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来,工作忙忙碌碌却又似漫无目的;自己变化了很多,却又似什么都没有变化。自己轰轰烈烈亲历其中,却又仿佛是时间的看客。这一切的一切你只能经历,只能观看,而又无法拥有。”
面对繁冗的工作,宋涛在《工作日记》里抒发着内心的许多感慨。有时候他想,一个人似乎就像一头水田里的大水牛,当你被套在了犁杖上的时候,你是不走也得走的。
一个人最痛苦的事莫过于该忘记的事忘记不了。强拆事件虽然过去了一段时间,然而那情景却在宋涛脑海中时常闪现,一直挥之不去。几天后,听说原城这次整治“两违”建设采取的强拆行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全市总结会上,市主要领导这样评价道:“以全面拆违的强大声势促进了遏制私搭乱建工作的深入推进,有效震慑了心存侥幸的违法建设者,为今后的城市建设工作铺平了道路。”
红旗镇的“钉子户”解决了。这吴栋夫妇看如此形势,最后接受了市政府的安置建议,进行了搬迁。
这个事件成了全市人们街谈巷议的焦点热点,天天都很有嚼头,但是在红旗镇政府,这些天来,所有干部职工津津乐道的却不是这件事,而是在这次“清违”攻坚战中暴露出来的南塘镇党委副书记陈志康充当“保护伞”的事情。
原城市在南塘镇不是规划了一个科技工业园区吗?结果陈志康在负责工业园区征地项目时,伙同该镇一个村的村主任熊某,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虚报土地面积和地面附着物数量,套取国家征地赔偿款二十四万元,其中陈志康分得脏款十万元,其余的由村主任等其他相关人员分了。
当然,陈志康已被开除公职和党籍了,还判了刑。法院审理认为,其利用协助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职务便利,结伙采取虚报冒领的方式,共同骗取国有财物非法占为已有,其行为已构成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据说他也是农家子弟出身,熬了十六七年才到了乡镇党委副书记这个位置,这在山区县市来说是很不容易了,出了这样的事真的让人嘘嘘不已。
另一件大家议论得较多的事情,就是到年尾了,大家都十分关注的乡镇机关届中人事调整的有关新闻。据“民间组织部长”透露的小道消息,说红旗镇的党委委员曾权将要提拔为南塘镇政府镇长一事。看来,他家的祖坟真的是冒青烟啦!你还不知道他是有关系的吗?关系是什么?呵呵,关系就是生产力啊!……大家谈论这件事的时候多数人露出惊讶的表情,也有些人撇嘴不屑。算了吧,我们谈再多都没用的,也就是动动嘴皮子出出气而已。
有些好事的干部职工看到宋涛时也会调侃几句:“这次人事调整你的这顶‘挂职’的帽子可以摘掉啦!我们提前祝贺你啦!”当然这其中也有好心肠的人,说的是真心话。
遇到这种情况时,宋涛一定会谦虚地连声说:“谢谢大家关心,谢谢大家关心,‘八’字还没有一撇呢!”其实宋涛也在想,下来挂职也有一年了,工作成绩大家看得到,工作能力怎样大家也清楚,按理组织部门也该会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吧!那天党委书记劳功不是跟自己谈了一下这件事情吗?说他跟组织部门的领导也如实反映了他的优秀表现,推荐他作为党委副书记人选。据小道消息说劳功要到市里面做领导,这样一来,按惯例的话,镇长会接任书记的位置,副书记又接任镇长的位置,那么副书记这个位置就空缺了。想想现在镇里面的其他班子领导,论年龄也好,论能力也好,他都保持着优势,况且他还是市委机关“空降”下来任职的,那么,组织部任命他为党委副书记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啊!
不去想了,多思无益。目前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做好全镇各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前些天市委组织部门不是召开了动员会吗?要求全市的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要在明年五月份前全面完成,红旗镇、南塘镇和一个瑶族乡作为试点乡镇要先行一步,提前完成这项工作。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这对于第一次组织这样大规模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的宋涛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次挑战。
文件上说了,村级“两委”换届选举,是事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大事。选出的新班子将肩负起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历史使命。班子选好了,就能团结起广大群众,凝聚人心,顺利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农村长治久安;选不好,班子没有战斗力,就难以团结和领导广大群众搞建设促稳定,会对今后几年甚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埋下隐患,增加不利因素。
宋涛下乡时,常能看到村委会挂着这样的标语,“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认真想想,或许就是这个意思吧!既然这不是小事,宋涛当然不敢怠慢,虽然自己是暂时代理这个党建工作,名不正言不顺的,但你不能因为自己是“挂职”的且又是“代理”的这个原因就随随便便应付这个工作吧!如果搞砸了的话,在组织面前你咋交得了差呢?
