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红!”
“到。”
“你的腿怎么样了,好点了吗?”教导员见张娟红又蹦又跳很活泼的样子,就叫到面前问她。
“报告教导员,我的腿一点问题也没有了,你看!”说着,张娟红撸起裤腿,把脚伸了出来。
“好的,归队。”
“是。”
“同志们,稍息!”教导员站在队伍面前,对着大家:“再过一个月,就要迎来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了,为了进一步落实党中央 ‘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精神,按照学院年度计划,院党委决定今年国庆节举行一次大型的阅兵活动,用我们军人特有的方式,庆祝这个伟大的节日。
大家没有参加过阅兵活动,还不知道阅兵是怎么回事吧。阅兵是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一种仪式,在国家重大节日,迎送国宾和军队出征、凯旋等大型军事演习的时候举行,以示庆祝、致敬和展现部队建设成就,通过阅兵以振我军威,鼓我士气。我们学院历史上曾有过多次阅兵活动,已经成了一个传统项目,这次院部给我们培训部的任务是,三个分队联合组成一个15×12的方队,参加这次国庆分列式阅兵。”
“阅兵?像北京天安门广场那样,一个个方队迈着正步通过主席台?”
“哇,那该多威风啊!”
“人家是从全军抽调的人员,身材和长相都有很严格的要求,我们算什么啊。”
“走正步可苦了,需要训练很长时间,风吹日晒的要掉好几斤肉呢。”
“大家先别议论了,继续听教导员讲话。”区队长让大家安静下来。
“大家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是感到好奇,还是紧张啊?我对大家说,阅兵可是一项很严肃的政治任务,成功与否是检验我们军人的精神面貌、军事素质、部队作风和战斗力的大事。我们必须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行动上要认真对待,宁可掉几斤肉脱几层皮,也要完成这次阅兵任务。院部要求我们马上组织力量开展训练,做好阅兵前的一切准备工作。考虑到大家学习任务很重,为使训练与学习两不误,我们将对作息时间作适当的调整。”教导员讲话之后,分队长对训练又作了具体部署。
“走正步没什么难的,我们新兵营时都训练过。”
“那时的训练只是学了一点皮毛,现在可是正儿八经的阅兵。刚才教导员不是说了吗,是检验我们当代军人的精神面貌、军事素质、部队作风和战斗力的大事,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哦。”
“大家做好掉几肉斤的思想准备吧。”
散会后,大家围在一起议论着教导员和分队长的讲话。
九月的天,虽说已经到了凉风习习的初秋季节,然而闷热的“秋老虎”却迟迟不肯离去,还时不时地前来骚扰,一大清早起来,往往会有一股热气迎面扑来。早上出操时间,由原来的十五分钟调整到了半个小时,但赵英她们还嫌时间不够用,每天天才蒙蒙亮就偷偷跑到操场立正、稍息、正步走了。
“这天也太热了,刚才还好好的,才这么一会会就一身臭汗了。”几天下来,大家就叫苦连天了。
“喂,人家衣服都湿成这样了,你怎么没有汗水啊?”小同学发现新大陆似的尖叫起来,大家都回过头来。
“以为我是谁啊!”张娟红昂着头,一副很得意的样子。
“什么绝招啊,不会是没穿内衣吧?”赵英很了解张娟红的这点小聪明。
“什么,没穿内衣?”赵英声音虽然很小,还是被大家听到了。
“给我们看看。”小同学抓着张娟红衣角,猛地一下掀了起来。瞬间,张娟红一对高高耸起洁白如玉的乳房,像两只调皮的小白兔欢快地跳了出来,在金灿灿的霞光映衬下,随着心跳和呼吸起伏微微地颤动着。好似明代诗人王偁在《酥乳》中描绘的那样:“一双明月贴胸前,紫禁葡萄碧玉圆。夫婿调酥绮窗下,金茎几点露珠悬。”虽说,大家同是女性,但其白白酥酥软软的模样,也着实叫人心跳和遐想。
“你干什么啊!”张娟红的脸“唰”一下红了起来。她捂着胸部,直追小同学:“看你往哪跑!”
