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六二九先生的头像

六二九先生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5/08
分享
《开荒(上)》连载

第一十六章 反抗

果不其然,没有消停几天,李乡长又带了一群人,二话不说把林成儒和李春生又押走了,临走给石头撂下一句话:“革命还要继续,通知村民们,下午继续在公社大院开批斗大会!”

等村民们陆续赶到公社大院,李乡长和几个乡干部坐在红布桌子上,不见了张书记。批斗台上,除了李春生、林成儒、王铁匠、周麻子,居然多了一个人,大家仔细一看居然是张书记,胸前的牌子上写着“反革命分子张谦”。

“张书记什么时候变成反革命了?”下面的村民议论纷纷。李乡长拍了拍桌子,清了清嗓子说:”乡亲们,今天我们除了要批判‘地主分子’、‘富豪分子’外,今天还要批判‘反革命分子’,原公社书记张谦,因私放战备粮、革命斗争不彻底大搞形式主义被人举报了,数罪并发,被定义为‘反革命分子’,这可是一条重罪,张谦,你要老实坦白,上面两条罪你都认吗?”

张书记低着头说:“我承认,但我都是为了乡亲们好啊,我承认犯了低级错误,革命不彻底,搞了形式主义错误,县里记者一走我就不革命了,但我这不是反革命,我是为乡亲们,战备粮也补上了,希望能看在我服务乡亲们十几年的份上,准我戴罪立功!”

“嗯,既然你已认罪,革命也不是不念旧情,县里也已经定下你赎罪的方案,等后面县里会有人来宣布。今天我们要继续上次批斗会的进程,上次地主分子批到一半,革命不是喊喊口号,革命是要斗争,要流血!”老百姓一听说要流血,吓得都不敢说话了。

“石村长,”李乡长忽然喊道:“上次说林成儒当着所有人的面扇了你一巴掌,今天我就替你讨回来,你上台上,代表所有被欺负的乡亲们,讨回这一巴掌!”

石头一听,吓了一跳,慌忙说:“都讨回来了,都讨了,不欠我的了,他家地也分了,房子也分了!”

李乡长不耐烦了:“这是我们这次批斗会的重要议程,你是想包庇‘地主分子’吗?你可要想清楚了!”

石头不敢再反抗,慢慢吞吞的上了批斗台,来到林成儒面前,低声说:“对不住了,我也是没有办法。”说完扬手就准备打林成儒一巴掌。

彩英带着两个孩子也在台下,一看石头要打林成儒,大喊一声:“住手,不要打他,如果他有罪,我替他,你打我好了!”说完拉着两个孩子上了台,两个孩子也不哭了,只是抓着妈妈的袖子,不知道要干什么。

石头为难的停了手,扭头看向李乡长,李乡长气的浑身发抖:“不知羞耻,跟人私奔,到现在还执迷不悟,护着你的奸夫,你已被同化了,没有救了,把她也绑了,一起批斗!”

“都他妈的住手!”台下又有人喊道。

“又是谁?”李乡长恼怒的看着身后围观的村民们。汪大妈一直在冷眼观看着这场闹剧,看到两个人拿着绳子要上来绑彩英,两个外孙吓的躲在母亲身后瑟瑟发抖,再也忍不下了,喊完住手后,走到台上,一把推开要捆彩英的两个人,搂过两个发抖的小外孙,大声说:“日你妈屄的李秃子,日你妈屄的小石头,我看你们他妈的谁敢绑我的彩英,我们韩家不是好欺负的!”

老韩带着他三个弟弟,还有弟弟的子女们也都围过来,一群人也都来到了台下。汪大妈搂着两个外孙说:“乖,别怕,有姥姥在,没有人敢欺负你们,你们这群杀千刀的,当着孩子的面,也不怕受报应。”

李乡长一看这阵势,也有点气虚了,结结巴巴的说:“老汪,你,你不要不识好歹。当初彩英被拐走,你到我这来闹让我给找人,现在又反过头来护着他们,我看你这也是反革命!”

“我去你妈李秃子,我韩家世代贫农,没有比我更根正的了,你血口喷人想给我安个罪名,分明是公报私仇,当初你想把我家彩英说给你儿子,我没同意,你现在来报复我家彩英呢!”

“你这个疯婆子, 你疯了,瞎话张口就来,你,你......,快来人,绑,绑.....”

汪大妈指着李乡长的鼻子说:“大家都听好了,举报张书记的不是别人,就是你李秃子,你昨天早晨抄近路,到十字路搭的车到的县城,往县里举报箱里投的信,投完举报信后又到东街喝了碗牛肉汤,你说是不是?”

李乡长彻底愣住了,没想到自己投举报信被跟踪了,自己居然一点没有发现,一听汪大妈说的有理有据,愣在原地说不出话来。张书记气得破大骂:“你妈个屄的李秃子,原来是你举报的我?你是想把我斗倒,你好做书记是不是?乡亲们,你们睁大眼睛,我是开仓战备粮,不大搞批斗会,我也是为了你们,谁是谁非,你们要看清楚了!”边说边跳了起来!围观的群众也对着李乡长指指点点的议论起来。

李乡长一看形势不对,一跺脚说:“你们没凭没据的乱咬人,我到县里告你们去!”端着茶杯灰溜溜的走了。

老韩跳到台上,解开了被捆住的几个人,张书记谢过老韩后向汪大妈抱了抱拳,活动活动手腕,气冲冲的走了,乡亲们也陆续的散了,台上就剩下林成儒、彩英、汪大妈、老韩、李春生、两个孩子了,汪大妈还搂着两个孩子,大虎和小虎在姥姥的搂抱下,慢慢的也不抖了,汪大妈看着彩英说了一句:“彩英,我们回家吧!”

