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夏日的夜晚,月亮照在龙脉河的沙滩上,寂静而清爽。河里的水清澈见底,只能漫过小腿,洪烛脱掉鞋挽了挽裤腿,提着鞋涉水而过。
自从跟着薛莲离开洪家庄后还没有回来过。急行军、打埋伏,每天都在高度紧张和精疲力尽中度过。如今来到这空旷无人的大沙滩上,月色如此温馨,沙滩如此安静,似乎是到了天堂。
他特别想躺在这里美美地永远睡下去,远离战争,远离那些血腥的场面。可现实不允许,“要穿衣、要吃饭、要有尊严的生活,做一个能吃饱穿暖不受欺负的人,就要有咱穷人自己的政府,所以才和敌人打来打去的!”他想起连长说的话,一骨碌从沙滩爬起来,继续行走。
自从那次给爹娘留了张纸条就和薛莲一起离开洪家庄,没有给爹娘有过任何一点儿联系。连长说如今把日本鬼子打败了,松口气歇歇,还要有更激烈地战斗。要解放全中国,建立穷人自己的政权,让所有穷人都能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就不能丢手里的枪杆子。
说着说着连长好像想起了什么,从自己上衣口袋里掏出了两块袁大头递给洪烛说:“趁这里离你家还近,回去给爹娘见见面吧。安排好家里的事,拿出不怕牺牲的劲头来准备南下。”
洪烛说:“我不要,连长留给自己的爹娘用。”
连长苦笑了一下说:“我爹娘让日本鬼子杀害了,弟弟也被他们打死了,家里已经没人了。”
不容分说就把洪烛的手和现大洋一起塞进了他的口袋里,催促他快快动身,早去早回,别耽误了南下出发。洪烛告别了连长,消失在回乡的路途中。想到这里,他加快了脚步。
洪本通刚刚躺下,就听到看家狗小黑汪汪地叫个不停,一会儿又没有了动静。他感到有些蹊跷,翻身下床打开了房门,见一个人进大门后又转身关上了门,不由得问了一声:“谁?”
“是我啊,爹。”
“凌娃?你是凌娃?”
“是啊,是我啊,爹。”
洪本通突然感到好像是在做梦,眼睛有些湿润。洪烛走到他跟前说:“爹,别愣着了 ,咱们屋里说话吧。”
洪本通反应过来,急忙把洪烛拉进屋里。
洪烛进屋就到处找寻:“爹,我娘呢?怎么没看见我娘?”
洪本通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终于哭出声来:“你娘她不在了。你走后不久,你娘就得了一种病,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吃饭也吃的很少。我去镇上给她抓药,她在家里坐不住,跑出去迎我,碰上了日本兵和汉奸队,你娘拔腿就跑,鬼子巡逻队和汉奸队里就有人向你娘开了枪,你娘当场就没命了。”
听到这里,洪烛再也听不下去了。他不想承认这些事实,对着洪本通说:“爹,你说得不是真的吧?我娘她没有死,她怎么会死呢?”说着说着站起身又在屋里转了两圈,真的不见了娘的影子,就蹲在地上放声大哭起来。
他一哭,洪本通反而脑子清醒了,开始劝慰洪烛:“别哭了儿子,再哭你娘也不能复活了。咱们要给她报仇才是正事儿。”
他擦了擦泪又说:“你回来了就好了,咱们爷俩从此以后就相依为命了。你先歇着,我给你下碗面条去。”说着一掀门帘进了西间厨房。
洪烛没有回声,他怎么也没想到娘才40多岁就这样死了。原本打算回家和爹娘团聚团聚就立即返回,没想到娘竟然是死了。自己整天头颅系在枪杆上,不知道哪次战役也许就壮烈了,要想法子给爹再续上一个伴儿才好。不行,必须到姑姑家去一趟。
洪本通把面条端上桌,催促着洪烛快喝下去。洪烛端起碗把面条往嘴里扒拉,就是咽不下去,还是总想着娘死时的场景,喝了两口就又放到桌子上了。
“爹,你咋不一块吃?”
“我吃了,不饿。你快点儿吃吧,吃完好好歇息。”
洪烛一根一根的往嘴里吸溜着面条,一边想着该如何给父亲说自己要南下的事儿。上一次和父母留了个纸条就走了,回来才知娘没了。这次南下再回来,父子两个还能再见面吗?
