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典礼那天,几百名军校毕业生高唱着雄壮的《黄埔军歌》:莘莘学子,亲爱精诚……革命英雄,国民先锋……同学同道,乐遵教导……以血洒花,以校作家……。学员整齐有序地步入检阅操场,歌声在步伐踏出的伴奏声中响彻校园上空。
检阅台的门头上挂着彩绸,大红大蓝十字交叉着,门头两旁坠着一串绣球花式的绉折球。应邀出席毕业典礼的知名人士表情严肃地依次登上为他们预设的席位,长长的桌上铺着军绿色的毛毯,上面整齐地码放着毕业证书和佩剑。随着毕业典礼宣布开始,顿时军号齐响,学员以区队为单位依次从检阅台前正步走过,护旗手高举着向前倾斜的大红校旗正步走在前面,校旗迎风飘扬,队列如刀切出的豆腐块一般整齐。
军校教育长按花名册点名,点到俞希,俞希挺胸抬头大喊一声,到!随即一个急转身,两拳提到腰部,跑步上台,敬礼,礼毕,一套动作干净利索。教育长将毕业证和佩剑一并交给俞希,俞希双手捧着毕业证和佩剑腰杆笔直地走下主席台,转身,步入队列,保持立正站姿。
俞希站在队列里,发现检阅台旁边站着不少校级军官,和俞希并排站立的曹严华偷偷告诉他,那是各部队来接人的长官。俞希发现,在那些着黄军装的长官里,有一个穿灰色呢子军装的人特别显眼。俞希用眼神和曹严华交流,又朝那穿灰军装的人努努嘴,曹严华挤挤眼小声说,那是二十五路军总指挥部的人,也来要军校毕业生。
根据实习考核结果和毕业考试成绩,俞希、乔勇、姜醒吾、曹严华都取得优等生毕业资格,颁发了毕业证书和黄埔佩剑。俞希多了个心眼,他对二十五路军有所了解,其前身是西北军主力,现改编为第二十五路军,最高长官为中将军衔,下辖四个步兵师,一个骑兵旅和一个重炮旅。主要是第二十五路军离家近,毕业典礼结束后,俞希去找王大队长,王大队长办公室里挤满了来要毕业生的军官。那个穿灰军装的人就在屋子外面站着,不停地抽烟,面露焦急之色。俞希上前,二话没说,先“啪”地一声,来个极标准的立正敬礼说,报告,学生俞希向您敬礼!灰衣军官立刻举手还礼,上下打量俞希说,恭喜毕业。俞希说,您是二十五路军的吧?灰衣军官点头说,我是二十五路军总指挥部的副官吴保中,我部离这不远,往北走二百来里就到。俞希一听,果然离家近,就说,我想去贵部。吴副官吃了一惊,他话说得很小心,每个字眼都小心的预先考虑过,他说,咦——都挤着去中央军,你咋和别人不一样,来我们地方部队,说说原因吧?俞希连想也没想说,离家近。吴副官说,就这?俞希说,就这。吴副官拍拍俞希肩膀说,好,我这就去找王队长要人。
本来俞希和乔勇、姜醒吾、曹严华四人都被分配到驻扎在南京附近的八十七师任少尉排长。八十七师由原国民政府警卫师改编而来,不仅是中央军,还是中央军中的主力师。王大队长一听俞希要去第二十五路军,就把俞希拉到一边小声说,你可想好了,八十七师是主力师,升迁快,都争着去呢。俞希低头说,我想离家近些,南京离家太远了。王大队长想了想,“哦”地一声点点头说,我明白了,你恋家!说着,王大队长就在花名册上做了调整,对吴副官说,好了,这下你赚大了,要我一个高材生。
毕业分配结束,会餐之后回到宿舍,曹严华气呼呼地不理俞希。俞希搓着手说,我也想和你们一起去,可我和你们不一样,你们都没成家,我成家了,家里来信还劝我留在县里任职,这样不但能照顾家,亲戚朋友还互相有个照应。乔勇坐在床上,抬头看看俞希说,你这个同志啊,缺少革命热情!姜醒吾站起来,背着手在屋里踱步,略一思索说,你们都错了,俞希这是走了一招妙棋。曹严华正盘腿坐在床上摆弄一本书,他左手摁着书的扉页,右手的手指在书的另一半上飞快地翻动,书页快速翻动起来就像一个哗哗直响的扇面,一本书翻完,曹严华抬起头说,一招妙棋,啥妙棋?姜醒吾坐回自己床铺上大声说,你们想想,你们到部队是啥职?大家异口同声说,少尉排长呀。姜醒吾朝俞希递个眼色说,他呢?曹严华一拍膝盖说,我明白了,他是少尉参谋,而且还是总司令部的参谋,起点比咱们高啊。姜醒吾双手一摊说,这不就对了嘛。咱们那个主力师黄埔生扎堆,说是晋升快,其实不见得,因为竞争激烈。他那呢,就他一个独苗,没人和他争。
这话还真让姜醒吾说对了,几年以后在淞沪会战的战场上,第二十五路军撤编,俞希以营级军官被编入八十七师,而乔勇、姜醒吾、曹严华三人当时只是连级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