“哈哈,快逃!”同学们拦住张娟红,叫那小同学快逃。
“好啊,阿红真有你的,竟然用这样的方法,真不害臊。”赵英没想到张娟红真的没穿内衣。
“真的。比穿着内衣凉快多了,不信你们也试试。”张娟红不但不觉得难为情,反而推广起她的方法来了。
“小队长,这方法真不错,我们也可试试。”那小同学跑了回来,对赵英说。
赵英扑哧一声,大家跟着也“咯咯”地笑了起来。
“大家都过来,下面我讲一下正步走的要领。”分队长叫区队长走到队伍前面,给大家做示范动作。
“第一,听到‘正步走’口令后,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七十五公分,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二十五公分。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也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
第二,手指轻轻握拢,拇指伸直贴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最下方衣扣约十公分处,离身体约十公分,向后摆臂时(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向约三十公分。行进速度每分钟一百一十至一百一十六步。
第三,听到‘立定’的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脚尖向外约三十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她接着说:“在齐步行进时,指挥员喊‘正步走’的口令,‘正’‘走’字落在左脚,喊完‘走’字之后,右脚继续走一步,再提左脚时的这一步用正步,手形也在这时换成正步,跟平时直接走正步动作一样。如果是用于阅兵的话,领队一般不喊‘正步走’的口令,而是喊‘向右看’的口令,喊‘看’时为左脚,右脚继续走一步,然后方队集体喊‘一二’,喊‘一’同时走两步,喊‘二’同时再走两步,然后开始换正步,在走出第一步正步左脚落地时,头同时向右上方摆四十五度,眼睛看主席台。”
“哇噻,这也太复杂了吧。”大家听得有点晕晕乎乎了。
“除了这些个人动作要领外,走方队还有一个整体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问题。”分队长继续讲解了方队的相互关系和配合问题。
昂头,挺胸,收腹,两腿并拢。对,就这样……分队长让赵英带领大家按照正步走的要领,从头至尾做了一遍。然后,根据大家的动作,一一进行了点评和讲解,说训练时必须严格按照动作要领,不能有丝毫的短斤少两。强调动作过程要始终保持军人的精气神,要走出军人风范,训练场上不分男女,女兵也要成为一个铁血女汉子。
“张娟红不错,胸部挺得很高,大家都要像她那样。”分队长在张娟红面前停了下来。
“她胸部本来就比别人大呀……”又是那小同学。喊完,低着头伸了伸舌头。
“胡说什么!”赵英喝了一声。
“这小鬼,你们继续练吧。”分队长笑呵呵地看了一下那小同学,转身到别的小队去了。分队长一转身,张娟红就一把逮住小同学,指着她的鼻子,怒气冲冲地吼了起来。
“好姐姐,下次不敢了。”吓得小同学又是作揖又是敬礼,连连求饶。
“好啦,别闹了。还是多动动脑子,想想动作要领,走好各自的正步吧。”赵英叫住了她们。不过,想想刚才分队长与小同学的对话,大家仍忍不住笑了起来。
半个月时间很快过去,训练进入到了合练阶段。
晚饭后,一分队全体学员在餐厅集中,教导员对第一阶段的训练进行了小结。她充分肯定了大家训练中不怕苦不怕累,尤其是一小队起早摸黑加班加点。她说:“第一阶段单兵训练暂告结束,接下来就要进行集体合练了。合练不仅要求个人动作规范,更讲究整体观念,团队配合。因此,合练的要求也会更高,难度更大,希望同学们继续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克服困难,再接再厉,圆满完成这次阅兵任务。”
按照指挥部方队人数要求,培训部三个分队180名学员联合组成15×12的方队,其中男生120人共8排,现有人数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正好全部参加。而女生72人,参加阅兵方队的只需4排60人,多出了12人。另外12人只能待命当“替补”了?有人很快扳着手指算了一下。
“训练了这么多天,还有那么多人不能参加阅兵?不是汗白流皮白掉了吗。”教导员话音刚落,立即在女学员中炸开锅了。
“大家要服从安排,参加阅兵方队的学员要有使命感,以实际行动完成这次任务。做机动当‘替补’的也要认真训练,随时做好上场的准备。”教导员强调。
参加这样的阅兵活动,对每个学员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虽说训练又苦又累,但自从接到任务以来,大家情绪似乎一直很高涨。每天只要专业课一结束,都会不约而同往训练场上跑。然而,听了教导员的这番话后,不免感到有点沮丧,谁也不愿意当这个“替补”。
“报告!”