换届选举在农村来说是一件天大的事,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也就是每三年参加这样一件大事,才真正地体会到自己有了当家作主的味道。当然,也因此它就像一块石子投入到平静的深潭中,在村民心里激起了阵阵涟漪。这不是要开动员会,全民参与么?这不是要走村入户,摸清底数么?这不是要加强宣传,家喻户晓么?经这么一折腾,村民们男女老少全都动起来了,在洗衣码头,在祠堂大厅,在田间地头,换届选举仿佛一夜间便成为了各个村街谈巷议最时髦的新闻。
“还不是老高当选,做了这么多好事,威望高呗!”
“说是说得不错,其实刘顺也可以啊!年轻有为,致富能力强。”
“俺看险!方家家族那么大,他家方强出来竞选,一人一票就够半数啦!”
“谁说不是呢?”
不管你进了哪个村,听到的大概都是在议论着谁会当选为书记,谁又会当选为村长之类的“路透社”消息。当然来到一些村子里,宋涛有时也会听到一些杂音。
“拉票,你不知道?”有人斜视着他,眼神里满是疑问。
“咋拉票啊?”
“你说呢?”说完就故作神秘地离开了。
另外一个人用拇指和食指摩擦比划着,“就是这个呗!”
“这个什么啊?”
这个人嘴里“嗤”的一声,也甩着手哼着小调回家去了。
“听他说他收到有几包烟了,嗯!贪小便宜。”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有的人说。
“那为啥呢?”
“还不是因为他家房头大,人多票多,想叫他帮下忙,多拉点选票呗!”
“唔,拿烟算什么!哼!”一个大伯抽着旱烟凑了过来,说的话带着火药味。
“没有的事,没有的事,他这个‘老不死’的就是随便说说,随便说说。”他老婆赶紧过来把他拉开了。
……
按照实施方案,各个党政班子成员要负责联系指导所驻村居换届选举工作。而宋涛由于代理党建工作,还要负责全程指挥抓总。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各村都高度重视,相继成立了选举委员会,然后通过致选民的一封信、贴宣传标语、挂横幅、写宣传栏等各种方式,在一阵猛烈的宣传攻势后,接着是进行选民登记。
工作到了这一步,虽然发生了一点小插曲,如因婚姻关系嫁出去那些外嫁女户口又没迁走的,而从外面嫁进来户口又还没迁入的咋办?还好,有选举办法统一规定,由于婚姻、家庭等关系住进本村超过半年,承担村民义务,其户口尚未迁入的,应予登记;离开本村超过半年,未承担村民义务,其户口尚未迁出的,不予登记。这不本本主义嘛?参照一看,就解决了,不存在技术问题。当然在选民登记后并在投票选举日前二十日公布选民名单发放选民证后,也有有异议或者有错登、漏登的情况,但在调查后都很快得到了纠正,没出现十分大的问题,总之全镇换届选举工作中规中矩,在按部就班中进行。
但是宋涛的心却是一直悬着的,你想想啊,前面所说的这些不过是换届选举工作的前奏,到了选举日投票阶段才是真正的大戏,只要投票一日不结束,那谁敢保证不会有意外的事发生呢?
而最让宋涛忐忑不安的就是团结村了,这个村的驻村领导是曾权,在汇报各个村的选举工作情况时,他拍着胸脯说,一切都很顺利,完全在掌控之中,绝对不会有问题。宋涛也不知道咋回事?听到曾权越是这样说,自己却越是觉得不放心。
团结村是红旗镇下面的一个城中村,像许多城中村一样,团结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趁着城市化发展的机遇,成为先富起来的村子。每年村集体靠着土地和门店租金收入就达到了七八十万元。在这样富裕的村里当村长,在原城来说是够威风八面的了。常有领导干部开玩笑说,你是一个政府单位的头不错,但你有团结村收入高吗?或许你单位有这么多的收入,但你单位不会就养五六个人吧?再者,团结村干部进出开奥迪,你有他的档次高吗?你不得不承认,自己一个公务员真的还不如一个小小的村官。
在这样的村,谁不想做个村干部?这个村的村民说,每到换届选举村干部时,那激烈程度真像是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啥这么说?原来这个村有两个大姓,一个是姓李,有四百多人口,一个是姓张,有五百多人口。一直以来不是姓李的做村长,就是姓张的做村长,基本上是轮流坐庄,但是近十年来,这姓张的却连续做了三届村长了,你说姓李的会服气吗?据当地李姓村民说,姓张的这几届换届选举时都要暗中拉票,否则也不会一直当选。几年来他们把持着村务,有挪用公款、侵占集体资产之嫌,但是他们向有关部门反映后,查来查去,最终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不知道咋回事?