“爹,明天我想去看看俺大姑。”
“那咱爷俩一块去吧,打从你娘走后,你大姑来看我几趟了,我都还没去看她呢。”
洪烛大姑家住在梨树湾,离洪家庄只有三里地。洪烛和洪本通来到大姑家时太阳刚刚升起有一杆高。
洪烛的大姑见弟弟和侄子一起来看自己,掩盖不住内心的欢喜。拉住洪烛左看右看,不停地抬手擦泪:“凌娃啊,这三年多你去哪里了呀?你娘走了都没回来。”
洪烛说:“大姑别哭了,我这不是回来了吗?你侄子出去是打鬼子去了。”
大姑边擦泪边说:“好好好,好孩子,你是个好孩子。”
洪烛说:“大姑,趁姑父和我爹说话这个空,你领我看看你家院子里那棵大桃树去吧,今年坐果多吗?”
“你看我高兴的把这事都忘了。那棵桃树今年坐果最多,等着你来摘呢。”说着就拿了篮子和洪烛来到了桃树下。
洪烛爬到树上一会儿就摘满了篮子。从树上跳下来,接过大姑手中的篮子说:“大姑,我这次回来在家里待不长。”
“怎么?你还要走?”大姑停下脚步问。
“ 是啊大姑,仗还没打完。”
“不是说把日本人打败了吗?怎么还打仗?”
“大姑你可能不知道,我参加的是咱们穷人自己的队伍,要从枪杆子里面打出政权来,建立咱穷人自己当家做主的政府。”
“噢,你说的这事不孬,就是总打仗我不喜欢。那枪子儿可是没长眼的,还是离它远一点儿好。再说,你走了,你爹一个人在家里你不挂心?”
“怎么不挂心?我正有事求大姑呢。”
大姑又一次停住脚步,两眼紧盯着洪烛询问。洪烛也停住了脚步,把篮子放在地上, 从口袋里掏出连长给的那两块袁大头。
说:“大姑,你看我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就这两块袁大头你收下吧。用它周转花销,给俺爹再说上个暖脚的人。”
大姑先是一愣,接着就说:“你这孩子怎么这样啊?给你爹再操心说个暖脚的,那还不是我应该的吗?你怎么还给我留钱?收起来,收起来。”
洪烛“扑通”一声跪下,边哭边说:“大姑啊,实话给你说吧,我这次回部队后可能立马就要参战,生死难料,留着钱也没用,你用这个钱给俺爹再找上个“暖脚的人”,结了我这件挂心事,大侄子我一辈子忘不了你的大恩大德。你不接受我长跪不起了。”
大姑慌忙拉起洪烛,边用衣袖擦泪边说:“好孩子,你快起来,快起来吧,这个事我答应了。”
洪烛站起身,拿起篮子说:“大姑,咱们回屋吃饭吧, 晚上我还要赶着回部队呢。”
大姑说那你爷俩也要待会儿才能走,这会儿日头太强,容易把人晒病了。
从大姑家回自己家,已是傍晚时分。太阳下山了,有风吹着,天气也就不那么热了。一路上,洪烛都在考虑怎样给爹说回部队的事儿。
洪本通因为喝了酒,脸上和嗓子眼儿里都火辣辣的。回到家就淘了一瓢凉水“咕咚咕咚”地灌了下去,顿感清凉了许多。
洪烛忙着烧水冲茶端给父亲。
几杯茶进肚,洪本通的脑子清醒了。洪烛看着恢复了常态的父亲说:“爹,一会儿我就要走了。”
“走了?上哪里走?”
“回部队啊,仗还没有打完呢。”
“啊?还要走?什么时候?”
