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莫曰的头像

莫曰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3/05
分享
《涛声》连载

第二章 祠堂选出好“当家”

苦竹坑村是一个自然村,整个村场给人的印象是古朴自然。村的祠堂门口有一块五六百平方的长条形大门坪,全铺着大小匀称的河卵石。门坪左右各竖着一对二米左右高的旗杆石,说明历史上这个小山村也曾经出过有功名的人。门坪东方二十几米远的地方,有一口很有特色的方形古井,井圈离地面约半米多高,每一面用的都是一整块的朱红色石块砌成,周围还有用同样整块条状石块凿挖而成的四个长约一米多的水池,井口和水池都已磨得极为光滑和不规整,看来这个村确实有一定的历史了。

卫医生介绍说,他们的村民全部姓卫,同是一个先祖的后裔,据他们的族谱记载,他们的先祖在山东,后因为战乱和天灾等原因跋山涉水南迁至此,建村至今也有三百多年历史。改革开放的春风同样未忘记撩拨这些深居大山里人们的心扉,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这个山村里的年轻人也随着务工大潮,相互牵带着跑到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去闯荡世界了,有出息了的早些年便将全家迁出去了。现在仍保留着苦竹坑村户籍的人家仅有三十多户,九十多口人,即便如此,真正居住在村里面的人也并不多。

卫医生说目前留守在村里常住的就剩下了三户关了“厨房门”(客家人指没有传下后代)的人家和一户五保户了。整个村子因为住的人少,老屋老舍的已破败不堪,倒是祠堂——这个维系族群情感的议事厅,因为大家出钱不断地修缮,还显得坚固异常。但不管怎样,按照现今流行的说法,苦竹坑村现在就是典型的“空心村”。

这不,因为今天要进行民主选举本村的唯一“官员”——村民小组长,所以村民们老早就从外面回到老家来,有些人听到消息后前一天还从深市和莞市等地赶了回来,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履行自己的民主权力,投上自己神圣的一票,选出村里面的好“当家”,有了好“当家”,才能维护好集体和大家的利益。他们许多人甚至自家老屋都没进去看了,毕竟久没维修,有的砖墙已损毁,有的楼梁瓦楞已腐朽,大多老房子都已破败不堪,成了危房。

卫医生曾说过,已迁居在外的老乡一般只是在春分或清明时节回一趟老家,那是一年一次的扫坟祭祖,到祠堂烧烧纸钱、香烛,供奉一下祖先和神明,不过也就逗留一会儿就会离乡而去,然后又要到下一年的这个时候再回来了,如候鸟一般。

而这个祠堂,毕竟是先祖的开山基业,是大家的精神寄托之所,每过十年八年的,村中长者都会出面叫大家捐款,对楼梁瓦桷、砖墙柱墩和神龛牌位等有腐朽霉烂的进行及时修缮或更换。

大家济济一堂这样的热闹场景已经好久没有过了,年过古稀的村民卫有财记得,这还是在人民公社时期,大家集中开会时才有这样的热闹情景。那以前选举村民小组长就不是集中一起开会选举吗?不是,都是提着票箱家家户户去投票,后来因为住得分散了,就通过电话委托选举或者干脆弃权了,再后来嘛,他说:“村民小组长没人愿意做,就干脆每户人家轮着做,一户人家干一年,近十多年来,因为许多村民都往外迁了,因此村里面就干脆不搞选举,就叫一直在村里居住的那户人家干了。”

“空心村”大都这个样子,乡村的“民主”也变得可有可无了。

宋涛回忆起还在来时路上大家介绍的具体情况,老朱说:“这也难怪,因为的确很难召集村民们开一次大会,村里面的集体山林、土地等资源也就由现任的‘村民小组长’一人说了算啦,在许多村民都不知内情的情况下这些资源就外包了,包给了谁?每年有多少收入?都没有向全村人公布,这么多年了村民们都不知内情。所以选出个好‘当家’,成了村民们的迫切愿望。”

小江补充道:“没有一个好‘当家’,村民们奔康致富就是一句空话?”

