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汉文化的过程中,我有幸结识了一位姓普的美丽女子,她身材匀称,五官精致,拥有高挺的鼻梁和细长的双腿,颈部线条优雅,宛如骨瓷般细腻。她是城中数一数二的佳人。她同样在学习汉文化,与我同为师门。她的容貌令人赏心悦目,而她那富有磁性的声音更是令人难以忘怀。拥有如此声音的女性,即便不需努力,也自会成为众人宠爱的焦点。即便在责备人时,她的声音依旧悦耳动听。当然,我未曾惹她生气,因此也未曾亲耳听过她生气时的声音。她对汉文化的热情并不如我,学习态度时而认真时而松懈。她曾感叹,若自己是男儿身,便能更自由地深入学习汉文化。她对自己的女性身份感到无奈,对此颇有微词。我深知,她个人的力量难以改变根深蒂固的性别偏见。她还提到,她的婚姻无法自主。我曾以为她不再喜欢我,用梦话来试探我。但我始终坚信,只要我尚未展翅高飞,便无法说服她的父亲将她许配给我。我渴望见到她的父母,希望他们能赏识我,为我赢得迎娶她的机会。在学习汉文化的日子里,我抓住了机会,名义上是去她家拜访,实际上是为了让她父母了解我。她给了我这个面子。当然,她也明白我对她的心意,她对我同样抱有好感。当我踏入她的家门,我才意识到她出身于显赫的家族,她并非普通的彝族后裔,而是临安土司的千金。
临安土司,作为封建王朝赐封的世袭贵族,在元明之后的临安地区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原本,临安土司家族因职位继承而引发激烈的内部争斗,伴随着仇杀和战争。为了缓解紧张局势,解决纷争,并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清政府采取了“分而治之”的策略,将土司的领地划分为三部分。其中,么儿老三继承了临安土司的名号,而老大和老二则分别建立了藤条江土司和李仙江土司两个新的势力。
尽管临安土司被分割为三,他们仍旧是各自辖区内的最高统治者,保持着无上的权威。
临安土司的府邸位于一片辽阔的土地上,四周被郁郁葱葱的山林所环抱,宛如一个世外桃源。土司府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融合了彝族的传统元素与中原文化的精髓,展现出既宏伟又雅致的风貌。
当我踏入土司府的那一刻,便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府邸内,小的们忙碌而有序地穿梭。庭院中,奇花异草竞相绽放,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我不禁感慨,这正是她成长的地方,一个充满灵秀之气的宝地。
在土司府逗留期间,我有幸目睹了临安土司的威严与权力。他们在处理政务时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而在闲暇时刻,又显得平易近人,与民同乐。我逐渐理解了她为何如此崇拜男儿身,并渴望学习更多的汉文化。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她自然渴望拥有更多的自由和权利,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与理想。
然而,我也深知,土司府内的生活并非表面看起来那般光鲜亮丽。家族内部的争斗、权力的倾轧,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我为她感到担忧,担心她会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受到伤害。但同时,我也被她那坚韧不拔的性格所折服,相信她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土司府的日子里,我与她之间的感情也愈发深厚。我们共同学习汉文化,探讨人生哲理,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我深知,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她,愿意为她付出一切。而我也深知,她同样对我情有独钟,只是碍于家族的规定和习俗,无法坦然地表露自己的心意。
因此,我开始筹划我们的未来。我深知,要想娶她为妻,必须得到土司的认可。于是,我加倍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学识,希望能够赢得土司的赏识和信任。我相信,只要我足够优秀,足够努力,就一定能够打破一切阻碍,与她携手共度此生。
土司衙署的建筑规模宏大,是新近重建的官府。她回忆道,重建期间,曾召集了数千名志愿者参与劳作。这是我一生中首次目睹如此壮观的建筑。新衙的后山左侧高地建有碉堡,以及两座由土石构成、五面石砌至顶的坚固炮台。炮台上有士兵站岗放哨。衙门周边种植了棕榈、油茶、枇杷、橙子、咖啡、白果、荔枝、桔子等多种果树。其中一些已经结出了果实。看到成熟的果实,我忍不住流口水,很想品尝一番。但考虑到自己正励志做毕摩,同时也要做学者,我便克制住了自己的冲动。衙署内设有花园和动物园。花园中有池塘,养着各种颜色的小乌龟和花鱼,还种植了许多花卉。在饲养区域,有小黑熊、马鹿、孔雀、兔子、白鹇、黑鹿、野鸡、麻雀和鸽子等动物,均由专人负责管理。这是我平生首次见到如此多的动物,听到它们不同的叫声,真是让人大开眼界。站在孔雀园前,娅兰告诉我,孔雀开屏时固然美丽,但同时也暴露了它的不足之处。我第一次见到孔雀,对它的缺点一无所知,便好奇地询问,她回答说,是红屁股。
土司衙门的大门雄伟壮观,门楣上镶嵌着汉白玉石雕琢的“临安司署”四个大字。衙门两侧刻有对联:“九重锡命传金碧,五马开基自汉唐”。大门前,摆放着两个石虎、两个石狮和两个石象,它们分别排列在街道两旁。司署内还开辟了马路和运动场,供拉马车、骑马训练和军事操练之用。
“娅兰姑娘,愿意成为我的伴侣吗?”在一个僻静的角落,我向她吐露心声。
“请不要这样,也不要胡思乱想。”她惊讶地回应。
“为什么?”