“一会儿就走,不过这次回去就不是和日本人打了,是咱们穷人的队伍给自己打天下。”洪本通沉默了,他不再说话。默默地走向厨房说:“那你就安心打仗吧,家里的事儿你别挂念,我自己能照顾好自己。枪子儿不长眼,上了战场激灵着点,我这就去给你煮几个鸡蛋带着。”
洪烛忙上前阻止。
“爹,你不用煮鸡蛋了,我们爷俩说一会儿话吧。”
“煮上吧,煮上吧,煮鸡蛋和说话两不误。”
洪烛跟着爹来到厨房,看着他往锅里添水,鼻子酸酸得想流泪。以前这往锅里添水的是娘,如今换成爹了。等战争胜利了,我要好好孝敬爹。
洪烛带上热乎乎的鸡蛋,心里也热乎乎的。告别父亲后一溜小跑,走过沙滩趟过河,洪烛急急匆匆地赶回了部队。
部队正在召开动员大会。营长唐骏表决心,战士们也群情激昂跟着呼喊口号。连长徐平看到洪烛按时归队,心里很是高兴。打手势让洪烛赶快进入到队伍里。洪烛打了个敬礼速速站进队伍。
散会后,唐骏和徐平一起来到兵营。一进帐篷,就被战士们团团围住了。
唐骏说:大家今晚好好休息,明天一早我们出发。”
告别战士们,唐骏和洪烛刚刚回到指挥部,就接到了上级通讯员送来的命令。明天晚上必须到阳谷的寿张附近待命 。从这里到寿张一百多公里,必须保证每小时前进六公里以上,才能按时到达指定地点。
唐骏看了看怀表,已经是夜间11点钟,心中暗自盘算,明晨六点必须要急行军了。
洪烛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自己在汶河大堤上行走。河堤两岸的柳树稍碰的脸颊痒痒的,用手去摸,却摸到了一张柔软细腻的脸,他扭头一看,竟然是薛莲正在低头想亲吻他。他情不自禁地迎了上去,嘴还没张开,薛莲突然不见了。
他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大喘着粗气擦了擦头上的汗。是啊, 薛莲现在在哪里?她在的卫生队现在哪里?动员会为何没有看到卫生队出现。
洪烛思绪沸沸,此时他特别想和薛莲见上一面。她一定出落的更加漂亮了。他扭头看了看睡得正香的唐骏,打消了起身的念头,闭上眼睛手里捏着薛莲送的绣花荷包胡思乱想 ,不知不觉中又进入了梦乡。
他与薛莲手牵着手在大堤上行走,随手扯下一根柳条做成花冠,戴在了薛莲头上。薛莲笑嘻嘻地扭过头来,红扑扑的脸蛋如熟透的红苹果,他按耐不住想亲亲她的欲望。
忽然响起了唐骏的声音:“洪烛,洪烛,咕哝什么呢?快快起床整理行李,准备出发了!”
他睁开眼睛,见唐骏正在门口打裹腿。一骨碌就从睡觉的桌子上翻身站到了地上,重复唐骏的话:“准备出发!”手脚麻利的打好背包背在了身上 。
2
太阳还没升起,星星还在天上眨巴着眼睛,部队就开始了急行军。早上天气凉爽,战士们精神抖擞,行进的速度也快。十点以后,天气渐渐炎热,战士们也感到了疲惫。
行军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唐骏对走在身旁的洪烛说:“起个头,大家一起唱支歌提提精神。”
洪烛开口即唱: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开始是洪烛自己唱,一会儿的功夫,大家就跟着一起唱起来。
队伍的士气上来了,前进步伐自然而然的加快。为了早些到达目的地,向导领队伍走小路,从村子里窜过去,前面又是一个村庄。上面传来口谕:进村后放轻脚步,尽量不要惊扰村里的人。队伍安静下来,只有“刷刷刷刷”的脚步声仍在继续。
忽然一阵歌声隐隐约约从前面传了过来:
石榴花开胭脂红
二十(岁)青年你去当兵呀
.哆哆米少少米少少
二十(岁)青年你去当兵呀!
第一杯茶敬我的妈,
儿去当兵你别想他呀
哆哆米少少米少少米,
儿去当兵你别想他呀!……
官兵们都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又一道口谕传下来:前面到达银龙村。乡亲们自动组织了慰问队,大家要遵守纪律。老乡给我们送东西,实在推辞不掉要有个态度:表示用打胜仗来回报老乡。
还没有进村,就看到大路两边站满了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挎篮子的、提包袱的。战士们走过,就有老乡往口袋里塞红枣、塞煮鸡蛋、塞花生。
一位大婶往洪烛的口袋里塞了几个鸡蛋,又塞红枣。洪烛一边说着“满了,满了。谢谢,谢谢大婶。”一边往前行进。
突然,一个身影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一下子就惊呆了。她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洪烛揉了揉眼睛仔仔细细又看了一遍。
真的是她,薛莲!
