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山野微风的头像

山野微风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1/18
分享
《汉初风云录》连载

第八十一章 形势险恶项羽欲罢战和谈 谋士侯成劝霸王释放刘公(上)

到了汉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成皋攻防战已经历时两年零三个月,楚霸王项羽的楚军被刘邦阻挡于成皋——广武防线毫无进展,尽管项羽多次组织楚军发动攻势,但是汉军防守无懈可击,楚军伤亡不断增加,面对这种局面,项羽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

这一天,项羽自成皋前线返回荥阳的府邸,心情忧郁,不禁竟有些惴惴不安的感觉。

自当年追随叔父项梁在会稽起兵反秦,至今六年,项羽已经二十九岁。六年来,楚霸王项羽叱咤风云,征战无数,威猛无敌,从不知紧张不安为何物。然而,如今这种感觉却是项羽从军以来从未曾有过的。尤其是潍水之战,韩信斩杀大将龙且,歼灭二十万楚军主力之后,这种不安的心绪日渐加剧,究竟为了什么,项羽一时也想不明白,也许是不愿意去深究细思罢?

项羽进得营帐内独自坐在案前,倒了一杯酒,边饮酒边考虑下一步的打算。

军师范增因遭到项羽的猜忌怒而离去病逝于回彭城的路上,使得项羽失去了最为重要、也是唯一了解自己的得力谋臣,让项羽深感愧悔,此时的项羽感到格外孤独和无助。

“唉,假如亚父还在军中该有多好,此时定可为我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何至于像今天这般焦虑不安!”

项羽脑海里浮现出亚父范增生前的言谈笑貌,心中不禁暗暗叹息。

这时,虞姬从后帐轻盈地走了过来,端来烧羊肉和平时项羽最喜爱的菜蔬——洗干净细细切成段的小葱蘸酱。虞姬坐在旁边一面为项羽斟酒,一面深情地看着项羽那日渐消瘦的面颊,暗自忧虑。

项羽抓起一块羊肉放进口中,看着虞姬,边吃边问道:“虞儿,为何一直在看着我?”

“妾见大王在此地辛苦鏖战两年有余,未见分晓,却瘦了许多,因此难过矣!”虞姬眉头微蹙如实答道。

“哈哈,不必担心。大丈夫戎马倥偬,征战四方,瘦一点又有何妨?虞儿一定还没用膳,来,陪我喝一杯!”

项羽故作轻松地说着,伸手握住虞姬的小手将虞姬拉到身边,让虞姬坐于自己膝上,把酒杯端起来放在虞姬的唇边。

虞姬轻轻地摇摇头,抬手推开酒杯说道:“妾此刻不想喝酒。”

“虞儿今天为何不开心?”项羽吻了一下虞姬的鬓发,柔声地问道。

“妾见大王这几日眉头紧锁,面容疲惫,饮食减少,是以不开心呢。”

虞姬水汪汪的大眼睛含着深深的忧虑看着项羽,然后将头靠在项羽的肩上,轻声地说道。

虞姬跟随项羽征战多年,从未见过项羽像如今这般焦虑和沉默,不由得心中担忧和不安。

项羽在心中轻叹一声,一时也不知对虞姬说些什么才好。他心里怎能不明白,自跟随叔父项梁在会稽起义反秦至今已经六年,六年以来,虞姬跟着自己纵横四方,征战杀伐,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担心,多年来几乎没有享受过一天平静安定的生活。自己每次出战迎敌,虞姬总是站在军营最高处的瞭望台上,一直等待自己骑着乌骓马平安归来方才安心。

想至此处,项羽不觉有些愧疚,他一口喝完杯中的烈酒,把虞姬揽在怀中,吻着虞姬柔密的披肩长发,喃喃地说道:“虞儿,我项籍怎能不知道你为我担忧,虞儿这几年受苦了......”

虞姬在项羽怀中转过身来,两手轻抚着项羽的脸庞,湿润的双眸看着项羽的一双虎目,问道:“大王,虞儿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流血牺牲,相互杀戮呢?为了争夺整个天下,有多少将士战死,多少家庭破碎,多少女人失去丈夫、儿子和兄弟啊,而且,天下如此之大,谁能独自将它据为己有呢?”

“我的虞儿是天下最美丽、最善良的女人,可是,你的问题我也不知该如何回答。我想,那是为着一种理想和抱负罢!”

项羽抚摸着虞姬漆黑的秀发,轻轻地说道。

“大王,他日若是没有了战争,虞儿便与大王返回江东,长相厮守于大江之滨,再不分离,我们会有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家业,有自己的土地,我们一起耕耘播种,共享太平盛世,该有多好啊!”