“进来,赵英有什么事吗。”教导员见赵英急匆匆地从外面跑进来。
“报告分队长,这是我们小队的请战书。”赵英把一张折得工工整整的纸条递给分队长。
“赵英,你过来说说,大家对这次阅兵都有什么反应?尤其最后只有60名学员能参加,其他学员只能当‘替补’而不能上场。”教导员说。
“说实话,大家反响的确很大。这么多天来,大家起早摸黑辛辛苦苦训练到现在,最后还落了个‘替补’而不能上场,实在有点不可接受,有的同学还因此闹情绪发牢骚。现在大家最害怕的就是当‘替补’,生怕这个‘替补’会落到自己头上。大家催着我写请战书,并且都在上面签了名,有两个同学还咬破手指按了血印。表示在最后的冲刺合练中,一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接受首长的检阅。”赵英向分队长和教导员如实汇报了大家的想法。
“看来,这个‘替补’已经影响到了大家的情绪。”赵英走后,教导员对分队长说。
“是啊,我们得好好商量一下,看看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分队长思索着:“走,我们去各小队转转。”
“走。”教导员与分队长一边走一边议论着。
“宿舍里没有人了。”在快要到六号楼的时候,迎面碰见了刚从六号楼出来的区队长。往常晚饭后同学们一般都猫在宿舍,或洗衣服或写信,最多也只是到小河边散个步聊聊天。而现在饭后还不半小时,都跑到操场上去了?分队长、教导员跟随区队长一起向操场走去。
操场上,已经人声鼎沸热火朝天了。一阵阵清脆的口令声,一排排迈着正步的队伍,没有一点往常夜晚的寂静和冷清。
“全体立正。报告首长,培训一分队一小队正在训练,请指示!”赵英见三位首长到来,赶紧跑了过来。
“怎么,刚吃过晚饭也不休息一会儿,就来训练了啊。”教导员示意大家随便点,别那么严肃。见教导员这么一说,大家都笑嘻嘻地围了过来。
“还不是怕正步走得不好过不了关,当‘替补’呗。”还是张娟红胆大,一句话说出了这几天大家心里所想的。
“大家都担心死了,怕这个倒霉的‘替补’落在自己头上。”
“我很早就给家里写信报过喜了,说今年八一建军节学校要组织阅兵活动,我们全体学员都要参加。可是,结果弄了半天只当了一个‘替补’,在旁边看看没有参加阅兵,这怎么向家里人交代,以后怎么抬得起头来啊。”
“分队长、教导员,你们想想法子,让大家都参加得了。”
“都参加?如果到那天哪个来了例假不能走正步,又没人替补怎么办。”
大家你一句,我一言议论着,分队长和教导员默默地站在一旁也不说话,让大家说个够。
“分队长,我们女学员多出了12个人,是不是不够一排人数而当了‘替补’?如果这样的话,不如加上你们三位首长,凑足15人再增加一排,让大家都参加得了。”张娟红动着脑筋出了一个点子。
“对呀,这样大家人人都可以上场了。”听了张娟红的话,大家都鼓起掌来。
“好了。你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把正步走好,其他事情培训部首长会考虑的。”说完,三位首长就告辞了。临走,关照赵英早点结束别太累了。
看着几位首长渐渐远去的身影,大家向张娟红竖起大拇指,夸娟红不仅胆子大,点子还挺多。
“各小队都提交了请战书,表达了参加阅兵活动的强烈愿望和完成这次任务的决心。”教导员对分队长说。
“是啊,从操场上表现出来的气氛看得出,大家都是认真的。”分队长说。
“大家的情绪这么高涨,留下那么多人当‘替补’,确实也是个问题。”显然,分队长和教导员也被大家的情绪感染了。
“为不使大家失望,看样子需要建议培训部重新调整方案,大不了我们这几个老家伙也披挂上阵,搏上一把嘛。”分队长与教导员都清楚,要能使大家都有机会参加阅兵式,唯一的办法是扩大方队阵容。
