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山野微风的头像

山野微风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1/22
分享
《汉初风云录》连载

第八十二章 楚汉罢战止戈签鸿沟协议 张良劝刘邦毁约追击霸王(上)

楚霸王项羽听了侯成这一席赞颂和规劝的话语,面色渐渐地缓和下来,他抚摸着络腮胡须沉思片刻,问侯成道:“听你说得倒是有些道理,依你的看法,本王目前该当如何?”

或许是久已无人与项羽有这般推心置腹的交谈,项羽不由得对侯成生出一分好感,他放下心中的戒备,诚心地询问侯成。

侯成抚着颌下胡须略一思索,答道:“禀大王,容在下斗胆直言。当前战局,相信大王比在下更为清楚,成皋失守之后,汉军于成皋建立起牢固防线,大王进军关中的行动受阻;潍水之战,大王损失兵力二十万,目前对汉军作战,楚军兵力已经严重不足;眼下楚军粮草断绝,士兵疲惫,无力再向成皋发动攻势,以现有兵力与汉王决战恐难有胜算。汉王坚守成皋不战,其意在于紧紧抓住楚军的弱点,消耗拖垮楚军。而楚军的东、南、北三个方向,汉军正形成战略合围之势,局势对大王极为不利。为大王和楚国的长远利益着想,在下以为,大王理应尽快与汉王达成和约,划界鸿沟,罢兵休战,返回江东,休养生息,重整军备,方为上策,不必计较于眼前的一城一池之得失。大王在大江南北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威望崇高,一呼百应,恢复元气岂不是朝夕之事?大王若与汉王平分天下,汉王占据鸿沟以西称王,大王可依托江东为后方,以中原为前沿,在彭城站稳脚跟,称霸一方,然后再图大业!”

侯成见项羽在仔细倾听,便最后劝解道:“所以,依在下拙见,大王不如首先释放刘老太公与汉王夫人,向天下宣示,大王您胸襟开阔,做事光明磊落,站在了道义一方,这有利于促成您与汉王的谈判议和。若达成协议,结束社稷动荡,免于生灵涂炭,解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则社稷幸甚,万民幸甚。如是,则天下百姓皆称颂大王贤德仁厚,体恤民情,愿意拥戴和追随大王,何乐而不为?还请大王冷静三思!”

霸王项羽听了侯成这一席话,感觉很有道理,其中不但包含着自己的想法,也展示了侯成对自己的诚意,处处为自己打算。项羽心里很清楚,在当前极为不利的形势下,刘邦没有进一步提出疆土要求,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若是进一步提出强硬要求,不但刘邦不会接受,和谈怕是要前功尽弃,彻底破裂,应当抓住这一时机尽快签订协约,结束战争状态,返回楚地再从长计议。

沉思片刻,项羽点头对侯成说道:“先生说得不错。其实,本王与刘老太公有何怨何仇?羁留他不过是形势所迫。所恨的只是汉王刘季,彼时我与他曾兄弟相称,同甘共苦,共同反秦,如今刘季却占我城池,夺我土地,劫我粮草,欲置我于死地而后快,我与他不共戴天,这与他老父亲无干。既然侯先生这样说了,那我便以天下苍生为重,听取你的见解,把人放了。先生回去告诉刘季,我项羽愿意与他坐下来诚心晤谈,希望他信守承诺,罢战止戈,早日结束这场没有休止的战争!”

侯成见项羽终于回心转意,答应先行释放刘老太公和汉王夫人,大喜,忙向项羽深深施礼说道:“大王所言极是,如此一来,楚汉两国百姓安居乐业之时指日可待矣!”

当日下午,项羽设宴款待刘老太公与汉王夫人吕雉等人,宴席结束,项羽亲送刘太公和吕雉上了马车,并派出五百名楚军骑兵护送。傍晚时分,刘太公,吕雉以及在沛县负责照顾刘邦家人的家臣审视其等人乘坐马车回到了成皋,楚军骑兵远远地停在一里地之外静静观望,并无异动。

汉王刘邦见果如侯成所言,早上去楚营,下午即接回老父亲和自己的夫人吕雉归来,心中大悦,遂命城头上的汉军士兵挽弓搭箭射住阵脚,保持警戒,赶忙带领众臣快步出城迎上前去。

刘邦亲自搀扶老父亲下了马车,跪地三叩首,连声说道:“儿刘季不孝,让父亲受苦了!”

刘老太公还不忘说道:“好,好,大孝子起来罢,这次没让那个项藉烹了老爹,就算万幸了!”

拜见完老父亲,刘邦与夫人吕雉先是相拥而泣,后又拭泪而笑,二人拉手向全体将士致意。

陪同的文武大臣与城头上的汉军将士见了汉王刘邦与刘老太公和汉王夫人重逢的感人场面,皆振臂齐声欢呼:“万岁,万岁!”

回到宫中,汉王刘邦当着众臣夸奖侯成道:“侯先生此次出使荥阳,不辱使命,说服项羽放还寡人的老父亲和王后,寡人甚是欣慰。如先生这般口才可谓钢嘴铁牙,天下罕有,仅凭三寸不烂之舌足以倾覆敌国矣!”因此,刘邦下诏赐封侯成为“平国君”,封于郏县(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侯店村)以示褒奖。

但是,刘邦却十分忌惮侯成的机智与过人口才,他对张良、萧何、陈平等大臣说道:“侯成居然能轻而易举地说服刚愎自用,从不肯采纳别人劝谏的楚霸王项羽,其口才心智只怕是远超陆贾。一张嘴足可颠覆一个国家,实非常人可为,此人若是为别国所用,岂不可怕!”

