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穆梓他们组到急诊科实习。在急诊科实习,才知这里是所有科室的周转站,是紧急处理危急重病人的首道关。各种紧急和惊险的医情,时常都在紧张与刺激中度过。尽管其他科室也有血肉模糊的场面,可再怎么也不像急诊科紧急突发状况多,有些场面简直不忍直视。急诊科的大夫和护士,时常吃不上一口热乎的饭菜。穆梓、陈秀珍还有那两个男生,随时都要面对意外和突发的急救接诊。每遇到车祸或农药中毒等伤势过重的病人,穆梓都会心急如焚,怕大夫抢救不过来,又要看到失血过多或为时已晚的无奈、揪心场面。
24小时监护的病人,成为他们记录病人情况的基本工作。医生怎样处理外伤,如何按压心脏骤停的病人,成为他们不愿错过的上手机会。上呼吸机,打开氧气瓶吸氧,护理以及插尿管,器官切割等等,都是上手锻炼的好时机。
有一天,救护车载着医护人员去市中心接治一个被车子撞到脑部的男子。他大约有40多岁,被抬上救护车时,护士测其血压低,瞳孔散大,叫答不应。大夫看了瞳孔,摸了颈动脉,进行胸部听诊,判断其脑部受伤严重,要尽快协调检查科给患者拍片子透视。救护车司机加大油门,在市中心呼啸而过,幸好一路绿灯很快达到医院。护士把患者推进CT室,拍完后直接送到急诊ICU病房。在重症监护室,他的家人才闻讯赶来,在他身旁撕心裂肺地呼喊。
大夫让实习生安慰一下家属,顺便请家属出去不要干扰大夫救治。急诊科主任呼叫内科、骨科和神经科大夫会诊,众多医生在看了检查结果后,根据患者当前的症状,决定马上做手术,否则脑部积液越来越多,压迫血管和神经,他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正当急诊主治医生准备进手术室时,病房内的实习生穆梓和护士正在给病人检测心电,测量血压,此时患者因颅内压升高,突然大量呕吐,其污物溅到她们的白大褂上。
“快,马上手术。”急诊室主任一声号令,医护人员紧急推着病人进了手术室。四个多小时后,病人的开颅手术做成功了,陷入昏迷的病人还未醒来。为了确认手术是否成功,脑内的血液等是否全部清理干净,穆梓和几名护士将病人又推入CT室,确保检查结果快速达到医生手中。到了晚上,医生检查了病人,看了穆梓带回来的检查单子和片子,对患者家属说,他脑部出血已控制,心电监测在逐步好转。穆梓全程参与了此人的救治过程。第二天她专门去看了他,发现他眼珠转动,手上有了温度,呼吸也变得均匀了。心电监护仪上的血压、心率和其它生命指数都在恢复。知道他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可以活下去,穆梓开心极了。她告诉家属,要多给他说话,多鼓励他早点醒来,还要不断按摩他的身体,让他感受到亲人的召唤和关爱。在一旁的陈秀珍对穆梓的细心很是赞同。实习生终于有了一点空闲可以休息,他们就坐在科室的办公室,聊起了主任医师救人时的果敢、精准和熟练。科室的医生和护士也是身经百战,面对各种意外能得心应手对付,可见他们平日处理了多少这样危急的病人,见惯不怪,争取救活病人才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穆梓,你在想什么?”崔健问。
“我在想,如果他能够顺利醒来健康活着,我衣服上的污物也不算白挨了。如果,他昨天没有被救活,那可多么晦气啊。”穆梓说。
“也是,我估计他要是真的救不过来,你和那位护士都要扔了白大褂了。”陈秀珍说。
“我才不会这么想,他并不是故意的。我们每天见多了那么多奇奇怪怪的病人,尤其老年人,他们有些人大小便都不能自理,难道我们要嫌弃他们的这种状况吗?病人也很可怜,谁也不想来医院。可惜了。昨天来的男的才四十多岁,他要是走路看着点,也不会躺在病床上,人倒霉的时候,真是几秒钟就可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走错一步,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付出代价。所以,人要遵规守纪,规规矩矩的才好长命百岁。”穆梓说。
“好了,今天很累了,也快下班了,我们都回去吧。张润乐,你去重症监护室观察一会,完了把记录表填好。我们吃完饭休息一会就来了,来时给你带你爱吃的洋芋疙瘩。”崔健说。
