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枢尧的头像

刘枢尧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小说
202501/14
分享
《乡村书生》连载

第四十二章 相助

俞希从武汉搭乘一辆美式道奇大卡车,一路颠簸,走走停停,中间还抛锚一次,于第三天上午到达县城。当俞希看到县城的古城门时,仿佛离开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期间他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内心非常激动,终于活着回来了。俞希搭乘的卡车是绕道县城去别的地方装货,他在县城边下车,叫了一辆黄包车先回县城的丈人家。

县城还是老样子,县城内的大街小巷、店铺内外,到处贴满了红红绿绿的抗日标语,抗日气氛比较浓,人们也都谈论着抗日的事,到十字街口遇见省立九中的进步师生组织的抗日宣传队,正在散发《告同胞书》,募捐钱银,演讲唤起民众共赴国难。黄包车走到丈人家的那条街上时,街道一点都没变,街两旁还是清一色砖墙草顶的商铺。没走几步,远远就能看见他丈人家杂货店的招牌,又看到了杂货店后面的草顶瓦房。紧挨着他丈人家杂货店的是一家卖布匹的店面,斜对面新增了一家粮商。街上行人寥寥,一派萧条,好些店铺都关了门。显得空空荡荡的。

俞希算算时间,他离家快两年了,走的时候是初冬,现在回来是秋季。黄包车在杂货店门口停下,店门紧闭,俞希付过车钱,急冲冲走到旁边街巷里,走了两步腰部疼痛,迫使他放慢了脚步。这时他看见丈人家院门打开,妻子喜凤腰上扎着围裙,弯腰端着木洗衣盆磕磕绊绊出来,她身后跟着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男孩,俞希一看到那个男孩就认出来了,那是他儿子崇文。喜凤把洗衣水倒进街旁阴沟里,站直身,她撩了一下耳边头发,就看见一个威武的军官朝她走来,她愣了一下,立刻就认出了是俞希,手里木洗衣盆“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

喜凤拉着崇文的手,朝崇文说,快看,是爸爸回来了。俞希忍不住跑了两步,伸开双手说,来呀。崇文睁大眼睛看了俞希一阵子,躲到了喜凤身后。俞希把身上帆布包从肩头拿下,提在手里,另一只手拉着崇文走进院里。丈人一家人跟做梦似地看着俞希,岳母左看右看他,见他从战场归来,满心高兴,当得知他负伤,眼泪跟珠子一样滚出眼帘。当一家人得知俞希是回家养伤,一时半会不走了,又抹着眼泪笑起来,不知说什么好。

没过一会儿,崇文对俞希不再陌生了,他走过来,扑到俞希腿上说,爹,你去哪了,这么长时间没见你?俞希从帆布包里掏出一个在汉口买的玩具汽车给崇文说,喜欢吧?崇文高兴地把玩具汽车放在地上,嘴里模仿汽车“呜呜”的响声在地上推着玩具汽车跑。俞希拿出一条哈德门香烟递给丈人,给丈母娘买了一块布料,给喜凤买了一条旗袍。

俞希岳母把布料拿在手里捏弄,看了半天,又闭眼嗅了嗅,琢磨了一阵子说,好布料,滑溜溜的洋布,哪天去还愿送给尼姑庵的师太。原来,俞希上战场后,俞希岳母和邻里少有来往,也绝无朋友,只是和附近一座尼姑庵里的几个尼姑比较熟悉,她常到尼姑庵诚心诚意的诵经祈福,请求菩萨保佑俞希平安归来。她现在已经禁绝荤食了,开始信佛,练习敲木鱼打坐念经。每到夏天,她总把门窗关起来,不忍看蛾子扑在灯火上,陷自己于杀生的大罪。