就是这一句话,彩英这些年所受到的委屈一下子全部释放了出来,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从记事以来,父母就对她格外偏爱,有好吃的都先给她吃,好的衣服也省下来给她穿的暖暖的,家里虽然清贫,但她的童年是快乐的。后来集上开办了新式小学,父母看她很小时就会数数,就省吃俭用送她到学校去上学,她也争气,以全乡第一名考取了保义中学。自从跟林成儒产生感情以后,可以说是吃尽了人间的疾苦,这些她都能忍受,但跟最疼爱自己的母亲闹翻,这么多年母女陌路最让她肝肠寸断,自从有了孩子,更加理解了母亲养大她们三姐妹的不易,无奈磨不开面子向母亲认错,现在她知道,母亲这一句话我们回家吧,是原谅自己了,是向自己低头了,她怎么能不感动?

汪大妈知道必须让彩英把这通委屈发泄完,所以就任由她在那里大哭,让老韩领着两个外孙还有李春生先回去,林成儒不肯走,要留下来陪着彩英。汪大妈看着嚎啕大哭的女儿,回忆起小时候彩英小时候是多么可爱啊,白白胖胖的从小就让人喜爱,很小的时候有一回家里蒸了馒头,彩英把分给自己的馒头偷偷的藏了起来,去蹭姐姐的馒头吃,等到了晚上,她把自己省下的馒头拿给自己,奶声奶气的说:“妈妈,给你吃,给你吃。”

还有一年冬天,家里揭不开锅,所有人都吃不饱,又饿又冷,都拎着篮子出门挖野菜充饥,小彩英不知道从哪里挖了一些野萝卜,她一个也没有舍得吃,放在篮子里拎了回来,把篮子递给母亲时冷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的冲着自己笑。

从小到大的一幕幕在汪大妈的眼前闪过,可是女儿越长大,越像自己,认准的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为了一个地主林成儒,居然跟自己闹翻,害得自己在村里丢尽了脸面,自己也是憋着一口气,一直不肯原谅她,让自己的宝贝女儿受了这么多的委屈,也是越想越难过,搂着彩英也跟着一起哭起来。

林成儒看着彩英和汪大妈搂在一起痛哭,想到自己原来是地主家的少爷,现在母亲病死,大哥下落不明,也许早就死在外面了,幸亏有彩英不嫌弃自己,一路不离不弃,好几次想放弃的时候,都是因为彩英的坚强才活了下来,看到彩英伤心的落泪,也忍不住跟着一起哭了起来。

三个人这一场大哭直哭的飞沙走石,天空阴云阵阵,居然飘起雪来了。终于哭累了,哭够了,彩英看到母亲跟自己一起痛哭,知道她已经原谅自己了,也找回了跟母亲以前的亲密感情,心里高兴,居然破涕为笑起来。

汪大妈也笑了:“你这个倔丫头,快把妈气死了,你还笑。”

“妈,以前是我小不懂事,对不住你和爸,以后我跟成儒哥一定会好好孝顺你们。”

“唉,事到如今我还能说什么呢?路是你自己选的,以后有什么苦不要怨我就行了。”

雪越下越大,三个人头发上、身上很快就白了,互相搀扶着回到了老韩家。老韩早烧好了热水,让三个人分别洗漱,换了干的衣服,又端上了煮好的热粥吃了起来,两个孩子早早吃过粥,因为惊吓劳累也在汪大妈和老韩的床上睡着了。

吃完粥后,两人也没有再回林成儒家,就在彩英原来的房间住下了。彩英因为受了风寒,大病了一场,落下了病根。李春生也受了风寒,回家以后倒床上就睡了,等第二天林成儒回来时才发现他病了,由于缺少药物治疗,连烧了三天,等烧退以后,人却傻了,一会清醒一会糊涂,经常在夜晚时不睡觉,在村子里到处跑,边跑边喊:“快跑啊,他们来啦,他们来抓我们啦!”

家家户户一看他发疯就吓的关紧了门,林成儒也不敢去找他,只能躲在老韩家里,搂着两个吓得不敢说话的孩子。而第二天李春生准能从外面回来,满身泥巴,默默的回家换下衣服,洗衣服、晒衣服,像个正常人一样。

公社李乡长被当众揭了短处,心里不太舒服,下面武装部的小赵便趁机来问要不要处理汪大妈。李乡长骂道:“斗个屁,那就是个母老虎,韩家户大人多,也不能硬去碰他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听说张书记到县城去喊冤去了,你把张书记盯住了,别搞出什么花样来,到时候我们都要玩完!”

张书记确实是气不过,没想到被李秃子算计了,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便跑到县政府喊冤,但对自己私放战备粮又没有办法解释,最终县里念在他为老百姓的事实基础上,让他暂时停职,回公社看大门赎罪,后面有功再行启用。这样一来,李乡长也不敢得罪他,哪天重新启用后,仍然是自己的上司。就这样,开荒集在这个时期居然形成了一个制衡,外面闹的再狠,这个小集镇居然像世外桃园一样安稳的度过了。

林成儒相当于是入赘了韩家,老韩有三个女儿,没有儿子,年轻时他一直跟汪大妈嚷嚷着要有一个放牛的(意思是要有一个儿子)。汪大妈平时很强势,唯一没有儿子这方面反而觉得理亏了,由着老韩闹。现在林成儒住了进来,相当于有了一个儿子,又有了两个虎头虎脑的外孙,老两口也分外高兴,汪大妈与彩英彻底和解,看到林成儒和老韩一起下地干活,等于家里又多了一个劳力,也就接受了林成儒。总之,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了,前途一片光明,除了一个人,就是李春生。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