虞姬俊俏的眼眸望着项羽,眼中含着两颗晶莹的泪珠还有无限向往。虞姬努力忍着,不让泪珠掉落下来。

项羽也望着虞姬,虎目闪光,他忘情地把虞姬紧紧抱住,只是默默地点头。项羽知道,如今任何安慰的话都是多余而苍白无力的,他不想用假话来哄骗自己最心爱的女子。项羽心里明白,目前的处境异常险恶,刻不容缓,该是尽快撤离荥阳返回江东的时候了。

此时,各种打击接二连三地向项羽袭来——汉军的各路大军正逐渐从东、北、南三个方向形成战略包围,楚地被英布、彭越不断侵蚀,灌婴攻占彭城,淮水以北已几乎尽为汉军所得。而楚军粮草已绝,士兵疲惫,斗志低落,将士思乡心切,已经无力再继续支撑下去。

面对冰冷的现实,项羽不得不承认,如果继续与刘邦在成皋对峙,楚军不单是粮草皆绝,很可能最终被汉军合围于此地,就地被歼。

然而项羽绝没有想到,他此刻决定撤军东归已经为时晚矣!

经过数日几乎是痛苦的反复考虑,勇武高傲、豪气冲天的西楚霸王项羽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迫不得已做出了最为艰难的决定:向自己历来不屑一顾的对手——曾经的泗水亭长,如今的汉王刘邦提出,愿意罢战和谈。主意打定之后,项羽派使者带着自己的亲笔书信前往成皋面见刘邦。

刘邦意外接到项羽的信函,不知何事,急忙展开观看,见信中内容竟是项羽提出愿意结束战争,罢战讲和,各自退兵,刘邦这才明白,项羽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极为不利,已经无法在广武防线与汉军继续对峙下去,不禁大为欣喜,忙召集张良,陈平等诸位大臣商议与项羽举行罢战和谈事宜。

此时,刘邦考虑到,当前虽然尚无足够的实力和把握与项羽的十余万楚军主力在成皋一带展开决战,但是从时间上看,形势对汉军愈来愈有利,既然项羽再也无力承受持续的对峙和消耗,首先提出罢战和谈,那么他便处于被动一方,会做出一定的让步。

经过一番商议,刘邦与大臣们认为,就目前楚汉两国战略势态而言,其实并不复杂,可以说是一目了然。荥阳——成皋位于中原地区中部,又是进出关中的门户,与洛阳,函谷关共同构成护卫关中的屏障,且附近便是敖仓粮库,屯有大批军粮,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若以广武涧(鸿沟)为楚汉两国临时边界,进可攻退可守,对汉军较为有利,于是,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和谈的基本内容。

谈判方针确定之后,刘邦便派出最为善辩的谋臣陆贾为使者前往荥阳与项羽举行晤谈,谈判中,陆贾代表汉国向项羽提出三点停战和谈的条款:

其一,为表示诚意,项羽须首先放还汉王的老父亲刘太公和汉王的夫人吕雉,然后两国即可举行谈判;

其二,以广武涧(鸿沟)为界,两分天下,鸿沟以西为汉国所有,鸿沟以东归属楚国;

其三,因为荥阳直接关系到成皋的安危,是扼守进入关中交通要道的重要门户,两地互为掎角,缺一不可,而且荥阳本就位于广武涧西侧,项羽应把楚军占据的荥阳重镇交与汉军;

其四,作为交换,汉军退出彭城一带,将楚都交还与项羽。

其五,除留下少数兵力守卫各自的城邑之外,汉军主力退回关中,楚军则退至彭城一线,今后楚汉两国和平相处,互不进犯,友好往来。

项羽看了刘邦提出的协约内容,十分不满,荥阳重镇是牺牲无数楚军士兵的性命攻克的,而且扼守汉军自豫西东进中原的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如今不但要拱手让与刘邦,还要提前释放刘老太公与刘邦的夫人吕雉,然后方可举行和谈,项羽对此坚决不答应。

项羽担心刘邦使诈,若是自己先放走刘太公与吕雉,就失去了制衡刘邦的唯一手段,刘邦很有可能背信弃义,关上和谈的大门,继续与楚军在广武前线打消耗战,这将使自己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

于是,项羽提出必须首先谈判签订协议,双方退兵时再释放刘太公和吕雉,否则免谈,结果,首轮谈判双方唇枪舌剑,互不让步,最后不欢而散,陆贾无功而返。刘邦也担心项羽出尔反尔,继续扣留老父亲和吕雉作为人质以要挟自己,没有向项羽做出让步,双方谈判一时陷入僵局。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