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洞村是红旗镇北部山区的一个村,这个村有六个村民小组,人口有一千二百人左右,他们依山而居,梯田延绵三百多亩,每至春耕秋收之至,壮观的梯田景色就会吸引许多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慢慢地在旅游业界也有了小小的名气。
在高洞村的村头有一个约半个足球场大小的文化广场,说是文化广场,实际上就是以前公社时期村里建设的晒谷场,只不过是在市文化局的支持下,在晒谷场的东边新建了一个红砖砌就的戏台,在南边和北边建起了两排文化长廊,广场中间则竖起了两盏太阳能日光灯。设备虽然简陋了些,但却是高洞村最热闹的去处。夜幕降临后,那两盏日光灯一亮,村委会的妇女主任郭志琼将音响一放,村里面的大嫂大妈们就陆陆续续地从各街各巷聚拢而来,在她的带动下,大家便像模像样地跳起了广场舞,人群少时几十人,多时上百人,真的是十分壮观。
今天是农历三月三日,正是高洞村举行一年一度“开耕节”的日子。因为宋涛驻高洞村,所以村党支部书记高广云特意盛情邀请他来参加。这不,宋涛带着党政办小田和司法所小江两位年轻干部风风火火地赶来他们村里参加“开耕节”了。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一路上,能看到许多游客也往村里面赶。当他们差不多来到村头时,已能够听到锣鼓喧天的声音远远传来,同时还能影影绰绰地看到许多摄影爱好者或站在高坡上,或蹲在田埂上,长枪短炮的,争相将梯田无限美景收入镜头。站在一高地上,他们举目远眺,只见云蒸霞蔚间,百亩梯田水满田畴,层层叠叠,连绵成片,如串串银链山间挂,蔚为壮观。小田和小江不禁大声惊呼:“哇,真美呀!这不是人间仙境吗?”
小田原名叫田野,出生于湘南一小镇,生活在农村,而小江是潮汕人,自幼在城市里面生活,他们都是因为考上了公务员,有缘到了原城这个偏远山区工作。宋涛分管党政办工作之后,看到他们每天对着电脑,闭门造车,少有下乡,觉得这样不利于他们进步成长,所以每次下基层调研和联系群众时,都一定会带上他们,目的是让他们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多增长见识,提高工作能力,积累工作经验。这次下得乡来,能看到这样的美景,怎的不让他们惊声连连。
当宋涛等人来到高洞村的文化广场时,这里已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在戏台周围,男女老少们,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蹲着,还有一些调皮的小孩爬到了几棵大榕树的枝丫上。戏台上面,高洞村民间艺术表演队正在表演他们村的传统特色民间歌舞《舞春牛》,祈求全村人民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幸福安康。
刚下车,小田和小江就开溜钻进人群中去瞧热闹了。宋涛没有阻拦他们,因为今天下乡调研,也就是想新年后看望一下村干部,同时了解一下高洞村新年有什么打算?有什么困难?今天的任务很轻松,就让小田、小江他们长长见识,体验体验农村的生活吧!
