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贤春的头像

张贤春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4/27
分享
《猪朝前拱》连载

第一十四章 美丽故事

包章莲的养父张洪武曾告诉妻子周玉蓉,章莲的二姑包玉英,从河南一直卖唱到乌江县,在青龙场被古福贵买回古家寨成了亲。后来还知道包玉英与章莲的父亲是同胞兄妹,自己的妻子与包玉英是同胞姐妹。妻子从李甲的土匪手中逃出跳下悬崖时,被树枝弹挂落地受伤昏迷,被一位周姓采药的老人救起,收为义女,改了姓。张洪武向其未婚并成了家。因形势所迫和时间所限,没有告知他们兄妹,让其相认,本想待形势缓和后再说,谁知形势越来越紧。章莲的父母在沿江县演出时,在乌江渡口所乘木船被敌特分子弄沉没。章莲的父母死亡不久,古福贵被政府枪毙,包玉英自杀,剩下儿子古成竹,随他二姐古成兰生活。章莲年幼,养父没有告诉她。直到参加工作后,养母才将这件事粗略讲了出来,一再嘱咐章莲,绝对不能去认亲,那样会“惹火烧身”;同时也嘱咐张洪武的战友也是章莲父亲战友的青龙公社党委书记徐庆国,多多关照章莲。

章莲坚持要求去青龙坝下队,明说是“锻炼锻炼自己”,内心实在是想去看看二姑曾经生活的地方,想知道二姑当年来到这里更多的细节,问过养母,她也只知道大概。还有,也想看一眼表哥——来青龙公社已近一年,这一心愿一直未了。怕战友的女儿有闪失而多次“不准”的徐庆国,同意了她的请求,一再嘱咐同行的人要好好照顾她,还对章莲进行经验之谈:“叫的狗不咬,咬人的狗不叫。进村要手持棍棒,入寨眼睛要放瞭亮点;当天万一回不来,就去牛维贵支书家睡……”

天刚亮,他们从青龙场出发,翻过青龙山来到青龙坝催促各生产队尽快完成征订购(粮)和生猪交售任务。在古家寨找到牛维贵时,太阳开始偏西,章莲对同行的人说她饿了。古成旺安排妻子罗来花煮新米饭吃。他们在堂屋坐下交待后,强调上级意图:“必须完成国家的征订购(粮)任务后,政府才能评发救济。”从山上砍柴回来的颜仲江听说包同志来了,跑到队长家看时,果然是真,又跑回家告诉了母亲。古成兰从横梁上挂着的一方腊(熏)肉上割下一大块,用碗端到队长家,喊罗来花“煮给包同志们吃”,对章莲等人一番寒暄之后就回去了。她们已相互认识,为感谢章莲,成兰曾给她送去过十个鸡蛋,章莲回赠了十本连环画。

成兰刚走,古八字来队长家借背篼去挖红苕。章莲听说来人是古八字,一边将未喝的茶递给古八字,一边让坐,请他摆龙门阵。正准备离开的仲江,也停住脚步,他很喜欢听人摆龙门阵,当然也还有多与恩人坐一会儿的愿望。“古八字,你就给我们包同志摆两个吧,她最喜欢听龙门阵了。”来人中一人笑着说,其他人和牛维贵也在一旁附和。

“大叔,你能不能讲讲包玉英是怎么与古福贵认识的?我想听听。古福贵假死诈埋案我听说过,要不是包玉英的话,他根本藏不了那么久。”包章莲用平淡的语气和表情,掩饰着内心的激动。

古八字听到有人喜欢听他摆龙门阵,加上队长家正在煮晌午,半推半就地坐下来。他回答说:“包玉英来青龙坝的头尾我都清楚,我给你们讲讲。”古八字像说书一般,将包玉英一家卖唱途中的遭遇,添枝加叶说了一遍。

章莲听完,掏出手帕揉着眼睛站起来朝阶阳坎走去,边走边说:“眼睛里进灰尘了。”罗来花跑过来问,要不要掰开眼睛用口吹吹,她回答说:“不用,一会儿就好了。”只听得同来的人说:“古八字,这个没有意思,还是讲两个新的好耍的。”古八字回答说:“要得,我摆个《青龙洞的传说》和 《三婿拜寿》,你们几位同志肯定没有听过。”

