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力彭老师对安庆很不放心,时常来看望她,还让班长安排女同学经常照顾她,关于她的情况随时汇报。班主任在班长面前无奈吐槽:“我怎么也想不到,安庆如此优秀的学生,怎么会做出这么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幸亏发现及时,她没有对自己造成伤害,万一有什么后果,我们谁也承担不起啊。想想,这孩子真叫人操心啊。你们还是多留意。”班主任叫来了班里的曹锵、穆梓还有解娟、闫妮等,让他们一起去塬上的马庄镇安村,找寻安庆的家人,深度家访一下,看一看,问一问,了解一下家庭情况,了解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们几个接到班主任命令后,在班长带领下迅速准备出发。他们骑着自行车一路千辛万苦去找寻安庆的家。马庄镇很大,有很多村落聚集,寻找安村真不好找。他们一路问寻,四处打听,才找到了一点线索。大家带的矿泉水都喝完了,只见曹锵脸上、背上满是汗水。解娟的面颊也汗水直流。他们个个脸色通红,口里干渴。为了早点到达安庆的安村,大家用力瞪着脚踏板,一刻也不停,生怕耽误了时间。
三个多小时的路程,问了十几个路人,他们才算找到了安庆的村子,随着邻居和村民的指引,很快打听到她的家。刘莉家离安庆家不远,解娟的家也是马庄镇附近的村子,可是她们之间很少走动,也就鲜少了解安庆的家庭状况。
在一个阿姨的带领下,他们到了安庆家的门口。只见安庆妈妈在收拾院子,安庆爸爸站在梯子上修接电线。家里的弟弟上学没有回来。
“叔叔、阿姨,你们好,我们是安庆的大学同学,今天路过你家顺便来看看。”班长肖梅说。
“叔叔、阿姨,你们好,这是我们给你们带来的水果,请你们收下。”曹锵说着就将路上买来的水果从车篮子放到了院子的石凳上。面对这几个年轻的学生,他们都很惊讶,急忙放下手中的活来招呼他们。他们一路口渴舍不得吃一根香蕉一个橘子,却一股脑儿全部给了安庆妈妈。
“你瞧瞧,这些孩子多好,来了就来了,还要带什么东西呢。这水果这么贵,要花不少钱,你们都是学生,哪来的闲钱买这些?”安庆妈妈推搡着,让大家带回去。
“孩子们拿来了就放着吧!你快去给孩子们烧些开水,做些面条让他们吃。”安庆爸爸从梯子上下来,拍打着全身上下的灰土,灰头灰脸地看着年轻人不请自来。
“叔叔、阿姨,你们不要忙活了,我们坐坐就走。”解娟说。
“说什么也要吃了饭再走,现在都快到晌午了,不吃饭怎么走。看你们都骑着车子,也累了?娃她妈,快用碗给他们倒水。”安爸爸招呼学生们回屋坐下。
“我们家安庆在学校怎么样?我最近老是梦见她,她还好吗?你们路过我们村,这是要干什么去?也不知她这周能不能回来,屋里一大堆活还等着她回来帮忙呢。这娃可怜,命太苦,从小孝敬父母,人勤快,大活小活都能揽下。我们家穷,家里家外有干不完的活,有时候我都觉得真是对不起安庆。我这腰身曾经受过伤,干不了重活,她妈又是贫血。这家里的日子老是过不到人前面去。真是苦了娃了。”安庆爸爸说。
“叔叔,您不要太悲观了,安庆学习可好了,将来一定能当一个好医生,给你们带来好的生活。今天我们只是路过这,顺便看看你们。”闫妮说。
“哎,我们不指望她能带来什么好生活,只要她自己能够独立,能够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幸福健康就好。你们不知道,安庆这娃从小体弱多病,一次发高烧几天烧退不了,差点把命要了。幸亏村里的大夫本事大,使出浑身解数才把她救下。要不然,我们早就失去了这个孩子。”安庆爸爸说着,心里酸楚,两行酸泪涌着。
“叔,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你看安庆长的水灵还聪明,学习好人品好,真是你们的福气啊!”曹锵说。
“这孩子就是听话,可是她,她!哎!哎!!”叔叔欲言又止,让学生们都着急起来。
“怎么了?叔叔,安庆到底怎么了?”大家着急地问。
“她对自己要求太高,时常累到晕倒。在家干活不吃不喝也要干完,生怕累着我们,在学校老是爱学习,动不动就强迫自己学到半夜。大夫说她有强迫症、焦虑症,这样的个性她每天活着都很辛苦。可是,她好像魔怔了一样,她自己不调节自己,也没人能帮上她。我们做父母的看她那么辛苦,内心也难过啊!”说着安庆爸爸的眼睛又湿润了。
“你给娃们说这些干什么?”安庆妈妈端着洗好的苹果给学生吃。他们每人手里拿一个,也不再客气。苹果很甜,可同学们对安庆有了深深的担心,也对安庆的父母不敢说真话。
