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莫曰的头像

莫曰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3/12
分享
《涛声》连载

第八章 跑政策

打山火,对于乡镇繁冗的工作来说也就是一个很不起眼的部分,谈不上是什么大事儿。但在乡镇,再小的事都是大事,你都不得不上心的,护林队尚队长说,因为上面有婆婆妈妈管着。谈到护林工作轻不轻松,他说,这也要看年辰,有时候这年干旱来得较严重,那每个星期差不多都会有火情,打火就是家常便饭了;如果这年雨水较绸密,那就清闲多了,因为山火烧不起来,那就不用担心打火了,护林队就可睡上安稳觉了。当然这样的年份并不多,尚队长来到红旗镇工作也有十几年了,就遇到过有一年雨水较绸密的,他印象很深,因为那年他刚好做了父亲。

关于这样的话题,也有些人会说说气话:“哎呀,这火不火的,也有人为的因素,你看前些年的林业改革,触动了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个别心胸狭隘的就会搞点破坏,点火烧林,‘我得不到好处,你们也别想要’。”

有的人听了会持反对意见:“不不不,你说错了,其实你们不知道,这当中也有林业部门规划不科学导致的,砍伐指标不够,成品林又多,咋办?干脆一把火烧掉,这样就不被指标限制,直接砍下来当柴火运走了。”

“其实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你们知道吗?要是二三十年前那时,有谁敢放火烧山,‘一人放火,全家遭殃’,‘谁放火,谁坐牢’,被抓到了那是要到处游街示众的,年代不同了,现在公安一个放火烧山的都抓不到,那震慑谁呢?”这话一说,在场的人都不再言语了……

宋涛想,时代不同,要求不同,当前中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开启了中国法治新时代,那么在林业管理长效机制方面,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相信也会不断完善起来。

打山火这样的工作,你就是打得再出色,再英雄,那在乡镇来说,也是不光彩的事啊!要知道,市里面对你年终考核的时候是要扣分的,山火越多,扣分越多,因为你护林防火这项工作没做好。所以要在乡镇干出点成绩来,能够真正地出彩,那就要为老百姓多干点实事好事,那就得多与市有关部门打交道,为老百姓多争取一些政策扶持的实惠。而实际上是,这又谈何容易,由于乡镇干部以贯彻落实农村政策为主,多是对下不对上,他们常年与老百姓打交道,而与上级有关部门主动沟通较少,所以真正能得到部门支持的并不多,除非你这个乡镇主要领导与他们有交情,或者与分管的市领导较熟,那还好。否则,就只有等有关部门主动找到你这个乡镇来,说想在你这里搞个试点什么什么的,嗯,那就好办了。

当然,事情干得多了,又干得漂亮了,那年终总结就能写得充实了,写得滋润了,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在乡镇办公室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老王,算起写总结汇报之类的材料垒在一起可能都有一个人高了,他体会就很深,他说:“你一直在乡镇工作的话,你能认识几个上面的人,而市直部门的人如果又官僚少下乡的话,也对你不会有什么深刻印象,这样的话你又有多少资本去上面争取支持呢?”这讲得也有些道理,少沟通没感情,毕竟人都是讲感情的高级动物啊!

宋涛挂职前在市委机关工作,看的文件也较多,知道每年国家和上级部门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政策资金支持地方,但是,往往这专项资金都是有限的,僧多粥少啊!那这笔资金最后花开谁家就很有讲究了,这就要看谁的信息更灵通,谁的关系更铁了。当然部门领导还要看给了谁之后,更能让这笔资金出亮点出成绩,发挥出更大的效益,自然上级领导或上上级领导来考察或调研工作的时候,大家都会有面子,都皆大欢喜啊!这或许是一种奇怪现象,然而又怎么能一时得到改变呢?