“苦竹坑村小组为南水村村委会所辖,曾权驻这个村也有多年了,这个村小组什么情况都很熟悉,但他就是左推诿右推诿,一直不愿想办法去解决,矛盾都是他拖出来的。”老朱说完后心里面还是有点气,可人家是镇领导呀!是啊!如果大家都尽职尽责的话,农村工作那就轻松多了,不用等到群众找上门了,领导们又来叫他们 “擦屁股”。

老朱想到这里,感到有点心烦,于是打开车窗点燃了一支烟狠狠地抽着。宋涛当然理解他们的难处,但此时的他又思忖着另外一个问题,像苦竹坑这样的小山村,随着社会的发展,已成为留守人口很少的“空心村”,如何管理集体资产,并保证资产不要流失甚至保值增值,这样的特殊情况,不知放在整个原城乃至放在全省和全国来看,究竟是不是“孤例”呢?

“大爷叔伯、兄弟姐妹们,今天老老少少的难得回来得这么齐,宋镇长说得对,不管谁当选,都要对得起天地良心,对得起列祖列宗,对得起父老乡亲,大家回来一趟不容易,在进行选举前,我们一起先行祭拜祭拜祖先吧!”卫医生说完,便与几位老者一起,在祖先灵位前的香案上燃起了一大把线香和几条大蜡烛,同时在神台前面烧起了一大沓纸钱。有几个年轻人则将一个几万头的大团爆,抬到祠堂的大门坪那解了开来,围着大门转了几个圈,然后点燃了。爆竹噼噼啪啪响声震天,烟雾迷漫了好一阵子才散了开去,一时整个沉睡的小山村好似都被震醒了。在卫医生的倡议下,村民们轮流着在祖先灵位前三鞠躬三叩头进行了祭拜,那神情十分虔诚。香烛燃起的烟雾往天井处袅袅上升,增加了祠堂的一丝神秘感。头上三尺有神灵,祖先在瞧着大家呢!

客商王老板看着这动人的一幕,也不由动情起来,内心十分感慨。

在老朱和小江的主持和指导下,选举工作此时才正式开始。为便于统计选票,小于十八周岁的村民以及户籍不在村里的村民由于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都按照要求离开祠堂出到大门坪那里待等消息。留下来的经过清点有四十六人,其中上一任村民小组长闹情绪拒绝参加,但是按照选举法规定,也够法定人数,可以依法进行选举。他们先举手通过了由忠厚老实的卫有财等六位老党员或村民代表分别做监票员和计票员,随后计票员清点了人数后便一一分发选票给选民手中,由他们填写选票了。

“就采用‘海选’吧!”记得当时老朱是这样建议的。“从他们村的情况来分析,民意应该十分集中。”

宋涛说道:“我觉得行,采用‘海选’办法进行选举,这样可以让村民充分发扬民主。”

“海选”也叫“村官直选”,据说是吉林省梨树县在1986年换届选举时首创的,因而该县被称为“海选”故乡。“海选”是我国农民在村民自治中创造的一种直接选举方式,在苦竹坑村用这种方式选举村民小组长有着特别的意义,自然大家都同意用采用这种方式,又经与卫医生和村民代表们进行了说明,村民们都连声称好。

此时,祠堂里显得十分庄严肃穆,原来闹轰轰的场面,随着选票的发放而突然宁静下来。村民们手中捧着鲜红的选票,有的人眼睛有点发湿,他们毕竟已有多年没感受过这种当家作主的幸福了。要知道,在外面务工,由于不是常住人口,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在老家,由于大家都分散居住,少有联系,如此种种原因,也导致多年没有进行过像这样中规中矩的换届选举。

小江预备了十多支笔,凭经验,她知道这种时候许多村民是不带笔的。她将笔分发给了村民,让他们轮流着填好选票。宋涛发现,村民们拿到笔后都会走到较僻静的一边,在别人窥视不到的地方认认真真地填上了自己认为确实可以管好这个“家”的“当家人”。村民们很慎重却并不犹豫,可以看出他们实际上早就想好了心目中的人选。