“不吃,我要吃鸡腿,我饿了。”张润乐说。
“咿呀,看到那人又是吐又是被开颅的,我可吃不下去饭。”陈秀珍说。
“见多了就习惯了。”穆梓说。
回到宿舍,穆梓刚吃完饭,还没有躺一会。这边急诊室张润乐就托人叫去医院,说又来一个喝了有机磷中毒的患者。值班的一名医生去了内科会诊,主任去五楼手术室做手术,剩下的一名医生让实习生帮忙协助。穆梓他们赶到时,张润乐正在给病人查体,记录患者的临床体征和异常情况。那刺鼻的农药味道,充斥在整个急诊科的走廊。看急诊科大夫下医嘱,要求护士准备器械,马上给她洗胃灌肠,一阵忙碌令人头晕目眩。穆梓他们协助医生,几个人好一阵忙活,好不容易看到病人脸色好转,深吸一口气,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医生最大的责任就是先救人,再治病。如果一个医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把病人救活治好,他会心满意足,充满成就感。反之,他因外力影响,或判断不准,拿不定主意耽误病人救治,或救治不力,采取措施不当,没能救活病人,任何医生都会非常自责和懊悔的。如果医生不关心病人疾苦,不在乎病人生死,那他就是草菅人命的庸者。如果医生不可以相信和托付,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可以信任。
在医院实习,穆梓感受到病人对医生的各种芥蒂和质疑,事实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些是能力所不及,有些是判断失误,有些真的是不可抗力的意外。任何一个拿上手术刀,站在手术台上的医生,都想救活救治好病人。医生、护士面对形形色色的病人,不怕脏不怕累,几乎是用生命去救治病人,尤其急诊科的医生和护士,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过硬的心态,他们怎么能在高难度的医患关系下,得心应手去救人。经常加班熬夜做手术,医生可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他们的苦和压力也只有见识过的人最有发言权。急诊科的大夫让实习医生钦佩不已。
在急诊室很少休息,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周日,穆梓和宿舍的好友约好,一起去逛街购物。闫妮最近和一个男孩走的很近,她笑着说是自己的同学来看她,让大家不要想太多,他们只是普通朋友关系。可她明显变了,爱傻笑,爱发呆,难道她这不是恋爱吗?女生们不想过多干涉别人的私事,也不想研究太多男女之事。看到大街小巷的人们每天装扮时髦,街道上到处是新开的商店。实习生就喜欢逛奢侈品店、化妆品店、服装店等。有了外在的装扮,她们才觉得与时代共舞,感受青春该有的模样。
“闫妮,你朋友每天都来找你,还天天接送你,你真的很幸福,我都嫉妒了。”解娟说。
“你不是也和楼下的一个高个子男生,最近关系走得很近啊。”闫妮说。
“什么?什么,你们都在说什么啊?我在急诊室忙碌的这些日子,你们就和男生都聊上了。”穆梓笑着说。
“去你的,没什么男生,别听她瞎说。”解娟说。
在琳琅满目的商场,女生们被欲望驱使着,逛的眼睛都要花了。穆梓本来想买一件时髦的衣服,看到上面的标价,摸摸自己的口袋,就忍住了欲望,实在不想多花钱。她最近和父母通了电话,得知妈妈身体不好,爸爸时常咳嗽,为了省下父母吃药的钱,她不想让父母再多寄钱。在医院实习开销本身就大,吃的用的都要花钱,以目前的家境只能勉强维持她实习的正常用度,额外的开销怕是不行。总不能为了一件漂亮的衣裳,连饭都吃不上,让自己挨饿吧。杨婧等人大包小包买了好多女孩子喜欢的东西。安庆和穆梓默默握着彼此的手,跟随她们买买买,只能嫉妒和羡慕别人的家境,以及购物带来的快乐。人总不能事事都想强占别人,不能做到的就不要强求。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如此年轻貌美,再不加紧谈恋爱,好男人都要被人抢光了。你们不知道,我们科室的护士一天打扮的多么耀眼,和那些男医生有说有笑,经常还有病人家属为那些没有结婚的漂亮护士介绍对象呢。她们每天下了班就去看电影逛街,吃大餐,感觉日子很美。我们不要一天老想着学习,到了这年纪,不放开社交,会被社会淘汰的。如果一个不懂交际,没有情商的人注定是不受人喜欢的。”杨婧一边轻描淡写一边收拾她的战利品。
