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城的夜空显得格外明净,星星点点在浮云下捉着迷藏,一阵阵轻柔的夜风扑面而来,沁凉沁凉,浸透着宋涛的心田。此时的他站在家里的阳台上,眺望着远处朦胧起伏的远山,脑海里却不时地闪现出这段时间的难忘工作经历,他的心也不由地明静起来。
乡镇工作方方面面,繁杂多变,由于与农民群众利益关联度最直接,因此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容易轻松做好。如果把挂职锻炼比做一次“大考”,那么解决好苦竹坑的事情,只不过是自己这个小小的“挂职副镇长”勉强完成的一道小小的考题,接下来,不知道还会有多少难题在等着自己呢!
回到卧室,夫人与孩子已经进入梦香。宋涛仍无睡意,于是在电脑上浏览起一些网站,关注了一下即将召开的国家“两会”新闻。然后,他又进入一家博客网站,阅读了一些博客写的体会文章。有一篇博文《我是七零后》吸引住了他的目光。文章是这样描述的:“六零后沉重,七零后尴尬,八零后自我,九零后自大。七零后出生的人,带着传统与现代两种心境游走于理想抱负、现实诱惑的边缘。人生的价值、活着的意义,似乎成了七零后莫名的犹豫。”作者是七零后,自己也是七零后,想想当前的处境,这样的描述不是十分贴切吗?
七零后虽然有着“莫名的犹豫”,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敢于正面现实,他们无疑都是十分努力的一代,这当中有的人被潮起云涌的人流淹没,永远无法露头;有的人则拼命自救,在历史中挣扎,并最终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无论是成也好,败也罢,他们都在努力地谱写着自己生命的光彩。
宋涛挂职的乡镇是红旗镇,是原城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镇辖有二十个村和五个居委会。由于原城仍然没有设立街道办事处这种与乡镇同级别的管理机构,因此红旗镇政府既要管理农村,也要管理城市。据最近统计,红旗镇人口现有九万多人,刚好是三个“三万”,即农业人口三万,非农业人口三万,另外还有流动人口也有三万。红旗镇的干部职工都揶揄道:“人口我们管理着三个‘三万’,辖区内我们管理着三个‘地区’”。他们说的三个“地区”,就是指城区、郊区和山区,这样来看,红旗镇政府的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和复杂性强也是毋庸置疑的了。
由于地里位置的原因,原城大小重点项目和工业园区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在红旗镇行政辖区内,为此市领导到红旗镇调研指导工作时说得最多的也是最重的一句话就是,“红旗镇发展了,原城就发展了;红旗镇稳定了,原城就稳定了。”可想而知,在原城市,红旗镇的地位是多么重要,因此红旗镇党政领导所承受的压力有多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上级各个系统、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任务目标和具体工作要求,往下发个文件就需要基层落实。对基层政府来说,无论哪一个口子布置的工作,你都得去认真应付。红旗镇位置特殊,市里面无论开大小什么会议,布置什么工作,红旗镇一般都有份,都要派领导参加。一些部门为了显示对工作的重视,往往要求乡镇“一把手”亲自参加。呵呵,在乡镇你要找主要领导还真的是不容易,他们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可问题是那些副职领导常常要跟他们汇报请示工作,要让他拍个板拿个主意的,这也成了现实难题。
宋涛由于分管党政办工作,与主要领导联系得更多,这个体会更深。于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专门向党委书记劳功提出了这么一个建议,那就是能否在每个星期一上午,专门召开党政班子联席会议,并将其作为一个会议制度确定下来。联席会议的好处是,由各个班子成员逐一汇报自己一个星期以来分管工作的情况,同时主要领导也可以在会议上对本周工作进行布署。如果会议上有哪位分管领导将工作上遇到的难题摆出来,还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一起想办法解决。更主要的是,镇上有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等“三重一大”事项时,可以通过这个会议,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咱可不能违反党纪政纪啊!
这个主意不错,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后来就采用了,并成了红旗镇党政班子建设的一个创新举措。这样一来,大家不用为每天找不到主要领导汇报工作而烦恼,主要领导掌握镇上全面工作也容易了,接到市上的工作任务后也不用一对一找分管领导布置了,更主要的是从党的政治纪律角度来看,防止了“家长制”、“一言堂”,党内民主得到了充分发扬,推进了重大事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据说,这个创新举措还得到了市主要领导和组织部门的认可,其他乡镇也纷纷效仿。
新年后红旗镇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上,按惯例通过了几个这样的事项:一是班子领导成员的分工和驻村安排;二是干部职工的分组;三是党委政府全年工作计划安排;四是对各村、居委会及政府内各组办的年度考核实施方案等。全镇根据市编委要求,分党政办、农业办、城建办、企业办、社会事务办、计生办等六个办(组)。宋涛在班子成员中资历最浅,且有市委机关工作的经历,所以被安排分管党政办工作。他对这样的分工倒觉得并不意外,也欣然接受,自己下来乡镇就是要协助主要领导推动各项工作的嘛!