只见她站在老乡们的队伍里,正往一位年轻战士的怀里塞包裹。那位战士已经出列,拉着薛莲的手跑到了路旁边一棵大槐树下攀谈起来。从谈话的亲密程度,以及肢体动作中,洪烛断定薛莲和这位战士一定是恋人关系。
他的脑子轰得一下,突然成了空白。他纠结着到底是不是上前和薛莲相认时,又一道口谕传了下来:原地休息10分钟。不要远离。十分钟后继续前进。
到底去不去见薛莲,这个念头在洪烛脑子里转来转去。就十分钟的时间,必须要和薛莲打个招呼。既然她另有所爱,也应把她送的荷包还给她。
洪烛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急匆匆地跑到大槐树下,看薛莲和那年轻战士坐得那么近,他又犹豫起来,咳嗽了一声,薛莲扭过头来看了他一眼,一点儿反应都没有。
他忍不住喊了一声“薛莲!”薛莲好似没听见一样,继续和那年轻战士拉呱。
“薛莲,薛莲!”可薛莲依然一点反应都没有。他正想再走近一些继续喊,却听见连长在喊他归队,又要行军了。他只好回到队伍里继续前行。心里却多了一件怎么也去不掉的心事。
夜晚来了,月亮爬上树梢。部队下达命令,说要在前面几个比较密集的村庄里修整几天,养精储锐。
3
这个村庄名叫桃村,是一个只有300多户人家的村庄。洪烛所在班的房东姓黄,一家四口人,老两口50岁左右岁,一对儿女。闺女山桃18岁,儿子小虎 10岁,除了种庄稼外还做豆腐 。
洪烛所在班住在房东家的西厢房里。一溜地铺,席子下面铺了麦秸,按上去软乎乎的。接连行军,好不容易放松,战士们心情亢奋起来,都没有困意,十多个人你拉我拽去了房东家后院的小菜园水井旁的大柳树下。
房间里剩下了洪烛一个人,他躺在地铺上眼望着屋顶上的芦苇想来想去,想不明白薛莲与那个战士为何那么亲热? 为何喊她却装作听不见?越想心越烦,头也痛,就闭上了眼睛。
“老李唱一段,老李唱一段!”后院里,战士们在咋呼着让老李给他们唱戏听。老李这才发现战士堆里没有洪烛,站起身说:“大家等着,我去喊洪烛拿弦子来。”
老李一进屋,看见洪烛躺在席子上闭着眼睛一动不动,以为他生病了。过来用手摸他的头,洪烛“忽悠”一下睁开了眼睛:“你想干什么?”
老李缩回手:“你快吓死我了,以为你病了呢!一个人躺在这里干嘛?没听见大家让唱一段吗?快拿着弦子跟我走!”
洪烛打开背包拿出板胡,跟着老李来到了后院。坐在柳树下的井台上,定好了音,问:“唱哪段?”
“穆桂英挂帅,你唱穆桂英,我唱佘太君。”
弦子一响,战士们立马静了下来。老李开口唱到:
老身俺居住在河东,
佘氏太君受皇封。
投宋时七郎八只虎,
七杆枪两口刀定住太平。
北国的天庆王有表来请。
宋王他赴会幽州城。
双龙会君臣遭了难,
金沙滩前血染红。
大朗儿在北国替主丧命。
二郎儿短剑下为国尽忠。
三郎儿被马踏尸如泥烂。
四郎儿失落在潘贼营。
五郎儿削发当和尚。
七郎儿被仁美乱箭箭穿胸。
我老爷“两狼”被困碰碑丧命,
天波府有多少无尸之灵。
撇一子六郎杨延景,
匹马单枪镇边庭。
又不幸六郎儿三关陨命。
呈一道辞王表转回河东。
天波府清晨起再不点将。
白虎堂改做了一座花厅。
看一看老的老来小的小,
杨家将哪还有当年的威风。
一段唱罢,战士们鼓掌欢呼,喊着洪烛让他来段穆桂英的。
洪烛清了清嗓子,边拉弦边唱:
穆桂英我家住在山东。
穆柯大寨上有俺的门厅。
穆天王他本是我的父。
穆龙穆虎二位长兄。
当初俺居家投大宋。
我在那个天门阵上立下头一功。
南边反来往南战,
那北里乱了是我去平。
争来的江山他赵家做,
哪一阵不伤俺杨家兵!