做晚饭的时候,一家人脸上虽喜气洋洋,不经意间脸上流露出心事重重的样子。俞希去厨房,锅里正在煮着晚饭,木头锅盖直冒热气。俞希媳妇坐在灶台后面,正往灶肚里添木劈柴,火苗一往上蹿,照得满屋子通亮。俞希替他媳妇烧火,往锅底下塞劈柴,再把劈柴拨开,让火烧旺些,木劈柴烧得噼噼啪啪响,火苗映着灶台上的蒸屉,映着被炊烟熏得黝黑发亮的墙壁。俞希注意到在面案的墙壁上挂着一个佛龛,佛龛前的搁板上烧着香和蜡烛,香烟缭绕,烛光迷漫。俞希瞥见岳母在面案前一边擀面一边偷偷抹眼泪,俞希开始以为是喜极而泣吧,可岳母脸上流露出的愁容让俞希感到奇怪。吃饭的时候,俞希看着家人说,家里是不是有啥事?俞希丈人听了这话,面露难色,刚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改口说道,你妈不让说,怕惹事。俞希看看家人,家人目光都躲闪着他,他说,怕啥,能有多大的事?俞希丈人放下筷子,重重叹息一声说,街上一个诨名叫侯三的地痞,聚集一群没事做的泼皮人,沿街收商铺的抗战捐款,不交就是汉奸。收的太重,交不起,店铺就不敢开门了。俞希气愤地放下筷子说,捐款都是自愿,哪有强行摊派的道理。明天开门,我倒要看看都是些什么人!一家人赶紧劝俞希,那些泼皮背后有警察撑腰,惹不起。

第二天一早,俞希打开店门,再去卸门板,把外墙上一拃多宽的棕色门板一块块卸下,靠墙码放。俞希一身戎装,足蹬军靴,腰扎武装带,武装带上挂着配枪和军校佩剑。俞希叉腰站在杂货店门口,街两旁的店铺果然关门的不少,只稀稀拉拉地开了几家。俞希看看没啥事发生,就回屋翻找出一本《水浒传》坐在柜台里看,专门翻到《水浒传》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那个章节:

杨志立未久,只见两边的人都跑入河下巷内去躲。杨志看时,只见都乱撺,口里说道:“快躲了!大虫来也!”杨志道:“好作怪!这等一片锦城池,却那得大虫来!”当下立住脚看时,只见远远地黑凛凛一大汉,吃得半醉,一步一撞将来。

俞希正看得入神,店门被“嘭嘭”拍的山响,果见一个面孔凶悍,嘴里镶着两颗金牙的大汉很神气地站在店门口大声喊道,开门交钱!俞希想大概这人就是泼皮侯三了。来人果然是泼皮侯三,侯三高高挽起衣袖,露出胳膊上的纹身,嘴唇上留着黑胡子,两腮也蓄着稀疏细长的胡子,俞希上下打量侯三,心想《水浒传》中的牛二估计也就这模样。

俞希站起来,背着手走到店门口,侯三站在台阶上退后一步踩呲了,险些摔倒,被他身后的几个人扶住了。侯三推开两旁的人,抖一下衣服说,你就是那个俞什么希?俞希没料到这泼皮货居然知道他的名字。俞希说,我就是俞希。侯三眨巴着眼说,你不是死了吗?都说你被日本人打死了。俞希笑说,我这不又活过来了。

这时,一个小喽啰贴在侯三耳边嘀咕了一阵子,侯三恍然大悟的样子说,我明人不做暗事,你家欠了五十块大洋的捐款,我要是不收你的,别的商铺兄弟我也不好收,我就没法向何爷交代。我看你也不缺这几个钱,就带头交了吧。俞希拍着武装带上的手枪说,它恐怕不让交呀。侯三有些害怕了,他盯着俞希武装带看,枪套口露出黑黝黝的枪把。侯三咬咬牙说,我不惹你,你跟我去见何爷,何爷要说免,你就不用交。一个小喽啰插话说,何爷要是恼子,把你当汉奸抓进县大牢里。俞希说,那好啊,我倒要看看这何爷是个啥人物。

俞希丈人一见俞希要去见何爷,赶紧从杂货店里撵出来说,不去不去,咱关门,不开了。俞希说,爹,没事。俞希丈人哆嗦着说,何爷是警察所的所长,惹不起呀。俞希安慰说,放心吧,他们不敢把我咋样。俞希老丈人叹口气,赶紧回去把店门关上。俞希感到心里是一阵酸痛,一个警察所长就把老百姓吓破了胆。