“我们相遇得太晚了……我已经由父母安排了婚事。”她用彝语告诉我。我轻轻握住了她的手,感受到她的手冰冷。我感到十分心疼。在那个偏僻的角落,我用舌头轻触了她的嘴唇。娅兰顺从了,没有抗拒。这是我第一次亲吻一个美丽的女子,她是我初恋的情人,我们之间的婚姻是自由选择的。在我们民族中,男女青年的自由婚姻被称为“偷婚”。亲吻之后,她深情地对我说:“哥哥,我的好哥哥。”
我心中默默为娅兰姑娘祈祷。
愿娅兰能找到一个幸福的归宿,即便那不是我。在我们的文化中,偷婚象征着对爱情自由的追求,是年轻一代对传统包办婚姻的挑战。娅兰虽然已有婚约,但她的心里显然有我,而我的心,也早已被她填满。
偷婚之路充满艰辛,我们必须克服重重障碍,面对家族的反对和外界的舆论压力。但我知道,只要两颗心真诚相依,这些困难都不足挂齿。娅兰和我,虽然无法携手同行,但我们的心中,都刻下了对方的痕迹。
我目送娅兰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伤和失落。但我也明白,我不能沉溺于这种情绪,我必须继续前行,去寻找属于我自己的幸福。娅兰,愿你一切顺利,愿我们的偷婚之情,永远珍藏在心底。
后来,娅兰不再去寺庙学习汉文,我也再未见过她。经过打听,我得知她嫁给了江外的一位小土司。她曾向我透露,她并不愿意嫁给那位异族的土司。如果不是因为我曾拥抱她、亲吻她,或许我还能见到她。很长一段时间,我感到孤独,而非寂寞。我感觉自己几乎要疯了。如果能再见她一面,或许能让我幸运一年半载。老实说,我只是想见她一面,并没有其他非分之想,我没有那样的勇气。
在那个时代,我们民族的恋爱观念尚未完全开放,自由恋爱的概念还未普及。在当时,一个男人若与已订婚的女子接吻,会被视为损害了女子的德行,显得不体面。尽管我与娅兰姑娘的亲吻仅触及道德层面,并无大碍,但对一个已有婚约的女性而言,这可能会给人留下不洁的污名。特别是对于一个毕摩的继承人来说,这是一件极其严重的事情,绝对不应该发生。很快,这件事传到了我父亲的耳中。毕摩父亲破天荒地站在了我的立场上,理解并支持了我。至于父亲是否曾考虑过与临安土司结为亲家,我并未深思。由于我家连续三代都是毕摩,临安土司自然不会对我们另眼相看。但在关乎自己女儿的终身大事上,临安土司并未优先考虑婚姻自由,这一点并没有让我父亲感到意外。
我见到了临安土司。按照不成文的乡规民约,父亲向临安土司跪拜,磕头三次,并以纯正的口吻称呼临安土司为“老爷”。
几句简单的寒暄之后,我们便直接进入了主题。父亲吸着烟斗,提出了疑问:将女儿远嫁至江外,相见需长途跋涉数日数夜,一旦受了委屈,连个倾诉的人都没有,夫人真的忍心吗?父亲试图从临安土司的大太太那里找到突破口。娅兰姑娘并非大太太亲生。大太太斜眼瞥了临安土司一眼,欲言又止。她的眼神和微动的嘴唇透露出明确的信息:既然不是自己亲生,她便不打算表态。临安土司吸食的是劲道十足的刀烟,他听闻父亲的提问后,咳嗽一声,吐了口水,态度坚定地表示,两害相权取其轻,不事先防范,可能会引发混乱。他还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正因为远离疆土,才需要从长远考虑,不得不采取这种策略。临安土司所管辖的小土司们,并未完全与他同心,他的两位兄长仍旧野心勃勃,正在拉拢其他小土司,企图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兄弟间的明争暗斗不断,一场械斗迫在眉睫,难免会演变成相互残杀。父亲心中清楚,人心难测,临安并非太平之地。临安土司安于现状,是一位脚踏实地为本民族的发展和生活着想的领袖,与他的两位野心勃勃的兄长不同,他们总是不择手段地扩张自己的地盘。临安土司说,守土有责,实属不易,他整日难以安眠,未雨绸缪,将女儿嫁出去,用婚姻来解决问题,是明智之举,避免了兵戎相见。
大太太表明了立场,说道:“老爷的决策明智。”
父亲观察到从大太太这里难以找到解决的途径,于是将注意力转向了娅兰姑娘的生母——二姨太。二姨太面容显得疲惫,似乎早已预料到这场关乎女儿未来的讨论。她轻抚着衣角,轻声回应:“老爷的决策自然有其深意,我们作为女性,只希望女儿能找到一个好归宿,平静地生活。”说完,二姨太的眼中微微泛起泪光,显露出内心的不舍与无奈。