古八字摆完龙门阵吃饭后,说忙得很,要上坡挖红苕。章莲站在院坝边,详细看了看古福贵家的“遗址”,本想去看看姑母的坟墓,实在找不出什么借口;表哥古成竹因上山也没有见到。

回到公社,包章莲没有去食堂,直接走进寝室。她不是很饿,也不想吃。她倒在床上,想美美地睡一觉,却怎么也睡不着。使章莲久久无法入睡的,不仅仅是她的家世,还有古八字的两个龙门阵。久久疑视着地上从方格木窗透进来的凉月,辗转反侧中,干脆起床点亮玻璃罩煤油灯,记下这两个故事。

第一个是神话故事——青龙洞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这个坝子四面来水,靠坝中央的消坑(天坑)消水。稍遇大雨,消坑久久消不完坝上的积水,所插秧苗淹没水中。水退后秧苗枯黄,只好铧掉栽红苕。一首民谣这样唱道:

青龙田大丘,三年两不收。

要想吃饱饭,嫁过龙溪沟。

年年夏季,年年大雨,人们年年哭泣,年年烧香拜佛,祈求老天长眼,不要暴雨连年。哭声惊动了玉帝,玉帝派人一查,见这里的情形惨不忍睹,就指派东海龙王为这里打洞放水。

一天深夜,又是电闪雷鸣,人们正将心提到嗓子眼时,听到胡家寨方向传来轰隆一声巨响,随后传出滚雷般的声音。声音从胡家寨经坝中央,来到古家寨对面青龙山脚时,又传来一声天摇地动的巨响。第二天,人们发现,在胡家寨边的坡脚山沟处,出现一方数十米长宽的水塘,塘中蓝悠悠的水,骨碌碌地冒。水从胡家寨边刚开辟的一条河沟蜿蜒流出来,流到古家寨对面那壁悬崖下,岩脚出现一个大洞,大洞上方并列两个小洞,最为神奇的,是岩壁上时隐时现的龙身,底洞犹如巨龙张口吞水,上面两洞犹如龙眼盯着古家寨和牛家寨。

彭八字到此说,龙眼对着古家寨和牛家寨,两寨定出能人。

从此,青龙坝十有七八年不再水涝。据说有人在电闪雷鸣中看到,这一切是一条青龙所为,人们就将那水塘称为青龙塘,沟称为青龙沟,岩称为青龙岩,底洞称为青龙洞,上面两洞称为龙眼洞;连山也改名为青龙山,坝子变名青龙坝。

第二个是民间故事——三婿拜寿。

从前,青龙坝有一个财主,生养三个女儿。大女嫁了个武状元,二女嫁给个文状元;只有三女不听话,与一个农夫私奔。

财主六十大寿那天,三个女婿和众亲友前来拜寿。谁的礼物最轻,大家可想而知。酒过三巡,财主想在众人面前显显大女婿和二女婿的本事,也想出出三女婿的丑,表达内心的不满,就出题“大、小、多、少”,要三个女婿各做一首诗。胸有成竹的大女婿瞥了一眼随身带来的伞,张口吟道:

撑开时大,收拢时小;

雨天用得多,晴天用得少。

大女婿刚说完,摇着纸扇的二女婿接着就吟:

张开时大,折叠时小;

热天用得多,冷天用得少。

三女婿看着两个姨夫,久久没有答话,直到他岳父鄙夷地催他,他才开始说起来:

百姓面前大,长官面前小;

闲饭吃得多,正事干得少。

酒席中传出一阵哄堂大笑。财主哭笑不得,脸上气得紫一块青一块,胡子直打颤。二女婿见状,表示各再作一首诗,用“尖又尖、圆又圆、赶考、状元”结尾。说完就念:

笔儿尖又尖,笔杆圆又圆。

进京去赶考,中了文状元。

大女婿接着就吟:

箭头尖又尖,箭杆圆又圆。

进京去赶考,中了武状元。

三女婿歪着头看看大姨夫,又歪着头看看二姨夫,再看看上席洋洋得意捋着胡须的岳父,不紧不慢地说:

镰刀磨得尖又尖,麦杆捆得圆又圆。

养大众人去赶考,中了文武两状元。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