随着选举日临近,团结村里火药味慢慢地浓起来了。张姓这边竞选人有现任村主任张卫雄,李姓这边竞选人是回乡创业的建材老板李大虎。其他还有凌姓和陈姓的,因为人口少,自然识趣地退出了这场力量悬殊的博弈。张姓支持张卫雄,李姓支持李大虎,双方势均力敌,因此凌姓、陈姓选民倒成了平衡天平的筹码,成了双方要争取的对象。
“选张卫雄,有你好处。如不选张卫雄,后果自负。”这个晚上,团结村选举委员会主任陈福来一家人正在吃着晚饭,张姓几个年轻混混突然就闯了进来,他们用手指着陈福来的额头,拍着饭桌对他说。老陈是一位老党员,在本村开了一间小超市,为人厚道,买卖公平,敢说敢当,且又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所以才会被推荐为选举委员会主任。面对这些小混混,他面无惧色,大声斥责,最后将他们喝出了家门。
“你要小心点!”小混混们灰溜溜地走了,但离开时撂下了这句话。
还是这个晚上,正当老陈准备上床睡觉了,忽然李大虎的弟弟李小龙来捶门,说有事相商。刚一进门李小龙就塞给老陈一个大红包,说是一点小小意思请收下,请他在选举时关照一下他的哥哥李大虎就行了。老陈是什么人?他将红包硬是挡了回去,并把他推出了家门。李小龙看这老陈油盐不进的,也只好悻悻而去。
这天下午,宋涛正在办公室看各村汇报上来的选举进度情况,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都按照预定时间顺利地完成了选举,选出的村委会干部多数是原班人马,有少数年龄较大了的主动退了下来,由优秀的年轻人接班上来,这些年轻人当中,有退伍军人,有回乡创业青年,有种养大户,其中有一个村的村委委员还选出了两个大学生。据他们说,先做做村官学习学习吧!等积累了一些农村工作经验之后,有机会了就考公务员,这也是一条磨练自己的路子。这没得说的,时代变了,年轻人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转变。剩下来还有几个村虽然有点复杂,但按掌握的情况问题应该不大,宋涛这样想。
就在宋涛盘算着下一步工作时,团结村的陈福来进来了。宋涛下乡时见过他,也知道他的情况,他是市人大代表,也是村民代表,是个很不错的人。宋涛赶紧热情招呼他坐下喝茶。老陈这次来政府是专门找宋涛反映选举情况的,他没有隐瞒,将自己掌握的情况全部反映出来,他还特别讲到那个晚上发生的令他气愤的事情。他心里面当然清楚,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其他选民身上也同样遇到过。
“咋说呢!宋镇长,俺知道你到红旗镇也不长时间,了解情况不多。而实际上,近几届团结村的换届选举都存在拉票的事,群众都十分气愤。”
“哦!”
“今天俺还是找你们说了,看你们政府咋办?”
“以前的投票是咋进行的?”
“村里面设一个中心投票站,然后分几个组提着票箱挨家挨户去组织投票。”说起这个事,老陈还是十分生气:“你不知道,他们会找人跟着,看你们究竟投的是谁的票,这不是明摆着干扰选举工作吗?”
“你说得对!我看最好的办法就是设一个投票站,大家公开进行投票。”
“这最好,召开选举大会,现场投票,不存猫腻!”
“其实我们还可以增加一个内容,就是在投票前组织一次竞选演讲。”
“竞选演讲?”
“对,就是要求各个候选人在选民面前说说自己为啥要竞选村主任,当选后要为大家干些什么好事实事?”