父亲见二姨太并未明确反对,心中稍感安慰。他深知,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婚姻常常被用作巩固地位、建立联盟的工具。娅兰姑娘的婚姻,正是这盘大局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临安土司注意到娅兰的母亲沉默不语,似乎读懂了她的心思,便温和地说道:“你放心,娅兰嫁过去后,将会享有无尽的荣华富贵,绝不会受到任何委屈。此外,这也是为了我们两族的和平与繁荣,相信你能理解其中的大义。”
娅兰的母亲轻叹一声,心中百感交集。她既不希望女儿远赴他乡,承受离别的痛苦;又明白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唯有通过联姻才能为土司的统治带来一丝安宁。最终,她缓缓点头,默许了这场政治联姻。
娅兰的亲生母亲,眼眶因泪水而红肿,步履沉重地走了进来。她深知自己无力阻止女儿远嫁他乡。母爱在此时,显得很苍白,不再伟大。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父亲在赌场上输得一败涂地,她也不会被父亲卖给临安的土司,命运对她似乎并不仁慈。面对现实,她只能向自己的丈夫——临安土司,微微摆动那细弱的腰肢,沉默不语。然而,那无声的抗议却表达得十分明确,临安土司也完全理解了四姨太的意图。
现场不见三姨太的踪影,似乎正印证了那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老话,她或许正躲在暗处,冷眼旁观娅兰母亲的窘境。临安土司虽然年届四十,却依然独宠大太太。他惊讶地发现,维系与四位妻子关系的,更多是性方面的吸引。大姨太太虽然年过五旬,但她的身体强健如山,仿佛能不断涌出的龙泉,这让他感到意外,因为这种活力是其他三位姨太太所不具备的。因此,临安土司总是对大太太宠爱有加,轻声说道:“都回屋里去吧。”两位太太听从了丈夫略带责备却依旧温柔的话语,离开了现场。临安土司将目光从大太太身上收回,转向我的父亲,说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真是无知无识,不知轻重……如果依了她们,恐怕连饭都吃不上,哪里还有做太太的福分。”
父亲直视临安土司,却未发一言。他明白临安土司的言外之意,认为妇人之见,难成大事。没有他这棵大树的庇护,她们或许早已成为他人之物。
临安土司说:“虎门无犬子。你儿子确实是个优秀的人才。”
临安土司还向我父亲转述了汉文老师所讲述的关于竹报平安的梦,并表示赞同汉文化老师的观点,认为人才难得。同时提醒,尽管年幼,但不可骄傲,也不可未老先衰。过了一会儿,他又补充说,聪明人切勿聪明反被聪明误。父亲已经领会了临安土司的言外之意,前半句是赞扬,后半句则是警告。这暗示着如果不站在他这边,就会成为他的敌人,而成为敌人是致命的。临安土司的敌人正是他的两位兄长。父亲回应道:“拜佛,只拜您这尊佛。”
“杰出的人才难得。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你儿子必定是个难得的良才。”
“别夸奖了,犬子才疏学浅。”父亲谦虚地说。
听到父亲的谦逊之词后,临安土司聚起了乌云,话锋一转,说:“尽管是三代毕摩的后代,但门户并不相当。”
“再考虑考虑。”
“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临安土司心中盘算着,即使不能成为亲家,也必须将我父亲牢牢掌控在手中。父亲心中忐忑不安,这位临安土司与传闻中的形象不同,他不仅智慧过人,而且擅长智谋,与他的两位兄长截然不同。父亲向临安土司表达了衷心的忠诚,并一再强调:“只拜您这尊佛。”
临安土司微微一笑,那笑容中蕴含着深邃的含义,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轻拍父亲的肩膀,语气平和:“老兄,我们都是明智之人,无需多言。你的儿子确实才华横溢,我自然也珍视这样的人才。然而,世事并非总是非黑即白,存在许多灰色的领域。