其实,当初在确定方队编排方案时,培训部也曾为此事费过一番心思。考虑到女性学员的特殊性,加上客观上人数正好不上不下等因素,安排一定数量人员做机动也是合理的。然而,没想到方案公开后,大家反响会如此强烈。
第二天上午,分队长和教导员一起来到培训部,向培训部首长汇报了此事,提出扩大方队编排的建议方案。最后,培训部几位首长经过反复考虑,同意培训部联合方队女学员,由原来的四排调整为五排,人数也由原来的60人增加到75人,王敏等三位分队首长编入方队,阅兵时一分队女学员编排在联合方队的最前面。培训部首长最后表示,此为临时备用方案,如果有人出现身体不适而不能参加,仍按原方案实施。同时表示,与学院卫生队取得联系,做好女学员必要的卫生保健工作。
“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告教导员,培训一分队全体队员集合完毕,请指示!”区队长向教导员报告。
“稍息。”教导员回礼。
“同志们,请稍息。”教导员神情严肃地注视了一下大家:“自从进入第二阶段训练以来,大家的训练热情更高了,每天起早摸黑,大大增加了训练强度,训练效果十分明显。但是,其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些同学动作还不够规范,相互之间还不够协调,这些问题有待于训练中加以克服。
另外,个别同志思想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想法。认为阅兵无非图个乐是玩玩的,有的同志训练不够用心,怕苦怕累,还有一些同志对上级的安排很有意见,说三道四,表示不愿意做‘替补’等等。希望每个同志好好对照自己,纠正那些不正确的想法和行为。”没想到平时一脸和气的教导员,还会讲那么严肃的话,吓得学员们都不敢喘一口粗气。
“下面请分队长讲话。”教导员讲好后,区队长请分队长讲话。
“同志们,下面我宣布培训部的一个决定。经商量,决定培训部联合方队女学员,由原来的四排调整为五排,人数由原来60人增加到75人,三位分队首长编入方队,阅兵时一分队女学员编排在联合方队的最前面……”没等分队长说完,还处在紧张气氛中的队伍,一下子被尖叫声淹没了。
“太好了,这下不用担心‘替补’了,人人都可以上场了!”大家相互拥抱着、欢笑着。
突然,队伍里传出一阵“呜呜”的声音,谁在哭?大家都转过身去。声音是从小同学嘴巴发出来的,原来她一直担心会被“替补”掉,因为她的身高比其他学员相差了一大截,如果“替补”她肯定首当其冲,当听到分队长传达的决定后,竟兴奋得忍不住哭了起来。
“大家安静,分队长还有话说。”区队长在前面挥着手。
“大家别高兴太早。培训部首长特别强调,如果有人出现身体不适而不能参加的话,仍按照原来方案实施。当然,培训部也会与卫生队取得联系,对大家做好必要的卫生保健工作。”分队长接着说:“接下来我们的训练会更辛苦,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队伍里齐刷刷地发出了一个声音。
秋高气爽,晴空万里,空气里弥漫着丹桂的阵阵芳香,充满了收获和希望的喜悦。经过一个月的紧张训练,信息工程学院国庆阅兵活动即将隆重举行。
训练场上,坐北朝南临时搭建了一个很大的检阅台。检阅台正面,悬挂着一幅写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国庆阅兵式”字样的会标。检阅台两侧,各色彩旗在风中飘扬,几只挂着庆国庆口号直幅的氢气球在空中飘浮……主席台上,铺着几块草绿色的军用床单,上面依次摆放着参加阅兵观礼的首长和特邀嘉宾名字的桌签,整个检阅台显得十分喜庆和庄重。检阅台下,依次排列着参加阅兵式的一个个方队。他们分别是学院的机关联合方队、各系各分队方队、培训部联合方队和后勤保障联合方队等等。在军旗引导下,指战员们着装整齐,精神抖擞地站立在指定的位置,静静地等候着阅兵活动的开始。