县警察局在县政府院里,县政府前是个鼓楼,过了鼓楼是条砖砌甬道,甬道尽头是县政府大门,门口有警察站岗,几个泼皮跟着俞希走到县政府大门口,把门警察问泼皮,什么事?侯三点头哈腰上前指着俞希说,他拒缴抗捐,我们抓他去见何爷。把门警察说,何爷正要跟县长出去呢。几个泼皮一听县长要出门,赶紧让到路边等候何爷和县长出来。

不一会儿,一辆小轿车从里面开出来,后面跟着几个骑马的警察,领头的警察就是何爷。何爷骑在马上,嘴上叼着烟卷,他叼烟的姿势和别人不一样,卷烟向下垂,挂在下唇上。把门警察一看是县长出巡,赶紧把下面带着铁轮子的大铁门推开。县长轿车冒着烟开出门,走了一段停了下来,司机从车里下来,径直来到俞希面前问,你是不是本县黄埔毕业的俞希?俞希好奇地说,是呀。司机转身跑回去,探下身向车后排坐的人说着话,不一会儿,只见司机拉开车后门,手扶着车上框,从里面钻出一个人来。下车人穿着四个兜的中山装,胸前别着一枚青天白日党徽,下车人老远就伸出双手说,俞希兄,那阵风把你吹来了。俞希盯眼一看是张毅生,俩人立刻拥抱到一起,几个泼皮一见是这阵势,吓得躲到远处不敢靠近。

张毅生回头对骑在马上的警察头目何爷说,回吧,今天不出去了。何爷调转马头往回走,走到县政府大门口,他翻身下马,垂手站在一边。张毅生拉着俞希的手从何爷面前经过,何爷“啪”地一个敬礼,对俞希说,卑职何半山,本县第一警察所所长,请长官训示。俞希皱起眉头说,你就是何爷?何半山头一低说,卑职不敢。俞希伸手指着远处几个泼皮说,那几个泼皮抓我来见你,说你要把我当汉奸处理。何半山一听急赤白脸地扭脸找侯三,见侯三躲在树后,立刻骂道,不长眼的东西!还不快给俞长官赔罪!侯三缩头弯腰跑过来,去杂货店时的威风全没了,点头哈腰对俞希说,你大人不见小人怪……。侯三话还没说完,何半山一个嘴巴子甩在侯三脸上骂道,你个混账东西,尽惹事!侯三捂着脸辩解说,你说俞长官已经死了,他家捐款一个子不能少。

张毅生站在一旁,见俞希一脸怒气,看出点门道,凶着脸责问何半山,咋回事?俞希指着那几个泼皮替何半山回答说,这几个泼皮沿街收抗战捐款,不交就让这个何爷法办。张毅生一脸狐疑说,这事我怎么不知道?那几个泼皮见县长大人不知道这事,赶紧坦白说,这不管我们的事,都是何爷让我们干的,钱都交给他了,他只发给我们一点跑腿钱。何爷一看露陷了,脸上汗都冒出来了,咧着嘴不知道如何解释。张毅生背着手在几个警察面前气呼呼地走来走去,突然扭脸问几个警察,这事你们参与没有?几个警察都摇头,其中一个说,我们也是才知道这事。张毅生用手指头点着何半山鼻子说,你知道你这是什么行为吗?我告诉你,你这是打着抗战的名义贪污,是大大的汉奸!何半山吓得魂不附体,吱吱呜呜不知如何是好,他眼珠子一转,靠近张毅生要说悄悄话,被张毅生推开,没办法,他就哆哆嗦嗦说,张……县长,我……给你也孝敬了一份。张毅生感到他一个堂堂县长的面子,尤其是省立九中的面子在俞希面前丢净了,他气得脸发白,手哆嗦着,喝令那几个警察,把何半山给我捆起来,关到大牢里,等候发落!张毅生一扭脸,发现那几个泼皮不见了,那几个泼皮正顺着墙根想溜掉,俞希掏出手枪对那几个泼皮头顶上打了一枪,那几个泼皮立刻抱着头蹲下,等警察过来把他们一个个用绳子捆了,押往县大牢。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