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萱江的头像

萱江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1/30
分享
《云》连载

第一百五十九章 探索种植问题

临到中午时,君建业扛着铁锹回来了,他洗过手,急忙进屋看看女儿,见她还在进行康复训练,就心疼地劝她:“好了,不练了,休息一会,我们吃饭。”

“爸,在家就是好,这热腾腾的炕让我全身筋脉都是舒畅的,而且,坐在结实暖和的炕上练习要比吱吱扭扭的床上好的多,你看看效果好不好,我今天又进步不少。”在她眼里,爸爸的心同样需要安慰。

“嗯,要是疼,就慢慢来,千万不敢用力过猛。”

“嗯,我小心呢。”

他们父女俩一问一答,语气平和,融洽。谁能看出来她身上是带着死神符咒呢。吃午饭的时候,她突然问:“爸爸,今年,你准备种什么庄稼?”

“你怎么突然关心起农活了?种些麦子,其他土地都种茴香。”

“我们不要种茴香了行不行?”

“不种茴香种什么?”

“我们种枸杞行不行?”

“枸杞?这东西好是好,不过咱村上没人种啊。谁知道行不行呢。再说销路在哪里呢?”君建业知道枸杞是宝,是宁中一带的主要产业。可是,他们在卫中,他们村子里没人种枸杞,这里的经济作物向来是胡麻和小茴香。

“凡事开头难,要是整个村子都种枸杞,未必是好事。”君躲觉得物以稀为贵,村里都在种茴香,已经种了十几年,大家也知道,小茴香是非常优质的调料,是炖肉,做菜必不可少的元素,它不但能祛除肉的膻腥味还能增香,添香,而且,小茴香辛,温,归肝肾脾胃经,不单单是调料,它还有非常重要的药用价值,在诸多药用典籍中都有详细注解,它能治疗寒疝腹痛;能防治颈肩痛;防止骨质疏松;能护肝利胆调解气管;能理气和胃杀菌通便等等,可是能怎么样呢?

村民们依靠种茴香富起来的人有几个呢?原因众多,除过种植规模等因素外,不稳定的价格往往是关键,农民单门独户种,规模都不大,价格高的时候,是因为种的少,一旦农民种的多了,销路和价格就会成问题。况且,小茴香秸秆高,收割靠人力用镰刀一刀一刀割,每次装车运送,打场,扬筛都非常费力辛苦,父母眼看年纪大了,这样重体力的活也就越来越难做了。再说,茴香收割季节在中秋节前后,正好赶上西北为数不多的雨季,眼看绿油油,沉甸甸的果实要丰收了,可是接连几次雨水浸泡,小茴香的果实很快就变色发黑,一旦品相不好,收购的价格也就直线下降,农民辛苦得来的收益也就跟着打折扣。相比之下,枸杞更适合这里的气候,虽然苦累不减,但是只要科学管理,结果肯定要比茴香好一些。

毫无疑问地说,君躲的思维受了小说中‘哑巴’的影响,她希望父亲能像‘哑巴’一样,在平凡的农民生涯中能开辟一条新的途径,能勇于尝试,敢于奋斗,最终打破墨守成规的习惯,让土地焕发生机,长出更有价值的作物来。

君建业吃饭的同时认真听女儿分析两种植物之间的优势和劣势,毫不避讳地讲,他被女儿那些言之凿凿的话打动了,他也忍不住内心轻微荡漾的激情竟然思考起来。

在这之前,他和祖祖辈辈的农民一样,大家种什么,他也就跟着种什么,今天,女儿的话让他开始思索,种田该怎么种,怎么种才能有价值。

二零零五年,惊蛰这一天,他们父女讨论农业种植的问题,君躲觉得种植茴香没有前途,是因为那些年头,农民在田间劳作确实要凭借力气,他们有亲身体会,每年收割时,一人高的茴香秸秆要割倒再捆成怀抱粗的茧子,然后装车,光是往车上扔,挑,就能累死人,运到场上,摞起来,全部收割结束,再一个个铺开,碾场,抖场,扬场,筛,装,运等等,一整套的收割程序没有一个是轻松容易的。

如今,君诺在外上学,家里只有父母,这些繁重的体力活渐渐会成为他们庞大的压力。君躲怎么能不考虑呢,虽然她毫无指望为家里供应力量,但是,她依然希望能有什么办法减轻父母的苦累。

她之所以如此思考,是因为他们父女谁也不能料到往后的五到十年间,农村在发展中会出现什么变化。还不能感受到祖国发展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在奔驰,还不能预见短短数年之后,西北农村这块土地上的农民也会从‘人力’这种简单的劳作种解放出来,农村陆续出现了半自动化,自动化的耕作工具,耕田犁地不再是绳索套牲口,一忙一个月;不再是人人手中一把镰刀,披星戴月,从早忙到黑的赶着收割;打场不再是毛驴拉碾子,或者拖拉机拉碾子一圈圈的旋转,不再是等着‘老天’顺风扬场,农民从低能耗能的简单劳作种脱离出来,先后用上了播种机,收割机,脱粒机等等,农村在悄无声息的变化中跟着祖国的步伐一起前进。

然而,零五年的三月,他们周围还没有这样的好条件,他们父女两人还在为种什么庄稼劳心费神,为土地效益的最大化思虑。当然,惊蛰,像一个神秘的符号,启动了农民的思想,是农民变通的动向,是农民新生的希望。

白天,君躲的思维被一大堆的农业问题占据,她没有空闲去感受寂寞。

可是,到了晚上,她的思维就空闲下来,就挣脱了原来轨道,漫无边际,左闯右撞,胡乱的扎进了寂寞思念的泥塘。

为了排遣心头的苦闷,她把封存已久的陶笛拿了出来,父亲送给她的黑釉陶笛音域宽广,音质厚重,适合吹悲壮苍凉的曲子;陈河送给她的葵花图案白瓷质地的陶笛音域音质更适合吹奏清新明快的曲调。她把两个陶笛摆在眼前,沉思良久,但是,哪一个也没有吹,最后又收起来。

三天后,她又恢复气力开始一天艰难的康复训练。这样的训练一直坚持到三月中旬才告一段落。

从三月下旬开始,按照医嘱要求,她应该开始半负重训练,也就是,君躲可以脱离轮椅,借用拐杖,尝试站起来走路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