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山野微风的头像

山野微风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3/01
分享
《汉初风云录》连载

第八十八章 刘邦厚葬项羽收韩信兵权 战神涌泉相报重谢浣衣妇(下)

韩信对于汉王刘邦削夺自己兵权、改封自己为楚王的用意自然是心知肚明,知道是汉王忌惮自己的军事才能和实力,预加防范,如今失去兵权,又调离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的齐国迁往下邳,韩信虽然心中极为不快,却也无话可说,好在楚国幅员辽阔,农贸富庶,人口最众,又是自己的故乡所在地,改封楚王倒也并没有贬低自己,且王命不可违,韩信只好领诏谢恩,带着家眷仆人衣锦还乡,前往楚都下邳上任去了。

至此,军师张良向刘邦举荐的“汉初三大名将”韩信、英布、彭越三人皆有了王号和封地,可谓实至名归,功德圆满,终于可以光宗耀祖,尽享荣华安逸了。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楚王韩信来到下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派人前往家乡淮阴,打听当年自己饥肠辘辘地在萧湖边钓鱼时,送与自己饭食的那位洗衣老妇和让自己蒙受胯下之辱的屠夫张横的下落,并吩咐下去,若找到这二人,以礼相待,用马车接来下邳。

这天,洗衣老妇正在家中忙碌,忽然见一辆二驾马车停在院门前,马车上下来一位官员走入院内,对老夫人恭敬地施礼说道:“老人家有礼了,楚王要召见您,请老夫人随在下乘车前往下邳楚王府。”

老妇人问这位官员:“敢问这位楚王是何人?让老身前去那么远的地方去见楚王有何贵干?”

官员客气地答道:“老人家去了便知。”

洗衣老妇听了心中十分惊讶,不知如此尊贵的楚王为何要见一个浣衣老妇?难道也是要自己为他浆洗衣物么?

淮阴距下邳大约三百里,三日后,浣衣妇乘坐的马车方才来到楚王府邸门前,两位护卫上前十分和气地将洗衣妇搀下马车,引入气派庄严的王府大院,老妇人见道路两边卫士林立,威武肃穆,不禁感到几分惶恐不安。

卫士请洗衣妇进入王府大厅内入座,拱手说道:“老人家稍候片刻,楚王马上就到。”

说话间,韩信自府内快步走了出来,他见了洗衣老妇,深深躬身施了一礼,说道:“老夫人别来无恙乎?”

“你是......?”老妇人疑惑地问道。

“老夫人难道忘了,在下便是当年在萧湖边钓鱼蒙您馈赠饭食的那个年轻人韩信。如今韩信重归故里,第一件事便是要兑现我当年的承诺,答谢老夫人当年不嫌弃我贫困潦倒,一无所有,每日赐予我食物并教诲我做事的大恩大德!”

说到这里,韩信不由得眼含热泪,声音有些哽咽。

洗衣老妇睁大昏花的双眼,对韩信上下左右仔细端详片刻,这才认出眼前这位身着王袍,英俊威武的大将军果真是当年那个一贫如洗,无所事事的钓鱼青年,不禁喜出望外,老泪纵横,连声说道:“好,好,好啊,你终于有出息了,几年不见竟做了楚王,却还想着老身!”

韩信答道:“老夫人馈饭之恩韩信没齿难忘,今日请您前来,别无他事,只为兑现我当年的诺言,报答老夫人对韩信的恩德!”

韩信遂命人拿出黄金千两答谢洗衣老妇,感谢她当年不嫌弃自己贫穷低贱,连续数十天馈赠自己饭食的恩情。

韩信动情地对洗衣妇说道:“老人家,当年若是没有您善心馈赠我饭食,教诲我如何做人做事,也许就没有我今天的韩信。今后您不要再为别人辛苦洗衣了,拿这些钱购置些房屋田地,与儿孙共享天伦之乐,安享晚年罢!”

洗衣老妇见当年游手好闲,无依无靠的青年韩信果然成为干大事之人,竟真得兑现了诺言,给予自己如此丰厚的报答,不禁又惊又喜,感激不已,以衣袖拭着泪水不知说什么是好。韩信遂命人安排浣衣妇住在王府内,嘱咐下人好生侍候。

韩信原本打算让老夫人今后就在下邳居住,不料第二天一早,洗衣妇便提出要返回淮阴老家,韩信见老夫人执意要走,只好命人安排马车和女仆,并派出一队骑兵一路护送老夫人。

这天,韩信带领王府的官员将领为浣衣老妇送行,韩信亲手搀扶老夫人上了马车,依依不舍地躬身施礼说道:“老夫人慢走,多多保重,恕韩信不能远送!”