后来,有班子成员揶揄说:“年轻人嘛,就该多承担点,况且是来挂职锻炼的,对年轻人的进步也有好处。” 宋涛听后往往是一笑置之,他想,大家说的确实也是那个理啊!
实际上,红旗镇最难的工作有两块,一是城建办的重点项目工作,一是党政办的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而这两块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吃力不讨好,所以一直以来都没有人愿意干。每年分工时主要领导头都要炸,要做这个的思想工作,做那个的思想工作,最后好不容易才能将人选确定下来。
说起“挂职锻炼”,这是组织部门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选派公务员到基层担任一定职务,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的一种形式。宋涛清楚,自己能到乡镇挂职锻炼,那是组织对自己的信任。因此无论如何,自己在工作上可不能“掉链子”,给组织上“丢面子”,可不能让别人看自己的笑话。
有时候,他也会想起在到任之前市委办老领导鼓励他说的一句话:“你在职务上是‘挂职’,但工作上是‘实职’,下到乡镇后,既要谦虚谨慎,又要大胆工作。”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根据刚下到乡镇时两个多月的观察和体会,宋涛发现一个怪现象,红旗镇由于是原城发展的中心,所以来镇上办事和反映问题的老百姓特别多。老朱是党政办主任,他给宋涛讲了一件令大家都很头痛的事:“书记、镇长现在呀上班真不容易,你想想,群众一到政府,就咚咚咚咚直奔楼上他们的办公室,嚷着要找书记、镇长,说只有他们才能解决得了自己的事情。”甚至有一次,宋涛还曾听到镇长魏国良说的一句笑话:“哟,我都患了上班恐惧症啦!”
魏镇长五十出头样子,中等身材,身子稍微有点发福。他曾在三个乡镇任镇长,时间也有十四年了,同事们都承认他是个厚道朴实且务实本份的人。他讲的是大实话,以前在山区乡镇工作的时候,从来没有这样的情况,因为山区事情不多,即使有,解决起来也并不复杂,因此也较少有红旗镇这样热闹的场面。
党政办老朱一人负责接待群众工作,说句老实话,不是老朱他不努力,实在是他一个人力量过于单薄,再加上有些群众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较为复杂,他是每天忙得头晕脑涨,还是忙不过来。这样的结果是部分群众对他老朱失去了耐心,他们不找书记和镇长那才怪呢!
魏镇长说的话听在耳中,老朱的无奈写在脸上,群众的迫切看在眼里,咋办呢?自从分管党政办工作后,宋涛心里也焦急啊!既然自己接招了,就要想办法见招拆招,如果把这道难题解决了,为党委政府分忧了,为人民群众解愁了,那自然也是推动红旗镇社会发展工作方面一个不小的成绩。他想,摆在自己面前的这个难题,说难也不难,只要大胆工作、大胆创新,就能寻找到新的出路。
乡镇政府实际上就是最接地气的一级政府,直接面对基层农村,直接为百姓服务,党政办、民政办、医疗办、计生办、城建办、农林办、国土所、司法所等等,以前习惯说的“七所八站”,哪样不是服务百姓的呢?在为百姓办事职能上都有交集。为方便群众办事,能否将这些职能集中一起,专门成立一个综合部门呢?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齐心协力一起总比单干好啊!宋涛走访了各办组,专门与老朱、老卢和民政办主任赖斌等人一起座谈,征求并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果然大家不谋而合,都十分赞同这个合署办公的建议。
因为有了前期的调研和较为成熟的想法,宋涛在一次党政联席会议上,将这个想法和盘端了出来。他说:“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 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带来了重大影响,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块凸现出来,这个时候,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工作任务,解决不好,群众有意见,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看到大家都在屏息细听,宋涛继续分析道:“当前,我镇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群众工作量在不断增加,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因此,服务群众工作不能弱化,需要强化,为此我建议能否将我镇所有服务群众的职能工作集中起来,专门成立一个对外窗口中,暂且命名为‘红旗镇群众服务中心’,同时增加人手力量,中心的办公场所设在一楼,方便接待群众办事,彻底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
“这行吗?我认为不可行,上面没有这样的精神,没要求成立这样的机构,也没有编制人员,你说成立就成立,要是上级有意见怎么办,这不是给我们主要领导添麻烦吗?”宋涛话音刚落,曾权即插嘴反驳。对于苦竹坑村一事的处理让曾权窝着一肚子气,这时候逮着个这么好的话题他是无论如何不肯放过的,在说到“主要领导”时他还特意加重了语气,提高了语调。
这也是啊,这算什么机构?上面承认吗?人员也抽不出来啊!其他领导听曾权这样一说,本来持肯定态度的,此时也纷纷提出疑问。
“目前,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大家也是十分清楚的,如果成立这样一个部门,能够将我镇群众办事难这个老大难问题彻底地解决掉,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镇长魏国良是有深刻体会的,他表示赞同。