上午九时五十分许,随着《欢迎进行曲》的音乐声响起,学院院长、政委陪同着应邀前来阅兵观礼的地方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代表,缓步登上了主席台。十时整,政委宣布庆祝国庆阅兵活动开始,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院长发表热情洋溢的国庆讲话……
“报告院长,受阅部队集结完毕,请检阅!”阅兵总指挥、参谋长向院长报告。
“开始!”院长下达阅兵活动开始的指令。
“是。”阅兵总指挥、参谋长陪同下,院长缓步走向参加阅兵活动的各个方队。
“同志们好!”
“首长好。”
“同志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院长每到一个方队,受阅方队立即响起一阵坚定有力的口号声。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国庆阅兵式,正式……开始!”阅兵总指挥、参谋长发出指令。
院长回到主席台就座后,分列式阅兵开始了。
首先入场受阅的是学院各部门机关工作人员组成的联合方队。由于年龄和性别的差异,队伍看上去并不整齐,但是他们的精神状态却很棒。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伴随下,迈着正步,高喊着“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口号,第一个通过了检阅台,受到检阅台首长的热烈掌声。
紧接着入场的各系各分队的学员方队。他们是这次阅兵活动的主力军,年轻,富有朝气,动作规范,步伐整齐,一入场就受到检阅台首长的热烈欢迎。音乐声中,他们迈着正步,高喊着口号,一个方队接着一个方队,依次通过了检阅台。
各系各分队学员方队之后,培训部联合方队开始入场。学员们高喊着“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迈着矫健的步伐,英姿飒爽地向检阅台走来。
“向右……看!”刚迈进检阅线,带队首长发出了指令。
“一……二。”学员们齐声喊着。
“咔、咔”,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两位带队首长,头向右成四十五度,面向检阅台,右手行举手礼。学员们也齐刷刷地把头向右一甩,由齐步改成了正步。
“张娟红注意口令!”编队中的分队长发出警示。
“阿红,调整一下步子。”赵英也提醒张娟红。
为了保证检阅方队整齐美观,考虑到学员们第一次参加阅兵,故意把入伍时间不长的学员编排在队伍中间,以免由于经验不足而出现差错。没想到,方队刚刚改为正步,张娟红就出了差错,人家出左脚,而她却出了右脚。瞬时,张娟红的脑子一片空白,不知所措,眼看着就要到检阅台了,急得她一个踉跄差点失去了重心。谁知慌乱中,她一个颠步,步子竟然神奇般地调整了过来。
“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张娟红挺着胸,与战友们一起迈着正步,顺利地通过了检阅台。
“巾帼不让须眉啊!”检阅台上的首长们都站了起来。