好不容易挤进了人群里面,两位年轻人看到戏台上演员们正在尽情表演,有吹唢呐的,有拉二胡的,也有敲铜锣和打牙钹的,这是由高洞村的老者们组成的一个“八音班”。再看戏台中央,有一位老农打扮的角色,头上戴着斗笠,嘴唇上面贴着很夸张的黑长胡须,在一阵欢快的锣鼓声后,牵着一只“大水牛”,绕场一周后面向观众,一边手舞足蹈一边用沙哑的声音唱了起来:“打起锣鼓响悠悠,人家舞狮俺舞牛;人家舞狮很快乐,俺家舞牛祝丰收。”一段二胡音乐过渡后,他继续唱道:“春牛舞到你屋家,你家富贵大荣华;五谷丰登人安康,男女老少笑开花……”。
那老农牵着“大水牛”,表演诙谐搞笑,令人捧腹。在听到旁人的介绍后,小田和小江才知道了个大概,原来《舞春牛》里这头“牛”的牛身、牛头是用木头或竹篾扎制的,牛身用布做成,遮住里边的演员。演员有两个人,其中一人舞牛头,一人舞牛尾,表演时,牛的舞蹈动作并不复杂,只是和着“八音班”演奏的旋律及牵牛人的唱颂,摇头摆尾,作欣喜之状,接受观众们的称赞。
这时,随着“八音班”演奏的旋律的变化,表演到了高潮,只见那位老农摸起了“大水牛”,每摸一处,就唱一句:“摸完牛头摸牛耳,农民耕田全靠你;摸完牛耳摸牛眼,蕃薯芋头粮增产;摸完牛眼摸牛尾,事事好运紧相随;摸完牛尾摸牛身,风调雨顺大丰收;摸完牛身摸牛脚,不愁吃来不愁着;牛儿是俺农家宝,幸福生活家家要。”唱词内容朴实,曲调深沉,感情真挚。周围观众一边齐声称赞一边热烈鼓掌,小田和小江也随着人们一起欢呼雀跃。
“舞春牛”表演之后,接着还有以其他生产及生活场景为内容的艺术表演节目。直到中午十二时左右,“开耕节”才热闹收场,村民们渐渐散去,其他游客继续逗留,或游玩古村落,或观赏梯田美景。正是“一年之季在于春”,这一天后,高洞村的人们将开始忙于春播春种等各项农事生产了。
宋涛等一行来到了村东头的一栋两层陈旧砖瓦小楼,这里是高洞村的村委会所在地,村支书高广云等几个村干部已在门口迎接。宋涛与各位村干部一一握手,代表政府表示新年慰问。
大家寒喧几句后,一起来到村委会会议室。会议室四周墙壁上贴满了党建工作、村民自治工作、村规民约等宣传栏目,正面贴着的是已有些陈旧的马、恩、列、斯、毛等伟人像,背面则挂着许多省市各级荣誉锦旗和奖牌,林林总总挂满了墙,一看就知道,高洞村有一个政治坚定、勤政务实,有较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领导班子。在会议室门口一侧还有驻村领导干部的公示栏,宋涛一看,发现领导这栏写的并不是自己,是“红旗镇党委委员曾权”,高广云赶忙解释道:“因为年终较忙,现在又刚上班,这个驻村公示栏还是以前的,俺们会尽快更换。”
大家在会议桌两旁分宾主坐好。茶是早就泡好了的本地产绿茶,台面上少不了放些应节小吃,都是些糖果、饼干和柑桔之类的,当然还有村干部们从家里带来的花生饼、酸菜糍、斗角酥和角仔包等客家小吃,整个会议室散发着一股浓浓的香味。小江和小田馋得早已留下口水,他们哪里吃过这样美味的特色小吃,只见他们走上前去,不管三七二十一,各拿起一块花生饼就往嘴里送,吃得“咯吱咯吱”地响,引得大家呵呵地笑了。
高广云等村干部们脸上装满了笑意,口中流出的是一份份热情:“宋镇长,吃吧,吃吧,俺们这里可没有什么好招待的,千万不要客气哟!这都是自家做的,好吃着呢!”他们一边说着,一边将这些小吃推到宋涛等三人面前。
大家边吃边聊,谈生产生活,谈家庭儿女,也谈村里面的经济发展和新人新事。当谈到上午表演的民俗文艺节目时,高广云告诉宋涛他们,在他们与市文化部门的努力下,高洞村《舞春牛》这个民间舞蹈已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此时的会议室里热热闹闹的,不时传出阵阵笑声。
高广云现年五十六岁了,是高洞村的老书记,书记任上已有二十多年,任书记之前又曾在村里面做过文书、民兵营长等职务,现在是书记、主任一肩挑。由于做事公道正派,因此在党员和村民心中,有十分高的威信。
村干部们看到宋涛嵌着一副近视眼镜,高高瘦瘦的,说话谦和,知道这是一个有修养的知识分子。比起以前一些下到村里面颐指气使的领导来说,那可是有涵养多了。你有了亲和力,我才会与你交心谈心哟!虽然以前没打过交道,但他们已经是一见如故,无话不说,无事不谈。
“宋镇长,如果要问俺们村的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是什么?那当然还是新农村规划建设这件事,说起来大家心里面都很纠结,你看,俺们高洞村村民是慢慢富起来了,近年来是建了许多新房子,但那是有新房无新村,主要存在的问题还是因为新农村的规划跟不上。”高书记点燃了一支烟,然后深深地吸了一口,紧接着就打开了话匣子。
“你想想,俺们老祖宗以前建设的老屋场,房子以祠堂为中心,两边一排一排多讲秩序,排水排污、通风采光、街巷走道,这些关系到方便生活的设施,老祖宗们都会科学合理地安排,都有认真的考虑。”
宋涛一边喝茶一边认真地聆听。这位老支书停顿了一下,又深深地吸了一口烟,然后从他的嘴里吐出了几个烟圈,那些话好像就是从这一个个烟圈里蹦出来似的。
村委会的副主任李大春接着高广云的话茬,说道:“宋镇长,你说俺们村自从分田到户,责任到人后,大家好不容易勤劳致富了,这时候小孩子也长大了,要成家了,你说,谁家不想建个新房子改善一下生活呀!俺们提交了几次报告,请政府为咱们规划新农村,但是一直都没回音,有的村民等不及,所以就先建起房子来啦!”