浣衣老妇用衣袖频频拭泪,说道:“好,好,大王请回罢!”

直到老夫人的马车渐行渐远,韩信这才转身回府。

淮阴的街坊邻居听说当年的韩信做了楚王不忘报恩,以千金酬谢浣衣老妇的馈饭之恩,皆惊叹艳羡不已,为自己当初讥笑嫌弃韩信的举动深感愧悔。

送走浣衣老妇,韩信返回大厅坐下,对护卫说道:“把那个屠夫带上来!”

“喏!”护卫士兵应声答道,须臾,军士将屠夫张横带了过来,将张横按倒在地跪在韩信面前。

谁知,韩信并没有发怒,他指着当年羞辱自己、逼迫自己受胯下之辱的张横,笑着对下属将领们说道:“就是这位壮士,当年让我经受胯下之辱,遭到众人耻笑和鄙视。其实,我完全可以当场杀了他以泄愤,但是,那时候我就明白,杀了他非但不会扬名立世,反而会因此成为一名杀人犯永无出头之日,所以就隐忍下来,走出去寻找施展抱负,扬眉吐气的机会,这才有了我韩信今天的地位和荣耀!”

众将听了,皆手握剑柄对张横怒目而视,只等韩信一声令下,便立刻拔剑杀了张横。

屠夫张横听了韩信这番话,惭愧得无地自容,心想,这楚王韩信此番锦衣还乡,何其威风,绝不会容忍当年所受的屈辱,如今把自己抓来定是为了洗雪胯下之耻,今日必死无疑,于是,张横也不求饶,跪在地上垂着头默不作声,甘愿受死。

不料,韩信说罢起身上前,竟俯身将张横扶起,非但没有怪罪于他,反而和颜悦色地对张横说道:“我韩信当年忍受了你的胯下之辱,才得以冷静思索,明白了自身的处境,下定决心周游各国寻找明主,施展抱负,最终辅佐汉王击败各路诸侯,称霸天下,因战功显赫,被汉王赐封为楚王。这其中也有你张横的一份功劳,你非但无罪,本王还要感谢你呢!”

韩信当即宣布道:“本王现任命张横为汉军中尉(137),掌管王府的护卫军,即刻上任!”

张横听了先是目瞪口呆,难以置信,继而明白过来,不禁感激得涕泗横流,连连叩首谢恩,口中说道:“草民张横感谢大王恩典,今后赴汤蹈火,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数年之后,浣衣老妇因病去世,韩信闻讯后极为悲痛,泪流满面,遂派出十万名士兵前往淮阴,在母亲的墓地西面不远处(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东),为浣衣妇修建陵墓予以厚葬。

下葬时,每个士兵掬土一抔为浣衣妇的坟头添土,韩信为老夫人建造的陵墓比自己亲生母亲的墓冢还要高大许多,虽历经两千余年沧桑变化,但是漂母墓经过历代保护修葺,至今完好,常有人在墓前焚香祭奠,后来,人们还在韩信当年垂钓的萧湖中的小岛上建了“漂母祠”以作供奉和瞻仰。

在韩信的心目中,浣衣妇就如同自己的亲生母亲,没有她老人家的仁慈和激励,安能有自己今天的成就与富贵荣耀。

明代诗人陈鸣鹤在他的《经漂母墓》一诗中缅怀了浣衣妇的淳朴、善良和伟大,诗中写道:

“淮阴春雨里,杜宇不堪闻。十日王孙饭,千秋漂母坟。

山吞濉水月,地接广陵云。感激怀知己,无言对夕曛。”

清代诗僧元璟则在他的诗作《漂母祠》中赞叹韩信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可贵品格:

“漂母祠堂古尚存,萋萋衰草带城根。

汉家斗大黄金印,争及当时一饭恩!”

楚王韩信就是这样一个知恩图报,情感深沉,重情重义的一代名将,或许这也正是古时历代名将所具有的高尚德行,所以两千二百余年之后,战神韩信千金报一饭之恩的感人故事仍然为后人所称颂,流传千古,永不泯灭。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137)中尉是秦末汉初时期的中高级武官,负责保卫治安。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