一个那么大规模的新农村建设,需要多少资金投入啊!在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地区,单靠本村之力是难于建好的,单靠一个部门支持也是有限的,只有集中各部门力量,甚至要举全市之力才能建设好。没办法,只有积极“跑政策”,争取各路资金支持了。为了能全力支持高洞村村民建设美好家园,实现他们的“中国梦”,接下来的这一个多月时间,宋涛但凡有时间,就往市里有关部门跑,一来是了解这一年有什么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好政策;二来是游说有关部门的领导,向他们介绍高洞村的情况,反映干部群众努力脱贫致富和建设美好家园的坚定决心,请他们考虑考虑,给予大力支持,为高洞村的老百姓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这天,他一上班,就赶到了市政府大楼五楼的原城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宋涛思忖着,就从这里开始吧!这是涉农部门,是有很多惠农政策的。扶贫办是一个临时搭建的机构,人员也是由各单位抽调组成的,因为主要是涉农工作,扶贫办主任由农口部门的领导兼任,叫何庆林。老何原来也在乡镇工作过十多年,宋涛与他是早就相熟的,知道他是一个很随和务实的人。

因为早就认识,也就没多少客套,老何招呼宋涛坐下,倒了一杯热茶,于是寒暄起来,大家先是谈了一些关于在乡镇工作的感受心得,一二三四地聊了一会儿,宋涛就说明了来意。

“到乡镇工作了,想为百姓做点力所能及的实事,看扶贫办有什么政策能关照一下。”宋涛将高洞新村规划建设遇到的实际问题,干部群众当前的迫切心情,以及自己作为驻村领导的想法和计划一五一十向老何作了具体汇报。

两人交心换心,深入探讨。“如果二百多户农户进行整村搬迁的话,那可是很大规模的工程项目哟!我们是完全支持的。”在乡镇工作过的何主任,知道干点实事不易,感同身受的他爽快地说:“高洞村我知道,也曾经到那个山村调研过,那是个很有特色的山村,生产生活条件的确有待改善。”

“是啊!规模大,钱也少不了,不知道你们这边有什么政策可以帮助呢?”宋涛知道何主任是个干实事的人,原来在乡镇任职镇长时就干了许多让群众称道的事情,其中就推动过生态新村之类的建设项目,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你的鼻子很灵哟!今天来得算是十分及时。现在省政府出台了一个关于扶持‘两不具备’贫困村场搬迁和安置工作的政策,我们目前也在着手调研和申报。”

生怕宋涛对政策不了解,老何又不厌其烦地进行解释:“‘两不具备’就是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的意思,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省仍有相当部分农村群众居住条件十分困难,还有部分群众居住在不具备必要生产生活条件的山区贫困村场,农村安居工程建设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为此,省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力争用五年时间,对居住在高寒山区等‘两不具备’的几千个自然村实行搬迁安置,基本解决农村安居问题。”

听何庆林这么一说,宋涛眼睛为之一亮,“多好的惠民政策啊!何主任什么时候到高洞村调研,高洞村绝对符合条件,也是落实这个政策的理想地方,高洞村民不会让你失望的。”宋涛似乎怕老何不相信,说话语气十分坚定。

“高洞村当然具备这个条件,村民热情高涨那我们就更好办啦!”何庆林做过农村工作,担心的就是“政府热百姓冷”、“上面热下面冷”这种现象,如果那样的话,任何事都难做好。

只要大家的心思都集中到了一起,还有什么事办不了的呢?宋涛想。

宋涛从扶贫办出来后,心情别提有多高兴。如能得到扶贫办的支持,那可是大手笔啊!这对于高洞村村民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喜事,大好事。

接着宋涛又到了政府大楼十二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这个办公室成立也有几年了,主要是制定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实施意见、工作方案和发展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办公室主任原来是宋涛同一单位工作的老领导,姓杨。两个人相见自然也很亲切,杨主任赶紧沏好茶,热情地招呼宋涛喝茶。