高广云说的话不假,李副主任说的话也实在。其实在宋涛老家农村,他也同样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村民们建房子根本是杂乱无序,有些占用菜园子建房,有些占用农田建房,有的则在房前屋后加建新房,现在的村场简直成了“迷宫”,一些长年在外工作的人回来后,真是还要一直问着路在才能找到家。新房是建了不少,但是道路狭窄,电线乱拉,垃圾乱倒,污水橫流的现象十分普遍,生活质量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改善。
宋涛等他们说完之后,也就新农村建设这个话题谈起了自己的看法:“解放后到今天,也有半个多世纪,几代人过去了,我们政府还真的是没有像像样样的给农村人设计过新家园。有新房没新村这已是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有些人新房子是建好了,但是水呀、路呀等配套设施跟不上,更别说什么绿化、垃圾处理这些事情,有时候邻里之间还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产生口角是非,所以许多人住着新房子也每天在闹心。”
他接着说道:“去年原城周边有的县市还在农村开展过拆除违章建筑这样的行动,许多老百姓刚新建起来的房子就被强制拆除了。老百姓的损失可大了,那是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血汗钱哪!如果我们政府先为他们规划好了,那结果可就大不一样了。”
坐在高广云旁边的文书说得有些直接:“现在许多官员高高在上,很少到农村基层走访调研,这两年就连镇驻村领导曾权每年也就是来吃两餐饭,年节时间来要些特产之类的,他们哪里听得到百姓的心声呢?俺们也曾向市规划部门反映过情况,但他们说,他们都在忙着城市规划,哪有人力和时间来规划新农村呢?想想他们那么忙,俺们也理解,但是城市要发展,俺们农村也要发展吧!是不是这个理。”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文书说的话,让宋涛觉得脸上有点发热。中央不是老说要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吗?但是我们这些吃“公家饭”的人,却不愿意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民意,不愿意与群众坐在一起谈心交心,与老百姓的距离是越来越远了。这不能怪村干部的意见大,也不能怪老百姓的怨言多啊!
高广云看这气氛有点沉闷,于是岔开了话题,谈起了高洞村旅游资源开发的事情。他说:“近几年来,高洞村旅游业发展很快,特别是春播和秋收季节来看梯田的游客特别多,你看,村民利用老房子开发出来的‘农家乐’都有十多家了,而这又带旺了俺们村的柑橘、竹笋、蔬菜和稻米等农产品的销售。”
“许多人家的老房子还租出去了呢?大城市来的一些画家、摄影家带动了一批‘白领’、‘金领’之类的人到这里来,他们把村民的老房子租下来装修一番后,每逢节假日就来这里休闲度假,他们说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喜欢这里的原生态环境。”李大春家的老房子就租给了一高校的老教授了,他说每年租金是二千元,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有老教授这样的贵客来他家,那是他家前世修来的福份。
“俺们这里还有很丰富的温泉资源,前些年市里面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老板来开发,不知道啥原因,一直拖着,村民们都已经不耐烦啦!说是今年再不开发建设,俺们就要收回来,俺们村自己来集资开发啦!大家说这么好的资源总不能让它一直浪费着吧!”