阅兵结束了,由各分队学员组成的捕俘拳表演团,进行了团体捕俘拳表演。捕俘拳是部队实战拳术的一种拳法,其动作干脆,简单凶狠,招招致命而深受部队欢迎。此时训练场上,三百多名学员拉开阵势,一个个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拳、步、挡、削……一招一式,刚柔并济,虎虎生威,博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一个月的艰苦训练,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
“同志们,让我们以茶代酒,为圆满完成这次国庆阅兵任务干杯!”分队长和教导员举着酙得满满的一碗茶,咕嘟咕嘟喝了个精光。
“干杯!”学员们也跟着喊了起来。
“大家慢慢吃,今天炊事班特别为大家加了几个菜。”教导员大声说着。
“有好菜怎么可以没有好酒!来来,大家都倒一点。”张娟红从怀里掏出了一瓶高粱烧,给同学们倒了起来。
“啊,有酒?”小同学叫了起来。
嘘!赵英摆着手使着眼色,示意小同学别咋咋呼呼的,因为学校规定学员学习期间是不允许喝酒的,被分队长她们知道就完了。今天是个好日子,又怕扫了大家的兴,赵英没有马上阻止张娟红,但心里却提心吊胆的。
“好酒,真香!”张娟红眯着眼睛,美美地抿了一口。
“来,大家走一个!”张娟红拿着碗向大家敬酒。
“我不会。”小同学捂着碗逃到了一边。
“什么会不会的啊?”分队长和教导员走过来了。
“没什么,我们相互敬茶闹着玩呢。”小同学见两位首长过来,灵机一动撒了个谎。
“多吃点菜,这些天大家都辛苦了,尤其张娟红同学,脚伤刚好就经受了阅兵的考验。”教导员拍着张娟红的肩膀。
“报告首长,我们做得还不够,请两位首长多多批评。”张娟红不好意思起来,生怕教导员提起阅兵时差点出洋相的事。
“怎么有酒的气味?”分队长的鼻子似乎闻到了什么。
“不会吧,可能是米饭时间长了,发酵发出的气味。”小同学自作聪明地解释,但这显然是一个牵强的谎言。
“小鬼,你当我们小孩子啊。”分队长笑呵呵地瞪了小同学一眼。
“报告分队长,刚才张娟红去小店买了一瓶高粱烧。”眼看着瞒不过去了,赵英只好如实地向分队长汇报。
“在哪,还不拿出来!”分队长伸着手向张娟红要酒。无奈之中,张娟红只好把藏在桌子下面,倒得只剩下半瓶的高粱烧拿出来交给分队长。
“好酒!”分队长打开瓶盖,用鼻子闻了闻。二话没说,随手拿起一只碗“咚咚咚”倒了起来,嘴里还不停地说,好酒好酒。
“来来,大家都喝点。”分队长倒好酒,凑在嘴边“吱”的一声。
大家还在一旁傻傻地看着分队长,竟没有马上反应过来。
“来,给教导员也倒点。我们大家都举起碗,向两位首长敬上一碗。”还是张娟红活络,一番话把大家从惊愕中唤醒,现场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这时,其他桌的同学也都围了过来,一个个争先恐后的端着酒碗向两位首长敬酒。
“好呀,你们的胆子还真不小,都在偷偷摸摸地喝酒?”大家这么一敬,把偷偷喝酒的秘密都暴露在两位首长面前了。
“今天是个好日子,大家喜欢就喝点吧,好好乐一乐,但不要贪杯哦。”分队长话刚落,大家立即欢快地叫了起来。教导员让区队长把预先准备好的酒,都拿出来分给大家,大家这才明白,分队的几位首长很用心,早就有了准备。
瞬时间,餐厅里觥筹交错,划拳行令,“乒乒乓乓”地响成了一片。
“来,满上!”张娟红提着酒瓶,醉眼蒙眬,摇晃着身子。
“分队长,你平时训练和学习对我们那么严格,现在生活上又那么体贴关心,真是我们的好队长,我非常崇拜你。今天高兴,我要好好敬敬您。”说完,把碗里的酒全倒进了嘴里。
“队长,你也干了!”张娟红抺了一把嘴角,两只眼睛盯着分队长。