“看看,城里长大的姑娘,观念就是不一样。”刘莉说。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活法,好好享受当下的时光,也是极好的。”穆梓说。
“我如果有钱了,也要买买买。”解娟说。
学医者,是否会踏进医院的大门,全凭运气和努力。仅靠一颗炽热的心,没有救死扶伤的情怀和能力,是无法在医院立足的。进入一家医院,还需要人脉和背景,各种因素才会让一个人成功进入医院工作。姐妹们不同的消费观念,以及对未来的各种打算,都会使得她们走上不同的道路。
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场所,如果没有专业的技能和严谨的态度,很多医学生很难从事这个行业。走着走着,有些人就换道了,有些人则接受现实,笃定目标,踏实奋进。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很多人对实习期满后,自己该何去何从充满了迷茫和担心。有些人理论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更不用说上手实践,更何况实践操作和理论有很大的差距,需要靠经验和专注的品格毅力。有些实习生开始变得消极,不再积极参加医院的活动,甚至在科室也是吊儿郎当,心不在焉。有些实习生想进步,每天早晚都泡在科室里,紧跟医生步伐,可让上手的时候往往有些力不从心。真正被医生赏识的,眼尖手快,眼里有活,能进入到老师心里的人,真是凤毛麟角。所以,学习要靠努力,更要靠天赋。在这场无情而漫长的赛道上,提升自己的是老天赏饭吃的能力和天资,稍微不努力就被淘汰。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医技高超,品德高尚的医生的。
安庆每次早出晚归,她积极写病历,问病史,给病人查体,记录病情,甚至他们科室大夫端茶倒水的事,她也抢着干。医护人员总是夸她勤快,可是真正让她站在手术台前帮忙的时候,她又有些发抖。面对自己心理素质太差,安庆时常感到焦虑和不安。从医院回来,她也不告诉别人自己遇到的困难,看书的时间更长了。宿舍其他人回来,不是看小说就是听音乐,根本无暇去翻书,有些人还沉醉在谈恋爱中。
穆梓在早餐店吃完饭,夹着书本就到了科室。穿上白大褂,拿着听诊器就到病房。远远听见刚来的病人和家属,吵吵嚷嚷的。原来是病人大小便失禁,家属们捉急忙慌的给处理。病房和走廊到处充斥着屎尿的味道,口罩也难遮住味道。穆梓看到护工在辛苦打扫,收拾现场。
听到家属说病人情况危急,医生们展开紧张的救治,护士们推着车子赶紧帮忙。穆梓看着护士在口头医嘱下采取各种急救措施,想给护士帮忙。于是,她递给护士氧气管,帮医生记录数据。现场有些忙乱,看到医生有条不紊抢救病人,她认真记录着整个操作流程,该用什么药,打多少毫升,用什么设备检测,具体按钮在什么地方,她都看在眼里。
看到病人被推到CT 室去做检查,家属推着床,穆梓主动跟着去帮忙了。她在想,自己将来当了医生,面对这个病人如何去救治,采取什么措施和办法才能将患者从死神边缘拉回来,让他转危为安。她有些茫然更有些担心自己会不会乱了方寸,或许久经沙场,才会百战百胜,她学的那些理论,还不足以支撑她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要成为医生何其难。
穆梓一边担心自己,一边不放弃学习,观察病人的情况,又不断请教老师。她觉得只有多动手多动脑,学的知识才能成为实践的基础,为自己今后上手操作积累经验。在成长中,所谓的迷茫和惆怅,总归会伴随人的很多时间阶段。一个人的成功,要靠天时地利人和,每一次成长都是决心和毅力支撑,在不断失败中成长,在锻炼中变得坚强和稳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