父亲听后,心中愈发不安,他深知临安土司言辞背后隐藏的深意,却也不得不敷衍应对。于是,他勉强挤出一丝微笑,回应道:“土司大人所言极是,世事确实错综复杂。只希望大人能多多关照犬子,助他成就一番事业。”
临安土司颔首,似乎对父亲的回答感到满意。他缓缓站起,双手背在身后,目光投向窗外,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你放心,只要你的儿子忠心不二,我自然会善待他。但记住,忠诚只有一次机会,一旦背离,后果自负。”
父亲听后心中一惊,连忙点头表示理解。他意识到,自己与临安土司之间的这场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如何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保护自己,同时让儿子脱颖而出,将是他接下来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两人会心地笑了。
尽管父亲未能为我争取到我所期望的,但仍有收获。虽然这份收获仅是一句承诺,但它仍给予我希望,不至于完全绝望。正当我准备起身告别之际,临安土司开口道:“我对你儿子寄予厚望,他可以加入团兵,先担任分队长,负责看守衙门寨。待立下战功后,再予以提拔。”
团兵,是临安土司麾下的军事组织。其军事体系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警卫部队,人数不多,大约十余人,专门负责保护土司及其家人的安全,直接由土司指挥。其次是团兵,作为土司的精英部队,由众多训练有素的士兵组成,下设一个中队和三个分队。第三种是门户兵,由全司各地村寨的民众组成,人数众多,分布广泛,实行十天轮换制。担任门户兵是民众的义务。在对外征战时,门户兵冲锋在前,而团兵则负责指挥和监督。
临安土司的势力范围广泛,不仅控制了勐蚌、勐赖、勐梭等傣那人土司的领地,还包括西南方向元江府东南边境的地区。临安府西南部的烈吗渡(靠近老挝)也是临安土司边境防御的要塞之一,在衙门寨(今属越南南莱州)设有加强的防御工事。临安土司希望我能前往那里,担任衙门寨的分队长。
“天哪?”父亲惊呼,几乎要脱口而出。临安土司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土司,他的话语重如千钧。能得到他的认可,父亲便没有了完全拒绝的理由。临安土司见父亲迟迟未作回应,便询问道:“您不愿意吗?”
“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再者,他也没有带兵的经验。”
“不能仅凭年龄来衡量一个人的智慧。历史上不乏少年英雄。不要小看你儿子,他机智过人,将来必能担当重任。”
选择正确的引导者,可以影响一生。临安土司和父亲已经为我规划了人生轨迹,似乎我只能顺应这个轨迹,无法偏离,更无法回头。贵人提携,高人指点,亲人支持,这是人成功的方面,我具备了。我有理由坚信,作为老爷小的的我,我命不由我。
作为彝族毕摩的父亲,自然深谙大义。“老爷,那孩子将为您效犬马之劳。”
我别无选择。
随着谈话的结束,气氛似乎变得轻松了一些。临安土司命人奉上茶水,大家又闲谈了几句家常,便各自散去。
“大多数人只希望你平庸无奇,只有父母才会期望你出类拔萃。但现在,又多了一个期望你成功的人,那就是老爷。”在临安土司与毕摩父亲告别之后,毕摩父亲对我说。目送着毕摩父亲渐行渐远的背影,耳边仍回荡着他的忠告:“在外闯荡,你必须自己负责,行事前要深思熟虑。”毕摩父亲的话语中似乎隐含深意,虽然老爷对我寄予厚望,但也要保持警惕,在人生的道路上,最致命的往往是那些最了解你的人,不要与老爷过于亲近;人心难测,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不由自主地想,但愿好运永远伴随着我。
父亲离开土司府时,夜色已深,月光如水,洒满了夜空。然而,我的内心却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久久无法平静。我明白,从这一刻起,娅兰姑娘的命运已被注定,而我,只能默默地为她祝福,希望她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