“高洞村这几年经济社会发展这么好这么快,高洞经验值得总结宣传,你们刚才提出的意见建议都很好,我们干部的工作作风需要改正,新农村规划建设和温泉开发项目这些事情,我回去后一定会向主要领导汇报,有啥情况也会及时反馈给你们。”宋涛答应着。
大家就这样聊着吃着喝着,不知不觉已接近中午一时多了,这时候妇女主任饶志琼伸进头来笑着招呼道:“你们肚子真的不饿吗?快些吃饭啰!”
“你瞧,宋镇长,俺们只顾说话,还真的忘记吃饭了,真不好意思哟!”高广云站了起来。
“呵呵,没事没事,与你们这么一座谈,让我了解了许多东西,也让我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宋涛说。
村委会有食堂,但今天这顿饭却是妇女主任在家里热情招待的。她说,新年刚过,有贵客来了,那是一定要请吃饭喝酒的,这是客家人待客之礼节。她家里开了一间杂贷店,是高洞村里面唯一的一间商店。听说镇里的领导来啦!有许多购买生活用品的村民都在这里候着。
“来啦!来啦!”他们争相地嚷嚷着。
“镇长——镇长——”他们招呼着拥上前来。
“大家新年好!新年好!”宋涛与村民一一握手并热情地问候。
“俺们要建房子哟!孩子都长大了,等着结婚呢!”
“俺的小孩已结婚几年啦!媳妇嫌房子破旧,一天都没住过,再这样下去,都说要离婚啦!”
“是啊,是啊……”
“大伙的事就是政府的事,我们一定会认真考虑你们的迫切要求,请大伙放心吧!”宋涛回应着。
进了妇女主任家,饭桌上早已上好了菜,有“月婆鸡”、“莙荙包”、“烧芋园”等客家特色菜肴,馋得小江和小田直流口水。可是宋涛没有心思品尝,头脑中老是浮现出刚才村民们那热切的目光,心里真是沉甸甸的。是啊!新的一年老百姓有新的希望,政府总得为百姓办些实事、办些好事吧!
酒是妇女主任家自酿的“烧酒”,由于宋涛不善喝酒,大家也就不勉强了。大伙儿一边吃一边议论,最后,宋涛吩咐高广云以村委会的名义写一份报告到镇政府,另外也叫他负责牵头,叫村里面的人大代表就规划建设高洞新村一事形成代表建议,交给镇人大后转交上级人大。
宋涛说:“我认为,要把新村规划建设这件事,作为今年高洞村的一件大事村民的一件喜事来抓,一定要办好它。接下来你们要做一个调研,究竟有多少户人家有意愿建新房的?新农村选址到哪里?配套建设的文化室、操场、小公园等公共基础设施如何筹措资金?等等事情,我们都要想周全。今年我驻村,我会与大家一起想办法,一起努力。”
回来的路上,小田和小江真是兴高采烈,意犹未尽。小江是法律专业毕业,文科好,善于总结,他说:“今天我们既吃了文化大餐,又享用了客家美食;既享了口福,又享了眼福,真是美好的一天啊!” 宋涛和小田都被他逗乐了。
“那你们说说,我们又应该给山里的好客百姓什么回报呢?”宋涛提出了难题。
“……”一句话难倒了这两个年轻人。他们不再吱声,似乎都限入了沉思之中。
宋涛觉得有些难为他们了,两个年轻人也就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没多久,记得上次是带着小江去了苦竹坑村解决群众的问题,这次是带着他们两个人一起来这高洞村调研工作,此情此景当然是他们以前所没看到过的,要回答好这样一个问题,也着实为难他们了。但是今天这趟行程,也给了他们很大的启发和教育,你看,在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变局中,高洞村正日益焕发出蓬勃生机,土地经营权开始流动起来,有机农业、休闲农业发展起来了,赋予了传统农业丰富多样的业态,村民还办起了“农家乐”,许多人已做起了家庭农场主的发展美梦,高洞村不正是广大农村寻求转型的一个缩影吗?
宋涛看着两个年轻人的背影,不禁回想起伟人说的一句话:“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些品学兼优的大学毕业生充实了公务员队伍,被安排到基层政府培养,这确实是一个科学培养干部人才的好办法。但愿他们能通过在基层参加工作,早日历练成才吧!宋涛在心底里诚挚地为他们祝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