寒喧过后,宋涛又将在扶贫办说的话再重复了一遍。

“小宋,好说,好说,”杨主任不改当年风格,拍着胸脯说道:“你下到乡镇挂职,我们都应该大力支持,你那边有什么实际困难需要我们帮助的,你就尽管提出来,关于建设高洞新村的事,你的事也是我们的事,我们一定会认真研究研究。”

杨主任是个喜好出风头的人,开会爱坐第一排,发言爱第一个先说,领导布置任务嘴还没合拢,就会第一个站起来拍胸脯保证。当然能否干得了,干不干得好,那是以后的事,就是说了过头话,也不要紧,大不了找领导打个哈哈解释解释就过去了。有的市领导还真的喜欢这样的人,场面上的事总得要有人捧捧吧!谁都要面子,你说是不是?

宋涛想,他杨主任在领导面前爱表现表现自己,这做人高调一些没有错啊!当然,那是你的事,在高洞新村建设这件事上,只要你杨主任有心支持我的工作,能促成我的工作,那就得了。

杨主任接着说:“我们单位每年也会向上争取一些生态新村建设方面的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新村硬化、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等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只要你们选点好,有看头,成效快,那绝对没问题。”

说着他将一份申请材料样本给了宋涛,叫他仿照样本做一份申报材料交给他们办公室,到时研究讨论用。

出了杨主任办公室,宋涛走起路来感觉十分轻快,人也精神了许多,是啊!已经有两个部门有了眉目,这天跑政策收获是十分大的了。

接下来几天,他都将工作重心放在联系各有关部门上,这种人际关系的沟通协调是不能少的,而且很有效,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这就是圈子。

人家部门都说了,你不来,谁又知道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需求,是吧?当然,你不来,别人会来;你没感情,别人有感情;你没项目,别人有项目。总之,这个项目资金自然不会永远在银行账户上闲置的。在我们这个重感情重情义的社会,这说得不无道理。

为了能争取更多部门的鼎力支持,宋涛有时还要委婉地邀请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到村里面来调研调研,当然调研之余吃个工作餐是少不了的,桌面上推杯问盏,喝点儿“革命小酒”那也是少不了的。高洞村党支部书记高广云没多少倒倒肠子,他倒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哎呀,那么大的领导能来你一个小村场,那是多有面子的事,来了就有感情,来了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尽管宋涛是不胜酒力之人,但这是少不了的应酬,还得要捧场,有几次还喝高了,呕吐了,当然老婆也少不了要埋怨几句:你这是在作践自己,身体是自家的,工作是公家的,你这样玩命干啥哟!她最反感的就是老公在外面喝醉酒回家,要想办法清理掉污秽物不说,还弄得家里全是酒味儿,七宵八夜臭味都无法消失,小孩子的学习也要受到影响。

有人说,为了革命工作,即使伤身体也不要伤感情。呵呵!无论咋样,总得要推进工作吧!在官场上言官事,就是如此。宋涛并不怕干事,也能够干事,甚至能干成事,但是在体制内工作,有时候你也得如此如此,这也是无奈之举。

还好,通过这一个多月时间的来回奔走,嘴皮子磨薄了,脚板子磨厚了,总算引起了市领导的关注,部门的支持,跑来了政策,高洞新村建设可以顺利进行了。

月末,他摊开了多天没有写的《工作日记》,回忆并写下了这段时间的工作:

这一个多月,分别走了组织部、民政局、住建局、国土局、林业局、文广新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和扶贫办等相关单位,了解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农村规划建设等各方面的政策,争取到了各个部门对高洞新村建设的大力支持。

在组织部,李部长听了情况介绍后,答应可以支持十八万元资金给高洞村,重新建设高洞村委会,将其打造成为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民政局答应今年将高洞村纳入第一批村委会规范化建设亮点工程,支持十万元建设资金;住建局答应为高洞村村委会大楼出设计图纸;国土局答应为高洞村做好新村规划;林业局答应支持村道及小公园需要的绿化树苗;文广新局则答应在村委会建设电子阅览室,丰富村民文化娱乐活动,还将支持建设一个文化广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也有生态示范村绿化建设资金,只要能建好新村,新村小公园及路道绿化由他们负责。扶贫办有生产生活两不具备政策,每户可支持三万元建设资金,只要按他们要求建设,就可将政策落户到高洞村。