侯成听到汉王刘邦对他的评价之后,明白汉王担心自己的口才为别国利用,从此便安分守己待在家中,从不远行,只在村里传授村民稼穑之法,使得周围一带渐渐富裕起来。自此,侯成也便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谋士侯成之所以能够成功说服项羽放还刘老太公和吕雉,显然是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做到了知己知彼,胸有成竹。他巧妙地利用楚霸王项羽高傲,自尊且处于不利地位的心理,站在对方的角度,为项羽和楚国的利益与未来着想,陈说利弊,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扬抑结合,终于说服了项羽,首先释放汉王刘邦的老父亲和王后,为楚汉两国举行和谈提供了良好的开端,圆满完成了外交使命,其机智和口才传为美谈。

楚霸王项羽释放了刘太公和王后吕雉之后,楚汉开始正式会谈,经过几轮紧张的谈判,项羽见刘邦态度坚决,不肯做出进一步妥协让步,而自己时间紧迫,急于撤军东归,最终迫不得已全盘接受了刘邦提出的和谈条件:一,项羽将广武涧东侧的荥阳城让给刘邦,刘邦则把楚都彭城归还项羽;二,双方承诺以广武涧(鸿沟)为界,两军退兵脱离接触;三,两国前沿不得驻扎重兵,汉军主力退回关中,楚军则东归楚地驻扎于彭城一带,今后楚汉两国平分天下,互不侵犯。双方经协商同意,择吉日举行签约仪式,协议即日正式生效。

汉四年(公元前203年)九月这天上午,楚汉两国于鸿沟东面的荥阳城西门外筑起高台,举行了隆重而简约的签约仪式。

此时已进入秋季,天高气爽,碧空万里,荥阳城下,楚汉两国旌旗飞扬,两军将士精神抖擞,威武雄壮。两国将士们都知道,今天是汉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签署停战协议的日子,战争即将结束,终于可以返回故乡见到惦念已久的亲人,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了,人人脸上带着发自内心的笑意。

巳时,按照约好的时间,汉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从各自的队伍中走了出来,刘邦远远地便向项羽深深躬身施礼,口中说道:“刘季见过西楚霸王!”

项羽双手抱拳一揖,淡淡地说道:“免礼,汉王何须客气!”

刘邦伸出左臂做了一个“请”的动作,对项羽说道:“请霸王先行!”

项羽大步上前,伸手抓住了刘邦的右臂,刘邦顿时感到自己的小臂被项羽铁钳一般的左手紧紧箍住,竟无法动弹,刘邦暗暗用力挣脱,却无济于事,不由得心中一惊。

项羽笑笑对刘邦说道:“今日是楚汉两国签署和约,不分尊卑先后,我们兄弟二人共同登坛!”

刘邦见项羽语气平和,心情不错,这才放下心来。

刘邦与项羽寒暄着并肩登上高坛,特意从关中赶来的丞相萧何主持签约仪式。坛上早已备好两张几案,案上摆着帛质文书与石砚笔墨,刘邦照例谦恭地请项羽面东而坐,自己西向而坐,二人相对盘坐于各自的几案前的蒲垫上,提笔蘸墨签署和平协议,签字毕,二人站起来相互交换文书。

文书交换完毕,侍从手托铜盘端上两杯美酒,刘邦与项羽含笑举杯,一饮而尽,遂握手言和,互道珍重,二人遂并肩而立,一起向坛下两军将士挥手致意。

萧何见状,高声说道:“楚汉两国和平协议签署完毕,庆贺天下太平!”

高坛下的两国将士们见刘邦与项羽签完和约,握手致意,立刻擂响数十面战鼓,高奏号角,欢喜雀跃,山呼万岁,声震山岳,士兵们兴奋地将自己的头盔抛向空中,相互拥抱,共同欢庆这期盼已久的和平时刻到来。

然而此时此刻,两位签约者的心境却是大不相同——汉王刘邦是发自内心的兴奋与欣喜,虽然表面上看似是与项羽打了个平手,双方罢战和谈,各自退兵,其实与打了胜仗无异;而楚霸王项羽却是心中苦涩,强扮笑颜,倍感羞辱——与两年零九个月之前的关中鸿门之宴相比,如今这两个人几乎完全转换了角色。

前后历时两年四个月的成皋——广武攻防战以楚霸王项羽的完败宣告结束。此战,堪称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运动歼敌,疲敌制胜,后发制人,最终扭转战局的经典战例,永载中国古代军事战略史册。

汉王刘邦在军事实力相对较弱的情况下,正确地运用“正面相持,侧翼进攻,后方袭扰牵制相结合”的战略战术,首先分散、疲惫和消耗楚军,然后寻机出击歼灭其有生力量,成功地阻止了楚军西进的势头,最终逐步形成了对项羽的战略包围之势,积小胜为大胜,化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最后完全掌握了战场主动权,迫使楚霸王项羽签订了城下之约。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