地落下来,边抽泣边说:“姐,咱不回去了。正好我要去城里做点小生意,缺少人手,你留下来给我帮忙吧。”说着一手拉起姐姐,一手拿起姐姐的包袱去了后院。
半年没见,姐妹俩总有聊不完的心里话。姐姐因为白天步行了六十里路,聊着聊着就睡着了。李红莲突然想起一件事。就穿上衣裤走出门外,来到葡萄架西北角上那根木头架子跟前,把手伸进树洞,取出了洪烛放里面的那封信。回到屋里灯光下打开,只见上面写着:形势有变,七里堡联络站已经撤销。
李红莲想:七里堡联络站撤销,杨村联络站也撤销了。这里面有内在联系吗?今天闯进来的那个少年是谁?这封信是他放进去的还是洪会长来过?一个个谜团在眼前飘来飘去?她想来想去也没想出答案。她决定不想了,明天见到姜书记后汇报一下。
李红莲一觉醒来,天已大亮。姐姐早在厨房里忙活了。她速速下床洗漱完毕也来到厨房。姐姐已经把早饭做好,用葱花炝锅又加了白菜叶点缀的面条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菜板上放着切好了的橙红色胡萝卜咸菜。
李红莲一边吃饭一边对姐姐说:“姐,你刚刚来,先在家休息一天,我去城里安排一下,下午回来接你。”
李红英说:“你去吧,我在家帮你拾掇拾掇,你看看家里都乱成什么样子了?”
李红莲想对姐姐说“这个家以后可能要暂时回不来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想:给姐姐留个念想吧。就没再说什么,吃罢饭就急急赶路。
来到奶奶庙附近,他发现进出奶奶庙的人挺多,才想起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一,这些人都是来给泰山老奶奶上香的。
她站在奶奶庙门口石狮子旁边私下张望,并没有看到姜书记的身影。心想也许时间太早,姜书记还没来到,自己在这里东张西望的怕是会引起敌人的注意呢。于是就坐在旁边的石凳上,想打开随身携带的老粗布印花包袱,装作找东西等等姜书记。
刚刚坐下还没解开包袱,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喊她:“红莲来了啊。”姜书记不知道什么时候像从天而降一样站在了她的身后。
“是啊表哥,我大姑身体还好吧?”李红莲立即按所处的环境更换了对姜书记的称呼。这称呼是他们事先商定好的,公开场合,姜书记就是李红莲的表哥。只有召开秘密会议的时候才能称呼职务。
“还好,还是离不开每天煎药吃药。”姜书记接过话头和李红莲一边说话一边离开了奶奶庙,向新的联络站莲香茶馆走去。
这是一栋在东原县城内不多见的两层小楼,原来是一个贾姓商人的药材商铺。听说日本人已经打近了关内,商人就准备以很便宜的价格卖掉回自己的老家。姜书记请示了上级,把这商铺买了下来简装后,挂上了“莲香茶馆”的牌子。牌子是木头的,黄底黑字,拓了颜真卿的体,甚是美观。李红莲跟着姜书记来到门前,看见“莲香茶馆”这四个字,立刻就明白自己接下来的身份了。
推门进屋,看到柜台和茶桌已经摆放好,柜台的后面还有一间小小的休息室,甚为满意。进去休息室,有一个木楼梯通到屋顶,李红莲上到楼梯顶端,推开楼板,看清了二楼的构造。一个大布帘遮挡了半个房间,拉开布帘,方知是给自己准备的卧室。布帘外的半个房间里,放着一张书桌和几把椅子,几条长橙。窗户也是木头的,撩起粗布印花窗帘,可看到大街上的所有景像。
姜书记见李红莲看得仔细,便问:“怎么样?红莲同志,还满意吗?”
“满意,满意。姜书记想得很周到,工作起来会很方便。”
“您如果没有意见的话,就抓紧时间搬过来住吧,我们要尽快开屏工作。”
“回去以后我就往这边搬。我有个双胞胎姐姐,长得和我一模一样,我想让她也做我的助手。当然,我先不把自己的真实身份告诉她,只让她给我帮忙生意。有事我需要出茶馆的话,容易脱身。”
“可以,搬来一起住吧。只是你要牢记咱们地下工作者的纪律。万一疏漏,可易人命关天呐。过几天,我可能要去别的地方执行任务,会有新的同志来和你接头,暗号不变,对不上暗号,千万别暴露自己的身份。”
“书记放心,我懂得。一定小心谨慎。”
告别姜书记,李红莲急匆往回赶,她决定今天就搬过来,明天正式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