“哦!是这样,这好啊!俺们选民听完后心中不就有数了吗?该选谁不该选谁那就明白了。”
还有几天的准备时间,宋涛也向党委书记劳功汇报了有关情况和自己的想法。
“我认为一定要这样来做,否则团结村的选举难免不会流产,甚至会出现不稳定因素,到时会难以收拾。”宋涛分析了团结村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会发生的矛盾,他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那这样就不会出乱子吗?选民集中在一起那么多人,况且张李两姓人一直都存在着恩怨,他们闹起事来咋办?”劳功还是担心,当然心底下他是支持宋涛这个做法的,但是一定要有一个周全的方案才行。
“到了那天,我亲自带着精干队伍去,另外请派出所的干警协助维持秩序,并请电视台的记者全程做好录像和宣传报道,这样的话,我看问题不大。”
劳功喜欢宋涛这股子敢于担当和敢于创新的工作干劲。自从宋涛到红旗镇后,干了许多漂亮的事情,许多工作都扭转了落后局面,走在了全市各镇的前列,得到了市领导的表扬和肯定,这让他这个书记长了许多面子。如果这件事干好了,那在全市来说,红旗镇又干了一件标新立异的大事情,想到这里,劳功同意了宋涛的想法。
驻村领导曾权知悉后,开始也极力反对,但看大家都这样坚持,也就勉强同意了。要知道,这不是增加了他的麻烦吗?以往他是可以坐在村委会翘着二郎腿喝着茶等选举结果的,这下倒好,还要组织好这次选举大会,容易吗?更主要的是,这段时间,张卫雄不时来找他,送这送那的,吃东吃西的,俗话说得好,“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曾权满口答应全力支持他再次连任村委会主任。如果组织选举大会,朗朗乾坤之下,如何做得了手脚?张卫雄,我是没办法支持你了,就看你命好命丑啦!这个晚上,曾权专门电话告诉了他镇里面的选举方案,叫他自己心里面要有思想准备,自己想办法如何应对。
这对于张卫雄来说确实打击不小,想想这几届自己都是暗中拉票、投票时派人跟踪监视这些龌龊事。他心里面很急,于是找来几个狐朋狗友商讨对策,但他们也是抓耳挠腮想不出好主意。
而李大虎这边也听到了这消息,当然十分高兴,前几届都怨自己功夫没做足,被他张姓人连续做了三届的“太上皇”,这回总得要变变天了吧?风水都轮流转,皇帝也该轮流做,这也是自然法则历史规律吧?
选举日这天刚好是冬至日,在原城,客家人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这说法追溯起来有几千年历史,据说殷周时,以冬至前一天为岁终,后二十四节气则以冬至为首,因此,才有此一说。冬至来临,原城人会全家团聚,祭祀祖先,庆贺往来,犹如年节。确定冬至日为选举日当然不是什么巧合,这是宋涛与团结村选举委员会特意商量好的日子,他们看中的就是这天选民大多在家,人齐好开会嘛!
老天爷也十分帮忙,前些天还是阴雨绵绵的,老人说的“烂冬”天气,到了这天却是晴天丽日,真是少有的好天气,一大早家家户户都洗洗涮涮的,阳台、晒场到处挂满了被单和五颜六色各式衣服,也挂满了一串串的腊肠、腊肉、腊鸭子等腊味,真的是年味十足。乡亲们当然知道今天是选举日,但这并不影响大家做好家务的热情,因为是上午十时才开这个会,所以时间还早得很。
“你的票会投给谁?”大家碰面之后,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你呢?”脑子灵光的会反问一句。
“那还有谁?谁好俺就投谁呗!”