老太君她上了辞王的表,
俺居家人等转回到河东。
我这脱了铁甲浑身轻,
解下了战裙换丝綾。
不做高官不理事,
我不吃俸禄不胆惊。
我这清晨起来到大厅。
问了声老太君你可安宁?……”
房东的闺女山桃此时此刻正在磨坊里推磨磨豆糊,听见这胡琴声和唱戏声,禁不住加快了推磨的步伐。磨完豆糊,扔下磨棍就往后院跑,任凭她娘怎么喊也没有留住脚步。来到后院,见那些当兵的都已经回屋去了,不免有些失望。
第二天天还没黑,山桃就把豆糊磨好了。听到后院拉弦唱戏的声音就急急地跑了过去。今天唱的是《拾玉镯》,老李让洪烛唱孙玉娇的段子,他自己唱傅鹏的段子。山桃听得入了迷。
第二天洪烛从练兵场地回来,一进门山桃就把他叫住了,忽闪着大眼睛问:“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会唱戏还会拉弦,谁教你的?”
“没人教,自己学的。”
“好学吗?”
“只要用上心,也挺好学的。”
“你能教教我吗?”
洪烛愣了一下,想了想说;“你真的这么喜欢豫剧?”
山桃说:“喜欢啊,从小就听姑姑唱,还跟着姑姑学过几句呢。”
说着就哼唱起来:
辕门外三声炮
如同雷震
天波府走出我
保国臣
头戴金冠压双鬓
当年的铁甲又披上了身……
洪烛听着山桃唱有得板有眼,嗓音也如银铃。知她是真心喜欢,就答应和老李一起教她。
吃晚饭的时候,洪烛把这事告诉了老李。老李爽快地答应了。饭后去后院唱戏,两个人就对唱了《穆桂英挂帅》里的唱段。山桃越听越迷,会唱的地方就跟着小声哼哼。
天气闷热,班长点燃了黄蒿熏蚊子。屋子里烟熏火燎,等蒿烟散尽,战士们陆续回屋,老李和洪烛也收弦准备回房休息。
刚走下井台,就让山桃给拦住了。“二位哥哥再教俺唱一段吧。”
山桃低着头一边用脚不停地搓地一边说。
老李和洪烛对看了一眼一起回答:“不行。今天忒晚了,我们有纪律,除了执行特殊任务的,九点以前必须回房休息。”
谁知就这样一句话,却惹得山桃擦眼抹泪了。
老李赶紧补充说:“别哭别哭,你要真想学戏,明天就早起吧,我们出操前教你。”
山桃一听高兴了,擦一把眼泪说了声“说话算数!”,转身就跑回了自己的房间。
回到房间,山桃睡不着觉了,眼前总是浮现洪烛的影子。他拉弦的姿势真好看。还有,他为什么唱戏时声音比女人还像女人,平常说话时声音却又是阳刚气十足,浑厚的男人腔还带有磁性?
她感到他就像一束光,又像一个谜,好神秘呀。她想解开他身上的谜团。
第二天天还没亮,山桃就醒了,立马起床,对镜梳妆。她第一次发现镜子里的自己,眉如弯月,目若星辰,白里透红的圆脸上一笑俩酒窝。看着看着,感到两颊有些发烫,赶紧把镜子翻了过去。起身走到窗户前从窗棂缝里往外瞧。
挂念着山桃学戏的事,老李也醒得特别早。他轻轻晃了晃旁边的洪烛,洪烛也睁开眼睛想起了答应山桃的事。
怕惊醒了战友,两个人蹑手蹑脚地走出房间又关上了房门。正趴在窗户上往外瞧的山桃看到了老李和洪烛,立马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老李想起战友们都还睡着觉,既不能拉弦,也不能放开嗓门唱,尴尬地给山桃解释。
山桃说:“我也刚想起这事,要不咱们还是去后院。您俩给我说说唱词,我先背下来再说。”
三人来到后院,老李和洪烛爬上井台坐下,山桃站在大柳树下背靠树身站着。
洪烛问:“你想学哪段?”
“就学穆桂英挂帅里她一出场的那一段吧。”
老李说这一段我不会唱,让洪烛教你。我先上个茅厕,说着就从井台上跳了下来。
洪烛问:“你认字吗?认字的话我给你写下来学得快。”
“一个字也不认识啊。”
洪烛说“没事,我一句句的来教你吧。我听着您会唱开头的四句了。咱们接着往下学。”
洪烛清了清嗓子小声唱到:
帅字旗,飘如云
斗大的“穆”字震乾坤。
上呀么上写着浑天侯
穆氏桂英
五十三岁我又管三军哪……”
今天先学这些,我们快该集合了。咱明天再接着学。”
老李回到柳树下,洪烛说:“老李你等等我,我也去一趟茅厕。”
说着就跳下井台向茅厕的方向走去。看着洪烛远去的背影,山桃和老李攀谈起来:“老李大哥,我听着你口音,和那位会拉弦的小兄弟口音一模一样,是一个地方的人吗?”
