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围绕着几个主题词来进行叙事的:理想、流浪、谋生、煤海。其实这些词汇,是我青春的足迹,这部小说,完全可以说成是我个人的一部青春简写史。我几乎是用了一个自身真实的故事,来向世人重新诠释着理想的崇高与伟大、流浪的内函与外延、谋生的由来已久和煤海的前世今生。
行文下笔非常明显,我并不是在写作个人自私传奇自传之类的东西。我之所以写了自己这段曾经的经历,是想给人们谱写一段高昂奋进的旋律,以此来给那些身处在坚难困顿之中的人们某种生活的动力。主题虽然有四个,理想、流浪、谋生、煤海,但真正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理想。古往今来,不少的仁人志士他们不远迁里地到煤海那样传奇的地方去谋生,甚至是去流浪,但他们都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一个崇高的理想,他们在异地他乡为理想忘我奋斗的精神与经历无不曲折离奇,艰辛困苦,但只是有些人在遥远的他乡,成功了,有所收获了,最终非常幸运地衣锦还乡了,而有人一无所获,最终落得个客死他乡的悲惨命运。这就是理想的幸与不幸的结果。只是,也许我个人的异类的原故吧,所以我这里的理想追求不是一般人心目中的那种金钱福禄之类的东西了,而是一个心装浓绿的狂妄艺术家,梦想征服天下异色的贪婪。
本小说的主要人物虽然也写了几个,欧泉、蒋斌、爱平、老赵、周发、周敏、老王等等……中心人物无疑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欧泉。这群人物表面上形态不一,地域不同,但他们之间都有一层不可分割的纽带,或因为身世、经历、兴趣、梦想而紧紧地沾连在了一起。一群各不相同的身影,就像是斑斓的杂色,作者将他们拼凑在一起,相互渗透,都是为了表达欧泉这位理想主义者的人生困厄与豪情壮志还有他迷茫的人生前景。不仅用蒋斌在理想道路上的背叛来书写欧泉前程的艰险,而且也用周发这位曾经的理想主义者来表达在人生的漫途上来坚持和追求理想的不易,还用老赵客死他乡的悲惨向欧泉暗示了破釜沉舟的残酷性,甚至作者也借用了老王劝勉自杀的爱平的话“许多的伟人之所以在常人不可想象的困境中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就是因为他们心有天下”来表达欧泉这个理想主义者宽宏心胸与伟大追求。当然,作者还特意书写了周敏这样个高尚文明的时代精英,用她的美丽与温情来呵护在现实世界里囊中羞涩、狼狈不堪的历史创造者,其意非常明显,也非常重要,人类的前行之路是需要有理想的勇士为之献身的,我们的时代和人民不要视缈弱势群体和嘲笑他人的理想,应该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最好不要在历史人物的生命里程中留下自己冷漠的面具甚至是无情的举止,否则落得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锯邻臣”的惆怅灵魂,钉在历史的耻辱柜上痛苦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