爽快的人没有多少倒倒肠子就直接回答了事,而有些人则神秘的抿嘴笑一笑表示回答。
“这一回看你们还有什么花花肠子?”有时候个别人还会没头没脑地冒出一句不着边际的话,当然大家都理解这其中的意思,听了之后都会会心地一笑。
……
上午九时,劳功派宋涛与党委副书记关小华、驻村领导曾权带着十多个得力干部提前来到了团结村村委会,红旗镇派出所所长陈锋也带着四个干警随后赶到,接着是电视台的副台长与两名记者也来了。市换届选举办公室知悉团结村这次召开选举大会,也特意派了两个干部来观摩,这阵容不可谓不强大。
选举大会的会场设在团结村礼堂,这个礼堂还是特殊年代的产物,但因为是砖石结构,十分牢固,应村民的强烈要求,村委会后来还专门进行了一次翻修,平时这里就成了村民的休闲娱乐场所。而今天,这里在选举委员会的布置下,面貌一新,主席台上悬挂着“团结村村民委员会选举大会”字样,主席台的侧面设立来宾和观察员席。主席台前放着一个大投票箱。会场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就坐区域,主席台两侧设有秘密写票处
选举委员会按照要求,在门口设点登记检查,政府工作人员和干警在旁协助。当然不是选民都不得入内,这就排除了外来人员进会场干扰,实际上这也是宋涛与陈福来的主意。到十点钟时选民已基本上到齐,并到各自小组位置坐定,秩序倒也井然而安定。
老陈不愧是个有能力有威望的人,在他的主持下,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先是竞职演讲,有十多个人上台,他们当中有竞选主任职位的,有竞选副主任职位的,还有竞选委员的。不管是张卫雄也好,李大虎也好,都上台进行了演讲。
张卫雄说,如果继续担任村委会主任,一定要让大家吃上干净的自来水。这不是扯蛋吗?这确实是大家最关心的大事,可是上次竞选时你不是承诺了要装好自来水吗?可是至今还是老样子,大家听了摇头的摇头,呛声的呛声,台下嘘声一片。而李大虎呢?说要带领全村人民尽快过上小康生活,要使团结村成为省市都闻名的先进村,声音宏亮吧!口气也够大吧!可是大家从头到尾听不到一样实实在在的东西。呵呵,这是要把牛吹上天呗!你就哄小孩子去呗!台下也是议论纷纷,嘘声一片。
“俺们坚决拥护张卫雄做村主任!”
“张卫雄是俺们的好主任!”
“对!大家就要选张卫雄当主任!”
“对!就选他!就选他!”
……
竞选演讲刚结束,陈福来宣布开始投票时,突然四个年轻人从座位上站了出来,其中两个还窜到主席台前大声地呼喊。这不就是那个晚上到家恐吓自己的小混混吗?真的胆大包天啊!他们是要故意扰乱选举秩序吗?
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宋涛此时反而平静下来,长长舒出一口气。此时,小田看到坐在一边作为观察员的宋涛、关卫华与派出所长陈锋交换了一下眼神,陈锋立即吩咐几个干警强行将他们带了出去。
你可真争脸啊!张卫雄,你这演的是哪出戏?这出的不是馊主意吗?你就那么点出息?在一旁坐着的曾权急得心火直冒。那张卫雄坐在台下,开始也十分高兴,但是一看这阵仗,立刻像是打了霜的秋茄——蔫了。
现场骚乱了一阵子之后,不知是从哪个角落响起了掌声,结果带动了全场都鼓起了掌,掌声持续了好一段时间才静了下来。
开始投票了,在老陈的主持下,大家按照要求一个紧接一个井然有序地进入秘密写票处填票,然后出来将选票投到主席台前那个大票箱。
说实话,宋涛从昨晚至今心里一直都不太平静,他总有一种不祥预感,这次选举一定会有不和谐的小插曲,他有这个心里准备,也商量好了应对措施,现在事情发生后,这颗悬着的心总算落下来了。而对于陈福来来说,原也十分紧张,但看到政府有这么多领导干部下来支持工作,而且还有干警协助维持秩序,他倒什么都不怕了。
但是有一件事却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他老陈这次成了这次选举大会一匹黑马,突然间冒了出来。经过统计,选民选举他的票数因为过半了,因此直接当选为村委会主任,这结果真的是应了那句老话:人算不如天算。
宋涛站起来带头鼓起了掌,群众也站了起来鼓起了掌,礼堂里面的掌声经久不息。最后应大家要求,老陈站到主席台前,即席进行了任职演讲。
“……任期内俺老陈将团结村两委班子成员,多方筹措资金建好团结村公园工程项目;争取上级部门支持,让大家一年内吃上干净的自来水,建好太阳能路灯;八十岁以上老人给生活补助,考上重点大学和高中的给予奖励;俺决不拿村里一分误工补贴,并且给村民办事不讲私情,做个公道正派的村干部……”台下群众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团结村这场没有硝烟的选举大战,由于宋涛全面掌握情况,及时制定选举预案,终于成功地落下了帷幕。这个问题突出村的选举案例,通过电视台的宣传报道,成为了换届选举工作示范村,其先进经验在全市推广。
对于宋涛来说,悟出的经验就是:基层情况纷繁复杂、瞬息万变,随时都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领导干部决不能绕道走,躲着走,要勇于面对问题,认真分析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否则的话,困难和问题会越来越大,矛盾会越来越尖锐,甚至于一发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