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山野微风的头像

山野微风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3/29
分享
《汉初风云录》连载

第九十一章 刘邦杀丁固意在震慑群臣 千金一诺季布归顺汉高帝(上)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五月,刘邦称帝不久,洛阳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此人并非别人,正是当年彭城之战中网开一面,放刘邦逃走的楚国将领丁固。

原来,刘邦在彭城之战惨败狂逃之际,被丁固率楚军截住了去路,无路可走,丁固不忍杀掉刘邦或将其擒获交到项羽手上,便一咬牙放走了刘邦。事后,丁固心里十分清楚,项羽最恨背叛之人,此事若是传到项羽耳朵里,他绝不会饶过自己,不是被斩首便是遭烹刑,因此丁固严令自己的部下不得对外泄露此事,幸而丁固当时带领的都是自己的亲兵,人人守口如瓶,因而侥幸瞒过了项羽。

后来,项羽兵败向南退却时,丁固与自己的外甥季布看到项羽大势已去,无力回天,必败于刘邦无疑,于是,舅甥二人便趁乱脱离了项羽,在民间藏匿起来观察时局。

项羽败亡,楚汉战争结束之后,一直在四处躲藏的丁固听说刘邦竟然登基做了皇帝,十分高兴,认为自己的出头之日终于到了,于是,丁固便来到洛阳求见刘邦,其意不言自明,讨要官职封赏。

丁固认为,自己在刘邦生死存亡关头救了他一命,今番刘邦做了天子,即便自己不开口,刘邦也定然会知恩图报,为自己加官进爵。殊不知,丁固此行是自寻死路——在对待背叛之人这一点上,刘邦与项羽并无不同。

丁固走进皇宫,对刘邦施礼说道:“草民丁固参见圣上!”

汉高帝刘邦见了丁固立刻起了戒心,这不由得让他想起当年彭城之战汉军遭受血腥大屠杀的惨痛往事。刘邦阅人无数,岂能不明白丁固的来意,他看到丁固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感到十分憎恶,立刻沉声喝道:“来人,将此人绑了!”

四名卫士应声而入,用麻绳将丁固绑了个结结实实。丁固大惊失色,忙问刘邦道:“圣上一见到在下,还未等问话便下令将在下绑了,这是何意?”

刘邦冷笑一声说道:“哼,你丁固心里应当明白,当年你背叛项羽,在他最为艰难的时候离他而去,是不忠不义之举,今天又来到洛阳,无非是妄图讨要官职,贪图荣华富贵,实乃小人作为!”

丁固听了刘邦这话,顿时感到事情不妙,急忙乞求道:“圣上,念在我于彭城救过您的份上,乞请圣上饶我一命罢......”

丁固不说此话还好,刘邦听到丁固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竟提起当年自己在彭城战败落荒而逃时,低声下气哀求丁固放条生路之事,不由得心中大怒,杀心陡起,不等丁固说完便拍案厉声喝道:“住口,你这个见风使舵,背叛主子,不忠不义的小人,朕今日岂能留你?来人,将此人推出去,斩了!”

四个卫士闻令不由分说架起丁固出了宫门,片刻功夫,卫士将丁固的人头呈送上来,刘邦看了挥手说道:“退下罢。传朕的口谕:张贴告示,将此人的首级示众三日!”

杀了丁固,刘邦扫视一遍满朝文武大臣,高声说道:“丁固原本乃楚将,得到项羽的信任,他不但背叛其主,离弃项羽而去,而且不知羞耻,来洛阳讨要官职封赏,背信弃义,罪不容赦,朕故而将其斩首示众。今后大臣中若有似丁固一般背叛君主,出卖朝廷者,绝不宽恕!”

满朝文武见皇上如此决绝,皆深感震惊,一起向刘邦施礼说道:“喏,臣等谨记陛下旨意,誓死效忠朝廷!”

可怜丁固虽曾放过刘邦一条生路,却不识时务,看到刘邦登基称帝,便公然找上门来索要好处,结果非但没有封得一官半职,反而因此丢了性命,令人扼腕。

丁固虽然于刘邦有救命之恩,却不懂得帝王为了维护自己至高无上的尊严和权威而不惜杀戮的狠辣之心。朝中大臣鲜有人知道刘邦当年在彭城战败时狼狈而逃,被丁固截住去路,卑躬屈膝乞求丁固放过他的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如今丁固不知利害,见刘邦刚成就帝业,便以皇上的救命恩人自居,前来皇宫意欲向皇上讨要封赏,这恰恰触到了刘邦心中的隐痛,这对于身居万人之上的天子刘邦来说岂能容忍?

刘邦统一了天下,威震四海,名扬八方,群贤纷至沓来,归附朝廷,今日之天子已非昨日之沛公。在刘邦看来,丁固是因为救过自己一命,曾见过自己狼狈求饶的情形,认为抓住了自己的短处而趁机要挟自己,这对于自己树立天子的尊严和威望极为不利,已成为心腹之患,故而毫不留情地杀了丁固,以震慑群臣。

更为要紧的是,刚刚建立起大汉王朝的刘邦,这个时候已经清醒地意识到,汉初施行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政治制度存在着很大的弊端,非刘姓诸侯王虽然为大汉开国立下了显赫战功,不可抹杀,应给予重赏,以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稳定局面,但是,诸侯王人人位高权重,各霸一方,不但封地广阔,且手中皆握有重兵,一旦起了谋反之心发动叛乱,必将再起战火,社稷将引起动荡,民心不稳,刘氏江山的根基便会随之动摇,后果不堪设想,这也正是项羽最终败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对诸侯和大臣恩威并重,刘邦借诛杀丁固威慑朝中大臣,暗示警诫:对大汉不忠不义者如同丁固一般下场。

对不同的人视德行区别对待,也是汉高帝刘邦一贯的用人方法。丁固的外甥季布同样是项羽麾下大将,却因其为人正直敦厚,躲过了杀身之祸,成为一名汉军将领,青史留名。

季布任楚军将领时曾经跟随项羽屡次大败汉军,让刘邦陷入窘境,刘邦对季布恨得咬牙切齿。击败项羽之后,刘邦下令在各郡县张贴告示,重金悬赏捉拿季布,同时宣称:凡胆敢窝藏罪犯季布者,满门抄斩。季布被迫四处逃亡,躲避追杀,成天提心吊胆不得安宁,只好剃光了头发,化身贫贱奴仆,在鲁地一户富裕人家里干些苦力活谋生。

说来也巧,季布的这位东家朱公是一位善良宽厚的长者,他其实早就清楚季布的来历,知道季布是个忠直仗义之人,便冒着杀头的危险收留了季布。表面上季布在东家为奴,实际上朱公对季布以礼相待,与季布吃同样的饭食,并未拿季布当奴仆使唤,季布对此心知肚明,对朱公十分感激,为了安全起见,二人心照不宣,并未说破此事。

有一天,朱公在与季布攀谈中,终于如实告诉季布,如此下去不是长久之计,他认识汉军将领夏侯婴,而且二人交情十分不错,夏侯婴是与皇上刘邦关系最为密切的同乡兄弟之一,又是刘邦的贴身近臣,若是季布欲摆脱眼下的困境,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唯一的希望就是设法请夏侯婴出面相助。

季布听了惊喜万分,忙下跪向朱公行礼,恳请朱公去洛阳找到夏侯婴,拜托夏侯婴向皇上求情,就说季布已经知罪,愿归降汉朝,望皇上饶恕季布,朱公当即慨然应允,动身前往洛阳。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