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仿若一座蛰伏的巨兽,在李光弼的精心谋划下,正缓缓苏醒,磨砺着爪牙,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以往守城,多是依循旧法,凭城墙之固、兵力之勇、箭矢之利,可李光弼岂是墨守成规之人,他的脑海中,恰似藏着一座奇思妙想的兵略宝库,此番守城,祭出的皆是别出心裁、令人咋舌的防御妙招。
那城下的土地,在李光弼一声令下,悄然发生着巨变。一支由军中最擅土工作业的士卒组成的专业小队,手持锹镐,鱼贯而入早已选好的隐秘入口,开启了一项浩大且隐秘的工程 —— 挖掘地道。地道之中,昏暗潮湿,泥土的腥气弥漫其间,仅有几盏豆大的油灯闪烁微光,映照着士卒们汗如雨下、满是坚毅的面庞。这些地道,绝非杂乱无章,而是在李光弼亲自规划下,纵横交错,仿若蛛网般密布于太原城下。有的出口,隐匿在城外荒草丛生之处,那枯黄的草丛,如同天然的帷幕,将其巧妙掩护,待敌军围城、懈怠之时,奇兵便能如鬼魅般从地道钻出,直捣敌军腹心,杀他们个措手不及;另有地道,蜿蜒延伸,直至敌军营地下方,在那泥土深处,静静蛰伏,监听着敌军的一举一动,哪怕是敌军夜半密议攻城计划,细微的声响,也能顺着地道传至城中守军耳中,让李光弼提前洞悉敌人阴谋,从容应对。
李光弼身着简便战甲,不顾地道中泥泞不堪与闷热憋闷,多次亲自下到地道督查进度。他猫着腰,沿着狭窄的通道前行,时而抬手触摸洞壁,感受土质松紧,判断是否稳固;时而驻足,用手中火把照亮前方,指导士卒调整挖掘方向。“此处再深挖些许,可与另一条地道贯通,方便兵力调度。” 他声音沉稳,在地道中回荡,士卒们听闻,齐声应诺,手中锹镐挥舞得更加有力,一锹锹泥土被铲出,一寸寸地道向前延伸,似是在编织一张无形却致命的地下罗网。
地面之上,同样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能工巧匠们被召集一处,在空旷场地围聚,身旁木料堆积如山,麻绳、皮革等材料摆放整齐。李光弼指着设计图纸,向他们讲解着巨型抛石车的构造与制作要点。这些抛石车,堪称庞然大物,木臂粗壮如梁,是选用最为坚实的百年古木,经工匠们精心打磨、拼接而成,其皮兜坚韧似革,鞣制工艺精湛,能承受巨石冲击,不致破损。工匠们分工协作,有的抡斧砍削木料,木屑纷飞,似冬日雪花;有的穿针引线,缝制皮兜,针脚细密,紧实牢固。在众人齐心协力下,一架架抛石车逐渐成型,矗立在太原城垣四周,仿若威风凛凛的守护神,只需一声令下,便能将巨石如流星般抛掷而出,其威力足以在敌军靠近城墙前,便给予沉重打击,砸烂他们的攻城器械,让叛军对太原城望而却步。
城外要道,亦是机关重重。李光弼带着士卒,巧妙布置绊马索、陷马坑。绊马索选用坚韧的麻绳,细细伪装,或埋于尘土之下,或隐匿在草丛之间,两端紧紧系在粗壮木桩上,稍有不慎,叛军战马疾驰而过,马蹄便会被狠狠绊住,马失前蹄,将骑手摔落尘埃;陷马坑则挖得深且阔,底部布满尖锐竹签,再以枯枝败叶、浮土巧妙掩饰,旁边配以暗箭机关,一旦触发,利箭便会从隐蔽之处呼啸而出,射向敌军。叛军每前进一步,都似踏入死亡陷阱,如履薄冰,胆战心惊。
城墙上,创新之举同样令人瞩目。李光弼命人打造可移动的 “箭楼垛口”,这些垛口不再是传统的固定模样,而是装在带有滚轮的木架之上,能依据敌军攻击方向,灵活左右、前后移动。敌军从东边来犯,箭楼垛口便能迅速东移,集中火力压制;南边有敌,即刻转向南边,让城墙上的防御无死角,极大增强了城防机动性,仿若给太原城戴上了一顶能灵活转动、抵御八方风雨的铁盔。
防御措施既定,可若无人施行,亦是纸上谈兵。李光弼深知,太原城的守护,绝非仅靠军队,更需全民参与,凝聚起军民一心的磅礴力量。于是,他亲赴市井街巷,寻得城中最为宽阔的广场,搭起高台,登台激昂陈词。
台下,百姓们熙熙攘攘,起初还有些嘈杂,可李光弼那洪亮且饱含深情的声音一响,众人瞬间安静下来,仰头望向台上那身姿挺拔、目光坚定的将军。“太原,乃我大唐北疆重镇,如今叛军环伺,妄图破城,城若破,家何在?亲何在?” 他言辞恳切,详述守城利害,将大唐荣耀、百姓安危一一摆在众人面前,晓以大义。“吾深知,诸位皆有守护家园之心,今便是展现之时,不论男女老少,皆可为守城出力,护我太原,护我大唐!”
话音落地,仿若一颗火种投入干草堆,瞬间点燃了百姓们的热血。铁匠们率先响应,他们袒露着古铜色的胸膛,炉火熊熊燃烧,映红了半边天,手中铁锤高高抡起,重重砸在通红的铁块上,叮当之声,彻夜不绝,夜以继日地打造兵器,刀枪剑戟在他们手中逐渐成型,锋刃寒光闪烁,承载着杀敌卫城的希望;木匠们也不甘示弱,精雕细琢各类守城器械,抛石车、攻城梯等在他们手中有了灵魂,榫卯契合,严丝合缝,每一处拼接都尽显匠心;壮劳力们扛起扁担、手提箩筐,奔赴城墙边、地道口,搬运土石、木料,泥土弄脏了衣衫,汗水浸湿了后背,却无人喊累,参与地道挖掘、陷阱布置,一锹一铲、一绳一木,皆注入了守护家园的决心。
城中妇女们也没闲着,她们聚在家中庭院,点起烛火,飞针走线,缝补军衣,细密针脚缝进的是关怀与支持;炉灶之上,烟火缭绕,她们精心制作干粮,面饼、肉脯散发着诱人香气,为将士们储备充足口粮。更有那善良的女子,主动前往军营照顾伤员,清洗伤口、换药包扎,用温柔抚慰伤痛,以行动助力守城。孩童们虽年幼力小,却也满是热忱,他们小小的身影穿梭在街巷,帮忙传递消息、运送小型物资,稚嫩的脸庞写满坚定,那清脆的呼喊声,为这座忙碌且坚毅的城市添了几分生机。
街巷之中,打铁声、锯木声、呼喊声交织共鸣,奏响一曲激昂的守城乐章。人人脸上虽有疲惫之色,可眼眸之中,更透着一股决绝与无畏,太原城仿若钢铁铸就的战斗堡垒,军民一体,同仇敌忾,只待叛军来犯,便给予迎头痛击,让世人知晓,在李光弼的统领下,这座北疆重镇,固若金汤,不可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