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莫曰的头像

莫曰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4/11
分享
《涛声》连载

第二十三章 尾声

滚滚原江水,涛涛入海流。曾以为永恒的一切,却会发现经不起岁月的敲打与侵蚀,于是我们常常感叹世事无常。

年后,当我从老家湘南一个小镇辗转回到原城上班时,却耳闻到有关宋涛辞职的消息。开始我是似疑似信的,而后来我在列席参加春节后第一次党政班子联席会议时,我终于听到了确信,那就是宋涛的确是写了辞职信给组织部门的,组织部门也曾经极力挽留他,但看他去意已决,最终还是尊重了他的选择。

有人说惋惜地说,就要任乡镇党委副书记了,前程无量啊!选择咋的就那么不慎重啊!也有人说,政府最不差的就是干部,何况宋涛不过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务员,如真有所不同,那不过就是还挂了一下“副镇长”的职务罢了。

再后来,我便隐约知道了宋涛辞职后,去了范志强的公司任副老总,据说年薪有三四十万元,呵呵,这可是他任公务员时工资的许多倍了,可喜可贺。但有时静下心时,我又想,宋涛真的是为了那优厚薪水吗?如果不是,那他又是为了什么呢?

曾想起他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一个人努力创造了价值,并得到了别人的承认和尊重,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或许他认为人生就应该多姿多彩,在行政也好,在企业也好,都是可以创造价值的地方,而企业也许更能认可一个人的价值。

也许有人以为他正在失去,而他却已经得到。我认为,宋涛是个识得进退,懂得回归的人,这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他离开了行政去了企业,而我却是离开了企业进入了行政。我们的选择恰好相反,而他的离开却再次让我这个年轻人倍感彷徨。在老少边穷地区,扎根服务在基层的干部,工作并不舒适,待遇也并不优越,发展前景和上升空间也有限,然而他们却没有更多的选择。

平凡的人,之所以一无成就,就因为他容易满足现状,得到较为苟安的位置,便硁硁自守,不求进取了。“被百姓记着,就是最大的荣誉”,我会谨记宋涛的教导,继续埋头苦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而有所作为。据说国家将试点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拓展公务员职级晋升通道,进一步调动广大公务员的积极性,这对乡镇基层公务员来说,不谛是一个天大的福音。

其他好消息是,以云石村贡柑产业为基础,原城获得了“中国贡柑之乡”的称号。云石村贡柑专业合作社也成功晋级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受到了表彰,得到了政府十多万元的奖励。每年贡柑上市时,云石村都会举办“贡柑节”,吸引众多慕名而来的省内外游客,“农家乐”也因此火起来了,村民们那是赚得盆满钵满。

宋涛的老同学何谷民的现代养殖场也在那次片会后得到市领导和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市政府为他贴息贷款,解决了他资金周转的燃眉之急。原城电视台后来还做了他的专访,把他作为大学生回乡创业的优秀典型进行了宣传。当然他的现代养殖场也跟着在原城及相邻县市出了名,各地来参观学习的人自然络绎不绝,所养的仔猪也一度脱销,原本因为资金不足无法扩大再生产的问题也就不再成为问题了。苦竹坑村,由于有黑山羊产业的精准扶贫,村民都富裕起来了,正如宋涛所说的,苦竹坑村已变成“甜竹坑”了。

原城市制定了绿色崛起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为实现发展目标,组织部门加大力度进行干部调整,着力提拔了一批坚持原则、敢于担当、勤勉务实的领导,对蓝强、曾权等一批只善于钻营投机、溜须拍马的干部则免去了实职领导职务,目前全市干部群众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建设热情。

我有时下乡见到高洞村的高广云、高风,东坝村罗荣,云石村周彬和养殖大户何谷民夫妇等熟人时,他们还会追问着我有关“宋镇长”的消息,当然我都会满足他们的要求,笑着跟他们说,“宋镇长”现在工作十分轻松愉快,生活也十分开心幸福。

这是我的心里话,也是我对他诚挚的祝福。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