这是最有收获的一个月,好在各有关部门都有项目资金需要使用,而且都想出亮点出成绩,自己虽然只是一个挂职副镇长,但大家看在昔日情份上,还算给了自己天大的面子,都答应出力帮忙。

大家都出力,这个蛋糕就可做大了。中央不是说我们每个领导都要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吗?只要我们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把党和政府为他们脱贫解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那么这将不仅仅是高洞村村民的福气,更是原城人民的福气。

那天,宋涛专程下到高洞村,召开了一个有村干部及理事会成员参加的新村建设会议,他将自己这个月来跑政策的事及目前所掌握的全部信息向大家作了通报,同时认真听取了村委会和理事会新村建设进展工作情况汇报,布署了下一步工作。

村支书高广云说:“建设俺们自己的家园,本就不该有‘等靠要’的思想,现在通过宋镇长的奔走,争取到那么多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主动支持,那么俺们就更没有理由不扎实建好新村了,俺们中途可千万不能丢架子、掉链子哟!否则俺们可对不起领导,对不起乡亲们的信任,乡亲们的‘家园梦’一定要实现。”

理事会会长高风端起茶一口气喝完,清了清喉咙说道:“宋镇长,你就一百个放心吧!俺们心里有数,老百姓心里都急着住新房子呢!你瞧,俺们理事会这个月也没有闲着,前期已雇请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土地钻探,弄清楚了地质情况,那小山岗建房子没有问题,后来俺们又对土地平整工程组织了招投标,中标方半个月前已开进四辆泥头车、两台挖土机和两辆推土机加紧进行土地平整,俺们每天有两个理事会成员轮流值班监督,现在工程进展得十分顺利。”

听到这里,宋涛心里十分高兴。所谓“众人同心,其力断金”,现在干部群众信心百倍,热情高涨,政府部门又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那新村建设还有什么困难不可以克服的呢?

他们出了村委会,一起来到新村建设现场,只见山嘴已经被削平了,小山岗前面的深坑差不多被填平。工地上,两台挖土机分开两个作业面,舒展着铁臂不断挖掘推进,发出隆隆隆的机鸣声;四辆大型泥头车,井然有序地进进出出运送泥土;两辆推土机突突突地冒着黑烟,将泥头车倒下的泥土推往低处,不断扩大平整面,整个工地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在此负责平整土地的技术人员说:“这里的土质较坚硬,进度相对会慢一些,现在每天开挖出的泥土在五百立方米左右,照目前这种进度,如果天气晴好,一个月的时间便可将土地平整好。”

“平整工程费用是十八万元,我们参考了其他工程,了解了市场行情,这个价格还是比较公允的,由于通过了公开招投标程序,各个环节都做到了家,所以村民们都非常认可,大家对理事会工作十分满意。”高广云对宋涛说。

“新村建设理事会是由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的,筹集到的新村建设资金一定要使用好管理好,要实行全透明的民主运行和管理,新村建设的重大事项一定要代表民意,征得村民同意。”宋涛对理事会成员们说。

与此同时,宋涛还要求村委会要指导和监督好理事会工作,充分发挥理事会自家事情自家管理的作用,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让村民都主动加入到美丽家园建设的行动中来 。

当然,在心里面,宋涛对高洞村这一届“两委”干部还是比较放心和满意的。对比个别村那些思想保守,只求稳定,不求发展,明哲保身的村干部来说,能认真谋划积极为民办好事实事的高洞村干部,真应该大书特书,加强宣传了。宋涛想,适当时机,可叫电视台报道报道,树树典型很有必要。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