“行。感情深,一口抿,走一个!”分队长的舌头似乎也有点大,转起来也有点不那么灵活了。
“好!这才是我的好姐姐。”张娟红觉得叫队长不够味,干脆把“队长”两字丢在了一边,竖着大拇指叫起姐姐来了。
“小妹,今天咱姐俩一定要喝个痛快,不醉不归。”分队长也感到这时候姐妹的称呼更亲切,便放下队长的架子,也把张娟红叫成小妹了。
餐厅里空空荡荡,只剩下分队长和张娟红俩了。
“小妹啊,这次阅兵你的表现不错。”分队长满脸通红,带着几分醉意。
“姐姐,别出我洋相了。”张娟红最怕有人提起阅兵的事,听到分队长说到阅兵二字,她的神经又紧张起来。但她表面却装得若无其事的样子,话锋一转说起别的来了:“姐姐,您还不知道我们的秘密吧。”
“什么秘密?说来听听。”其实,分队长已猜到张娟红接下来想说些什么。
“您知道这次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来大姨妈的吗?”张娟红神秘兮兮的样子。
“为什么啊?”
“呵呵,为了都能参加这次阅兵活动,这次大家真是费尽了心机。一些人很早就到卫生院配了药,想着法子推迟大姨妈来的时间,有的人在那天硬是咬着牙瞒着大家坚持到了最后。前几天,赵英和那小同学还捂着肚子在床上打滚呢。”张娟红悄悄地对分队长说。
“其实啊,我也知道这情况,只是为了不影响大家的情绪,只好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让大家受累了。这几天大家好好休息,我已经关照了炊事班把伙食尽量搞好一点。”听了张娟红的一番话,分队长也很深受感动。
“怎么,酒没有了?”张娟红起身给分队长倒酒,发现酒瓶里已经没有一滴酒了。她把空酒瓶往地上一扔,嘴上嘀嘀咕咕地围着桌子寻起酒来:“怎么喝得一点也不剩了。”
没想到,平时看着斯斯文文的女兵,喝起酒来竟然也那么猛,把酒瓶里的酒都喝得空空如也。好大一会,张娟红才拎着半瓶酒,摇摇晃晃地回来了:“姐姐,酒来啦!”
“咚咚咚”,张娟红又给分队长和自己各倒了一大碗。
“走一个!”张娟红端着酒碗碰了一下分队长的酒碗。
“张娟红你酒量真不错,喝足能喝多少啊?”分队长的酒碗也在张娟红的酒碗上碰了一下。
“不是吹牛,我张娟红从小喝到现在,还不知道喝醉酒是什么滋味呢。”张娟红往嘴里塞着一块红烧肉:“从小跟着我爹,一点一点就学会了。”接着,张娟红把家里的小山坡和养鱼塘,父亲养鱼、喝酒的故事说了一大通。
“我们家养鱼塘边上的漫山红可漂亮了。每年春天,漫山遍野都是漫山红,红得像火,鲜得像血……”说着说着,张娟红又吟起了那首《漫山红》。
“我们那个小山坡呀,除了漫山红外,还有许多杨梅树。这杨梅啊,又叫龙睛、朱虹,因为它样子像水杨子,味道似梅子,所以名为杨梅。杨梅果实色鲜,甜酸适口,营养丰富,素有‘初疑一颗值千金’的美誉,有‘杨梅赛荔枝’的说法,是我国特产水果的精品,也是我们家乡的特产。每年五月杨梅红时,山上山下都是采摘杨梅吃杨梅的人,十分热闹。下次有机会,姐姐一定要去我们家乡摘杨梅吃杨梅。”张娟红趁着酒兴滔滔不绝的有点快刹不住车了。
分队长一边喝着高粱烧,一边饶有兴趣地听任张娟红叙说着。自从那次打篮球负伤后,分队长开始关注起张娟红,她欣赏张娟红活泼直爽,遇事冲冲杀杀,勇于担当的性格,也欣赏张娟红遣词造句出口成章的文学特长。她觉得张娟红身上的这些东西,正是一名军人身上应该具备的品格。
“阿红,你还在喝啊?”赵英与小同学迟迟不见张娟红回来,就找到餐厅来了。
“分队长也在啊。”赵英见分队长与张娟红喝得难解难分的样子。
“拿酒来。”张娟红向赵英伸着手。
“分队长,时间不早了,是否可以结束了?”赵英见两个人都有点醉了。
“张娟红,咱们结束吧。”分队长对张娟红说。
