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端阳(五月十五)这天,古成竹和聂景红一早去了虎坪公社大姐家。成竹本不想去,怕扣工分。成兰劝说:水不搅不混,人不走不亲。应该给大姐打(拜)端阳节还礼(孟江已经来过),也应让景红去认认亲,知道大姐家住什么地方,顺便赶一下虎坪场。
下午收工较早,收工时古成旺在地里通知,晚上早点吃饭后去他家开会,每家的主要劳动力必须参加。会议内容他没有说。由于上面没有来人,肯定不会是学习什么文件,传达什么精神。加之开春以来的酝酿,大家都已心知肚明——在古家寨犹如暗流涌动的包产到户,进入了实质阶段。现在将再次讨论承包协议,没有意见就签订每户的田土承包合同。颜河义夫妻俩没有像往常那样,收工后还要去砍柴、割草,不到天黑不进屋,吃完晚饭喂过猪食,常常是夜深人静。寨上的人常说他家是“夜饭夜饭,要等鬼叫唤”。夫妻俩吃过晚饭,成兰吩咐仲江将猪食煮熟后,半桶半桶地提到猪圈倒进猪槽,就急忙来到古成旺家,到达时,院坝和阶檐坎以及大门边的磨子上坐满人了。男人多数打着赤膊,叭嗒叭嗒地抽着叶子烟(旱烟);女人多数纳着鞋底,三三两两交头接耳拉家常。夫妻俩在院坝边的石墙上坐下,洁白如银的圆月已升上青龙山,许多星星闪烁在西边尉蓝的天庭,不时吹来的晚风,驱赶着白天的闷热。
古成旺光着上身,在院坝走完一圈后坐在别人让出的条凳上,将抽完烟的烟锅放在趿着的布鞋尖磕了磕,说:“除了不该来的,大家都来了,我们马上开会。今天这个会不比往常,为什么要开呢?关系到我们以后有没有饭吃的问题。”大家知道他接下来要说什么,都静静地耐心听着。
“大家都知道,上面说的三年自然灾害,其实没有去年干得厉害,为什么死了那么多人?那都是把人‘捆死’了。去年干旱超过那年,为什么现在没有饿死人?是我们每家都有几分自留地,是没有再搞大集体食堂,是我们没有向上面报空仓,是我们搞了副业,是……嗯?总之,只要让我们有出力的地方,我们就不会饿死。大家想嘛,田里不得收有土里,秋季不得收有冬季,水稻苞谷不得收可以栽红苕点麦子,两季洋芋荞子不可能一季都不得收吧?还有,你不得收别家可能还有存粮借给你。我是说,如果再像这样下去,生产队一船拖,有些偷奸躲懒的人,出工不出力,就像薅草打闹时所唱:薅草薅个猫盖屎,夹窝草用脚去刨。勤快的人有意见,懒汉还说他做得最多,最辛苦。开春以来,我分别征求了大家的意见,都赞成包产到户,都说是驴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上面发现后怎么办?那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啊,罪名可不小。”生产队会计古成林将大家的担心说了出来。他这一说,大家嗡嗡地议论开了。
“大家不要闹,听我讲。”古成旺打断大家的议论。
“首先,我们要想办法不要让上面发现。据我一个亲戚讲,贵州省德江县的长丰区谭家山,从1961年下半年起,一直是明集体暗中包产到户。我们这里也是山高皇帝远,你不讲他不讲我不讲,谁也不会知道!”古成旺吐了一泡口水继续说,“公社的人一年来不了两次。为了防他们,大家每天眼睛放亮点,看到他们来了,就打锣集中喊出工做活路。万一被发现,大家共同承担,我怕他们不准我们当农民了不成?怕他们把我们修地球的球籍开除了不成?”
大家一阵哄笑。“生产队万一有人告发呢?”古成林继续问。
“我们今天晚上就是要商量这个事。我们已拟了一个协议,大家在上面盖手印,谁讲出去,大家就找他扯皮。”古成旺看着古成林说,“成林,你把协议拿出来,先给大家念一遍。”
古成林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作业本纸,低头挨近磨子上的煤油灯念道:
古家寨生产队承包协议
经生产队全体队员商量,大家同意按以下内容包产到户:
一、各户按现有人口分田土,田土按水源好坏搭配。
二、上交生产队的任务,根据大队分给生产队征订购任务的多少,按田土多少分担。
三、耕牛分给各家喂养,但仍属集体财产。
四、承包到户后,耕种时间和品种,由各户自行安排,所需种子、肥料等,也由各自承担。
五、凡将田土撂荒的,由生产队将其收回转包给他人。
六、如遇天灾人祸,仍象以往一样,按困难程度评供应救济。
七、协议自全队各家主要劳力盖章或手印后生效。如有反悔或告密者,死儿绝女,断子绝孙。
一九七三年古历五月十六日
古成林指着协议说:“如果大家都同意,每户来个人盖章。没有章的,由我写上名字,在名字上按手印。如果都盖了,我们再谈下文。”
古成林首先盖了章,接着全寨36名男子围过来,先后盖章或按了手印。
大家坐回原位后,古成旺说:“我和成林以及几位老年人,结合这些年来的收成,将各丘田土的产量进行了估产。根据估产情况,给各家各户填了一份合同草稿。待会成林逐家逐户地念,念完了大家都没有意见的话,盖章或按手印就算生效了。这里给大家说明一下,这次包产到户,由于不好搭配,只能是大平小不平,大家不要太认真。比如,有的水源虽然不好,但产量估得低,只要多铧两遍,及时关水防旱,起码要比估产高出一两倍。”古成旺叭嗒叭嗒抽两口烟,吐了一泡口水又继续,“今年生产队种的粮食,就由各家各户收割。公余粮要先交到生产队,收齐后,待粮站来收购时,统一挑去。”
古成林开始逐家逐户念承包人口,承包的地名,共多少挑稻谷,多少挑苞谷,多少公余粮任务。看到念得慢,古成兰喊颜河义回去看看两个小孩睡没有,再看看门关没关,防狗进去翻甑子。
承包合同总体做到了大平小不平,古成林念完一半都没有人反对。后来他念完一户,只是例行公事问一声“有意见没有”,还未听到回答,又开始念下一户。当念到颜河义家的人口时,古成兰就打断了他的话:“他舅舅,我们家是几口人?”
古成林转回头,看了古成兰一眼,回答:“五口。”
“哪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