约摸十多分钟后,大家都把选票填好了,在老朱的指挥下,他们按照顺序排好队站在了票箱的前面。这个票箱是叫铝制品店专门订做的,正面的门是玻璃做的,大家看得到里面是空的。但是工作人员小江还是按要求将票箱打开,举到头上让大家查看。确认里面没有东西之后,小江将玻璃门上了锁,钥匙自己带着。

票箱放在祠堂前面的香案上,显得庄严而神圣。此时的祠堂,听不到一丝声音,大家好像都屏住了气息,听着老朱的指挥,先是由卫有财等六位监票员、计票员投票,其他村民接着依次地走到票箱前面,小心而庄重地将手中填好的选票从票箱上面一个窄窄的条形小口塞了进去,然后他们又轻轻地走到票箱的另外一边等候着,但是两眼都紧盯着别人投票,时而还会与旁边的人轻声耳语几句,似乎怕打破这难得的片刻宁静。

卫医生还不忘拿起手机嚓嚓嚓地拍下这神圣的画面,并发到了微信“朋友圈”中。

小江将票箱的钥匙给了计票员。票箱在计票员手中打开,一张张鲜红的选票随后就从里面取了出来,放在了香案上面。

宋涛与村民们已经不再生份,在计票当儿,他独自来到大门坪,与村民们熟稔地聊起了家常。他们聊工作、聊生活、聊子女,还聊村里集体资产的管理和集体经济的发展。自上次接待了他们的村民代表后,宋涛积极解决他们提出的各个问题,村民们已经在心目中认可这位和蔼可亲且讲话斯文的“镇长”。他是真心实意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是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因此这个当儿,村民们早就把他当成了自家亲人一般无话不谈。

你看,自那以后,接下来一个多月时间,他们的许多事情就得到了认真的解决。怎么不是啊?你看那生态公益林补偿款提高标准的事引起了上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已摆上了议事日程,据说,政府已原则同意将原先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款,在原来的基础上,每亩增加十二元,这样一来,他们村集体经济收入无形中每年就增加了十多万元了。

还有,就是关于集体资产一事,也查清楚了,集体有一口十多亩的山塘,上任“村民小组长”自作主张拟了承包合同,以妻子名义承包自家养鱼,还有一块原村小组集体开垦的二百多亩的园地,则是承包给了他的表兄种了经济作物贡柑,承包租金都很低,那口山塘,每年五十元,而那块园地,每年一百五十元,而且都没上交集体。经过老朱和司法所老卢他们的调解,双方都同意承包人不变,但是租金标准要提高,山塘租金提高到每年五百元,园地租金提高到每年一千二百元,在选好村民小组长后,他们要重新签订新的承包合同,同时将以前欠缴的承包款按新标准补交到集体。

“哎呀,那都是小事,俺们村现在有七八百亩良田,肥沃着呢?如有人来承包就好了。”

“宋镇长不是带了老板来考察吗?要建黑山羊养殖基地呢!宋镇长真是俺们的贴心人哪!”

“上级不是说要精准扶贫吗?呵呵,这还不够准吗?这回俺们可不愁脱不了贫困帽子啦!”

“到时候,你们苦竹坑村就可更名为‘甜竹坑村’啦!”宋涛听他们这么一说,也笑了。

“……”

谁的心眼好,谁的心眼不好,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他们心里有一杆称,绝对不会偏袒。村民们围着宋涛,发自内心地一个劲儿的感谢着。

村民们的感激之情,让宋涛觉得很尴尬,脸上有点挂不住,同时心里也有点酸酸的。他十分感慨:我并不是什么救世主,也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务员罢了,现在做的那是自己该做的份内的事情,人民的公仆就要为人民群众服务,这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但群众却为啥感恩如此?我们这些政府干部们是否要认真反省一下,检视一下,我们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

正当宋涛思绪万千的时候,小江出来告诉他,计票结果出来了:四十六人投票,收到选票四十六张,其中两张弃权票,一张无效票,卫强同志得三十八张同意票,高票当选村民小组长。

看来,卫医生在村民心目中的地位蛮高的,高票当选那是很自然的事情。当宋涛再次进来祠堂上时,里面已经是热闹沸腾了,村民们都高声地喊着:

“要宣誓!”

“要宣誓!”