“是啊,我们老家只相隔10里地。”
“那是什么地方?经常有唱戏的吧?要不然怎么你俩都会唱戏?”
“东原县啊,洪烛的那个村里有剧团,我常去他们村听戏。”
“是什么村?村里还有剧团呀?”
“平原县洪家庄,你听说过吗?”
“没有呢。离我们这里远吗?”
“也不算近了,一百多里路呢。”山桃还想说什么,见洪烛出了茅厕向这边走来,就和老李告别回自己的房间了。
这几天的练兵场上杀气腾腾。
连长说:“拼刺刀和肉搏战时,谁的气势大精神头足谁就能取胜。把对手当成那个杀害了你亲人的敌人,你身上就有使不完的劲儿了!”
洪烛试了试,把对手老李当成朝自己亲娘开枪的鬼子兵和汉奸,果然是不觉得累也不觉得乏了。老李只有招架的功夫,还不上手。又见他两个眼白眼珠通红,知道是他听了连长的话后把自己当成了敌人。
就不时地提醒他:“洪烛,别忘了我是老李啊!”休息时洪烛从仇恨中抽离出来,说:“知道吗老李,我最近心情不好。出发前回家道别时才知道我娘去世一年多了。她是被小鬼子和汉奸开枪打死的。”
老李说:“理解理解,我只是怕你杀红了眼,把我当成敌人结果了。我就不能活着参加解放徐州了。”
洪烛憨厚地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团长来到了训练场讲话,鼓励大家认真操练,明天休息一天,搞联欢。再过几天,部队就真枪实弹地干了。
在桃村只住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真要走了,也有点儿恋恋不舍。老李估摸着以后可能每天都要打仗,很难再有这样的休整时间。心里忽然起了一个念头,把自己随身带的、唱坠子用的那副简板留在这个村子里,等战争胜利了领着老婆一起来取。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洪烛。洪烛想了想说:“对,我把“弦”也留下,以后怕是没时间拉了。”
4
军民大联欢就在今天晚上。西打麦场由练兵场变成了演出场,戏台是临时搭建的。其他村的官兵也来了。演员都是各连队能拉会唱的战士,不化妆也不打扮,都是本色出演。有的唱歌,有的耍大刀,有的唱戏。
洪烛和老李的节目排在开场,唱的是《穆桂英挂帅》里的对唱。台下是各连队的代表和本村的村民。
山桃也在看戏的人群里。看到洪烛和老李唱完去了后台,她也急急地挤出人群去了后台。看到洪烛和老李就说:“老李大哥,你们两个出来一下,我问你们个事。”
老李说:“正好我们也有事托给您呢。”拉着洪烛跟着山桃走出了人群。
月亮很大很圆,能看清地上的任何东西。来到场院的边上,看看周围没人,山桃就发问了:“你们这又开会又唱戏的是要离开俺村了吗?”
老李和洪烛对视了一眼说:“哪一天离开说不准,反正是快离开了吧。”
山桃说:“我有东西送给你们。你们跟着我回家一趟行不?”
老李说:“行,洪烛你去给排长请个假吧。咱们回家把东西交给山桃。”
洪烛跑着找到排长说要回家上个茅厕,排长说了句“快去快回”接着看节目。洪烛转身快走,和老李、山桃一起回到了山桃的家。
山桃回自己屋里拿出来一个蓝色印花包裹,老李和洪烛回西厢房各自拿了简板和板胡。三个人几乎是同时站在了院子里的月亮底下。山桃从包裹里拿出了两双布鞋,一双交给老李,一双交给洪烛说:“我给你们两个一人做了一双布鞋,算是对你们教我唱戏的报答,希望你们穿上它能每一仗都打胜。”
老李和洪烛接过各自的鞋子穿上后试了试,正好合脚,同时开口问道:“你怎么知道俺们脚的大小,做的鞋正合适呢!”