“创新才有发展,改革才有出路。我赞同镇长的观点,只要有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只要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要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我们就可以大胆创新,宋涛同志提出的这个建议我认为就很好,我们可以边试边行,不断总结经验。” 党委书记劳功斩钉截铁地这样说:“敢于担当,勇于实践,走出一条新的路子,这也是对全市群众工作的一个贡献。”
镇长魏国良首先鼓起了掌,接着其他班子成员也鼓起了掌,曾权一脸尴尬地,最后也极不愿意地两手拍了几下。
尿总不能把活人憋死吧!就这样,红旗镇成立了原城第一个乡镇群众服务中心,并在新年后挂牌了。
红旗镇群众服务中心,主要职责是接待群众,办理解决群众各项事务,为群众排忧解难。根据实际需要,镇政府重新对各组办公室作了小调整,腾出了政府大楼一楼二百多平方作为群众服务中心的办事大厅,设置了主任室、接待室、档案室等。他们再向镇政府请购批准,添置了三万多元必备的办公桌椅,以及文件柜、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和传真机等办公设备。人员暂时由各办组抽调一人组成。
这个架子搭起来后,得到了上级领导和部门的肯定,多年后还被一些领导津津乐道。据说这是本省创设“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雏形,吃了“头啖汤”,后来省上还推广了此经验,当然这是后话不提。
牌子挂出来的第二天,宋涛亲自坐镇一楼中心现场办公。由于牌子醒目,办事大厅敞亮,所以群众一到镇政府来办事,都很容易就看得见。为引导和服务好群众,宋涛特意叫老朱、老卢、小江和小邓等人这天一起专门到门口等候着。只要有群众来了,即 “请”进中心,倒好热茶热情接待,询问有什么事情要办理。如果是咨询政策的,及时答复;如果是来办事的,即刻办理;如果是来要求政府解决纠纷矛盾的,即进行例行登记,并进行认真调解,或者承诺在一个月内做出满意答复……
牛刀小试见功夫。这一天工作下来,接待群众近二十余批,虽然大家忙得够戗,精神疲惫,但是看到先前群众一到政府便如无头苍蝇般四处乱蹿或“咚咚咚咚”地爬楼直接去找镇主要领导的现象得到了改变,心里面都十分高兴,下班的时候,大家不由以茶代酒一起碰杯庆祝。
就这样,大家艰苦坚守阵地,一起努力了一个多月时间,由于群众有了这样一个可以一站式直接办好事情的地方,全镇办公秩序得到了显著改善,群众办事难问题得到显著改观。书记劳功和镇长魏国良,这段时间只要有空闲,上班时都会先到中心看看。他们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多年来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
一天,老朱捧着一叠纸来到宋涛办公室,谦逊地说: “我设计了一下群众服务中心办事流程表册,我认为我们可以将档案建起来了。”接着,他把自己的设想详细地讲了一遍。
“真的很不错,还可以把群众办事内容和流程挂出来,让群众一目了然,这样一来,我们群众服务中心的工作就十分规范了。”宋涛认真进行了审阅,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后肯定地说。
老朱是乡镇老办公室主任了,在这方面有很丰富的工作经验。他对群众服务中心的卷卷册册用笔画出了各类草图,然后叫小江和小邓按他的要求用电脑软件进行了设计修改,定型后再送一家印刷厂专门印出了成品。老朱为中心的规范化建设付出了很多心血,真的是功不可没。
在这一周的工作日记里,宋涛感慨地写下了这样的内容:
群众服务中心这个“草台班子”搭建好了,真心感谢老朱和老卢等一帮子人。说起这个老朱,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在乡镇这样普通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一干就是二三十年,而今天却仍然是一个股级干部。按常理,有这样能力的人早就该提拔到领导岗位上了,即使上不了领导岗位,也该享受一下相应的待遇,但这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实际上,在红旗镇,与老朱一样能力很强的人在计生、城建、企业、农业、民政等各办组的大有人在。譬如那个搞国土城建近二十几年的钟浩,搞计生工作已十五年的林红,还有搞民政工作十多年的赖斌等等同志不都是独挡一面的人才吗?可是在乡镇,要晋升却很不容易。而这也许是目前许多乡镇干部在工作上出现疲态的原因,组织部门是否也该到基层就这方面的情况调研一下呢?
唉!自己也不过是个“挂职”领导罢了,人微言轻,这种组织人事方面的事情自己是无法左右得了的,今后有机会的时候一定尽自己能力推荐一下。但愿他们工作劲头不降,工作热情不减就好啦!
群众服务中心的工作走上了正轨,党委政府的办公环境和谐了许多,但是对于宋涛他们这一帮子人来说,压力却并没有减轻。乡镇群众工作较复杂,还有许多以前遗留下来的历史积案,其中就有不少“硬骨头”在等待着他们去啃。宋涛在分析这些所谓的“硬骨头”时,发现许多事情原本并不复杂,有的是由于领导干部不愿作为引起的,有的是由于领导干部调动频繁导致的。现在许多乡镇“一把手”啊!基本上一个地方就干一二年,有些人也想将问题解决好,但其时组织上又讲届中调整了,新来的领导由于不熟悉,一下子也无法解决,这样子一来,连本带利的,许多事情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了。
宋涛也好,老朱和老卢他们也好,这个时候都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