“来,来,娃们都喝水。”安庆妈妈招呼学生,看到缺口的碗,学生们也不嫌弃都端起来喝。
家里唯一的一张柜子很完整,其余的家具都很破烂,几乎没有可以坐下来的凳子、椅子。一张土炕上,整整齐齐叠着两床旧被子。满屋子贴的都是安庆的奖状,没有任何一个遗漏的地方。安庆不同阶段的毕业照片就挂在镜框上,她笑得那么甜蜜开心。很难想象,这么优秀的安庆是如何在贫穷的家里一边学习一边干活。她是那么倔强的想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就不断逼迫自己好好学习,想通过学业上的进步来改变家庭的命运。她不容许自己有任何试错成本,更不容许自己落后、堕落,任何拖家庭后腿的行为都会让她感到可耻。家里的父母看病吃药,弟弟的学费,她的学费,都是父母用泪水和血汗挣回来。她要是不能为父母分担重担,对孝顺的她来说是最大的不孝。同学们终于明白了,成绩对她的重要性。平日里,她为什么那么节俭,那么用心学习,为什么喜欢穿白色的大褂来填补很多臭美的机会。
此刻,听到安庆父母说了很多她的事,同学们内心都很沉重,有些人还哽咽起来。安庆是多么好的一个人,如果家人知道她昨晚在医院的事情,一定会非常难过。很难想象,叔叔、阿姨没有了安庆,这个贫穷的小家,怎么可以承受得了,他们今后的生活怕是更加艰难,很难维持下去。
穆梓实在听不下去了,她走出屋子,去灶房和阿姨聊天。灶房的大锅缺了一个口,案板中间一条缝张牙舞爪露出大口。几个残缺不堪的瓷碗堆在一起。阿姨说地方太小,让她快出去,里面烧火熏得很。
“阿姨,您都不怕,我也是农村娃,有什么好怕的。我来帮你添柴火!”穆梓说完就蹲下来烧锅。
“这娃和我家安庆一样,都是眼中有活的娃,父母有这样的孩子,真是有福气啦。我们家安庆,就是命苦生在我家,要不然她在别人家,一定很幸福。哎,都是父母无能,让娃受了苦。”安庆妈妈说着,有些难过的样子。
“阿姨,您放心,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您不要过度担心。安庆是我们的榜样,她将来一定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的。”穆梓宽慰她。
不久,安庆妈妈做好了面条,大家都吃了一碗。真的很香。虽然只有白菜,可真的很好吃。
曹锵吃完了一碗还想吃,怕锅里饭不够,就说吃饱了。
安庆妈妈拿了一些苹果和馒头给学生,让他们回去的时候路上吃,顺便也给安庆稍了一些。吃完饭,他们送别了安庆父母,看到他们家房屋露水,因电压不稳,自己收拾电线,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孩子上学的钱都是借来的。学生们着实觉得他们一家人不容易。
他们骑着自行车离开时,远远看到安庆父母站在门口,久久不曾回家。安庆爸爸犹豫的眼神里充满了浑浊的血丝,仿佛一眼愁苦,他脸上写着“悲苦”二字。安庆妈妈无可奈何的表情,手上的裂口是多少次劳作才形成的。很难想象安庆执着于想要改变家庭状况的良苦用心,承受了多少委屈,付出了多少心血。她从小就承担了很多人没有感受的责任,她也不曾向任何人诉苦,诉说命运的坎坷。安庆一个人默默忍受着,替家人分担着穷苦和困顿,用无畏的努力和和艰辛的付出想要博取未来的好日子。同学们回来的路上,心情复杂而沉重,对安庆的坚强、勇敢、善良而骄傲,也终于明白她面对成绩的倒退,为什么就会被击垮,在她的世界不容许自己失败,只能成功。
班里很多人都来自农村,都是从黄土地上爬着长大的人,尽管每个人都有吃不饱饭,穿不上好衣的时候。可今天所见安庆家如此贫瘠和困苦,尤其他们一家人还那么乐观,积极筹钱让孩子读书,多么难能可贵。一方面安庆的父母本身有病缠身;一方面家里劳动力不足很难改变现状。在这种情况下,安庆有心而无力,长年绷着的弦终于在受到挫折后断开了。她把自己累到了,感觉无力回天,只能想结束自我,减轻家庭负担,不成为拖累。安庆真傻,为什么不告诉大家,让大家一起帮她解决困境。难道,一切不可以改变吗?
安庆的选择是愚蠢的,她用最原始的方式想一了百了,可她不明白,这种方式只能徒增家庭的痛苦,让本就困苦的父母更加失去了活下去的支撑啊。他们能想方设法让她出来读书,可见对他们这样的贫瘠家庭来说,是多么艰难的选择。如果她能想通,好好活下去,争取好前程,将来一切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家人的日子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