山桃说你们教我唱戏的时候注意了一下,就心里有数了。洪烛想真是个聪明的好姑娘,把“弦”留给她准能保管好。老李也暗自庆幸自己的打算,“简板”放在这姑娘手里,俺完全可以放心了。
老李先说了一些感谢的话,又对山桃说:“俺的简板和洪烛胡琴就托你给俺先保管着了。打完仗俺带着媳妇和家里人来拿。”
山桃说:“大哥和这位兄弟尽管放心,我一定保管好,等你们打了胜仗回来。”
老李说:“可能快散戏了,俺俩归队去了。”
“你们快回去吧,别耽误了部队上的事。”
老李和洪烛转身走出大门。
山桃一手拿“简板”,一手拿“弦”。愣愣地站在院里月亮底下,目送他俩出了大门好大一会儿,才转回了自己的屋子。
村里妇救会开会,山桃去参加了。听到妇救会长说队伍明天就要离开桃村,山桃的心噗噗地跳个不停。回到家后看到娘在饭屋里忙活着,就走了进去,对娘说:“娘,明天队伍要离开咱们村了。今天妇救会开会说让大家积极拥军,咱给住在咱家的这十几个兵送点儿什么呢?”
娘停下手中的活想了想说:"我攒了几十个鸡蛋,煮熟给她们带上吧。"
山桃说:"那现在就煮吧,明天他们如果一早走就来不及了。”
只用了十多分钟的功夫,鸡蛋就煮熟了。 山桃去北屋取来竹篮,把鸡蛋一个个拾到竹篮里,放到切菜桌上凉了一会儿,就跨上竹篮去了西厢房。战士们今天没有练兵,在各自打理自己的东西。
山桃来到西厢房门口就四处寻看,她纳闷这十多个人里怎么没有洪烛呢?老李看见了挎着竹篮站在门口的山桃,从屋里走了出来。
山桃把竹篮交给老李说:“老李大哥,听说你们要走了,俺娘煮了几十个鸡蛋,您帮俺分分吧。”
老李问:“煮熟了?”
“是啊,煮熟了,不煮熟怎么吃?”
老李说:“真是太让你们娘俩费心了,我这就替你给战士们分下去。”
一人四个,分完一遍,里面还剩六个。
“这六个怎么分呢?”老李小声嘟哝。
山桃说:“这六个不用分,那个会拉弦的小兄弟没在屋里,给他留着吧。”
老李用眼向屋里扫了一圈,洪烛真的没在屋里。他把竹篮还给山桃说:“我去找找他。”
山桃说“我和你一起去。”
老李愣了一下,说:“好吧。”老李说这个时候他很有可能又跑到大柳树下想心思去了。"
山桃急忙问:“想什么心事,他家里也有老婆?”
老李说:“家里没老婆。在部队上有个很要好的女战友。”
山桃听到这句,停住脚步不走了,把竹篮塞到老李手里说:“老李大哥,我不跟你去找他了,你自己去吧。竹篮放在井台上就行,我抽空过去拿。”说着就 转身向自己的房间走去。
老李走到后院,见洪烛还真在柳树底下呢!两眼正直勾勾地盯着手里一件什么东西发呆。走进一看,原来是一个绣着一对鸳鸯的烟袋荷包。
老李坐在洪烛身边问:“谁送的?薛莲?”洪烛“嗯”了一声就不再说话。
“想她了?打听打听去啊,说不定就在离咱们不远的地方呢!”
洪烛说:"不打听了,有缘就再见,没缘也许从今以后就再也见不到了。”
老李把眼一瞪说:“胡说什么呢?马上就要上战场了,不要说这些不吉祥的话语。”
说着从竹篮里拿出鸡蛋递给洪烛:“房东娘俩送给煮鸡蛋,别人四个你六个。”
洪烛接过鸡蛋放进上衣口袋,问:“竹篮放哪?”
“山桃说放井台上就行,她抽空过来拿。”
吃过早饭后一会儿,集合号就吹响了。战士们急忙自动排好队伍。跑步来到了村西的打麦场上。住在外村的战士们也跑步来到了打麦场。
会议开始,鸦雀无声。只有团长的声音在场院里飘荡:“同志们好!经过这近一个月的修整 ,大家都精神饱满。从今天我们集合的速度就可以看出,大家都对以后的战斗做好了充分 准备。刚刚接到了上级指示,因为兖州是津浦线的要道,毛泽东同志亲自起草了兖州战役的电文。要我们阻断敌人济南的援军,清歼兖州城内的敌人。今天是1948年的7月9号了,我们要在11号前,将纵横交错的交通壕网,挖到护城河前。现在大家就整装出发!”
一阵热烈的掌声过后,大部队开始了急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