“姐姐你不能走,我们说好不醉不归的,我还清醒得很,再喝一斤也没问题,阿英快去把酒拿来。”张娟红一边说,一边摆着手。
“你胡说什么了,这是我们的分队长,哪有你的姐姐?”赵英发现张娟红醉了,赶紧把她扶住。
“你不懂,这不是我姐吗?”张娟红搂着分队长的脖子。
不一会,一小队的另几个学员也赶了过来。赵英让学员们扶着张娟红回宿舍,自己与其他几个学员陪着分队长回家了。
“姐俩好哇,感情深,一口抿。干!”张娟红躺在床上,嘴里一会“满上”,一会“干!”赵英和几个同学一会替她擦脸,一会替她倒水,一直折腾了大半个晚上。
半年时间,很快过去了……
“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下面请教导员给我们讲话,大家欢迎。”这是学员们在离开学院前,最后一次听教导员给大家讲话。
“同志们!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我们已经圆满完成了各科的学习任务,大家就要离开这里回到各自的部队去了。在即将离别之际,有几句话想送给大家,与之共勉。第一句话,今后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始终牢记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名通信兵,不负使命当好革命的‘千里眼’和‘顺风耳’;第二句话,我们要珍惜这里所学的知识,把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去,并不断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做一名合格的通信兵;第三句话,这几个月来,大家学习、生活、娱乐在一起,结下了深厚的同学之情和战友之情,我们要好好珍惜、珍藏。”教导员话音刚落,队伍里就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赵英姐、阿红姐,以后可要经常给我写信哦。”小同学跑过来,把两本印有毛主席语录的笔记本送给了她俩。
张娟红一把抱住小同学,眼睛里闪着泪花:“以后我们要多通信,不然我会想你的。”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钢笔送给了小同学,赵英也把准备好的礼物送给了她。
“张娟红同学!”
“到,分队长!”张娟红见分队长过来,慌忙敬了个礼。
“回去好好干,空时给我们来个信。”分队长说。
“是,到了部队保证第一个给您写信。”张娟红回答。
“下次有机会,咱俩还要一起好好‘走一个’哦。”分队长笑呵呵的。
张娟红听分队长提喝酒的事,挠着头皮不好意思地作着揖:“我的好姐姐饶了我吧,下次再也不敢了。”
“别不好意思,有什么不敢的。我最喜欢你这样的性格,喜欢与你一起喝酒。下次有机会,说不定还要到你爹的养鱼塘,看漫山红,摘杨梅吃杨梅呢。”看着张娟红的样子,分队长说完哈哈地笑了起来。
“真的?那敢情好。到时候一定请您品尝我们家乡最好的杨梅酒,咱俩好好‘走一个’,一醉方休,不醉不归!”张娟红手舞足蹈的。
“首长们、同学们,再见了!”赵英、张娟红等六位战友,向分队长、教导员、区队长和其他前来送行的同学一一挥手告别。
“向军,再见了!”赵英发现人群中李向军正在向她们挥手。
张娟红也看到了李向军。大声喊着:“再见了!”
“等着我!我会来你们这里的。”李向军朝张娟红大声喊着。
“照顾好自己,别忘了写信!”张娟红也朝李向军挥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