……

村民们要求卫医生要像外国总统就职一样,要当着祖先灵位和村民们的面进行“宣誓”。

王老板看到一个偏僻山村的村民小组长当选后也要宣誓,觉得真有点搞笑,但他感到村民们那个心是淳朴的,今后在这里投资绝对也错不了。

“我认为大家提出的这一点要求并不过份,我们也赞同让当选的卫医生在大家面前作个表态和承诺,让大家一起监督他在任期内的工作。”宋涛觉得村民要求当选的村民小组长进行任前公开表态,这个朴素的愿望值得尊重,这本来也是一个很好的创新,为什么不呢?

既然乡亲们都这样强烈要求,宋镇长也提出了建议,卫强不好意思推托了,何况乡亲们信任自己,那可是一种荣耀。毕竟是有文化的人,他经过短时间的准备后,就表情严肃地面向所有村民进行了“宣誓”:“我自觉接受乡亲们的监督,任期内认真管理好我们村集体的所有资产,加强发展集体经济,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积极规划建设新村,构建和谐社会,决不辜负政府和乡亲们对我的信任与期望。”

“不行,做事情要咋样的?对大伙儿要咋样的?对公款要咋样的?……”有的村民起哄道,要求卫医生要说清楚。

“我要认真工作,干干净净,嗯——,一碗水端平,嗯——,全心全意为乡亲们服务!”卫医生脸有红了,一边想着誓词,一边补充起来,结结巴巴的,但声音也越来越洪亮,看上去那是信心满满的,有一股子精神劲儿。大家看着卫医生那并不自在的神情,都笑着鼓起掌来了。

仪式结束后,当选的卫医生来到宋涛跟前,深有感触地说:“这样面向全村的父老乡亲们进行宣誓,让我心里面感到从未有过的震撼,同时也感受到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 这个“宣誓”看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呵呵!努力吧!有什么难处,可以向镇政府提出来,我们会大力支持你们的工作。”宋涛为他“打气”说。

选举顺利完成,宋涛他们一行在新任当家人卫医生的陪同下,考察了苦竹坑村村落,及村后上千亩农田。但见这农田沿着山坑往里延伸,层层叠叠,周边山林环绕,环境幽美,水源充足,恍若仙境,王老板一边察看,一边赞叹不已。这里真的是建设黑山羊养殖基地的绝佳之地了,王老板当即与卫医生作了口头协议,表示一定会尽快到此投资置业,接下来将会与村小组详谈具体合作事宜。

出得山来,他们已经感到饥肠辘辘,虽然苦竹坑村的村民热情地挽留,要款待他们,但他们还是婉言谢绝了。

回程路上,天气已经放晴,山上有些树木已率先长出了一簇簇新叶,嫩绿嫩绿的,这让大家切身感受到了春天的脚步正在悄悄走来。看大家那么轻松高兴,老朱将憋在肚子里的话委婉地说了出来,原来他们在了解苦竹坑村的情况时,知道了这么一件事,原任的村民小组长其实是驻村领导曾权的一个远房亲戚,虽然近年来时有群众来反映意见,但是他就是一直爱理不理的,所以才有了现在这样的局面,大家听了之后都默不作声。

这件事当然是宋涛没有想到的,同样,重新选举村民小组长,这样的处理结果也是曾权没有想到的。远在家里的他,早已接到了亲戚的电话,知道了这个“坏消息”。他不知道宋涛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竟然点的是他和他的亲戚,哼!都是班子领导,你真给我面子啊!

“管他是谁呢?只要是事关群众利益的事,就是大事,我们就得认真去做,而且做了就要做好,让群众满意!”宋涛这样鼓励着大家,其实他也是在鼓励着自己,千万别泄气,但愿曾权会理解他。老朱、小江都打心眼里佩服他那一鼓子正气,这样的领导,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点赞,不全力支持呢?王老板也从宋涛的身上看到了政府的力量,有务实的政府支持,更坚定了他投资的信心。

在回程路上的一间小店里,他们随便买了些干粮充饥,回到镇政府时已是下午三时多了。虽然十分劳累,但是他们心里头别提有多高兴,也别提有多轻松,因为这一天他们收获了许多许多。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